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康有为的“三世二法”啊?谢谢~~

喂,你知道康有为是谁吗~~

第1个回答  2006-04-30
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智慧修对治故。因定所发解理事慧名为修慧。此慧及相应心心所等并所得果若有为若无为皆此地体。大文分二。初结前问后。后对问正释。释中有三。初列四处。次以七支相摄广释。后总结成修所成地。七支相摄广释中。初总列七支相摄。后广别辨相。初文有三。初标。次列。后结。处谓处所。依四义处修方满故。第一处所内体外缘必须具足。第二因缘行世出世修之方便。三修瑜伽正修自体。四修果者因修所得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功德之果。七支摄者。初生圆满即修处。二闻正法圆满三涅盘为上首四能熟解脱慧之成就。此上三种名修因缘。五修习对治名修瑜伽。六世间净。七出世间净名为修果。广别辨七支相中。由四处摄。即分为四。初生圆满修处所中。文为三。初辨生圆满。次能摄四支修瑜伽处。后结生圆满广圣教义不增不减。初文复三。初问标十种。次各别显。后总结成。又处中国不生边地等者。泰法师云。唯中天竺名为中国。余四天竺虽有四众游行往来并名边地。达须无有正音可译。虽有识别是佷戾义。蔑戾车亦无音可译。无所识别是顽嚣义。此后二处并无四众游行。亦无圣人居止。有识无识既有别故分为四处。一中天竺三世诸佛生于此故名为中国。二四天竺虽无佛出而有四众往来化导。三四天竺外佛在世时无佛四众出世游行然有识别如唐国等名达须国。四夷狄戎羌名蔑戾车。景基同释。依西方俗间所说。唯五印度名为中国。余皆边地。佛法所传唯中印度名为中国。余名边地。景公复云。蔑戾车者。名乐垢秽。突厥等。达须是下贱类。即说此葱岭已东诸国是也。基法师云。达须者细碎下恶鄙猥贱类。蔑戾车者乐垢秽也。案四分律皮革健度。大迦旃延在阿盘提国。使亿耳以问讯世尊于耆阇崛山而请五事。中。一请边地五人受戒。佛听阿涅波阿盘提国持律五人得受大戒。若有余方亦听。余方者东方有国名白木调国。已外便听。南方有塔名靖善。塔外便听。西方有国山名一师梨仙人种山。外便听。北方有国名柱。方国外便听。其白水调者。宣律师云。梁时从西北来朝梁也。准彼律文。中国者似通多处非局中印度。闻正法圆满下。释第二修因缘。中分三。初广释三支。次又随次第已说三支下结成广教不过不增。后又此三支当知即是修瑜伽因缘下结成三支修因缘摄。又正说法略有二种所谓随顺及无染污广说二十如菩萨地当说者。此正说法随顺二空所显真如。及无希望而为他说。故无染污。涅盘为上首中。初问次释后结广义。释中分二。初释涅盘为上首相后释由此获五胜利。初文复二。初总明涅盘为首听闻正法不为余缘。后以十转释以为首。后中有二。初标十转。二涅盘为首下后释十转。言十转者。一闻所成慧为因。二于道道果起三种信初信谛实次信实戒后信已能。如唯识论。三远离愦闹诸恶寻思。四趣善决定思所成智。五能趣入二修方便。六证修慧。七于生死涅盘发起欣厌。八入谛现观有学解脱。九数修道无学解脱。初五在念住不净观等前。次一在不净观念住等位。次一在四善根于生死涅盘起欣厌故即四谛观后二可知。此上九种。无余涅盘而为上首则由此故证无余依。是为第十。亦可上之九种有余涅盘而为上首名解脱满。即此解脱以无余涅盘而为上首。五胜利者。闻正法时有二饶益。修正行时亦二饶益。并证苦边际。能熟解脱慧之成熟中有二。初问次答。答中有三。初明止观由慧成熟。次明近善友习三学由慧成熟后明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解脱谓果。能熟谓因。即止观等。此果此因皆是所熟。慧为能熟。能熟彼故。名慧之成熟。定心中慧于所知境清净转故者。释奢摩他支由慧成就。定心无慧证境不明障垢不离。由慧证明及能离障定心方满。故名慧成就。第二又毗钵舍那支已下。释依善友修三学由慧成熟中。初标后释。标中。谓最初起修慧必依善友之所摄受。二依奢摩他之所摄受。三依尸罗圆满之所摄受。初起修慧故不说由修慧之所摄受。或初起闻慧故不说由慧之所摄受。未有现行方便慧故。若后起慧理亦由慧之所摄受。次别释中。唯解依善友及尸罗之所摄受不释依定之所摄受。前止成就即是此故。善友摄受者。由善友摄受为说法时。于所说法所知境中由有慧故有觉了故。尸罗摄受者。由摄受尸罗。他有三根随举罪等。由有慧故堪忍讥论。第三又依所知真实下释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中。有二。初辨十种。后结十种渐次能令解脱圆满。言十种者。一于境真实有觉了欲。二爱乐闻法。三便发请问。四闻昔未闻甚深法义。五明净法义除先所疑。六能见过患深厌盛事。七于世盛事不生愿乐。八为除恶趣法心生正愿。九为除诸惑修诸善法。十为得彼果及心清净心生正愿。由此渐次解脱圆满。结成三支广摄圣教更无增过中。如是三支广圣教义谓十十种等者。景云。前就第四门中所辨十法令慧成就。慧成就故解脱成就。今此复次通就向前异门相成以明成就。谓由七支中第二闻法圆满故得第三涅盘上首圆满。涅盘上首圆满故得第四能熟解脱慧之成熟。如是三支佛圣教中一一广门十门分别。故言如是三支广圣教义谓十十种。是则三支各有十种义门分别名十十种。基云。谓初闻正法故凡所修行皆以涅盘而为上首。此所修学能成就彼解脱等位一切皆是慧之成就。此后二种由闻二法为先以涅盘为上首中有十法转。慧成就中有十种渐次。故结广教名十十种。非谓闻正法亦有十也。故闻正法中无结广教若过若增。后二有结也。七支中。第五修习对治即四处中第三修习瑜伽。文分为四。初问总标。次随别释。三以修对治即修瑜伽。四结广教不过不增。随别释中有三。初解三位十种修习。第二又不净想略有二种下逐前难解。第三又正方便修诸想者有能断灭所治诸欲下释多所作修习对治。初文有二。初列三位。后释十修。明十修中文有三。初明不净无常二想。二又出家者四种所作下明无常苦等四想。三又于远离闲居下明光明等四想。其所对治十种者。景云。在家位中有二。一于妻室起贪修不净观治。二于余亲及诸财宝生爱修无常观治。出家位中有四。远离位中亦四。故成十种。基云。一在家有淫欲贪及受用爱。二出家已为寻思扰动不生喜乐。为除淫贪修不净想。为除受用爱及不生喜乐修无常想。显无常想通在家出家二位修习。以二能除除二所除。故言随次。非以在家出家为二名随次第。无常苦等四想中有三。初明四种所作。次明四种所治。后明四种能治之法。此下余八所治及能治法。即出家后设生喜乐有懒堕懈怠等为四。远离闲居于止观品有暗昧心等为四。故于出家中于四种所作事中起四种障。为除此故修无常等四想。光明等四想中有二。初明四种所治。后明四想。言三于生有随动相心为对治此修灭想者。诸有为法生灭还动名生动想。今见彼想名于生有随动想故。为治此修于灭相离迁动故。或于当来生有数生喜乐名随动想。为对治此修习灭相。当有不生无欣乐意。虽有两释。前解为胜。又不净想略有二种下。第二逐前难释中分三。初释在家初不净相。次释出家于无常所修苦想。三释远离闲居中修光明想。不净想。中有三。初列二力。次明二障。后明除此能治法多有所作。思择者正思量。修习者起修作。释障中。初辨障。后结之。五障中。近母邑者。数近女。处显失念者。谓对众前逢胜显境。居隐放逸者。独居屏处纵荡邪思。通处隐显由串习力者。由是串习处隐或显失念放逸。虽勒方便等者修不净时邪思上胜心随净想。七种障者。一本所作事心散乱性者。景云。根本行欲贪散乱事。泰云。忆本所作业心便散乱。故障修慧。基云。随作彼事时心生散乱。二本所作事趣作用性者。景云。行散方便贪也。泰云。忆本所作事业趣向造作。亦障修慧。基云。将作彼事发起欣趣方便作用。三方便作意不善巧性等者。景云。如今小儿贪心欲取佛僧饮食。不解恭敬勤请问师罪非罪等。基云。如无智者用三宝财。由不恭敬承事师友勤请问故不解方便。四不守根门虽处。空闲犹有染污寻思所乱。五于食不知量身不调适。六寻思。恼乱故。不乐寂止。七身不调故。不修慧品观察诸法。如是一切所对治法当知总说一门十二一门十四者。景基同云。谈二别障。初五后七。名为十二。总别合论更加二总。谓思择障及修习障。故成十四。泰云。即后七法中不恭敬请根门扰乱。若总为一唯有七法。若别为二及染寻思以为三法。故云十四。释光明想中有三。初总明此缘法光明。次明十一所治暗障。三显相违能治白法。如是疑随逐故者。结初暗障。障碍能遣疑因缘故者。结后三种障。精勤少睡正食身调顺观谛法。不欲杂居如理作意。是能除遣疑之因缘。后三障此。故说为障碍能遣疑。修所成慧所除七法暗者。一惛沈。二掉举。三喜悦。四怖嗔二种相应等法。五起言寻伺。六不正思惟及心散乱。七邪思构。如其次第七种修慧所除暗障。世间一切种清净下。释第四修果。文分为二。初释二净。后结成修果。初复分二。初释第六世间净支。后释第七出世净支。初文复二。初广释相。后结世间清净唯在正法非诸外道。初文有三。一问列三名。二随别释。三结广教不过不增。别释三中。创得初静虑未至定名为得三摩地。得根本地名三摩地圆满。离诸障染别生通慧清净鲜白名三摩地自在。得三摩地中分四。初释所治能治别相。次释得者得近分。三结广教不过不增。四结世间净住正法者得。初文有二。初明所治二十法。后显能治。初文复二。初明二十障。后明四相堪能障法。初文有三。初标次释后结。三摩地圆满中有三。初释十相。次结圆满入根本地。后结广教。十相者。一愿胜定满。二具定胜德。三精勤策励。四折伏色爱。五善未圆满修他恶尚胜。六于净天生心无耽染。七不自卑下策举增修。八随顺二修。九劝请正法。十于止观随生爱乐。三摩地自在中有二。初释自在相。后结广教。初文有三。初标虽已圆满未自在相善观察故当得自在。次释四处二十二种相。后彼于如是四处下明自在相。第二文中有二。初列四处。后由剃除鬓发下释二十二种相。四处者。一自誓受下劣形相威仪众具。二自誓受禁制尸罗。三自誓受勤修善法。四为断众苦受前三处时应正观察众苦随逐。此四处中前三各起五相。第四处起七相。初处五相者。一剃除鬓发。二舍俗形好。三着坏色衣。此三相誓受下劣形相所起也。又威仪众具各一为五。第二处五相者。泰云。总据五相不过二种。一初出家即舍二事是为二相。后修行此有三相初无犯戒。二自无犯故善举他罪。三于戒有阙作已能悔。景基同释。一略舍二事之所显现。二不自恳责他不诃摈。三有犯不轻举由此缺犯便自恳责。四他摈能悔除。五于举罪者无恚损恼而自修治。第三处五相。如文自显第四苦所随应以七相观者。泰云。须勘释论以数七相。景云恶趣苦为一。生老病死苦又为四。足前为五。爱别离苦为第六。自业所作一切苦因第七。前之三苦各分二为六。自业所作故一切苦因之所随逐合为一相。即成七相。基又解云。初随逐处有一相于圣果未能随证。第二随逐处有四相谓生老病死。第三随逐处有一谓爱别离法。第四随逐处有一谓自业所作。生老病死略有二义。一性逼迫苦苦所摄。对法等说八苦之中前之五苦苦苦摄故。二性迁谢生变于死老变于少病变于强死变于生。故此说为坏苦。随逐爱别离法非是坏苦。以义摄之此中初苦苦苦所摄。第二第三坏苦所摄。第四一种行苦所摄。自在相中有二。初明如理作意相等自在。后由如是乐断乐修下结成离染进善自在之相。初中复三。初标便起如理作意。次明依四处起二十二观故乃成出家及沙门想。后明六修相断修之相。六相者。一乐断。二乐修。三不贪着。四无恚害。五无随惑善守念住。六无增上慢。出世净中又分为三。初标列五门。次随别释。三结成净及教广义。先得四善根世间清净已。便能最初入谛现观。明生暗灭障碍便除。为证通慧思前所得欢喜境事。为断除障复习如前所得类道。由此遂能入无学位证清净道及果功德。是名此中略义次第也。入谛现观中文分为三。初问生起。从世间净为证出世观世劣境深生厌恶。二又此住正法者下广说厌患安住心想。后结此二想各二十种更无过增。广辨厌患安住相中。文分为二。初二初明于五处所以二十相思惟厌患。复有五因二十种相下明心安住。初中有三。初列五处次此中略有三种下辨二十相。后如是彼由厌俱行相下结成厌相。五处者。一于己杂染相应。二于己清净不相应。三于己杂染相应过患。四于己清净不相应过患。五于己清净见难成办。于此五处心俱厌患。依五处二十相者。初三处各三相。第四处有五种。第五处有五。合前为十九。又复发起坚固精进下合于五处总为一相。并前二十也。杂染相应有三者。泰云。总明前杂染三种共相应。不以别配属。景云。一未调未顺而死杂染相应。阿罗汉死名调柔死远离杂染。令不调而死故杂染相应。余二可解。基云。谓杂染体与己相应故。一未离不调死圣者离故。二当堕烦恼坑三现行恶业当生恶处。此随所应即烦恼业生三种杂染。清净不相应者。谓涅盘定慧胜清净法体己身无故名不相应。杂染相应过患者。由与杂染体相应便生三种过患。一者生老病苦之根本故。二无暇处。三于一切处生四相所迫诸无常性。清净不相应过患者。由与清净体不相应故便过患生。于己清净见难成办者。谓清净法见于己身难可成辨。一若舍净法而不修为其终不能任运自起作为能获得。二清净法外于余世事尚非请他而能成辨况清净事。三于清净决定应作由心未净于其未脱。四非于现在不作诸恶即名清净已得永离烦恼炽然。若无圣道恶业不尽故。五由清净道圆满证得观可清净。若不证得学无学道观修不净。第二十相中有四又字。初一于染污净体相应不相应。第二又字于染净相应不相应过患。下二又字于前第五难成辨思惟之相。第二有二十相心安住中有三。初标五因二十种相之所摄受令于涅盘心安住相。次别释五因。后彼于尔时由此五因下结成安住。别释五因等中分二。初明五因。次谓于空无愿等下释二十相。五因中有三。一问二释三结。五因依逆次说五因者。一四善根创能通达观四谛故。二所依定即四善根所依止定。三即此定前四念住等五停心观等能入境界。四此等观前修四圣种六随念等名能摄受加行资粮五即于此前受持三藏亲近和上及阿阇梨能受教诫。加行思惟名为最初摄受方便。故说五观依逆次说。依上五因起二十相者。依初因有六相依第二因有四相。依第三因有二相。依第四因有五相。依第五因有三相。初因有六相者。一微细现行有间无间随转我慢俱行心相。此于空等前方便起能障现观作意正达。有间我慢者谓第六识俱。无间我慢者谓第七识俱。此皆俱生故名微细。其分别者前远资粮已折伏故。二既通达已。任运作意心中。随其所应能善弃舍前二我慢令无间灭。此令染意不行之义。三依无间灭以无常等行如是思惟。四由此作意乃至平等智生。五彼于尔时我慢等灭证心一境性。六便自思惟我已证此如实了知。依第二因四相者。一先世间道得定圆满亦得自在谓入住出。二于此诸相安住其心入谛现观。三若得此定未满自在思惟止举舍相。四安住其心。第三因中二相者。一阿那般那念。二诸念住。第四因中有五者。一远离非所行处。二既远离已乐断乐修。三于昼夜分观自他衰盛等事心生厌患。四修六随念。五住四圣种第五因三相者。加行方便为二。正加行为一。第二门离诸障碍中有三。初标列二障。次随别释后如是二处十种善巧下结成离障及与广义不过不增。别释障中。初明二处十一种障。后又此二障下于此二处起十善巧。行处障中有六。一弃舍善品数与众会。此如对法说名障碍不善。隽师释云。众僧数集即妨三学故名不善。二爱重饮食。三兼前二处好营衣钵。泰云兼前二处者而众共居等。四好乐谈话。五于昼夜乐睡乐言。六好共他居。言乐与第二共住者。谓不乐独住亦可乐与本二共住。住处障有五。初四即不随顺性第五或于昼夜多诸喧逸下合为一种。名于二处十一种障。或行处合为一定之方便名为行处。住处障有十。初四即不随顺性。五昼分喧逸。六夜多众苦。七多怖畏。八多灾疠。九众具匮乏不可爱乐十恶友摄持无诸善友。五失相应卧具者。指如声闻地。多定乐中有六。修止举舍入住出。多思择中有四。谓胜善慧名思择者。此出思择体。下明四善巧。一于昼夜分了知善恶增长衰损。二于昼夜由习衣服等善恶衰退如实了知。三思择为依于不善法驱摈远离。四于善能修。此四足前六为十善巧。第三为证通慧思欢喜事有三。一问二释三结。释中有四喜。一于四证净生喜。二于因增上生及决定胜生喜。三无嫉妒故于他同类得此二事者亦生欢喜。四念有恩者发生欢喜。第四修习如所得道中。问释结。释中。初明四法为依。后明五法圆满。四法者。一心极思慕出离乐欲何当具足住如阿罗汉。二如是乐欲生已发勒精进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勤精进故心乐远离。四由前三已不生喜足求住胜法。后令五法修习圆满者。一于欢喜修得圆满能离欲界。二最极损减方便道理烦恼断故断色无色界烦恼获得胜道喜悦圆满。三远离粗重。四获得轻安。亦可三由前进断上界修惑故得轻安。四由轻安故生身心清凉极所摄受。五得金刚定。第五证清净道等中。有三。初牒问。次释。后总结成。道满无上无胜。释中有二。一别释道果功德。二能成广教。前中复二。初别释三。后总结之。前中。先明果。次明道。后明功德。取杂染品者。谓烦恼。行杂染品者。谓业。十无学所摄五无学蕴等者。正语业命摄戒蕴。正念正定定蕴。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主伴相从摄慧蕴。胜解数是正解脱为解脱蕴第十正智摄解脱蕴智见蕴。即是尽无生智。见法明白名为智见。无学正见名为慧身。故有差别。十过失中。初依外欲发愁叹邪语正语能治。二依内不护根。由此起身邪业。正业能治。三爱味乐住过失者。谓由贪爱味发于身语名为邪命。正命能治。四行住放逸过失。正精为治。五外道不共。即彼各别邪见所起语言。六邪见所起寻思。并正思惟无治。七邪见所起追求者是邪念。正念为治。其能起邪见。正见为治。亦可邪见为一过失。语言寻思为一。追求为一。以能治所治相当说故。八依静虑边际过失者。景云。第四静虑名为边际。计第四定以为涅盘故。言过失。正定为治。泰云。近分名边际。多依近分名边际过失。九缘起所摄发起取杂染品过失者。执彼爱取取净为清净因。以正智为治。十发起行杂染品过失。又取无明所发以为解脱因。即以正解脱为对除第二十一卷

声闻地

上来辨通行三地讫。自下明别行三地。或上三方便行。下三根本行也。根本行中。从劣向胜次第明之。诸佛圣教为上首。从师友所闻此教声。展转修证。求出世间。小行小果。故名声闻。如是声闻。种姓发心修行得果。一切总说为声闻地。

初瑜伽处等。简余二乘。三乘皆有初瑜伽处故。有四处。一种姓。二数取趣。三安立。四世出世。于此四中种姓为先。故言初也。瑜伽是观行。种姓是观行种子。种子能为现行观行作所依处。故言初瑜伽处种姓地。

初瑜伽中有其三地。一种姓地。二趣入地。三出离想地。从初标名名种姓瑜伽。故总颂云姓等。此卷解性地趣入地了。下之四卷解出离地。大意。种姓即是成姓种性。趣入即是发心趣求圣道方便。出离即据已入圣道。其中非无通明诸义。安旧论中。今此趣入发心地。出离名行方便地。就种姓地中。初标四门。释释初门中有种子。法由现有故等者。景云。由无姓来于所依中念念现成声闻种姓无漏种子。遇缘即生。见道无漏渐入涅盘。泰云。法尔种子。非当有故名为现。非假法故名为有。若值如来菩萨胜缘便有性种姓堪能及有习性势力。于有余能得于无余能证。基云。种子法即涅盘证之种子。由现有故简当有义。现简于当有简于无。若尔。胜军当有。此如何通。解曰。由现有烦恼等障可断故。亦名现有。此三家义应叙之。言便有堪任便有势力者。有说堪任谓性种性。势力者习种姓也。今思不是所以者何。性种姓本有何劳遇缘。故云非也。今意者。堪任谓有种姓习种姓。势力道种姓也。能得能证。与泰同释。能生现行故名种子。梵本云驮都此云界。是因义也。梵本云湿缚娑缚。此云性。是体性义也。据义各别。此解种子初三家义如先叙。答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处所摄者。景云。若依执性声教中虽不辨赖耶。今依大乘道理说彼声闻种姓无漏种子。一须附在第八识中。以第八识即是第六所摄。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泰云。附在异生所依五蕴有声闻姓殊胜无漏种子体相。不在山河外六尘中。故六处所摄。难陀等不许本有种子义释此文云。如产女有能生子用说有人种。然其女身中未曾有胎。此亦如之堪能得证故说有种。此堪能得义非修所得。故法尔。第二安立门中。初标次释后结。释中有四。一明粗细。二明一多相续。三明遇缘般不。四明胜劣缘。应答言细等者。景云。种姓未生果时。未习成果。其用未增。微隐名细。但名性种姓。后若藉缘增长。已与果时。已习成果。若种若果。俱说名粗。此虽旧种。增长已去即名习种。新熏种子亦名习种。今种姓地意明性种。后趣入地方明习种也。又性种姓有二。一是有漏以此为因能生见道前七方便行。二是无漏能生见道已去无漏。习种姓时亦有二种。一是性种中有漏种子遇缘引发增长已去即名习种。从此习种生起见道已去无漏还即熏种并名习种。备云。法尔种子未生现果故未与果。未有现行所熏长。以未习成果从法尔种生故。现行却熏。本种增长。名习成果故。旧持地师云。性种姓名细。即法身因果故。习种姓名粗。五分法身。未有而有故。问云。如是种姓当言堕一相续堕多相续等者。景云。相续言身。此声闻种姓为始终恒在一人身中。为当或在此一人身或时同在彼人身中。答意。始终恒堕一人身中。下释中。先反释。所以者何若法异相俱有而转乃至种种流转者。此释种姓依身处定。若彼种姓与所依身有别体性俱时而转。可便得言或依此身或依余身。即无别体故不得有此身种姓堕余身中。自下顺释。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等者。以此种子非异六处有别异相。即于如是种类身前后分位六处殊胜名有种性。亦可直就一人身中有十八界自类前后名为相续。今问种姓为同真如遍十八界多相续为堕一界一相续中。答言唯堕赖耶意界一相续中。言所以者何乃至种种流转者。此假说许之。若十八界法体异相于一切时俱有而转。可许种姓堕多相续。而今具彼有无不定。如五根五尘下界。上界则天。第二定等五识皆无。第六意识诸位间起灭。二无心定及无想天中灭。并非种姓所依之处。故言见彼各别种种相续种种流转。言如是种子乃至六处殊胜者。如是种子若离第六识别有体假可许堕在多相续中。然此种子非于六处别有异相。即于如是赖耶意处种类分位有此种子功能。说彼意处名为殊胜。泰云。摄论主辨种为异体文与此同。不同十色八心多体别相续起俱有生。十色八心功能在于本识无各别体故。堕一相续。何者。若十色法及八心法体各异相并现起时俱有而转。现见彼各别种种十色及八心体。多类相续种种流转。此是多体相续之义。今无漏种子约随转门非六处有别异相。即于如是一种类分位六处上有生无漏殊胜功能名六处殊胜。从无始可得与六处一而相续起名一相续。备述三藏释。大意同景初解。基又解云。此中意初翻解。后正解。谓若法下至种种流转此翻解。此中意若种子与六处所依各别相可种种相续种种流转。如十色处六识处。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故知在一相续。如摄论中解。生于边国及以达须蔑戾车者。备云。番夷诸国。名为达须。达须之中不信三宝习染恶业。名蔑戾车。今准文相应言。除中印度余四印度亦名边国。此外此居除变痴等余名达须。[宋-木+(乏-之+友)][病-丙+(报-又+ㄑ)]瘕名为蔑戾车。亦可有三宝处即名中国。若无三宝皆名边国。正至即是四果。圣人名正至善士故。顺正理说四向四果名正行正至。辨胜劣缘中文分为四。一问二答三征四释。释中。先列后解。解中初别解二缘。二重解二缘。三属当三法。初中。景云。闻说四谛入现观法。内正思惟即起修习。从五停心观乃至世第一法。望谛现观。并为胜缘。其若未起七方便前所起观行。名为劣缘。若入见道从正见乃至具修诸行。入无余依涅盘界等。名真修习。泰云。闻思慧等名胜缘。自余外缘皆是劣缘。劣缘十二。次第释也。自圆满中。云前行增上诸清净信者。意取见道前行有漏净信也。他圆满中。法教久住者。景云。如释迦佛寿量八十。弥勒世尊住六万岁。释迦入涅盘后正法五百。像法一千年。弥勒涅盘之后法住于世亦六万岁。若住若灭经尔所时正法不灭。言当知说彼胜义正法住证道理者。此据证行久住不灭。不论教法。故云胜义正法。故杂心云。经律阿毗昙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觉品是说第一义。基又云。此意明正法五百内由有正法作证。然此法住久近文处不同。依摩耶经正法住五百岁。若依大悲经等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又庆友法住记。言此佛法。刀兵劫后人心厌恶咸起慈心不相杀害。共相怜愍如父如子。命渐增长至满百年。十六大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善闲三藏十二部经。受佛付嘱住持正法利益众生不般涅盘。并余眷属大阿罗汉万余徒众。还以如来三藏教法流行于世。化导群生造寺度僧修戒定慧佛法炽盛。至增人寿六万岁末七万岁初。诸阿罗汉总集如来所有舍利共造宝塔。十六阿罗汉与诸眷属绕塔供养散诸香华。瞻仰礼已俱升虚空作如是言。敬礼世尊释迦如来应正等觉。我受教敕护持正法及与天人作诸饶益。法藏已没有缘已周。今辞灭度。说是语已。一切俱入无余涅盘。其舍利塔便陷入地至金轮际方乃停住。其三藏教在舍利前先已灭没。经一百年。唯此净法与舍利塔及诸阿罗汉一时没灭。尔时世尊释迦牟尼无上正法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永灭不现。从此无间此佛土中有七万俱胝独觉一时出现。至人寿量八万岁时独觉圣众复皆灭度。以后弥勒出现世间。今寻宝重经第七卷末大同此记劳策戒者。即是沙弥十戒。亦名勒策戒也。泰云。梵音沙弥。此云劳策。又云息恶。根律仪者。即是防护六根念慧也。食知量云为断故受等者。至第二十三卷当释之。从顺障法净修其心者。知从此心顺贪嗔等。即摄令净。正知而住若往若来等。至第二十四当广

参考资料:http://www.wenhuacn.com/zhexue/fojiao/fojing/19lunshubu/1828b.htm

什么是康有为的“三世二法”啊?谢谢~~
谓由七支中第二闻法圆满故得第三涅盘上首圆满。涅盘上首圆满故得第四能熟解脱慧之成熟。如是三支佛圣教中一一广门十门分别。故言如是三支广圣教义谓十十种。是则三支各有十种义门分别名十十种。基云。谓初闻正法故凡所修行皆以涅盘而为上首。此所修学能成就彼解脱等位一切皆是慧之成就。此后二种由闻二法...

康有为的“三世说”是什么?
康有为借用了《春秋公羊传》中“三世”说,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历史阶 段,也就是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其中 康有为重地描述了太平世,认为这是人类最高,最理想的社会,这个社会“天下为 公”。在这个社会里“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分,无人神之殊,无男女...

《历史选修二》康有为用进化论解释的三世说是什么
楼主你好! 这个三世说是中国的一种社会历史学说,康有为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化的过程。 此说源于古代,由康有结合进化论的观点系统化,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进化论讲究一步一步进化观点,而“三世”学说的进化就是和平(变法)、循序渐进。 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简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1、打破夷夏之分,实现世界大同。2、“三世”之说,就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的进化。3、社会进化分三阶段:“封建专制到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康有为作《大同书》,他知道还有民主共和,可是当时的清朝应当实行君主立宪,这才符合中国的国情。康有为认为:《春秋》是孔子为“改制”而作的书,只不过其中“...

康有为故居康有为的思想
康有为的理论框架包括“公羊三世”说,即历史发展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最终达至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这一理论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中有详细阐述,后汇编为《万木草堂丛书》。康有为的故居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米市胡同43号的南海会馆,该会馆由南海籍官员出资购买,后扩展为一个拥有十三个...

帮忙写一下康有为的传记(小传),150到200字,谢谢啦!
1888年10月,鉴于中法战争后形势险恶,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广州、桂林聚徒讲学,著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他把“三世”说推演为“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

康有为 梁启超,谭嗣同的变法思想
康有为:《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主要思想是“公羊三世说”,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化的过程,此说源于古代,由康有为系统化,成为社会维新的理论基础,提出要实行君主立宪。活动主要是,组织1895公车上书,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

上清帝第一书康有为
公羊传》上的“三统”、“三世”的变易观点发展成“以三统论诸圣,以三世推将来”的历史进化观,并认为人类社会是由“据乱世”向“开平世”再向“大同世”发展的,康有为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体系正式形成了。康有为正式形成自己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体系,他坚信“吾既闻道,既定‘大同’,可以死矣!”...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思想和活动
1、康有为 (1)经济思想: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2)教育思想:康有为把教育作为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主要途径,所办万木草堂以“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育宗旨。(3)政治思想:肯定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理论的合理性;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君主立宪;以公民自治理论为基础...

为什么说康有为三世说与达尔文进化论相同
三世说是中国的一种社会历史学说,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化的过程。此说源于古代,由近代康有为系统化,成为社会维新的理论基础。达尔文进化论是说自然界适者生存。都是探索世界发展变化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