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笔记09--符号互动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布鲁默最早提出“符号互动论”一词,声称做主流社会学的忠实反对派,符号互动论的兴起表征美国学者对社会学理论主题做积极贡献的开始。符号互动论形成的 作用因素 :欧美思想传统、美国社会历史本身、以及美国社会学的制度化。

 米德理论的两个假设:人类之所以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是为了谋求生存,克服自身弱点;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人类生存和适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下来。基于此认为 心智、自我与社会 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

  1)人类心智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心智不是一个结构,而是一个过程

  2)从个体最初怎样产生这种能力来考察心智,依据行为主义、进化论和实用主义原理,强调心智产生于选择过程

  3)当一种姿态在它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身上都能引起共同反应时,才获得了社会意义,米德称之为 常规姿态 。在共同意义上运用和解释常规姿态的能力,意味着人类心智、自我和社会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4) 想象性预演 ,就是将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了解相合作的他人的态度,从他人的角度定义和解释周围环境中的客体的这一过程。想象性预演的内容是,选择各种行动方案,扮演他人的角色。通过想象性预演,个体得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以谋求彼此间的最佳适应。只有当一个人对符号的理解与他人相一致时,人类的互动才成为可能

  5)当有机体能懂得常规姿态的含义,承担他人角色,并想象性预演可选择的行动方案,那么这一有机体就具有了心智。

     1)人类能将环境中其他行动者符号化,也能象征性地将自己表示为客体

       对姿态的理解有利于人类彼此间合作,也是人类自身评价和估计的基础。 自我概念 ,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核心。人们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自我概念。采取他人立场,以别人观点,评价自身行为,从而个人成为自身的对象,这种在互动中将自身想象为被评价的客体的能力,与心智过程紧密相联。

     2) 自我发展的三阶段 :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他人阶段

       a.玩耍阶段,人们简单扮演其他一些人的社会角色。婴儿只对有限的几个他人进行想象

       b.游戏阶段,由于生理的成熟和角色领会的实践,个人同时承担几个社会角色,并将它们组成一个整体。标志一种能力,从一群处于协作中的人那里获得多重自身自我形象的能力。

       c.概化阶段,个人按照“概化的他人”行动,进而理解社会中一般他人的角色 或明确的共有态度。意味着人们能够同时提高对他们必须与之交往之人的反应的恰当性,并将他们可评价的自我形象从特定他人的期望,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共同体的标准和观点。

       每阶段都意味着个体从角色领会中所得的短期自我想象的演变,标志更为稳定的自我概念在进一步明确化。随着“他人”总量的不断扩大,角色领会能力不断提高,这个过程表征着自我发展的阶段  。

社会,是业已组织起来,通过一般的他人而得以规则化了的活动,人们彼此调适和协作,这种调适和协作就是心智过程和自我过程的反映,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社会制度与结构是如何产生的?

       由个体间有组织的 与 模式化的互动产生,个体间互动的组织化与模式化,依赖于心智的存在;个体具备扮演他人角色与选择各种行动方案的心智能力,个人之间才能协调他们的行动

     2)社会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社会也依赖于自我的能力,个体能够把自己作为客体、从一般他人的角度观察与评价自身,才能在规模较大的群体中对各种活动进行协调,从而实现社会控制。心智与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意义与态度,对社会制度与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3)社会及其制度如何维持和延续?

       将自我视作社会维持与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社会动荡不定与不断发生潜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组织的持续都是在头脑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的调节作用下产生,没有什么社会的既定形式是终极性的。强调心智的调适功能和自我的总结性影响能延续和改变社会组织

     4)如何认识社会变迁?

       社会源自于个体间的调适性互动,社会通过心智和自我概念表征的过程来改变和重新建构

  人们彼此理解姿势,并在理解过程所获得的意义的基础上行动

  互动包含了比简单刺激-反应更多的意义

  人类互动是以使用、解释符号以及探知另一人行动的意义作为媒介

     1.个人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他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

     2.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之中。意义是社会的产物,意义是被创造出来的而非事物所固有的

     3.这些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正。人们经过“自我对话”的过程来把握和交流意义

     1)强调人类的互动产生于个人所处的情境,认为社会在个人间的互动中不断改变

       从关于自我个人的分析转向群体的分析,从米德的“社会行动”转变为布鲁默的“共同行动”

     2)米德自我概念是布鲁默理论的核心,不否认社会结构的存在,反对过分看重结构对个人行动的重要意义

       社会结构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们参与了解释过程以及随共同行动而来的意义的过程

       所谓的社会互动不是角色互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角色会影响行动,但行动不是角色的产物

       实际上人们会在许多未构造好的情境中行动,在事先确定行动的情境中也有许多未确定的行动

      侧重对疑难未定的情境和需要作为新的解释的情境的分析,符号互动论分析有助于理解这类无结构的情境

     3) 共同行动 ,指较大行动的集体形式由各自独立的参与者的一系列行动的共同配合所构成

       各参与者占据互有差异的位置,从事各自独立相互区别的行动,这是这些行动的共同配合构成了共同行动

共同行动的形成 :参与者通过认同他们即将从事的社会活动;通过在组成联合行动中解释和定义相互的行动来共同配合互动

共同行动的特征 :共同行动由参与者共同定义,具有规律性、稳定性和反复性;共同行动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变换性;联合行动必有开端;联合行动一旦发生可以被打断、放弃和变换,参与者可能不给共同行动下定义;新的情境可能会产生于共同行动当中。

     布鲁默认为,不是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决定人们的行为,而是在人们互动中 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才得以构造

  1)理论建构的方法,是经验的而非实证的

    认为过分注重统计技巧应用的社会学研究,脱离对经验世界的观察,产生先入为主的情况

    经验世界是由人类及其日常生活构成,只有通过第一手观察和参加一个群体才能加以认识

  2)敏感性概念

    实证方法论建构的概念是“定义性概念”,侧重对属性和事件的详细说明,概念所指的情况会转化和变动,而“敏感性概念”,提供了从何处发现某类现象的线索和暗示,可以灵活地接近概念指涉的经验世界。经过完善、交流和系统化,将成为构成社会学的基本材料。

  3)归纳法,作为理论建构方法

    演绎推理方法没有严格的命题推导,热衷于定量分析技术,无法纠正理论陈述中的错误

    归纳性理论中,一般性命题从观察具体的互动情境中抽象出来,理论和经验事实得到了重新结合

  4)调查方法,探索和检验的方式是对经验社会世界直接的、自然主义的考察

    探索,指研究者进入具体的观察情境并用不断发现的新事实来修正自己的观察结果

    检验,指探索之后研究并运用观察结果,进一步完善概念并使之成为说明概念间关系的更抽象普遍的理论

  5)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即 从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的质的方面进行分析

    直接考察了经验世界以及在自然而然的活动中进行,而不是完全依靠抽象量化的数据

     1)布鲁默主张将自我视为“主客我”相互作用的过程,互动在实行的过程中被创造,强调互动的创造性和建构性

       芝加哥学派批评库恩用定量的静态的方法将本质上动态有机的过程对象化

     2)库恩强调自我在互动中的力量,以及制约互动的群体环境,强调互动是从结构中被释放出来的

       艾奥瓦学派批评芝加哥学派的方法缺乏判断力,过于含糊缺乏科学应有的精确性

       坚持社会学方法应追求以可靠手段,对行动者的符号过程加以测量,

       对符号互动论的关键概念进行了方法论上的严格的操作定义,发展了结构化的测量手段

          如:二十条陈述测试

     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互动论被称作过程互动论,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的互动论被称作结构互动论

     二者都认同社会学理论必须解释互动过程,现实研究中二者有整合的趋势   

戈夫曼与布鲁默方法论的相似之处:

  都以个人运用符号的能力为出发点,强调个人内部对话的反思着的社会的“我”

  都重视符号在人际活动过程中的作用,都具有主观主义与形式化的倾向

二者的不同之处:

  戈夫曼在克服布鲁默的形式化倾向方面前进了一步,着重分析个人与他人交往中如何获得社会效果及其策略

     1)拟剧论,运用剧场语言描述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演

       社会中的行动者被类比为舞台上的演员,社会成员也必须调整各自的反应以寻求相互协调;演员必须与观众相互呼应,行动者也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的概括化他人的态度;技能不同的演员赋予角色不同的含义,行动者也由于不同的自我概念和角色扮演技巧而拥有独特的互动方式。

     2)剧场,是戈夫曼建构的一个统一的理论视角

       a.前台,即个体在特定时间内的表演,为观众展现一定的情境,须借助标准的、有规则的设置和道具,这一表演区域被称之为“前台”;前台倾向于被选择,而不是由演员创造。包括:

        布景,指演员演出时所必须的场景,缺少演员则无法演出;

        个人门面,包括个人外表与举止;

           外表是告知人们表演者的社会地位时起作用的标志

           举止是告知人们表演者在互动中扮演角色时起作用的标志

       b.后台,是不让观众看到的,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

          前台人们表现出社会化的自我,后台人们表现的是自我中自发的本质的部分。社会学家关注于人如何由后台转变到前台的过程,地位越高后台同伴越少,同伴总是在同一级上。

       c.剧组,是彼此协作以形成某一特别情境定义的表演。剧组演出要求在观众面前保持特殊的情境定义

          剧组成员彼此处在一种重要的关系中,这种关系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剧组表演进行时,任何成员都可能出于不恰当举动而破坏整个演出,故而形成互惠依赖契约;剧组所有成员都彼此了解舞台技巧的秘密,彼此熟悉相互间社会距离小,共同保守剧组秘密。

          戈夫曼将剧组成为“秘密社会”,剧组里的表演者经历行动诡秘的同谋生涯  

      印象管理 ,即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当人们观察他们时,应该如何表现自己

       1)理想化表演,是掩饰与社会公认规范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出与社会公认规范标准相一致的行动。掩饰演出之前的秘密性纵欲行为;掩饰演出前的准备失误和修正错误的步骤;呈现最终结果而掩饰制造产品的过程;在观众前维护主要的标准牺牲次要的标准。

       2)神秘化表演,演员通过限制与观众之间的接触产生的社会距离,而将其演出神秘化,塑造令人敬畏的形象,避免观众对演出提出质疑。观众自身也参与其中表示尊敬。神秘化局限于高阶层和高地位者群体。

       3)补救表演,用来应对一些未预期的意外行动,有四种补救措施

          预防性措施,戏剧忠诚、剧组素养、戏剧规则等

          保护性措施,观众和局外人帮助表演者补救其表演,避免进入后台,对新手宽容等

          表演者促使观众使用保护性措施的措施,老练对老练,表演者善于接受观众暗示,误传事实等

          观众有意忽视

社会学理论笔记09--符号互动论
布鲁默最早提出“符号互动论”一词,声称做主流社会学的忠实反对派,符号互动论的兴起表征美国学者对社会学理论主题做积极贡献的开始。符号互动论形成的 作用因素 :欧美思想传统、美国社会历史本身、以及美国社会学的制度化。 米德理论的两个假设:人类之所以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是为了谋求生存,克服自身弱点;在这...

社会学:简述符号互动论?
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是一种核心理论,它强调从个体日常生活的互动场景出发,探讨社会群体行为和理解。这一理论又被称为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论的核心观点是,事物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并非仅取决于其固有的内容和功能,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事物对个体而言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并非孤立存在,而...

社会学:简述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和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

社会学:简述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强调人类社会互动中的符号交流。它关注个体如何解释并回应他人行为中的符号,以及这些解释和回应如何影响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符号互动论重视互动过程中的动态性和变化性,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变对符号的理解和解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基本观点介绍 符...

什么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主要探讨人类如何通过符号进行互动和交流。符号互动论源于20世纪初期,并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建立在符号互动的基础之上的。人们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符号来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从而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以下是 符号互动论...

心理学: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创立的一种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理论提出者认为,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只有通过人际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才能得到解释。人际互动是以运用符号解释和确定相互间行动的意义为媒介的。因此,社会是个人借助符号互动...

浙传考研|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的前提是对符号意义的共同理解,它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这是一种人际关系理论,同时也是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之一。该理论对传播学的贡献在于,将传播置于社会学解释的中心,对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甚至大众传播都有启发。后来,衣阿华大学的库恩对布鲁默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导致...

什么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也称为象征互动理论,核心观点强调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进行的行动过程。符号的意义并非源于事物本身,而是源于个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理论源于18世纪人类学者对人类联系重要性的认识,如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19世纪末,美国四位社会学家如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查尔斯·库利和威廉...

符号互动论名词解释是什么?
结论:符号互动论是一种深入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论,它关注人们在日常互动中的行为方式和规律。以下是关于这一理论的详细解释:符号互动论,也称作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核心观点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并非孤立的个体行动,而是通过符号系统相互影响和建构。这些符号不仅是交流的...

符号互动论如何解释人们之间的互动和符号意义的形成?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一种着重于研究个体在日常环境中互动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其核心观点是强调人类主体性和互动行为的实践经验。理论基础源自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米德、托马斯(W.l.Thomas)和库利等学者对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符号互动论关注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