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峡名胜的典故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山水的闻名,往往是由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演绎,白帝城因“白帝城托孤”而闻名。除了白帝城外,再举一两例有关三峡名胜的典故。

长江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称著于世,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的旅游热点。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公里。

从旅游角度出发,三峡风景名胜区不仅仅局限于这一范围,而是包括三大部分,一部分是从四川省忠县到奉节,这是三峡的前奏;一部分是从奉节到湖北宜昌,这是三峡的主体;而三峡的深处,包括大宁河小三峡、香溪昭君故里和屈原故里则是景区向纵深发展的延伸部分。奉节
古称夔州,是千百年来文人学士荟萃之地,素有诗城之称。奉节目前是三峡旅游区中最大的县城,保留着大量蜀汉遗迹,城外江边还有诸葛亮所布的八阵图遗址。古代所谓“八阵”是指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为名称的战斗队列,这里的八阵图是诸葛亮“磊石为阵”推演兵法之地。
白帝城
坐落在紫色的白帝山上,原名紫阳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为王,筑城自卫,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犹如白龙飞升,公孙述借此称白帝,改城名为白帝城。三国时,相传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亲自率兵征伐东吴,为义弟关羽、张飞报仇,不料被东吴大将陆逊杀得大败而回。刘备退到白帝城,无颜回见群臣,于是在白帝城修了永安宫安居,不久郁闷而死。临死前刘备把政权和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史称“刘备托孤”。现白帝城内的白帝庙中塑有刘备托孤的彩色群像,其艺术再现了当时刘备托孤之情景。
瞿塘峡
出白帝城登船东行就来到以“雄”著称的瞿塘峡。瞿塘峡长约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峡口处江面宽不到百米,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劈,云天一线,水急浪高,山势险峻,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沿江而下可观粉壁墙、孟良梯、凤凰饮泉、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奇景。其中粉壁墙上布满了历代碑刻,篆、隶、楷、

行俱全,俨如一面挂满书法墨宝的厅堂之壁,所以有人给它取了个文雅的名字,叫“粉壁堂”。

巫峡
出了瞿塘峡,经过25公里的大宁河宽谷就来到了幽深秀丽的巫峡。巫峡西起巫山县的大宁河口,东到湖北省的官渡口,全长约40公里。峡中两岸青山连绵,群峰如屏,江流曲折,幽深秀丽,宛如一条天然画廊。峡两岸为巫山十二峰,江北由西向东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六峰;江南为净坛、起云、飞凤、上升、翠屏、聚鹤六峰。但在江上只能看到九座山峰,其中南岸的净坛、起云、上升三峰要在长江支流青石溪上才能看到。在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为俏丽,也最有名,人们把她看作巫山的象征。在十二峰最东的集仙峰临江绝壁上,刻有六个苍劲大字--重崖叠嶂巫峰,传为诸葛亮所书,故称孔明碑。

船过巴东不远就到了香溪,在那绿水悠悠的香溪之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的王昭君。屈原故乡就在秭归东平里村,今秭归县城东二三公里处的江边建有屈原祠,城东门外有屈原故里牌坊和三闾大夫屈原故里的石碑。屈原是一个正直、无私、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忧国忧民,留下了<<离骚>>等光辉诗篇,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香溪上游兴山县的宝坪村是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近年,这里修复了她的故宅,宅门外耸立着由内蒙古送来的汉白玉昭君雕像,寄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之意。

西陵峡
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口,东止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险峻闻名于世。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黄猫峡、灯影峡、青滩、泄滩、崆岭滩等名峡险滩和黄陵庙、三游洞、陆游泉等古迹。峡中险峰夹江壁立,峻岭悬崖横空;奇石嶙峋,银瀑飞泻,古木森然,水势湍急,浪涛汹涌,景象万千。但很多礁石险滩业已得到整治,惊险万状的“崆岭滩”、“鬼见愁”、“鬼门关”已成为历史陈迹。西陵峡中的兵书宝剑峡位于香溪东1.5公里、长江北岸的陡壁峭岩上,岩上石隙中有物迭置其间,状若书卷,名曰“兵书”,其右下方有条形岩石凸起,宛如巨剑直插激流,名曰“宝剑”。“兵书”实为巴人岩棺葬之遗迹。从兵书宝剑峡向东过新滩不远,江北有岩壁,上有两块重叠下垂的赭黄色岩石,一块形似牛肝,一块形似马肺,故名牛肝马肺峡。莲陀至南津关间有灯影峡及黄猫峡。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西陵峡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很象<<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悟空探路,八戒牵马,唐僧合十,沙僧挑经,姿态酷肖。每当落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灯影戏中人物,故名灯影峡。黄猫峡一带,山形如黄猫蜷伏,风光绮丽。

长江第一坝
为了进一步开发长江水利资源,国家即将在宜昌市三斗坪建造超巨型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建成后,水位将上升100米,高峡出平湖。据统计,在三峡库区内,被淹没的有国家级保护文物一处,即白鹤梁(是古代的一部珍贵的千年水文资料),省级保护文物5处,县级重点保护文物10余处,届时四川省丰都的鬼城将成为鬼岛,石宝寨将成为江中楼阁,张飞庙将被迁,奉节将全淹,白帝城将成为孤岛。从峡谷景观来看,夔门雄风大失,巫山朝云暮雨有无变化尚难预测,西陵峡则成风平浪静。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有失必有得,如三峡大坝建成后其雄伟壮观的大坝长达2000米,犹如一座横跨长江上的“水上长城”,这必将成为吸引中外游人的新景观。另外,长江两岸众多支流风光奇特,过去由于山水阻塞“藏在深闺人未识”,水位抬高后定会开发出更多新奇异常的景点。再有,水位抬高,长江两岸沟壑进水,此时可望出现很多水上蓬莱,从而造就出第二个景色秀丽的千岛湖。因此今日的长江三峡与明天的长江三峡将有雄秀之别,今日的雄姿即将与诸位告别,所以要游三峡请诸君早行。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090309525.html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关于三峡的典故
3、漂流从三峡来 上古时代,川江先民遇洪水时无处躲身,曾因意外抓到水中树木而获生,之后便有了几根树木绑在一起的“桴”,这是历史上出现较早的木排。先民借助水力将木排顺江放至目的地,叫做放排。川江流域有着大片原始森林,为打造木排提供了原材料,这里世代居住的山民以放排为生。每年农历三...

求有关三峡名胜的典故
神女峰 传说,禹在疏浚三峡时,还曾得到神女瑶姬的帮助。人们说,大溪宽谷中的“锁龙柱”和“斩龙台”,即为瑶姬帮助夏禹治水凿峡时锁龙斩姣的地方;巫峡中的“授书台”,是瑶姬向大禹授治水黄绫宝卷的地方,而不愿回天庭的神女也变马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西陵峡内的黄牛峡,就是因神女留下来...

有关于三峡的诗句和典故
二、典故 1. 神女峰传说 三峡中有神女峰,传说中为女神瑶姬所化。瑶姬曾助禹治水有功,化为山峰守护三峡。这一传说赋予了三峡地区浓厚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情怀。2. 白帝城托孤 三国时期,刘备因战败于东吴而归,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地点正是在白帝城。这一历史事件为三峡地区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和英雄...

世说新语对三峡的描写是
1、典故一:“三峡泛舟”:记载了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三峡泛舟时的感叹。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段描写表达了作者在三峡泛舟时的宁静和舒适之感。2、典故二:“三峡人家”:记载了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三峡游玩时的...

关于三峡的典故
三峡“望霞峰”典故: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瑶池宫里住着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叫瑶姬。她聪慧美丽,心地善良,活泼开朗,耐不住宫中的寂寞生活。八月十五这一天,她邀了她身边的十一姐妹,腾云驾雾,遨游四方。当她们来到巫山时,只见十二条恶龙兴风作浪,正在治水的大禹也被洪水围困其间。瑶姬敬佩...

三峡历史典故
???

三峡的神话传说或人物典故50字
瑶姬是十二仙女的杰出代表,所立山峰位置最高,每天第一个迎来朝霞,便赢得了“望霞峰”的美名。2、远在洪水泛滥年代,大禹率领着千军万马疏通了长江三峡,惨遭洪水浩劫的黎民百姓纷纷回归了故土,开荒播种,重过田园生活。在治水大军中,有一位跟随大禹的老郎中,带着一个小孙女,这姑娘长得花颜月貌,...

关于三峡的典故
滔天洪水包围了群山,淹没了平原,大地一片汪洋,人们只好栖身于山洞,或者在树上结巢而居。 当时,正处于原始部落联盟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尧,派鲧去治理这次洪水。鲧治水9年,他采取水来土挡、堵塞水路的办法,结果水愈堵愈高,堤破决口,洪水再次泛滥,鲧的治水以失败告终。尧终舜继,舜又派鲧...

关于三峡的神话传说或人物典故也行!注:要的是名称!!!
“峡(西陵峡)北有七谷村,两山间有水清深……又耆旧传言:昔是大江,乃禹治水,此江不足泻水,禹更开今峡口,水势并冲,此江遂绝,于今渭之断江也。” 三峡民间还广泛流传有神牛(黄牛岩)助禹开峡等神话传说。《水经注·江水》引《本蜀论》云:“时巫山峡而蜀水不流,帝使令(即鳖灵)凿巫峡通水,蜀得陆处。

...你还能举出另外一些有关三峡名胜的典故、传说来吗?
便送给大禹一本《上清宝经》的治水天书,不料,瑶姬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大禹如何破译这部天书,就与众姐妹一起,被西王母派来的天兵给捉拿回了瑶池。十二位仙女早就厌倦了瑶池仙宫的生活,她们挣脱了神链,重返人间,帮助大禹疏通了峡道,解除了水患。从此,瑶姬爱上了三峡,成天奔波在巫山群峰之间,为船民...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