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对策与思考 关于课程评价的思考与实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6
  有教育就一定有评价。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是多方面的。传统评价(本文提到的传统评价指的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的考试评价方法)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或甄别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不能确保教育活动的良性循环。现代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务必应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一、传统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评价是检测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达成的手段,又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评价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起激励作用,对学生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考试是传统评价的主要方法,而考试一方面是具有相对性的,它只能反映有限的东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很难考出来;另一方面考试是终结性的评价,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控教育活动。其评价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接受数量的多少和程度的深浅等,注重的是结果。现代教育的评价应该侧重的是能力,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而不仅是知识本身。因此,考试只能是其中的一种评价方法,对待考试分数也要有科学的态度。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有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七种智能。每种智能在每个人的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形式又是不一样的,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坏之差。就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并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实现优势互补。
  传统的评价方式,侧重于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智能,不能反映其他方面的智能发展。既然每个人的智能体现在不同的方面,那么他们的表现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我们只从某些方面去评价学生,显然这将挫伤在其他方面展示并发展自己智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阻止了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学”的主动性,即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生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以往的认知结构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再现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正是在这种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智能差异、原有基础差异(即起点不同)等,学习者的学习与其原有的知识、个体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表现,如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的进步幅度、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传统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这种评价方式以同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强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对于我国这种四十多人甚至更多人的大班教学,是非常不客观的。导致学生只注重死记硬背知识本身,忽略了学习方法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应付考试。
  
  二、评价的方法及其作用
  
  “人类个体不但在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认知的方式上也不同。”[1] 积极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这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中尤为重要。
  
  1.在学习过程中评价
  “评估应该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在意念学习时间的剩余部分中强制‘外加’的内容。评估应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地进行”。“在学生自然地投身于完成那些十分吸引他们的习题、专题和作品的背景下进行评估,才是最理想的评估”。[2] 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内容可以是自主学习能力、观察习惯、问题意识、问题表述、实验操作、创新意识、协作学习的精神、价值观等。评价应该成为学习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至于成为师生的负担。
  
  2.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学习起点具有很大的差距。为调动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价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进步的幅度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3.以激励为主的评价
  评价要从正面引导,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只要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只要努力探索就要表扬,争取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探究行列。有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如学生经过探究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掌握了新知识或新方法等,都要及时肯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从多种角度综合评价
  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每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形式也不一样。因此,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展示个体的智能强项。综合评价可以促使学生改进个体的智能弱项,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实现优势互补,从而真正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5.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教师,也可以是家长等校外人员。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因为采用了自主学习策略,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以自定的进度进行学习。学生个体依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分析和判断,并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行为。
  学生之间可以根据评价标准开展互评,但是要保证学生互评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必须注意对评价标准内涵理解的一致性和非歧义性;另一方面要注重个体操作的规范性,这样才能确保评价标准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使评价结果正确、可信。
  学生的互评也可以由学生自定标准,然后采用点评的方式。开放性的标准可以使学生之间增加交流与协作。在点评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同时引导学生去欣赏他人、肯定他人的长处。
  
  三、实施评价的案例
  
  我们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了多年的评价实验,现以网页制作模块的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实例来说明如何以上述理论实施评价。
  教师首先布置任务,明确要求,并给出评价量规(参见附表一);学生分组,每组6~8人;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选题、分工(此分工为栏目分工,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要求每个学生在选题范围内至少完成5页图文并茂、能相互链接的网页)、网站结构和制作风格等。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此时的评价主要是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任务进展速度、收集资料效率、是否善于提问、技术水平、探究学习的成效、同组同学相互帮助、合作意识、语言表述是否清楚等情况(参见附表二),发现和记录学生的正面表现(以“+”符号表示),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指出并适当引导,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学习。如果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非常差也要适当记录(以“-”符号表示),以便教师了解他的发展情况。在这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关注所有的学生。
  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始终伴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及评价量规,通过上网浏览以及同组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再加上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出的意见与建议,对自己的设计、制作进行甄别,找出存在的问题,调整学习方法,安排学习和制作进度。在这样一个不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获得较好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不断的尝试、比较、探讨、修改等等工作,不但建构出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也摸索出一种学习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并不断进取。
  学生基本完成了本组的网站制作后,利用大屏幕展示各组初步完成的网站,并对其中有特色的部分(如网站整体设计、页面设计、色彩搭配、资料收集、技术和技巧等)进行特别的点评,同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与建议。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通过他人的网站进行学习,并进一步完善各自的网站。
  当网站全部完成后,首先根据评价量规,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小组内的互评,然后利用大屏幕或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各组的网站作品,并进行交流点评。具体做法:抽签决定各组展示的顺序。每组选出A、B两个代表,代表A负责介绍并展示本组的网站作品,汇报本组的制作过程;代表B负责对前一组(第一组对最后一组)的网站作品进行点评,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发言。点评时,要求首先说出网站的优点或特色,然后再指出不足,也可以提问(如制作方法、技巧等)请对方回答。交流点评不但是为了让学生相互学习,也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特别是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给学生提供交流表述的机会,培养其现场报告能力。
  最后,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的评价记录、学生的评价结果(含自评和互评)以及对学生评价的评价(检查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再加上教师根据评价量规对每个学生的网页进行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采用等级和 评语 结合的方式给出(参见附表三)。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评价,其中部分评价是随时进行的,有些评价也不需要记录,学生没有负担,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保持学习热情,提升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也有对结果进行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也是多元化的,如根据量规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
  注: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10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对策与思考 关于课程评价的思考与实施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评价,其中部分评价是随时进行的,有些评价也不需要记录,学生没有负担,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保持学习热情,提升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也有对结果进行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也是多元化的,如根据量规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 注: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

什么是校本课程?
关于校本课程,教师要明确它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课程,学校的所有成员(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可以参与校本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它既包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也包括学校自行设计的新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

专访重庆市第七中学校校长邓宏
邓宏:核心素养的落地,课程建设、教师培训、管理评价等环节缺一不可。就目前而言,学校课程是其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孵化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彰显什么样的学校特色。学校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把学校的传统文化、特色、优势植入到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的区别
国家课程开发是自上而下的实施方式,强调统一的教学目标、内容、评价标准;而校本课程开发则更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允许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4、管理方式 国家课程开发有严格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监督机制;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则更多依赖于学校的自主管理,同时也会接受上级教育...

看风景:第十届创意课程与教学研讨会(六)
全视域: 基于学习的本质和学习者的需求,围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进行学科内或学科间的联结,通过整合、重构、重组,以主题、单元、课或项目等形式,设计学习系列,统整单元学习内容。最后,袁老师还展示了三角形这一单元的整体设计。(详见下面的照片)报告全程没有做任何记录,很认真地在听,在拍照...

关于教研室年度工作总结
9月,在红旗小学开展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建设交流活动,随后成立了中心教研组,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以红旗小学为龙头,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典型引路,开展研讨,在课程开发、校本化实施方面有了新的探索与思考,案例学习课、方法导航课、阶段交流课、成果展示课等四种课例基本成型。 3、攻坚...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好教学评的一致性
2、从课程要素看,课程、课堂、评价要一致,都要基于核心素养。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必须让核心素养成为课程的起点和归宿。学校必须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改造,使国家课程适合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学生。而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中产生的创造性,才是最有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图书目录
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及叙事研究概念解析 下编 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实施行动研究论文与案例 专题一:语文课程校本化 北京十一学校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践 教材校本化处理实践 《荷》专题探究活动 专题二:数学课程校本化 数学教学纲要分析 课程整合设计案例 …(其他专题内容省略)专题五:学生评价在背景下的校本...

学校课程建设之点滴思考
而高中阶段,由于国家课程本身内容较多,难度较深,再加之学生本身学业负担偏重,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宜以“单科课程”为主,着力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会国家课程,使他们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校,它介于小学和高中之间,宜以“综合课程”和“单科课程”并存为基本原则。

崔允漷的论文发表(2006年以来)
3.崔允漷、夏雪梅:论互动视野下的教师课程实施:基于40年文献的建构,《全球教育展望》2013-104.崔允漷:全球视野下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对策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13-185.崔允漷:追问“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教育研究》2013-076.崔允漷: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活得精彩”,《基础教育课程》2013-67....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