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英裔美国科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与日本科学家吉野彰共同获得此奖,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3人将均分900万克朗(约合人民币650万元)的奖金。
3位科学家研发的锂电池,开启了电子设备便携化进程。自从1991年首次进入市场以来,锂电池就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可以储存大量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使无化石燃料社会成为可能。
约翰·古迪纳夫是美国固体物理学家,是二次电池产业的重要学者。他目前是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
斯坦利·惠廷厄姆现任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化学教授;
吉野彰是日本化学家,现任旭化成公司研究员、名城大学教授。今年97岁的古迪纳夫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打破了2018年以96岁高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阿瑟·阿什金的年龄纪录。他最早在美国耶鲁大学就读的专业是文学和数学,而化学只是大一时的选修课,但古迪纳夫后来却在锂电池领域获得辉煌成绩,被形容为“为锂电池而生”的科学家。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前往实验室,研究与锂电池相关的课题,至今仍未退休。
追溯起来,上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成为学术界关切的问题。今年的获奖者之一惠廷厄姆,正是从那时起致力于开发无化石燃料的能源技术方法。他与古迪纳夫因在锂电池领域取得的开拓性研究成果,在2015年被汤森路透预测为诺贝尔化学奖的候选人。
而从1981年开始研究锂电池的吉野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做研究的原始动力是我的好奇心,它驱使着我前进。”
上述3人都被誉为“锂电池之父”。多年来,锂电池一直被各种诺奖预测“看好”,今日众望终有所归。
1997年,美国科学家Paul D. Boyer、英国科学家John E. Walker和丹麦科学家Jens C. Skou获奖,获奖成果为“三磷酸腺苷的酶催化过程”;
1998年,美国科学家Walter Kohn和英国科学家John A. Pople获奖,获奖成果为“密度泛函理论”和“波函数方法;
1999年,美国科学家Ahmed Zewail获奖,获奖成果为“运用激光技术观测原子在分子中的运动”;
2000年,美国科学家Alan J. Heeger、Alan G. MacDiarmid和日本科学家Hideki Shirakawa获奖,获奖成果为“导电聚合物的发现”;
2001年,美国科学家William S. Knowles和日本科学家Ryoji Noyori和美国科学家K. Barry Sharpless,获奖成果为“手性催化氢化反应”和“手性催化氧化反应”;
2002年,美国科学家John B. Fenn、日本科学家Koichi Tanaka和瑞士科学家Kurt Wüthrich获奖,获奖成果为“生物大分子鉴定和结构分析方法”;
2003年,美国科学家Peter Agre和Roderick MacKinnon获奖,获奖成果为“发现细胞膜通道”;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Aaron Ciechanover、Avram Hershko和美国科学家Irwin Rose获奖,获奖成果为“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2005年,法国科学家Yves Chauvin、美国科学家Robert H. Grubbs和Richard R. Schrock获奖,获奖成果为“烯烃复分解反应”;
2006年,美国科学家Roger D. Kornberg获奖,获奖成果为“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
2007年,德国科学家Gerhard Ertl获奖,获奖成果为“表面化学研究”;
2008年,美国科学家Osamu Shimomura、Martin Chalfie和Roger Y. Tsien获奖,获奖成果为“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
2009,美国科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获奖,获奖成果为“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
2010年,美国科学家Richard F. Heck、日本科学家Ei-ichi Negishi和AkiraSuzuki获奖,获奖成果为“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研究;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Dan Shechtman获奖,获奖成果为“发现准晶体”;
2012年,美国科学家Robert J. Lefkowitz和Brian K. Kobilka获奖,获奖成果为“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
2013年,美国科学家Martin Karplus, Michael Levitt和Arieh Warshel获奖,获奖成果为“为复杂化学系统创立了多尺度模型”;
2014年,美国科学家Eric Betzig、德国科学家Stefan W. Hell和美国科学家William E. Moerner获奖,获奖成果为“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2015,瑞典科学家Tomas Lindahl、美国科学家Paul Modrich和土耳其科学家Aziz Sancar获奖,获奖成果为“DNA修复机制研究”;
2016年,法国科学家Jean-Pierre Sauvage,英国科学家Sir J. Fraser Stoddart和荷兰科学家Bernard L. Feringa获奖,获奖成果为“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Jacques Dubochet, Joachim Frank and Richard Henderson,以表彰他们在“研发出冷冻电镜,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测定”作出的重要贡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姓名和事迹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范霍夫毕生从事有机立体化学与物理化学的广泛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1901年12月10日,他来到斯德哥尔摩,“在瑞典科学院举行的隆重的授奖仪式上,发表了演讲,他着重讲到了关于溶液的理论方面的科学成就。范霍夫在化学上的这些开创性贡献,表明他高于前人和他的同代人,从而得到了...
研究有机化学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某一位科学家的生平...
回答: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 伍德沃德1917年“月10日生于美国马萨路塞州的波士顿。从小喜读书,善思考,学习成 绩优异。1933年夏,只有16岁的伍德沃德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人美国的著名大学麻省理 工学院。在全班学生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素有“神童”之称,学校为了培养他, 为他一人单独安排了...
求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生平(尽量多几个人)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们研究的细胞膜通道就是人们以前猜测的“城门”。2004年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和其基本情况。
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荷兰化学家,他关于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的假说,不仅能够解释旋光异构现象,而且还能解释诸如顺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顺甲基丁烯二酸和反甲基丁烯二酸等另一类非旋光异构现象。分子的空间结构假说的诞生,立刻在...
近五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今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J·莱福特霍维茨(Robert J. Lefkowitz)与布莱恩·K·卡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的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6�1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奖。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准晶体的发现不仅...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历年得主及其贡献1901年,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其在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的贡献赢得诺贝尔化学奖。1902年,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其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03年,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的创新工作获奖。1904年,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因发现六种惰性气体并...
诺贝尔生平简历
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其中炸药为最为出名的一项。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主要成就:诺贝尔母亲是以...
简述近三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及主要成就
弗朗西斯·阿诺德,女,1956年生于美国,现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2018年10月3日,2018年诺贝尔奖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和格雷戈里·温特尔共同获奖,以表彰他们在酶研究等领域的贡献。3、2017年雅克·杜波切特、阿希姆·弗兰克、理查德·亨德森开发冷冻电子显微镜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的...
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
由于在催化研究化学平衡和化 学反应率方面功绩卓著,一九O九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金。 1910 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 德国人 (1847--1931) 一八八九年,瓦拉荔出任哥丁根大学化学研究院院长,其间, 他继续对获类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九O九年写成了《菇和樟 脑》一书,总结了他一生对于醋类化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