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果位认定是自我修持成就的一种表现,是由修证断惑的程度,不由他悟,在于自心证悟。不由外人认定。
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
大乘佛教共有三个果位,分别是佛、菩萨和阿罗汉。
小乘佛教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可能有第二个佛,可见佛在小乘佛教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大乘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扩展资料
果位,谓修行得道已证正果之位。与“因位”对言。
宋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今人动自负道家真伯, 释氏果位,恐悉过矣,得不勉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今生更复勤修精进,直当超脱玄门,上证大觉,后来果位,当胜前生,这是正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且於 宗喀巴 微行解衣时,见有山神奉衣护卫,知已证果位,遂共礼拜称弟子。”
参考资料
佛教的果位是怎么认定的
佛教果位认定是自我修持成就的一种表现,是由修证断惑的程度,不由他悟,在于自心证悟。不由外人认定。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大乘佛教共有三个果位,分别是佛、菩萨和阿罗汉。小乘佛教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可能有第二个佛,可见佛在小乘...
佛教的果位是怎么认定的
佛教中的果位是对修行者修持成就的一种认可,它取决于个人修证断除烦恼的程度,而非他人的觉悟。这一认定主要基于自心的证悟,而非外界的评价。在小乘佛教中,果位的认定包括四个级别: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这些果位代表了从烦恼断尽的程度到修行成就的不同阶段。相比之下,大乘佛教则设...
佛家的果位是如何划分的呢?
一、佛、菩萨、罗汉的说法是按照大小乘做的简单划分。如按大乘圆教之义,则把成佛路上的果位分为五十二个阶位。从低到高分别是;1、十信:也叫“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2、十住:也叫“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
佛教的果位是依据什么划分的,虚云法师是什么果位?怎么就算开悟了,开 ...
佛教中的果位分为解脱果位和菩萨果位。解脱果位包括初果至四果,即阿罗汉果位。菩萨果位则从初地至十地,进而至等觉菩萨,最终达到佛位。在初地菩萨之前,还有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等阶段。修行途径:佛法修行主要有两大途径——解脱道和菩萨道。解脱道旨在修成阿罗汉,而菩萨道则以成佛...
佛教果位的意思是什么?
果位就是指修佛时能够达到的境界。在小乘佛教中总共有四个果位,它们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在大乘佛教中共有三个果位,即佛、菩萨和阿罗汉。小乘佛教认为,在现世之中只有一个佛,这个佛就是释迦牟尼佛;而大乘佛教却认为众生都有佛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佛,而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佛家里面:阿罗汉果位是多少级,怎么划分?
阿罗汉的果位有四个,初果须陀洹,名为初入圣流。二果斯陀含,名为人天两界还有一次往来。三果阿那含,名为不来受生。四果阿罗汉,名为断尽一切见思烦恼,离一切欲。
佛门修行者能成就的果位究竟是什么意思?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证悟果位,称为佛果。一、声闻四果: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既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人,是因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脱证果外,...
佛教大成就者的果位是?
佛教只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并不存在菩萨果或者佛果,在沙门果经有具体介绍。佛陀解释果位的时候曾说他是世间第一,世间最上,世间无有超越者,因此没有人能让佛陀主动行礼,必然此人必头裂七瓣,当然这是比喻说法,佛陀解释为什么说自己是世间最上,世间第一,因为佛...
大乘佛教果位是什么,分别有哪些
小乘佛教 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大乘佛教 共有三个果位,分别是佛、菩萨和阿罗汉。小乘佛教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可能有第二个佛,可见佛在小乘佛教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大乘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佛门修行者能成就的果位究竟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修行目标是自我生命的终极解脱。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达到阶段性的成果就是各种果位。成就果位是有严格的判定标准的,不是谁说自己获得什么果位就是什么果位。这套既定的标准,除了成就者本人现量(就是自己的现前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知道外,总有些许痕迹会流露出来,旁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