学佛同修请进.

我脾气非常不好,对父母有时候很不好,但是每次发完脾气就后悔,我都觉得惭愧的很.要说我不爱父母是不可能的,我甚至可以为了他们去死.但是又老和他们发脾气,还改不过来.
另一方面,我为世界上的一些可怜的人,动物感觉到非常的同情,也感觉到很悲哀,一想起来就感觉到伤心,眼泪也会往下掉,可是我却对父母如此,还改不过来,使我有时候觉得我是不是这些同情都是假的,没用的.
我学佛,念佛,虽然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好,做不出来,不断挣扎也没用.这样的话即使是学佛想必也不可能在这生有成就吧.
我这样做总是违背了佛的教诲,既然知道了怎么不改?这算真正学佛的吗?
还请各位帮帮我.
还有个问题,我一直感觉假如让我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念上几个月佛就会将毛病改掉,不知道我应该去做吗?

您好:

从您的简介可以看出,您是有善根的,但是要想办法
把小的悲心,转成大悲心!

下面我说说我的看法:
=====

后悔不等于忏悔的。
不能“心空及第归”,是不能根除的,石头下的小草,总是会
想办法冒头的,虽然可能不是以发脾气的形式冒头,但是
却可能是其他的形式,比如有个人总是有脚气,想方设法
用外药压住,结果却连续坏肚子...

无始劫来,我们生的地方太生疏了,熟的地方太熟练了。
一对境,就开始粘着,鼻子在无明的手中,第七识末那不松动,永远也不能得自由。

=====

我们心中都有怨气嗔火(你生死的时候是否好心
中如火少而气上冲,悲伤的时候心中在扭绞的?)这些
就是结使,是思惑,是习气。一般来说,有了见地与一定的
定力,是可以对境练心的,如果在”实战“中有一回你能好不费力的扭转乾坤,那么你就发现,并不是那么难。当然,要想
真的见断思二惑,并不简单。

“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念上几个月佛”,到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种“清净”并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可以考虑学学静坐,以念佛配合静坐,或以静坐配合念佛...定慧是相互滋生的。

另外,抽空研读佛经是个正路,不断以法喜润泽自心,可以产生绝妙的动力。学佛不是学痛苦而是学逍遥,学大自在。
=====

附录:
001
其实人们看得破,忍不住,就是是结使的关系,我们历来的习气,就好好像是一个个的解不开的结(疙瘩),
经教中讲八十八结使,你解脱了多少个结使,就证什么圣果,这个圣果不看你神通如何,功德多大,这些都是外围。
当然有的阿罗汉内证很高明,但是外出乞讨却总是讨不道东西,这个是福德不够,但是不表明其没有解脱。只是没有福德,很难利他。
有的禅师很有智慧,可是他的老师不准公开对外传法,因为没有真正的法缘,或者他福德不够。

如果我们真的能解开一两个结使,那么就真的不得了了,第七识就算动摇了,已经向着解脱之路前进了。
(修习慈心三昧,修智慧,可以解开怨恨之结!)
002
金刚经说什么?(节选)

谁不嗔 谁不痴慢疑

再说「嗔」,嗔心嗔念,大家以为自己都没有,脾气大,当然是嗔念,恨人、杀人、怨天尤人,都是嗔,是非分明也是嗔。或者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就是爱乾净,看到不乾净受不了,也是嗔,一念的嗔就是厌恶。你念佛啊!打坐啊!你念的再好,如果这个思惑,这个心理行为一点没有转变,免谈学佛。这是真正的佛法啊!不管你是念佛的、参禅的、密宗的,随便你什么宗,你说天宗都没有用,必须要断这个思惑。
「痴」就更不要说了,大家都痴,痴痴呆呆,每一个人都痴。我有两个好朋友,交往二十多年,都跟我在一起学佛。我告诉他说你差不多了,儿女都出国得博士了,也都结婚了,不过么,我对这位朋友太太讲,将来生了孙子你又去忙了。她说不会不会,老师啊!那个时候一定完全跟你学佛了。结果呢!两老在家里没有事,唉呀!把外孙从美国接过来玩玩吧!照样痴起来。这还算很普通的,痴心有很多很多种,红楼梦上林黛玉葬花,那个是痴到极点了,所以贪嗔痴,普通佛经上讲三毒,就是使我们不能悟道,不能超凡入圣的三毒。
「慢」叫做我慢,就是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我们大家检查一下,人最佩服的就是自己,每个人都佩服自己。至于阿Q精神,没有办法跟人家打,不要紧,自认还是老子。所以人最崇拜的就是自己,这个叫慢。
「疑」就更难了,佛学再研究下来,了解人性,人根本不会相信别人,因为有我,有我慢,所以人对一切真理都不信。譬如说,很多宗教徒,佛教的,基督教的,信什么教都不管,他跪下去拜拜,菩萨你保佑我,上帝你保佑我,你说他相信了没有?拜下去以后,心想,唉!不晓得灵不灵!都在疑。没有一个会真正绝对信的人。所以贪、嗔、痴、慢、疑这五样,是思惑,思想上根本障道,不能解脱。学佛是求解脱,能解脱一样已经是了不起了,五样都能解脱了,才能够证到四果罗汉。
前面讲到四果的证果,就是我们学佛的重点;学佛先不谈大乘,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的,小乘都做不到,大乘大不起来。

话说再来人

初果罗汉叫须陀洹,中文的意思是预流果,断了五个见惑,但是,根本思惑还没有解脱,因为余习未断,所以要七还人间。余情是剩余下来的情感,断不了的,还是要七还人间才能了。如果七还人间时,不晓得再进修,还是会后退的。
修到了预流果的人,死后不到这个地球上来了,而升天去了。在天上的一辈子,比我们地球上长得多,天上的生命结束了再来做人,这一种人称为再来人。当然再来人不晓得是男人还是女人,是漂亮或不漂亮,是大富贵或者是穷苦,都不一定的,这个帐很难算,电脑也算不清。他们是来世间受报的,因为有些帐没有还,要来还帐,七还人间,生了死,死了生。
所以,依我看来,社会上很多都是再来人,当然在座之中也许很多,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须陀洹再来人间,就是还债,自己也不知道。假使自己能够知道,就已经不是初果罗汉了,一下就超过去了。

不来行吗

到了二果斯陀洹,是一还果了,思惑的根根拔出来一点,死后再来一次世间,把所有的债务清了,可以到另外清净的地方去,也只能算是暂时请假,还非究竟。
三果阿那含叫做不还果,不回到人世间来了,直接从天上证四果入涅盘。佛经上说,他们涅盘的时候有几句话:「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梵行已立,我生已尽,清净修行的,不一定得道啊!天人清净境界的修行,已经建立得到了。所作已办,欠债还钱,债务都没有了。不受后有,不再来了。有些经典上用四个字形容,「长揖世间」,向人世间作个揖,大家再见,不再来了,这个叫不还果,三果罗汉。有许多朋友学佛修道说人生好苦啊!想这一辈子修成功了,不再来。有那么容易吗?不再来要修到三果罗汉才行,才能长揖世间。要到四果阿罗汉的果位,才算在这个世间成就。
阿罗汉是译音,阿是无的意思,阿罗汉就是无生,永远没有烦恼,没有魔障,心中之贼拔去了,此心永远清净光明,这是阿罗汉果。这四个罗汉果位,包括了三界的天人。

三界的天人

初果、二果罗汉死后不来,就暂时升天去了,升的不是色界天,而是欲界天。我们中国人讲的三十三天,是欲界天的一个中心而已。这一层天的中心并没有离开日月系统;所谓欲界是指生命由男女情爱结合而延续的。不但人是如此,任何的生物都是由两性雌雄的关系而来,因为有爱有欲,所以称为欲界。欲界里的天人地位比我们高,譬如普通民间拜神拜仙啊,称所拜的神、仙是菩萨,这些都是欲界天天神的境界。初果罗汉死后往生,是上不了色界天的,只是升到欲界天而已;因为他只断了一部分的情,而且这个情是压下去的,欲的根未尽,所以仍在欲界天。
有些人的表现,可以看出来是天人中的人,他的情绪与一般人不一样,他一无所好,或者只喜欢种种花啦!爬爬山啦!对人世间的一切很淡泊。他对人世间虽淡泊,但对于山水花鸟还留情,所以还是欲界,只是他已经升华多了。
到了三果,才能够升到色界天,色界天的最高处「大自在天」,佛经中又叫「有顶天」,好像天顶有盖一样。佛经中说,假使从有顶天丢一块石头,佛说要十二万亿年才能到我们这个地方。换句话说,欲界天还在这个银河系统,色界天已经超出银河系统了。
再上层是无色界天,那就难爬了,大阿罗汉可以到。大阿罗汉差别很大,譬如须菩提、阿难、迦叶尊者,有时也称大阿罗汉。严格讲起来,释迦牟尼佛也是大阿罗汉,不过,他这个大阿罗汉就大了,大到叫如来了,所以到达大阿罗汉的境界很难很难。我常鼓励爱写小说的青年同学们,可以写一本三界中的婚姻故事,一定畅销;譬如欲界人道小孩出生是从女性下生的,欲界天以上,有的是从男人肩膀上生,从坐膝边上裂出来的,色界天人只有光色,无色界里的天人,连形象都没有了。
我们的老祖宗,不是吃了苹果变的,不是什么细菌变的,而是色界「光音天」的天人下来的。大概他们科学很发达,到太空来探险,他们一身有光,又不要吃东西,飞来飞去。可是有一次尝了一下地味,大概是盐巴,吃了以后身体变重了,飞不起来,所以就留下来了。这就是这个地球上人种的开始。光音天的人又是无色界里下来的,至于无色界的人种从那里来,佛说不可说,那就要推到原人论去了。这些都是大问题,佛经里头这些问题多得很,现在我们不要扯远了,回转来只谈我们现在做人的修养;一个人要把心中的贪嗔痴慢疑洗刷乾净,平等,慈悲,爱一切世人,设法除掉见思两惑。

解结去惑

三界的见思两惑叫做八十八结使,欲界里最多,像八十八个疙瘩,结在一起。能够修行解开一两个,那已经不得了了,脸上放光了,能够解开四五个,连头发都会发亮呢!所以真正讲修行,就是解开结使,转变自己心理的行为。心理行为转变了,进一步能够把智慧开发,断了思想上、见解上的偏见,才叫做解脱。学佛修行,不论大乘小乘,都是五个程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为什么要持戒呢?那是要使自己心中的结使不再与外界连起来,不再打结了,不准外面打进来,自己也不想打出去。但是持戒就要定力,所以要修定,打坐不过是修定的一种方法而已!真正修定要随时都在定,心中凝住在一点,止于至善,固定在善的一点上,这时,八十八结使还没有动摇,要到达智慧发起了,结使才开始有一点点动摇;等到解脱了几个结使,才解脱了思惑。
知见又不同了,见是看到,看到慧,见到性空缘起真正空性的一面,性空缘起翻过来是缘起性空。所以说佛法各宗各派,认为只有修中观才对,或修什么才对的,对不起,你都困在五见里的见取见了。主观认为只有这个才对,你已经被它束缚住了。所以,要把这一切解脱了,才能叫做学佛。
花了好大的力气,报告到这里为止。现在我们回过来看金刚经,这一节就是讲这个问题。

初果的罗汉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又问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须陀洹能作是念」,一个修道的初果罗汉,心里能不能有已经得须陀洹果的念头?这个意思是一个悟道的人,能不能逢人便说他已经悟道了?如果真有人如此,大家不把他送疯人院才怪。一个圣人,或有学问的人,处处挂个招牌,说自己是有学问的人,这不是疯子吗?中国人的老话:学问深时意气平。学问到家的人,意气都很平和了,何况果位上的罗汉!所以,须菩提听了佛的问话,就说那不可能的。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陀洹就是预流果,预流就是入流,入什么流呢?人到圣人之流了,已经站到圣人队伍里去了;也可以说,他所悟的道已经入法性之流了。法性不是人性,人性是丑陋的一面,等于说,我们人性是这一面,法性是那一面,他已经由普通的纵欲、情感、爱欲脱出来,进入清净的法性一面了。
佛说,怎么样够达到初果罗汉呢?佛在这里已经讲到功夫了,刚才是讲原则;所谓的入流,反而无所入。换言之,他证到空的境界,就是缘起不起了,缘起性空了,也就是证到了性空,念念都是空的境界。
所以说他不入色,眼睛视而不见,一切人、形像、青山绿水看著都很好,都无所谓了。普通人一看到好,结使就来,被好捉住了;初果罗汉不会被好境界捉走,此心归到平淡,没有事。不入声、香、味、触、法,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应无所住,这就是真的无所住。修养到在人世间作人、作事,利益一切人,一切都不住,心中都不留,甚至做了无量的功德,过了就过了,能够随时如此,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都是这个境界,这才算接近初果罗汉。
有一个年轻同学,过去也问过我,他说:老师啊,像我们现在打坐用功,经常楞住了,楞在那里,好像看不看都没有相干,这是不是入到预流果啊?我说差不多啦!入到芒果那里去了,茫茫然,那是楞住了,那并不是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你不要看这是楞住了,这也是有一点道理,只不过,这是他用功过程中的现象而已!如果认为这样就是入了预流果,那就不对了。有人修行用功,有时菜饭吃到嘴里是什么味道也不晓得,你说真的不晓得味道吗?又不是,他味道也知道,只是感受上没有那么强烈,比较平淡而已!真正学佛用功,会到达这个境界的,可惜不能持久!而且都是瞎猫撞到死老鼠,偶然来一下,过两天就没有了。不要说我们是如此,连大阿罗汉们也不行啊!维摩经上都有,像迦叶尊者,及佛在世的一些大阿罗汉们。都难完全到达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

迦叶起舞 毕陵慢心

迦叶尊者定力之高是有名的,出家前,与太太两人同修,约好假结婚,房间里一个柱子为界,各住一边,有夫妇之名,无夫妇之实,后来带著太太一同出家。像他这样高定力的人,却当天乐鸣空时,习气深处贪爱音乐的根本发起了,他一边闭眼盘腿打坐,一边不自觉的打拍子,摇了起来,坐在那里跳舞。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就是维摩经上所讲,余习未断。所以维摩经有天女散花的描述,天女把花撒下来,落在大阿罗汉身上就沾住了,落到大菩萨身上,沾不住就掉下来了。维摩居士说,一切大阿罗汉,八十八结使断了,但余习未断,剩余那个根根的一点习惯还没有断,这就叫余习末断。大阿罗汉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平常人!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佛的弟子毕陵伽婆蹉,他已经是罗汉了,功夫很高又有神通。据佛经上说,有一天他要过河,那河的管辖权属于一个女河神,毕陵伽婆蹉站在河边,两手一比,叫道:丫头,你把那个水断了,我要过去。女河神没办法,功力不及他,只好把水断了让他过去。事后这个女河神就来向佛告状,说你的大弟子还骂人!脾气那么大,骂我丫头。佛就笑了,把他找来对他说:过河用神通是犯戒的!犯戒还不说,你还公然骂她。毕陵伽婆蹉说:佛啊!这很冤枉,丫头,你讲,我骂过你吗?女河神说:佛啊,你看当著你的面还骂我。毕陵伽婆蹉说:你怎么搞的?丫头,我实在没有骂你。佛对女河神说:你不要见怪,他五百世生婆罗门家,骂人骂惯了,结习未断,所以这一生得了哮喘,果报还没有还完呢?你以为他骂你啊!他没有骂。毕陵伽婆蹉还说:我真的没有骂你,丫头,你不要难过。等于有些人骂人骂惯了,你叫他道歉,他也道歉了,可是他还再骂你一句。
所以说,得了初果罗汉,对于六根六尘不是不动心,只能说入流而已,可是心念之流还没有空,等于石头压草,碰到某种环境,还是会暴发的。关于这方面,有许多资料记载,譬如苏东坡,以及很多人,都是大修行人转生来的,但是转一转生,他就忘记了。
再如明朝有名的王阳明,据有些文献记载,就是一个老和尚转世的。有一次王阳明来到江西一个庙子,看到一个房间锁著,外面灰尘很厚。和尚说这个房间是不能开的,王阳明位高权重,怀疑庙子里和尚做坏事,就下令一定要打开;进去只见一个涅盘老和尚的肉身,已经乾扁了,坐在那里,前面挂著一块布,上面写了几句话:「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王阳明一看就傻了,但是他一生不再谈这件事。
这些都是什么道理呢?这是说明结使问题,前面我们讲到,得罗汉果的七还人间,至于变成什么样子的人,不一定。在四川时有位老前辈也很有名啦!他两夫妻人很好,年轻时我很羡慕他们,我说人世间神仙眷属就是你们,自己有别墅在山上,两个人感情又好,子孙满堂。他两夫妻都学华严观,太太还得过眼通。她说前生是个喇嘛,受他供养,结果修行也没有修好,骗吃骗喝,所以这辈子变成他太太服侍他的。因为她修刘洙源先生那个佛法要领,自己前因后果很清楚,我认为这些都是再来人,这就是说到得预流果的道理。
说了许多的故事,大家不要听岔开了啊!所谓故事者,即非故事。现在再归到金刚经。

二果三果作什么

......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04
随喜您的忏悔心和慈悲心!这是学佛的根本啊,您已具足,应当赞叹!
我们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为我们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无明习气,每一个凡夫都有的!对于您而言,您认为是您的脾气很大,对父母不恭敬,您能觉察到这一点,很好啊!人过不在有过,而在于有过而不知 识过,不知改过!您已知过,就要悔过。当然我们凡夫的习气是很难一下子断除,请您要有耐心,寓公移山,张羽煮海。信心不破终有成!循序渐进慢慢来。
至于您说的“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念上几个月佛”来对治。我觉得不是彻底的方法,但您有机会的话可以试试,对调养心性有一定帮助的,但最根本的方法还是断习气。
末学是试着回答的,希望对您有参考帮助,不当之处请指正!
阿弥陀佛!
第2个回答  2007-07-03
问: 我这样做总是违背了佛的教诲,既然知道了怎么不改?
答: 是不是违背佛的教诲,这实在是很难说。所谓“知易行难”,往往做错事都是一念之差。杀人如是,撒谎如是,受贿亦如是。
如何改,凡事做事或发言,应该自省三遍,多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刻提醒自己,那自自然然的就改好了。

问:这算真正学佛的吗?
答:真学佛,我认为是学佛的品行,学佛的智慧,而非只是念经,念经也需要懂经文的内涵、经的意义。

问:还有个问题,我一直感觉假如让我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念上几个月佛就会将毛病改掉,不知道我应该去做吗?
答:自律念经能够培育出你自己的自律行为,或能够减轻你自己的业障,改过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效果并不一定能达到。要改,我建议你多读一下儒家的学说,多从佛经的释义出发,多理解儒、释、道中对人生的道理。
第3个回答  2007-07-05
随喜您的忏悔心和惭愧心。您能当众发露,说明您有相当的善根,一切恶习是完全可以改过的。只要时时常念阿弥陀佛,就能压伏、消除您的无明嗔火。只要时时奉行改过迁善,为什么非要找一个僻静之所?父母是您最好的老师。
祝您早日进步,早日醒悟!
第4个回答  2007-07-03
您能说出这番话,就证明您非常了不起,能明确的了知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多念佛,消业快!多忏悔!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学佛的同修请进,说说看法
不能做到无我的人,那是尚在门外修行 做到无我,也不过是证得门道,尚未入门 入门之后,修得正我,立常道,明极乐,见清净,行无量光明 然门后有门,道外有道,岂有穷尽

学佛同修请进,关于打坐的问题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既悟出家菩萨摩诃萨。厌离世间住阿兰若。调伏其心修无垢行。然此菩萨住空闲处。自于是身应作何观。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众生起大悲心。请问如来入圣智观妙行法门。汝当善听。今为汝说。唯...

问一个修行佛法的具体实践问题,学佛的同修请进!
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实相境界。既悟实相无相,一无所得,还有什麽我执、烦恼、生死、无明可住?若执著无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当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灵知,起用自见。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

信佛学佛的同修!结婚的问题!
生活要落实三皈五戒十善,不是弟子规,那是外道!求观音菩萨,地藏菩萨,都行,要发大愿,持诵菩萨圣号去求

学佛提问的同修请三思
佛当年在世的时候 也是面对众多外道的挑战 也许我们的回答不是最好的 但是在帮助他人的时候 也是给自己一个提高的机会 深深赞叹楼主的深心 自从创立佛教 从未停止对佛教的质疑 人心是动的 我们要求他人是困难的 要求自己是简单的 我们应该深入经藏 为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而学习佛法 努力证道 只要...

学佛同修请进 网上抄书是偷窃吗?
是,所以要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别人,那样不仅没有罪过,而且还能积德

听了《大悲咒》之后的怪事。佛学同修请进。求教!
仁者吉祥!仁者福缘深厚,故能与佛法如此相应啊!但正如经中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的色身也是四大幻化,应触之下有所动,也是暂时的,放下就好;大悲咒是观音菩萨成道心路,诸法总持,难得仁者如此相应,在下还求之不得呢,应放下疑虑,继续修持啊!如仍有担心,可多读几遍《心经》,就会...

佛教同修请进 以漂流瓶的形式引导有情众生了解佛法能否利益众生?_百度...
当然可以啦!我就经常漂! 这也是度化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嘛! 属于法布施。

学佛的同修进来探讨解疑。
第一,先去一个如法的寺庙道场皈依,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个师父;皈依之前对于皈依的利益和皈依的学处做细致的了解;即便将来出家,也是先做净人的,也是要先皈依的;相信您已经了解了不少了;第二,对于五戒做了解,看自己能够受的,去受了,五戒得人身;第三,闻思修,阅读经律论,即便出家之后,...

请教一下学佛的同修
佛陀对待众生胜过母亲对待自己的子女。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是无条件的,不管子女对母亲好与不好,子女长相美丽与丑陋,子女性情胜劣等等,母亲总是无分别地对待,我们学佛就是学习佛陀无分别地对待一切有情,并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这样就没有了不公平等等。虽然这么说,要达到这种境界却不是马上就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