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这个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1)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考的主要科目;
(2)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自荐求官;
(3)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3、科举制度的改革:宋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其次,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第三,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4、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种,考取的分别为“举人”“贡士”与“进士”。同时,在考试内容与形式上采用“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5、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光绪三十一年,迫于兴学校废科举的舆论压力,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