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民国才女萧红的前半生
萧红的前半生,可能算不得前半生,呼兰河、哈尔滨、青岛、上海、日本、武汉、延安、香港,不停地奔波中,生命的灵气被早早耗光,最终在31岁的年纪沉睡于浅水湾。呼兰河,一个小城,萧红的童年在这里生长,最后,这里成了她精神上的避难所。 书的开头,“严寒把大地冻裂了”,来自北方的肃杀似乎...
《呼兰河传》|一段悲凉孤寂的故乡情,一部漂泊半生的辛酸史
在读《呼兰河传》前,我对作者萧红知之甚少,读完后,更是觉得全文没有华丽的文笔,平淡无奇,想不明白为何作者会以儿童的视觉来记录家乡那么久远的儿时故事。当我走近萧红,了解了她短暂的一生后,一切疑问都豁然开朗。提到萧红,外界给的评价颇高但也偏官方,她不仅与“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齐称...
萧红小时候的故事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于乾隆年间从山东省东昌府莘县逃来东北,到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才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
从《呼兰河传》了解作者萧红的童年
《呼兰河传》是萧红于1937年在武汉开始撰写的长篇纪实性小说。也是青年女作家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在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下;回忆着故乡的点点滴滴,在她生前书写的最后一部回忆性的长篇小说。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用绘画的方式给大家展示了宋代都城东京的市井民俗。而萧红以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中国二十...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1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作者是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这部小说是她的代表作。著名文学家茅盾曾这样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副多彩的风景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全书共七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的“回忆式”小说,里面的人物描写非常...
《呼兰河传》写作背景
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面对国破山河的场景,加之作者本身就是出生的东北哈尔滨是呼兰区,《呼兰河传》应运而生。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20日完稿;12月27日连载完毕。
她不是作,只是命苦!——悲情作家萧红
她不是作,只是命苦!——悲情作家萧红1911年,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黑龙江呼兰县一模唤户地主家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就是位列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按旧时“男占2、5、8,女占3、6、9”的迷信说法,五月初五出
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
萧红[1](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1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这部书是著名作家萧红的重要作品,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年轻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小团圆媳妇那一章,那样的经历让人透不...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1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这部书是著名作家萧红的重要作品,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年轻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小团圆媳妇那一章,那样的经历让人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