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达不若朴鲁,曲谨不若疏狂
【原文】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译文】涉世不深的人,沾染的不良习惯也少;阅历比较丰富的人,权谋奸计也多。所以做一个君子,与其精明老练,熟悉人情世故,不如淳朴天真;与其处处谨小慎微,不如行为狂放,不拘小节。
【点评】最美的图画也不会比白纸干净。能看透小人心计的人,自己也不会纤尘无染。在这污秽喧嚣的世界里,想真的做到洁身自好,也许只能“隔断红尘三十里”。但是,计谋也未必是坏事,要看怎么用。有些药材,用来害人,就是毒药;用来以毒攻毒,就是良方。刽子手和医生的手上都有血,它的意义却是不一样的。涉世深的人由成功和失败中积累的经验,帮助人们应酬着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经验有好有坏,汲取教训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得到负效应。有的人却从消极的、不好的方面去积累经验,品格便逐渐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可以不作纯洁如羔羊般的圣徒,但要消除天下的小人,使将来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君子。
心事须明,才华须韫
【原文】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译文】君子的心事像青天白日一样,不能让别人不知道;君子的才华像珠玉一样深藏,不能让人轻易知道。
【点评】有不可告人的阴暗心理.就无法成为君子。古来圣贤都以当时的人不了解自己为最大的悲哀。而对于学问、才华,他们则谦虚含蓄,藏而不露。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能够让人一眼见底的,只能是浅水。三国时期,杨修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一次,工匠们建造丞相府的大门,刚架椽子,曹操亲自前往观看,在门上写个“活”字。就离开了。杨修看见了,立刻命工匠把门拆了。拆完后,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这是嫌门太大了。”还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杯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盖子上题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人理解这是什么意思。轮到杨修看时,他便吃了一口,说:“曹公教每人吃一口呀,还犹豫什么!”杨修就这样喜欢卖弄聪明,曹操虽嘴里称赞,心里却十分嫉恨,后来就找个借口把杨修杀了。
逆耳言中进德,拂心事里修身
【原文】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身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耳中常听到不中听的忠言,心中常想到不顺心的事,这才是修炼德行的磨刀石。如果听到的全是好听话,遇到的全是称心事,就等于把这一生泡在毒酒里。
【点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古今的至理,做人也应常思此种道理。在年轻的时候,多把自己放在逆境中,尚可从中多学一些本领。如果年轻顺利,到了老年遇到困境,就已经没有时间学习本领去征服它了。忠言逆耳,是因为他与你意见不同或批评了你的弱点。但这也正是一个使你多角度看问题和清理后背上污垢的机会。最拙劣的赞美也要比最高明的批评好听,但十句赞美不如一句批评的话给你有价值的东西多。在《汉书·霍光传》里记载了一则“曲突徙薪”的小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建了一栋房子,亲朋好友纷纷称赞房子造得好,主人十分高兴。这时,有一位朋友对主人说:“您家厨房上的烟囱是直的,灶膛的火很容易落到房顶上,极有可能引起火灾。您应该在灶膛与烟囱中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这样就安全多了。”主人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朋友又说:“您在灶门前堆了很多柴草,这样也很危险,还是搬远一点好。”主人心里很不高兴,没有听从朋友的建议。过了几天,新房果然发生了火灾,邻居们奋力把火扑灭了。主人摆了酒席,感谢帮忙救火的人。这时,有人提醒主人:“您请了救火的人,怎么能忘了那位向您提忠告的朋友呢?”主人连连点头,亲自跑去把那位朋友请来了。
天地一团和气,人心常驻喜神
【原文】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风光,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译文】狂风暴雨会使鸟兽忧伤,风和日丽则使草木充满生机。可见天地之间不能一天没有和平的环境,人的心中不能一天没有愉快的心情。
【点评】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使你不幸的,是你自己,而不会是什么别的人。假如一个人终日愁眉苦脸,跟周围环境中的人怒目相向。这种生活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心胸坦荡,做事必然光明磊落;乐观开朗,做事必然条理分明;而思想偏激,做事必然不合义理,悲观失意,做事必然横逆曲折。所以,一个人应该经常保持开朗的心情,乐观的态度,豁达的心胸,这是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基础。悲观使人丧失心志,暴戾容易招来意外之祸,时时怨天尤人会变得孤独。只有乐观奋斗的人才能享受幸福的人生。
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原文】酞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译文】烈酒,肥肉,辛辣、甘甜的东西都不是最自然的口味,最自然的口味只是清淡。言谈举止神奇超出众人的人,并不是道德修养最高的人,道德修养最高的人举止只不过和普通人一样。
【点评】奇能生趣,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但不能长久,也不符合生命的内在规律。就是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也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奇,只能成为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平凡之中才能保留人的纯真本性,有的人往往仗恃自己才学出众而洋洋得意,盛气凌人。其实这种人并不是能博得人们景仰的理想人物。因为一个有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都是在平凡中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平凡中实践自己伟大的人生理想,在不卑不亢中修养自己的品德,这种人总有一天能达到理想境界。取得非凡的成就。
闲时要有吃紧心,忙处勿忘休闲意
【原文】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译文】天地看起来寂静不动,而内在的变化却没有一刻停止;日月每天都在运行,而它们的光辉却万古不变。所以君子在清闲时要有应急的准备,繁忙时要有悠闲的情趣。
【点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世界是这样的寂静,静得让人想高喊一声“我来了”。世界又是这样的重复着它的原则,重复得让人真想在它坚硬的轨道上留下一丝痕迹。我忙碌着,但并不琐碎。我要改变这莽莽荡荡的永恒,而不是我拥有的这忙碌短暂的一瞬。有一次,孔子和几位弟子在一起闲聊。
孔子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急性子的子路先开口了,他的志向是建功立业之类,很有气魄,但孔子只是微微一笑。接下来,冉求说自己愿意当一个小地方官。轮到公西华时,他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不过愿意坚持学习。”三人说完以后,在一边弹琴的曾皙起身说:“我的志向嘛,就是在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野外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孔子感叹道:“我欣赏曾皙的志向啊!”
面前田地宽,身后恩泽长
【原文】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恩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译文】为人要心胸开阔,才不会招别人怨恨;死后的恩惠要流传长远,才会赢得人们无尽的怀念。
【点评】人生在世,只有多为别人着想,心底无私,眼界才会广阔,胸怀才能宽厚。反之,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凡事都跟人斤斤计较,必然招致他人的不满。“人间势与福,有始多无终。”人在世时宽以待人,多做好事,遗爱人间,必为后人所怀念。所以,善待别人,给人多留一条出路,就是给自己多留条后路。冯谖替孟尝君收债,孟尝君让他回来时看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冯谖就把债券收上来焚毁。回来后告诉孟尝君,他买来了人心。后来孟尝君罢官,老百姓果然箪食营壶浆欢迎他,才知人心比什么都贵重。
窄路留一步,浓味减三分
【原文】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译文】道路狭窄的地方,要留一步,让别人能走过去;味道好吃的东西,分一些给别人尝。这是处世中取得快乐的最好方法。
【点评】“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自己享受,是一种乐趣,但如若把这些分给别人,你不但能在别人的幸福中感到快乐,而且会有一种道德上的满足。你同时也获得了一次机会,一次与别人交流快乐的机会,一次在将来获得别人帮助的机会。清朝有个叫张英的人在京城做大官。有一年,在他的家乡安徽桐城,他的家人建造新房时,与邻居发生了争执。两家都说对方侵占了自家的地基,吵得不可开交。家人给张英写了封信,请他出面解决这件事。张英看完信后,大笔一挥,写了一封回信。家人拆开书信一看,只见信上写着四句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张英让家人退让三尺。家人看了信以后,觉得很惭愧,于是将自家的院墙向里移了三尺。邻居本以为张家有贵人撑腰,一定会仗势欺人,没想到张家主动让步。邻居深受感动,于是也让出了三尺,三加三等于六,两家之间出现了一条六尺宽的小巷子。从此,“六尺巷”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侠气交友,素心为人
【原文】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为人要存一点素心。
【译文】交朋友要带几分侠气,做人要保留一点赤诚之心。
【点评】以利交者,利散人去;以色见宠者,色衰爱弛。能够永远不变的。只能是那些不计较利益、不囿于地位的侠义之交。古道热肠、剑胆琴心,这些遥远的诗化道德,正是今人所缺少和渴望的。你的笑是假的,你的哭也是假的,你已成为一个永远无法下台的角色。这时最大的受害者并不是被你欺骗的人,而是你自己,因为你已成为一个攫取利益的工具。春秋时代,吴国王子季札因公事路过徐国,受到徐君的热情招待。季札随身佩戴着一口宝剑,徐君心里非常喜欢,嘴上虽然没说,但还是被季札看出来了。
季札还要佩戴宝剑出使,因此他打定主意,回国时一定要把宝剑献给徐君。几个月以后,季札完成出使任务,又回到了徐国。但是。这时候徐君已经去世了,埋葬在徐国都城的郊外。于是季札来到徐君的墓地,解下宝剑,挂在墓地旁的树上。随从急忙劝阻他。季札说:“我那天在心里许诺,回来时要把剑献给徐君。如今他虽然不在人世,但我要是不献剑,就等于欺骗了自己,也辜负了别人,这不是正直的人应该做的。”说完,他便大步离去。
处世让一步,待人宽一分
【原文】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译文】为人处世让一步是高明的,退让实际上是进步的基础;待人宽厚一点是福德,便利别人是便利自己的根基。
【点评】宽待别人就是宽待自己,只不过彼在当时我在将来。楚庄王曾在宫中设宴招待大臣们,他让王妃许姬轮流替大臣们斟酒助兴。忽然,一阵大风吹灭了蜡烛,宫中立刻漆黑一片。黑暗中,有人扯住许姬的衣袖,想要亲近她。许姬拔下那人的帽缨,挣脱开来,然后把帽缨交给庄王,请求他重惩那个无礼的人。庄王说:“酒后失礼,这是常有的事,我不能为这事辱没我的将士!”说完,庄王请大家都把帽缨拔掉,然后命人点亮蜡烛,继续畅饮。后来,楚王领兵和晋国打仗,楚王战败,有一位将官冒死相救。庄王回朝后召见那位将官,那位将官跪在庄王面前,含着泪说:“大王,我就是当年被王妃拔掉帽缨的罪人啊!”庄王亲自把他扶起,重赏了他。假使当初,楚王不肯宽怀大量,将军早已被杀,那么危难时,他自己也无路可走了。能容物者,物乃能容。
矜无功,悔销罪
【原文】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译文】一个人即使功高盖世,只要骄傲就会功绩全无;一个人即使犯下弥天大罪,只要悔过,就能抵销罪过。
【点评】一个人自以为“劳苦功高”,就会放纵自己。古来顾命大臣多被掌权后的小皇帝杀死,居功自傲不能不是一个原因。相反,自以为有罪,就会想办法补救,勤勉努力,多行善事,对人态度也谦和恭敬,所以常常能得到大家的同情和原谅。战国时候,蔺相如代表赵王出使秦国,立下大功,被赵王任命为宰相,职位比大将廉颇还要高。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蔺相如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一天,蔺相如坐车出门,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过来,就叫车夫退到小巷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蔺相如对他们说:“秦王那么威风,可我就敢当面指责他,我又怎么会怕廉将军呢。我是怕我们两人不和,秦国就会来攻打我们。”廉颇听到这话后,感到十分惭愧。他光着上身,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两人从此成为生死之交。蔺相如雅量容人,有大家风范,而廉颇先矜后悔,“负荆请罪”,其胸怀之坦荡同样令人敬仰。
让名远害,引咎养德
【原文】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译文】完美的名节,不应该独自拥有,要分些给别人,才可以避免祸害;不光彩的名声,不应全推给别人,自己承担一些,才能隐藏锋芒,修养品德。
【点评】多责备自己,就会少受到别人的责备;过于炫耀自己的清名,就会受到别人的攻击。历史上,有伟大政绩和赫赫武功的人,常常会遭受他人的嫉妒和猜疑,历代君主多杀戮开国功臣,只有像范蠡、张良那样功成身退,善于明哲保身者才能防患于未然。人都喜欢美誉而讨厌污名。污名固然能毁坏一个人的名誉,然而一旦不幸遇到污名降身,也不可以全部推给别人,一定要自己面对现实承担一部分,使自己更显得胸怀坦荡。汉初,萧何的威信很高,刘邦对他有所猜忌。萧何就只好让家人做了几件不体面的事,自毁名声,百姓对萧何也有怨言,刘邦才始放心。这些只属于过去那个时代。今天,善于看到别人长处,严于要求自己,敢于承担责任,这仍不失为一种美德。
家庭和睦美满,胜过调息观心
【原文】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译文】家庭生活、日常做事有一个要真正信奉的道理,人能够平心静心真心相待,态度愉快语言委婉,使父母兄弟间消除隔阂,思想能够交流,要比静坐调息内省强上万倍。
【点评】家中的和气最难做。有许多人在社会上是谦谦君子,温文和善,而回到家里,对待妻子儿女却是最横暴苛刻的。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人们为什么不能拿出一点耐心、费一点儿心思去善待自己的亲人呢?人有许多种行善方式,只有这种善是人品质中最内在的东西。宋朝有个人叫周文灿,父母去世后,他和哥哥生活在一起。他的哥哥是个酒鬼,每天不干正事,只知道喝酒,全靠文灿养活他。邻居们都替文灿打抱不平,说他哥哥真是不成样子。但文灿微微一笑,对哥哥仍然非常恭敬。有一天,哥哥喝醉了酒,把他狠狠打了一顿。邻居们闻声赶了过来,都愤愤不平,有的还在一旁大声指责哥哥。文灿走上前去,扶住哥哥,对邻居们说:“请各位不要伤害我们的骨肉亲情!”众人感到不好意思,都悄悄地离开了。这时,哥哥酒也醒了,他感到很羞愧,不久就把酒戒了,从此兄弟俩感情一直很好。
攻人恶毋太严,教人善毋过高
【原文】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批评别人的缺点不要太严格,要想想他能不能受得了;教别人做善事不要要求太高,要能使别人可以做得到。
【点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于别人的过失不可都明察秋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容不得别人的过失是一种苛刻。儒家在人际关系上最讲究“恕”的观念。“恕”就是宽恕、原谅。“恕”不是无原则的宽容不管,而是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智力和接受能力。批评别人的缺点也要讲究方法,教育人时也要多从对方考虑,有阶段地进行。有的人责备别人,不讲方法,不考虑实际效果,这是责人或教诲时所不足取的。如果你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空发议论,他实在是难以领悟。
降客气而正气伸,除妄心而真心现
【原文】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译文】骄傲自大不过是一种虚浮之气,能把这种浮气压下去,而后正气才能得以伸展。七情六欲等意念都是妄想,只有把妄想消灭干净了,真心才能够显现。
【点评】物欲、名位的追逐是许多人生活的主题,但他们离生活的本质很远。好人,无须通过善事去装点,只要能去除自己的恶习。人如果真能不受客气驱使,同时不但不为妄心所左右,而且又能加以制服消灭,那正气和真心自然会出现。这里所说的正气和客气以及所谓的妄心和真心,就是让人们把世俗的各种欲念,以及虚伪的种种造作去掉,而显出本性自我。对我们来说,真理无须去制造,只要能去除谬误的遮蔽。善良、智慧都不外乎人的本心。
以悔悟破痴迷,则性定而动正
【原文】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译文】吃饭之后再品菜的味道,咸淡的感觉都消失了。交欢后再回想淫欲,对异性的冲动一点也不见了。所以人们如果常用事后的悔悟去打破遇事时的痴迷,那么就能保持心性的稳定,行动不会不端正。
【点评】人的许多错都是满足欲望的强烈要求引起的。食色,性也,但满足后人们便不再需要。而精神的追求却是无限的,它不似物欲的甘肥,却香远益清。春秋时候,鲁国有个宰相叫公孙仪,他很喜欢吃鱼,因此鲁国有很多人给他送鱼。可不论什么人来送鱼,也不论送的是什么鱼,公孙仪从来都不接受。公孙仪的一个学生见了,就说:“先生,您为什么不愿接受别人送的鱼呢?”公孙仪答道:“我现在有很高的俸禄,可以自己买鱼吃,为什么还要接受别人的鱼呢?如果我接受了鱼,到时候就一定会迁就送鱼的人,那样难免会歪曲法律,甚至被罢免宰相的职务。那时候,即便我喜欢吃鱼,也不会有人送鱼给我了,而我自己又没钱买鱼了。如果我现在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就不会犯错误,也就不会被罢官了。这样一来,我这一辈子都能吃到爱吃的鱼。”他的学生听了,觉得老师的话很有道理。
轩冕中有山林气味,林泉下怀廊庙经纶
【原文】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译文】做高官的人,不能没有隐士的淡泊之气;隐居的人,应该有治理国家的心智。
【点评】“欲回天地入扁舟”是许多社稷之臣的想法,权臣与隐士之思的结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类典型。助蜀先主刘备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年轻时住在南阳的隆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耕作之余,他博览群书,深入研究政治和兵法,并和很多名士成为好朋友,互相研讨学问。他志向远大,心境淡泊,见识卓越不凡。二十七岁那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军师,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曾六次北伐曹魏,但都没能成功。最后,诸葛亮病死在军营里。诸葛亮晚年的时候,写下了著名的《戒子篇》,文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当年诸葛亮出山时,还向往着统一天下后重返山林。可见,山林之士不可能超脱于社会,伯夷、叔齐也是不愿做国君的隐士,但却不食周粟,何等执着?国家的命运总会波及个人,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忧勤不宜太苦,澹泊须防太枯
【原文】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译文】勤劳多思是一种美德,但太辛苦了就无法使性情安适愉悦;淡泊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枯燥就无法有利于人和事。
【点评】勤于事业,忙于职业是美德,是一种敬业精神,但如果陷于事务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因无谓的忙碌而心力憔悴失去自我,则是不足取的。因此儒家主张中庸之道,主张任何事物都要维持均衡状态。太苦或太枯就失去了生活乐趣。要自然,保持自我才对。从大的方面说,社会的发展有两方面,一个是生产,一个是消费。消费表面上看来是对物质的消耗,但它也可以刺激生产的发展。正是人的享受欲促使人类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如果人没有任何欲望,生产也就失去了最终目的。懒惰是人性的一种弱点,但这种弱点也不总是坏事。一个勤劳安于本职工作的人,天天辛勤工作。另一个工人很懒,为了少干点活儿,他动上了脑筋,一项新技术诞生了,可以节省几倍人力。究竟哪一个是更高的境界呢?原败者之初心,观成者之末路
【原文】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对于做错事地位不利的人,要推求他当初的本意;对于事业成功行为圆满的人,要看他的最后结果。
【点评】人生在世,成功与失败无法预料,生活中成功的人固然有,失败的人也不少。一时的得失,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盖棺始能论定”。只要善于总结,失败可能是成功的前奏。同时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成就,却为贪小利而身败名裂,令人惋惜。因此。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能看目前他是成功还是失败,而是看趋势是下降还是上升。一举成功的只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你的志向越大,经历的挫折就会越多。但是人想做的事总会做成的,只要你把失败当作一个必经的阶段而不是最终结果。相反,功成志满之人如果没有新的更高追求,只能江河日下。
偏见害心,聪明障道
【原文】利欲未尽害人,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译文】对利益的欲望不一定害人,偏见是毒害人心的蟊贼;喜好美色歌舞不一定会影响一个人的前程,自作聪明才是阻挡人道路的屏障。
【点评】聪明也是一种偏见。它使人们很容易落入狭隘自我主张的井底,过于执迷。人们常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却不知这种自作聪明带来的愚蠢绝不只偶然出现于一时,而要使你糊涂一世,直到你不再自作聪明为止。三国时诸葛亮带领大军进攻魏国,任命自己最信任的参军马谡带兵守卫街亭,作为战略据点。马谡到了街亭,见那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于是决定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这与诸葛亮的授意是完全违背的。魏军赶到街亭,见马谡在山上扎营,就把那座山围困起来,并且切断了山上的水源,导致蜀军内部大乱。结果,魏军刚一发起总攻,蜀兵便纷纷逃散,马谡自己杀出重围,逃了回去。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只好撤兵回国。为了严明军纪,他含泪把马谡杀了。马谡不自以为聪明就不会丢失街亭,也就不会遭诛,可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防止愚蠢,更要提防自作聪明。
世路崎岖,须知退让
【原文】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译文】人情反复无常。世上的路崎岖不平。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一步的道理;行得通的时候,一定要让几分好处给他人。
【点评】为人处世必须学会谦让,不能处处争强好胜,有时候退一步并非放弃前途。既然行不通,就证明自己错了,可能是方法、手段或者什么有问题。应该退下来总结教训,以便再上,或者打迂回战,曲折达到最终目的。失败后,一意孤行地盲目前进只能是愚蠢,让三分并不损失利益。利人是利己之本,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表面上利益减少了,实际上投人之桃,别人终会报之以李,等于为将来的困境买了保险。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们都知道秋天留下些蔬菜,以备冬天食用。却很少有人在权势炙手可热时分给人些热情,以便门前萧条时抵御自己的寒冷。人生之路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当你遇到挫折时必须鼓足勇气继续奋斗,当你事业飞黄腾达时,不要忘记救助那些穷苦的人,因为这样可以为你自己消除很多祸患。
待小人贵不恶,待君子贵有礼
【原文】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译文】对待小人不难做到严厉,而难的是做到不厌恶他们;对待君子不难做到恭敬,难的是做得符合礼节。
【点评】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士叫陈寔。一天晚上,全家人都睡下以后,陈寔发现屋梁上藏着一个小偷,于是他不动声色地穿好衣服,把儿孙们一个
如何理解修心处人?
在平凡之中才能保留人的纯真本性,有的人往往仗恃自己才学出众而洋洋得意,盛气凌人。其实这种人并不是能博得人们景仰的理想人物。因为一个有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都是在平凡中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平凡中实践自己伟大的人生理想,在不卑不亢中修养自己的品德,这种人总有一天能达到理想境界。取得非凡的成就。 闲时要...
修人修心修自己什么意思?
修人修心修自己的意思是通过调整身体和心态,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同时控制妄念,不被外物所扰。修身是锻炼身体,修心是通过自我反省体察,改变内心坚强或美丽。修自己则是两者的结合,通过修身提高修养和品德,修心提高心理境界。生活在当下,多感受、接受不愉快的情感,停止猜想,面向实际,暂停思考,多...
各人修心个人得是什么意思
修心是完善自身素质、激发自身潜能的过程,可以让人变得更有品德、更有思想深度和精神力量。修心能帮助个人强化自我认识、提升道德境界,也使人更具自信和魅力,从而在各方面能力上都比较出色。因此,不仅在学业和事业上,修心也能够为个人增添品德光辉。在当今社会,各种噪音、信息以及精神压力让人们感受到...
当一个人说修心意味着什么?
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以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修心养性,就是让人心不致动荡不安,达到陶冶情操,平衡心态,事事想得通,顺其自然规律,积极适应环境,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做到控制好自己心情,不生不切实际的妄念。这样人体心情处在心平气...
分享修身再修心的人什么心态
这种心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存感恩:修身再修心的人应该心怀感恩之情,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持有感恩的态度。他们会时刻提醒自己感激幸福的源泉,不会抱怨和埋怨。2. 心怀宽容:修身再修心的人应该具备宽容的心态。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不足和错误,并且愿意原谅他人。他们懂得包容...
修心,修貌,修人是什么意思?
情绪的波动等等。使人达到平心静气,拥有和气安康的生活氛围。修行,是所有的修行(修心,修性等),而且也是在生活中,运用各种那个修行方法去实现修行成果,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修行既是修行,也是具体实践,即是修正,也是辩证,是不断的加强感悟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修心的意思
修心的重要性如下:1、首先,修心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一个心态平和的人往往能够更加冷静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此外,修心还有助于提升人际关系。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2、其次,修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
人这一辈子,最大的修行是修心
顾名思义,修心是指修正人的心态。说到“修”,也许很多人头脑中会浮现出寺庙、山林或古观,认为那才是修行者应该身处的地方。但实际上修行是每个人的生命必经历程,真正的修炼场是每一个念头的产生,是每一次情绪的爆发,是每一次与自己的和解。在无法改变外界的情况下,应该从自己着手,由自身开始...
佛家所讲的修心是什么~正常人该如何修心呢~!
正心正念,修心是指从你的每一个念头都让它是好的善的,戒断贪嗔痴,明白人生八苦无常,从而体悟大道,出离六道轮回!永得清净安详!
修人先修心,做事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你要先学习自己的思维 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多要求自己 少要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