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剧作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提纲摰领的阐明基本要点,不要求做具体分析,太感谢了!!

  曹禺的剧作及其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
  一、 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发展概述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话剧是取得重大突破并有着重要成就的艺术门类之一。在四大文体中,诗歌、散文、小说古已有之,而话剧则是道道地地的舶来品。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19世纪末经由西方侨民传入中国:1866年上海西人业余剧团建立了第一个正规剧院——上海兰心剧院,每年公演数次。以后上海又出现了“东京席”的小剧场,专供日本一些新派剧剧团来华演出。中国人演话剧是从教会学校学生的业余演出开始的,如1899年的《官场丑史》(上海圣约翰书院)、1900年的《六君子》(上海南洋公学)、1903年的《张文祥刺马》(上海南洋公学)等。后来数所学校学生组成业余剧团——“文友会”,从校园走向社会演出。1907年2月,中国留日学生组织“春柳社”(主要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陆境若、欧阳予倩等),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又在东京著名剧场本乡座公演了根据林纾翻译小说改变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引起了东京戏剧界的轰动。辛亥革命后,“春柳社”部分成员回上海,继续推动“文明新戏”(现代话剧的萌芽)在国内的演出,从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一些城市扩展,逐渐具有了全国性的影响。但后来“文明新戏”日渐以“职业化”和“商业性”为主要特色,因迁就小市民的封建落后意识与恶俗趣味,艺术上的粗制滥造等,而逐渐失去观众。天津南开学校(如张彭春编导《新村正》)、北京清华学校(如洪深编导《贫民惨剧》)的学生业余演剧(“爱美剧”),引起社会的注目。
  五四时期,适应新文化运动的要求,话剧运动再次兴起。由《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为开端,迅速形成了介绍外国戏剧理论、翻译和改编外国戏剧创作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从1917-1924年全国26种报刊、4家出版社共发表、出版了翻译剧本170余部,涉及到17个国家70多位剧作家,如莎士比亚、易卜生、萧伯纳、泰戈尔、王尔德、高尔斯华绥、斯特林堡、梅特林克、契诃夫、安特莱夫、果戈理、托尔斯泰、席勒、莫里哀等等。西方戏剧史上各种流派: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戏剧到现代象征派、未来派、表现派、唯美派、新浪漫派戏剧几乎史同时涌进了中国,带来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主要是歌舞的、写意的)的多元化的戏剧观念、戏剧美学、戏剧形式与技巧。
  与此同时,出现了不少专门的戏剧团体,如20年代初沈雁冰、陈大悲等组织的民众戏剧社(1921),陈大悲、李健吾等组织的北京实验剧社(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的女学生,1922年在李大钊等导演下,上演了陈大悲编剧的《孔雀东南飞》,由陈俊英扮演刘兰芝,由冯沅君扮演焦母,轰动了半个北京城,当时《晨报》、《京报》都作了报道),以及欧阳予倩、洪深等先后加入的上海戏剧协社,稍后有田汉领导的南国社等。早期的新月社,最初也是个以自编自演为主的戏剧沙龙。田汉、洪深、欧阳予倩、丁西林、陈大悲等成为20年代从事话剧创作的著名剧作家。至20年代末,左翼戏剧运动掀起了高潮。除了已成名的田汉、洪深、欧阳予倩、丁西林等剧作家外,继起的夏衍、阳翰笙、陈白尘、宋之的、于伶等,也都写出了一批较好的剧作。而30年代曹禺的《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真正成熟。

  二、 曹禺生平及其主要创作成就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出生仅三天,母亲便离开了人世。5岁时,疼爱他的姐姐又不幸夭亡。其父是一个失意军人,脾气暴戾,很早退休在家,经常邀请一些同样不得志的清客和幕僚,在家吟诗赋词。曹禺后来回顾其家庭时说:“我生在一个曾经阔绰过,后来又没落了的家庭里。少爷们有自己的佣人,自己的书房。住的相当舒服,但是闷得很。整个家庭都是郁闷的。每天都可以听到和看到很多乱七八糟的事。像周朴园逼繁漪喝药那类事情,从我的亲戚、朋友的口里经常可以听到。”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我看到过许多高级恶棍、高级流氓;《雷雨》、《日出》、《北京人》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但这个家庭,同时又充满了骚客词人的气氛;继母酷爱戏剧,常带曹禺去听戏:京戏、昆腔、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唐山落子及各种曲艺和文明戏(现代话剧的雏形)都使曹禺着迷,“看了戏后就和书房的小朋友们咿咿唔唔地扮演起来,有时按着故事演,有时就索性自己天南地北地编排”。对演戏的着迷,为他日后成为杰出的戏剧家培养了兴趣和悟性。
  1922年秋,曹禺进天津南开中学。该校的新剧(即话剧)活动十分活跃。他参加了“南方话剧团”,登台演出过易卜生的《国民公敌》、《玩偶之家》、莫里哀的《悭吝人》(又译《吝啬鬼》)、丁西林的《压迫》及五四以来一些优秀剧作家的剧目,进一步培养起了他的舞台感,初步打下了编剧基础。1928年,他从南开中学毕业后,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系。为了攻读西洋文学,二年级时又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专攻西洋文学。在此期间,他广泛涉猎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尤其是剧作,从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从契诃夫到高尔基,从易卜生到尤金·奥尼尔,他都作过精心的研究。在外国戏剧大师们的戏剧世界中,他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将他一步步引进了艺术的大门。
  更为重要的是,他具有充分的生活底蕴与思想准备。他十分熟悉《雷雨》那样的生活,曾见过不少像繁漪那样“不幸的女人”。他恨那个“乱七八糟”的家,恨那个罪恶的社会,渴望来一场“大雷雨”将它摧毁。生活的“诱惑”和“情感的迫切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地激起他的创作欲望,迫使他来写一个大戏。1933年,曹禺在清华大学完成了处女作《雷雨》,当时,他还只是个大四的学生。1934年7月,经巴金的推荐,发表在由巴金、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上。但“发表后一年间,似乎没有一个批评家注意过他,说过几句话。”(巴金语)1935年4月,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中华戏剧同好会”首次在日本东京上演此剧,由杜宣和吴天导演,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日本著名戏剧家秋田雨雀观看演出后发表评论说:“近代中国社会与家庭悲剧由这位作家赋予意义深刻的戏剧形象,这是使人感到兴趣的。”(《关于中国现代悲剧<雷雨>的出版》载1936/1/19《汽笛新刊月报》第7号)但这次演出,却删去了原作中的“序幕”与“尾声”。曹禺曾对此很不满,他写了一封信,刊于《质文》,对演出时删去原作中的“序幕”与“尾声”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全剧生命之所在,他说《雷雨》不是“社会问题剧”,而是“一首诗”。但此后上演的《雷雨》,从未有过“序幕”与“尾声”。同年8月,天津市立师范孤松剧团在该校大礼堂公演《雷雨》,轰动一时。稍后,上海、南京等地也相继上演《雷雨》,历演不衰,成为30年代剧坛上的一朵奇葩。
  此后,曹禺接连创作了第2部大戏《日出》(1935)。戏先由复旦大学剧社演出,导演是欧阳予倩,女主角陈白露由凤子扮演。1937年,这个戏又被一群留学生在东京上演。同1935年的《雷雨》一样,又一次轰动了日本剧坛。日本著名戏剧家秋田雨雀对郭沫若说:“中国人的确是天才,像《日出》这样规模宏大的剧本,日本很少见。”从此,《雷雨》和《日出》像双峰并峙,屹立在中国30年代剧坛上。1937年4月,他又创作了《原野》,完成了他的“生命三部曲”,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戏剧大师的地位。
  抗战爆发后,曹禺随戏剧专科学校内撤。1938年与宋之的合作创作了《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曹禺还亲自扮演剧中的一个角色侯凤元。1939年创作了《蜕变》。“只有忍痛蜕掉一层腐旧的躯壳,新的愉快的生命才能降生。”洪深把《蜕变》列为“十部必须阅读的抗战剧本”之一,在上海“孤岛”演出时,连演一个月场场满座。
  1940年秋,创作其第4部经典之作《北京人》。就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言,是曹禺戏剧创作的又一部巅峰之作。
  1942年改编的《家》,是曹禺一次极富创造性的“再创作”,从巴金的《家》到曹禺的《家》,1、为把长篇小说改编为话剧提供了成功的范例。2、对戏剧诗的探索有了新的突破。曹禺的《家》将艺术的重心倾注在对爱情的优美诗意的开掘上,把爱情写得富有青春活力和具有温馨的诗意。成为曹禺的第5部戏剧经典之作。
  1946年创作《桥》,但只写了两幕。1946年2月,与老舍应邀赴美讲学。1947年1月返上海,1947年秋创作剧作《艳阳天》。
  建国后:1953年 剧作《明朗的天》
  1954-1957 散文集《迎春集》
  1961年 历史剧《胆剑篇》
  60年代 开始构思《王昭君》,“文革”中被迫搁笔。1978年10月才完稿。
  三、《雷雨》——中国话剧创作的第一座高峰
  1、《雷雨》不是“社会问题剧”(作者的本意及长期以来被误解,举例)
  2、《雷雨》中的八个主要人物(具体分析)
  3、《雷雨》与《日出》的结构(比较分析)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21
曹禺(1910-1996),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他的姓氏"万"的繁体字为一个"草字头"和"禺"字,草字头与"曹"谐音,故"曹禺"即"万")。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

曹禺作为文明戏观众的历史,是从母亲(继母)的怀抱里开始的。

曹禺的父亲万德尊在清朝末年曾留学日本东京士官学校,与阎锡山同学,1909年初回国,辛亥革命前(1916)任黎洪元秘书,中华民国成立后,获中将军衔,曾任宣化府镇守使、察哈尔都统等职。母亲薛氏出生于商人家庭,生下家宝后三天因患产褥热病逝。曹禺曾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薛氏胞妹薛泳南成为家宝继母,始终把家宝看作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并终身未生育。曹禺的继母喜欢看戏,他从小就跟着继母看了很多京戏、地方戏和文明戏。

曹禺是爱美剧的业余演员,但他作为业余演员的历史,则早在"爱美剧"出现之前就开始了。1915年,5岁的曹禺由表兄刘其珂作家庭教师,读诗背经,并开始与小同学演戏编戏,但没有上过正规的小学。1920年结束私塾学习,进入天津银号"汉英译学馆"学习英语,并开始接触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的作品。"爱美剧"作为一个运动,出现在1921年以后。

1922年进入南开中学二年级学习,与靳以(章方叙)同学,并成为终身好友。1923年开始热衷于新文学作品,尤其是鲁迅的《呐喊》和郭沫若的《女神》,但他承认,"《狂人日记》当时没读懂",而《女神》却使他的血"沸腾"起来。1925年,15岁的曹禺正式加入南开中学文学会和南开新剧团(这是我国话剧界较早的剧团之一,由南开学校创始人严范孙、张伯苓创建于1909年,周恩来曾是其中的活跃分子)的活动,开始了他的演剧生涯。

1926年开始在天津《庸报》副刊《玄背》上连载小说《今宵酒醒何处》,第一次使用笔名"曹禺"。后陆续在《南开周刊》、《国闻周报》等报刊上发表诗歌、杂文,以及莫泊桑的翻译小说等多篇。其诗作《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和《南风曲》有着郭沫若《女神》的影响。1927年他还参加了丁西林、田汉和易卜生剧作的排演。

曹禺作为左翼戏剧运动影响下的作家,虽然是1934年以后的事,但在1928年,曹禺担任《南开双周》的戏剧编辑后,就开始了《雷雨》的构思。他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但两次投考协和医学院都未被录取。同年夏天,曹禺以优异成绩从南开中学毕业后,免试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系,但他对政治经济学课程不感兴趣,1930年暑假专程去北京报考清华大学。9月,曹禺与八位同学一起转入清华大学,插入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就读,广泛涉猎西方文学特别是戏剧文学,课余还常常与巴金、靳以去看京剧。年底,与钱锺书等人一起成为《清华周刊》编辑。

1933年,23岁的曹禺开始写作构思了长达五年的剧本《雷雨》和毕业论文《论易卜生》。曹禺参加清华大学留美考试,未被录取。毕业后去保定明德中学任英语教师。年底生病回京,病愈后回清华研究院,专事戏剧研究。1934年1月,由郑振铎主编,巴金、靳以编辑的《文学季刊》创刊,巴金在靳以那里看到《雷雨》后,主张立即发表,7月,《雷雨》发表于《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当时并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而引起了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的好评。1935年,由东京帝国商科大学的中国学生邢振铎译为日文,由留日学生剧团中华话剧同好会于4月27日在东京神田一桥讲堂首演,郭沫若看后立即撰文《关于曹禺的〈雷雨〉》,大加赞赏。8月17日,在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作国内的首次公演(也是该剧第三次公演),立即引起轰动,著名京派戏剧家兼评论家刘西渭(李健吾)发表《〈雷雨〉》一文称:这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1934年9月,应邀去天津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1936年5月,在巴金等到人的鼓励和催促下,开始创作《日出》,白天为女师学生上课,晚上埋头写作,6月至9月开始在《文季月刊》第1-4期上连载。1936年,在曹禺尚未写出第二部作品《日出》时,《雷雨》即作为《曹禺戏剧集》(第一种)由巴金主持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因此,《日出》不仅是巴金的期待,也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日出》发表后,由萧乾主持,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邀请了当时文坛上各种派别的几乎所有大家,包括茅盾、巴金、叶圣陶、沈从文、靳以、李广田、朱光潜、杨刚、荒煤和燕京大学西洋文学系主任"中国通"谢迪克等,进行了两次集体讨论,盛况空前。为一个剧本,整个评论界如此迅速、如此兴师动众,在中国话剧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1936年8月,应国立戏剧学校校长余上沅邀请,赴南京任教,讲授"剧作"、"西洋戏剧"和"现代戏剧与戏剧批评"等课程。11月,在南京导演话剧《镀金》。1937年4月至8月,《原野》在靳以主编的《文丛》第一卷第2-5期上连载。

1938年初,随剧校迁往重庆。10月,与宋之的合作改编《全民总动员》(原剧为宋之的、陈荒煤、罗烽、舒群集体创作的《总动员》),当月公演,轰动重庆。1939年春,随校迁往江安。暑假期间,创作《蜕变》。夏末去昆明导演《原野》和《黑字二十八》(即《全民总动员》)。初冬率剧校师生赴重庆演出《蜕变》,蒋介石看后下令禁演。1940年秋开始创作《北京人》,翌年公演。1942年初辞去剧校教职,夏,到重庆唐家沱,创作改编巴金的《家》。1943年8月,为创作历史剧《李白与杜甫》作准备,与友人赴西北旅行,回重庆后以此行的感想创作表现大后方民族资本家与官僚资本家矛盾的《桥》。1946年,与老舍同时接到美国国务院邀请,经上海赴美讲学,并两次会见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1947年返回上海,后进入上海文华影业公司任编导,写成电影剧本《艳阳天》,自导演。1948年底,到香港。1949年初经中共地下党安排经烟台到北平。

1949年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1950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1951年自编《曹禺选集》,对《雷雨》、《日出》、《北京人》作大量修改。同年任《剧本》、《人民文学》编委。1952年6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演话剧的国家剧院)成立,任院长。同年,为创作以一个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为主题的剧本《明朗的天》收集素材,1954年开始创作,1956年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剧本、导演、演出一等奖。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与梅阡、于是之合作创作历史剧《卧薪尝胆》(后改名为《胆剑篇》),并就剧中的若干史料问题请教沈从文,沈从文回长信详细叙说战国时期吴越社会各方面的状况,后又对该提出修改意见。1962年8月,在北戴河度假期间开始创作《王昭君》。文革期间曾先后被纠斗、在北京人艺剧团和宿舍看守传达室。1973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过问,被安排在北京话剧团工作。1975年参加第四届人大。1978年北京话剧团恢复原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再次任院长。同年8月,为创作《王昭君》去新疆,并完成初稿,载《人民文学》当年第11期。1996年12月13日逝世。

二、关于现代话剧的发展简况

1.文明新戏时期

话剧是一种西方的戏剧形式,19世纪末由在上海的西方侨民引入中国。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被看作是最早的话剧团体。他们演出的这种不同于传统戏曲,而主要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的西方戏剧形式,被称为"文明新戏"或"文明戏"。1910年由任天知发起,有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参加的进化社是我国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他们以"知天派新剧"为旗号,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早期的创作与演出模式:强调现场的宣传作用,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采用"幕表制",即不用剧本,只用演出提纲)。这种具有"街头剧"特点的"广场戏剧"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衰落。1914年,现代话剧又出现了一个以现代大都市上海为中心、以职业化与商业化为特色的"甲寅中兴",其中,以郑正秋导演的《恶家庭》为代表的家庭剧风行一时,并创造了文明新戏的最高票房纪录。也正是由于文明新戏的商业化倾向,过于迁就小市民的欣赏趣味,以及艺术上的粗糙和演员的堕落,终于失去了观众。

2.爱美剧时期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特别是1917年的文学革命开始后,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们一面更加猛烈地批判传统旧戏,一面竭力提倡西洋新戏。1920年秋,原著名的文明戏演员汪仲贤在上海主持演出的萧伯纳的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意外失败后,1921年,著名的文明戏演员汪仲贤在上海主持演出萧伯纳的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意外失败后,与沈雁冰、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等发起成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同时出版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戏剧》月刊。为避免重蹈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的覆辙,他们大力提倡非营业性质的爱美剧(爱美,即Amateur的译音,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天津南开学校、北京清华学校为代表的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形成了一个高潮。 3.小剧场运动时期

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活动,后风行于欧美与日本,是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从而占据剧坛主导地位的一次戏剧革新运动。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小剧场运动剧本创作的重视,培养了田汉、丁西林等著名的剧作家。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的《终身大事》是现代话剧最早的创作剧本。创造社的郭沫若和田汉都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以"诗人写剧"而著称的剧作家。与当时现代话剧多以悲剧和多幕剧为主的情况不同,丁西林则创作出了在艺术上十分成熟的独幕喜剧。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形式进行过各种艺术实验,建立了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

4.左翼戏剧运动时期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激发起了1928年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1929年秋,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或称"新兴戏剧"、"普罗戏剧")的口号,1930年8月,又联合辛酉、南国等剧社成立了上海剧团联合会,后改为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中国左翼剧作家联盟,成为30年代最为有名的"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重要力量,他们掀起的左翼戏剧运动,也成为30年代最有声势的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左翼戏剧运动以提倡"戏剧的大众化"为特色,在各个领域向着"广场戏剧"的方向发展,在工厂建立有工人剧团(蓝衣剧团),在农村有熊佛西以"露天剧场"的形式实验的"农民戏剧",在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中建立有八一剧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又有"国防戏剧"的提倡。这时期成就最大的剧作家是《回春之曲》和《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和作者田汉和洪深。

5.剧场戏剧时期

剧场戏剧(即"大剧场"演出)以职业化和营业性为特点,是中国话剧从业余走向专业的标志,也是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其必备条件有二,一是必须是一种艺术,二是必须有票房号召力。而成功的关键则在于剧本的创作。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是从1929年开始的,但真正得以实现则是在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雷雨》面世之后,这就是《雷雨》对现代话剧的特殊贡献:达到了文学性与舞台性、艺术性与欣赏性的高度统一。剧场戏剧的重要作家除曹禺外,还有夏衍、李健吾等。

6.广场戏剧时期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话剧再次向"广场戏剧"倾斜,并出现了三次高潮。

一是抗战初期,组织救亡演剧队(抗敌演剧队)分赴各地成为当时戏剧演出的主要形式,其演出形式主要有街头剧、广场剧、活报剧、茶馆剧、游行剧、谐剧等多种样式,其中,被称为"好一计鞭子"的《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最为有名。

二是抗战中期,以延安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即"解放区"),以秧歌剧和民族新歌剧以形式的广场戏剧最为活跃,其中,秧歌剧的代表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民族新歌剧的代表则是《白毛女》以及《赤叶河》、《刘胡兰》等。

三是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反内战、反饥饿的全国性学生运动热潮的高涨,具有极强的政治的广场活报剧成为当时戏剧的主要形式。这时期,职业剧作家创作的作品,陈白尘的《升官图》、吴祖光的《捉鬼传》、宋之的的《群猴》、瞿白音的《南下列车》等,都具有广场戏剧的特点,也是学生剧团经常演出的剧目。

7.剧场戏剧再兴时期

在广场戏剧不断掀起高潮的同时,在大后方(以及沦陷区)剧场戏剧在大中城市也继续得到繁荣,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历史剧的创作繁荣,主要代表有郭沫若的战国史剧、阳翰笙的太平天国史剧、阿英的南明史剧等。二是知识分子题材创作的繁荣,主要代表有夏衍的《法西斯细菌》、《天涯芳草》,以及宋之的的《祖国在召唤》、陈白尘的《岁寒图》、袁俊(张骏祥)的《万世师表》、于伶的《长夜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田汉的《丽人行》等。三是讽刺作品的繁荣,主要代表有陈白尘的《结婚进行曲》、《升官图》,以及老舍的《残雾》、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妙峰山》、袁俊的《小城故事》、《边城故事》、《山城故事》等。此外,沦陷区以《秋海棠》为代表的"市民化"戏剧创作和演出也呈现出畸形的繁荣态势,正好与后来解放区戏剧的"农民化"形成了鲜明的两极化倾向。

三、曹禺的话剧创作

《雷雨》广泛地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明显受到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和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等西方戏剧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影响,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功地表现了20年代中国带有浓厚封建性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种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成为中国现代第一出真正的悲剧,从而使话剧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完全中国化,成为我国新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

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周朴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方面。

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是剧中各种悲剧的根源。作品以他为中心,安排了两条主要的线索:一是他与妻子蘩漪的冲突,以表现家庭内部的矛盾;一是他与矿工鲁大海的冲突,以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这两条线索又通过侍萍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周朴园是一个狠毒凶残的资本家,作者通过鲁大海之口,揭露了他血淋淋的发迹史: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他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工人,进而将每个工人的抚恤金中扣去300块钱。只要能弄钱,他什么都做得出来。

周朴园更是一个专制冷酷的封建家长,在家中,他的话就是法律,为了贯彻他的意志,不惜牺牲任何人的幸福。他与蘩漪的关系,表面上是一种夫妻关系,实际上却完全是一种主仆关系,他需要蘩漪做的,只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服从的榜样"。在"第一幕"他强迫蘩漪喝药的一场戏中,蘩漪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先是让小儿子周冲端着药去劝,看着周冲含泪的眼睛,蘩漪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留到晚上再喝。可他仍不肯让步,又命令大儿子周萍去劝,并且要跪着劝,直到蘩漪认输方才罢手。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蘩漪独立的人格和起码的尊严,他关心的也不是妻子的健康,而只是自己的意志。

周朴园与前妻侍萍的关系,更充分暴露了他伪善的本质,年轻时他诱骗了侍萍,当他以为侍萍已经投河自尽后,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纪念自己一生中仅有的一次真爱,不仅将自己儿子的取名为"周萍",保留了侍萍生周萍时的房间模样,甚至喜欢关窗的习惯,而且还一直把侍萍当作"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要为她修一座墓。但是,当他日思暮想的侍萍以女佣母亲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时,竟马上翻脸不认人。

但曹禺并没有把周朴园作为一个阶级的典型,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塑造的。他对蘩漪的冷酷,是因为他始终无法得到她的爱;他与鲁大海的冲突,则是当时社会上日益激烈的劳资矛盾的反映;而对侍萍的翻脸,则因为他不敢正视自己心爱的姑娘重又嫁人生子的现实,最后,当侍萍再次出现在周家的客厅时,他怀着忏悔的心情,命令周萍前来与自己的生母相认。虽然作者在创作之初,"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但是,"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曹禺:《雷雨·序》,《曹禺文集》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而从人的角度去感受生活,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这正是易卜生的戏剧观。

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蘩漪形象的塑造上。

蘩漪"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她对诗文的爱好,但也有一股按捺不住的热情和力量在她心里翻腾着。"曹禺在剧本的"舞台提示"中这样写道,"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使她能够忽然做出不顾一切的决定。她爱起人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人来也会像一团火,把人烧毁。"她是周朴园的续弦,如果算上侍萍,她实际上是周朴园的第三个妻子。

蘩漪来到周家18年,不但没有得到丈夫平等的爱,反而在精神上受到长期的摧残。她知道丈夫年轻时的荒唐事,知道周萍是丈夫与女佣的女儿生的"私生子",也眼睁睁地看着丈夫为纪念这个儿子的生母所保留的房间。而丈夫对她,则仅仅是看作一个儿子们的榜样。这种压抑的家庭环境和不平等的待遇,使她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她怀着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怀着对周家的报复,疯狂地缠着大少爷周萍。而当她发现周萍喜新厌旧,想摆脱她转而去追求四凤时,她更不惜追到鲁家,在鲁大海将要发现周萍的关键时刻,关上窗户,断了周萍的后路,把他暴露在鲁大海面前,想借鲁大海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终于导致了四凤触电身亡,周萍也开枪自杀。

蘩漪形象的成功,主要就在于作者深刻地表现了她矛盾复杂的"雷雨式"的性格。她对周朴园表面上是屈从的,但内心里却充满了仇恨和反抗。她追求周萍,不惜陷入"母亲不低频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可悲境地,这与其说是爱的爆发,不如说是恨的宣泄。蘩漪是作者认为"值得赞美"的人物,所以在创作中,作者着力描写了她因"环境的窒息"而做出的一次"困兽的搏斗",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生命里所交织的"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序》)。

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侍萍形象的塑造上。

侍萍是无锡周公馆女佣梅妈的女儿,被周家大少爷周朴园诱骗,与他生了两个儿子--周萍和鲁大海。30年前的一个除夕,她生下第二个儿子才三天,周朴园为了娶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姐,赶走了侍萍。那天晚上,侍萍带着刚出生的儿子跳了河,人们都有以为她死了,但她被人救起,并且又嫁了两次人,还生了个女儿,就是现在的鲁四凤。

这个性格刚强而受尽侮辱和迫害的女人,一直在努力摆脱命运的安排,由于她自己的母亲是佣人,自己才如此命苦,被人玩弄又被人抛弃,因此,她一直不准自己的女儿再蹈自己的覆辙,没想到丈夫鲁贵又把女儿送进了公馆做使女。为了把女儿找回来,没想到自己又踏进了周家的大门。命运更作弄的人是,她的女儿又同样地与公馆里的大少爷不清不白,而这位大少爷竟是周萍--四凤同母异父的哥哥。由于作者在当时从来就没有看见过像侍萍这样的"下人"有何出路,他的所见所闻全是无论怎样挣扎也不能改变自己境遇的人,因此,也就只能用"命运悲剧"来替他们作解释了。

受西方古典主义戏剧观的影响,《雷雨》在结构上十分讲究,四幕戏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之内(从上午到深夜),地点也集中在周鲁两家的范围内,出场的八个主要人物全都有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因此,作者自己也意识它有些"太像戏"了,技巧上也运用得太过分。此外,作者还受到西方基督教文化和现代悲剧观的影响,在渲染悲悯的宗教思想和神秘的命运色彩的同时,又强调距离的审美效果。在初版本中,特别设计了相同场景的"序幕"和"尾声",让人们早早在就知道了故事的结局:十年后,周公馆成了教会医院,这里住着两个疯了的老妇人--蘩漪和侍萍,周朴园也成了基督教徒。让人们在了解了故事发生的原由后,能够再回味心中曾涌起的那份情感。

《日出》以30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天津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的华丽客厅和翠喜所在的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具体地点,展示了"有余"和"不足"两个社会阶层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实现了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的揭露。全剧共四幕,其时间分别为:黎明,黄昏,午夜,凌晨。作品主要描写了三类人物:一是受五四新文化影响而在社会上发生不同变化的青年学生,如堕落为交际花的陈白露、仍然向往光明的方达生;二是"有余者"的代表和附庸,如银行家潘月亭、大丰银行襄理李石清、富孀顾八奶奶、面首胡四、打手黑三、洋奴张乔治、大旅馆茶房王福升以及没出场的恶霸金八等;三是社会底层的"不足者",如妓女翠喜、被银行抛弃的小职员黄省三、不幸落入黑社会之手的小东西等。

曹禺在清华读书期间,特别是在河北女子师范教书期间,见识过许多"娜拉式"的新女性,陈白露就是她们中的一位。在没有走进社会之前,她们都是美丽而纯真的"竹均",对未来充满理想;走进社会后,很快就变成了玩世不恭的"白露"。她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美丽,在娱乐圈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暂时在现代大都市中站住了脚,没有重蹈子君的覆辙,但是,却面临着娜拉和子君都未曾遇到的一个新问题:如何抵御金钱的诱惑和腐蚀。于是,很快投入了银行家潘月亭的怀抱,完成了从"不足者"到"有余者"的变化。方达生的出现,唤起了陈白露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但过去的美好也仅仅是回忆中的一点残留,她清楚地知道,已经回不去了,自己只是潘月亭养在鸟笼里的一只金丝雀,即使有方达生的援救,即使鸟笼的门可以打开,也已经丧失了自己生存的能力,不会自己觅食了。陈白露是作者心中的一个理想,也是作者对这个理想的哀思,因此,即使她已经被彻底的锈蚀,但在作者的心目中,她仍然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女性,为了保护被人随意买卖的"小东西",甚至不惜与金八作对。

在作品中,潘月亭、李石清和黄省三,构成了一个既互为对照又互为补充的"三段式"人物链,很好地表现了"有余者"和"不足者"的对立和变化。潘月亭和黄省三可以看作是"有余者"和"不足者"的代表,而李石清则可以看作是从"不足者"变为"有余者"的典型。因此,作品中的"潘李之间的冲突"和"李黄之间的冲突"都是作者有意识地要"着力"描写的重点片断,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让人们看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的"残忍"。

李石清是一个极端自私而又阴险狡猾的人,而黄省三则是一个非常神经质而又胆小怕事的人。通过李黄之间的冲突,可以清楚地看到李石清从"不足者"变为"有余者"的动因。黄省三现在的处境,就是李石清的过去,也有可能是李石清的另外一种前途,如果他不是像现在这样丧心病狂地不择手段往上爬,他完全有可能落入或重新落入黄省三的境地。反过来说,如果黄省三也像李石清一样有心计有手腕还有胆量,他也可能成为李石清第二。而李石清如果拥有了潘月亭的钱财和权势,他就会比潘月亭更加贪婪和荒淫。现在的李石清就如同"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在对待媳妇时就比当年的婆婆更加残忍。李石清非常看重自己现在的"襄理"位置,他深知自己往上爬的艰辛和屈辱,他看见了现在的黄省三就像看见了过去的自己,他从心底里瞧不起像黄省三这样的怯懦者和失败者。

与《雷雨》曾受到许多批评一样,《日出》也曾遭到不少严厉的质疑。诸如作品的真实性问题、喜剧因素问题、第三幕(宝和下处)的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以及"突击了'现象'而忘记了应该突击的'现实'","没有把笔锋直接指向造成一切黑暗和罪恶的根源的帝国主义"等等,最后的焦点,集中在了从《雷雨》到《日出》的变化,是作者的进步还是退步的关键问题上。这是一个仍然可以进行再探讨的问题。一个得到了多数人认同的意见是:曹禺的这次"试探一次新路"的努力,不仅是成功的,而且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样的问题还发生在作者的第三部作品《原野》发表以后。

如果说《雷雨》主要体现了作者的对中国封建家庭的认识,《日出》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现代都市社会的认识,那么《原野》则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人的精神承受力的理性探讨。《原野》的故事是在一连串血海深仇的背景下展开的:仇虎的父亲仇荣,被当过军阀连长的恶霸地主焦阎王活埋,仇家的土地被抢占,仇家的房屋被烧毁,仇虎的妹妹被送进妓院而惨死,仇虎的未婚妻金子也被焦家的儿子焦大星强占,做了"填房",仇虎自己也被投进了监狱。

曹禺敢于将《原野》的背景放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农村,并不是要追随时代潮流去表现农村中的阶级斗争,而是要借一个发生在农村的具有传奇性的复仇故事,挖掘一个人在强烈的爱与恨夹击下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世界,表现人充满反抗意识的原始生命力和复仇者的心理变化。因此,作品一开始就将从狱中逃出来复仇的仇虎,置于欲复仇不能,而欲放弃又不甘的尴尬境地。仇虎胸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然而,害得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焦阎王已经先他而去,剩下的只是瞎眼的焦母、懦弱的焦大星
第2个回答  2008-09-21
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之后,1936年曹禺发表《日出》、1937年发表《原野》,1938年发表《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与宋之的合作),1939年发表独幕剧《正在想》,1940年发表《蜕变》,直至1941年《北京人》完成,短短几年时间,曹禺的创作水准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看,都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境界。尤其是被誉为“四大名剧”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其艺术功力所达到的境界,迄今为止,尚无人能超越,而彼时他仅有31岁。1942年曹禺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为话剧,风格与《北京人》颇有相通处。此后,他所写的独幕剧《镀金》,《桥》(未完成),以及解放后写的《明朗的天》(1954)、《胆剑篇》(1961,与梅阡、于是之合作,曹禺执笔)和《王昭君》(1978)等剧,其艺术魅 力大不如前,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一个事实。
有许多学者认为,曹禺艺术创造力的衰退主要在于解放后受困于行政事务,加上无休止的政治运动的干扰,使他无法集中精力从事创作,因此,1949年成为他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学界一般趋向于认为曹禺艺术创作进入衰退期是在1949年之后。事实上,自从《北京人》之后,曹禺的创作就已经开始呈现出走下坡路的迹象,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原创性作品已不复出现,人们现在依然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前期所写的“四大名剧”。
为何曹禺在短短数年内能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在文坛迅速崛起,而后又在正当盛年之时其艺术创造力很快下滑?曹禺前期剧作的原创性和生命力究竟在哪里?是哪些因素赋予这些剧作如此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曹禺后期剧作的生命力为何迅速衰退?导致他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诸多研究者在反复探究的问题。
应该说,曹禺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他站在人类的高度去看待和表现人的生存困境,他是用一种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心灵语言去讲述人的不幸遭遇,以一种深广的悲悯情怀来看待人的痛苦。他的立足点,他的悲悯情怀,让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都能深切理解并产生强烈共鸣。而曹禺创作生命力的衰退,与其说是他被困于行政事务与政治运动的结果,不如说是他前期的作品在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语境中被广泛误读的结果。尤其是当时过分强调切近时势的文学批评理论,对曹禺产生了巨大影响。曹禺剧作中凡是与时势相切合的内容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扬,与时势相对有距离的内容则大受攻击 ① 。这些误读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最终使曹禺对自己的创作方向产生了误解,并由此导致他的创造力偏离了自己所熟悉的轨道而进入了他人设定的轨道。也可以说,正是始于三四十年代并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社会主导话语的意识形态化的文学批评,使曹禺极富原创性的创作受到了严格的制约而无法自由发展。
第3个回答  2008-09-21
哦,戏剧啊,就是这样好看,啊,戏剧,这就是戏剧,激动啊,战抖啊,这就叫戏剧?哦,见识了,见识了!---就这作用和意义。

曹禺剧作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曹禺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也体现出了他对人性的细腻把握。他的剧作在结构、人物塑造和主题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对后世的中国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禺剧作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曹禺剧作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曹禺的剧作及其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 一、 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发展概述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话剧是取得重大突破并有着重要成就的艺术门类之一。在四大文体中,诗歌

对曹禺的戏剧成就作出说明和评价
曹禺剧作的意义:他的戏剧创作不仅标志着并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他的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验性的创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展示了多元的,自由创造的发展前景。

对曹禺的戏剧成就作出说明和评价
曹禺先生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能塑造人的灵魂的作家,最能揭示人的灵魂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的作家,一个善于刻画人的深刻灵魂的大师。如果说,曹禺的戏剧有着什么诱人的秘密?那么,这个秘密就是他把最伟大的人文胸怀同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和理解结合起来。这就是曹禺戏剧魅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何看待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 中国现代话剧虽然是外来引进的品种,但是起步并不晚,在四种文体中甚至以说是最早的,06年到07年就开始活动。中国现代话剧自起步以来,虽然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探索和尝试,(如:欧阳予倩、洪琛、田汉、胡适等作家创作了一系列的话剧作品,但由于他们的作品过于西洋化,...

雷雨简介(一部揭示人性黑暗的现实主义作品)
《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现实主义剧作,由曹禺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该剧集中展现了人性的阴暗面,通过对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复杂关系的描绘,暴露了社会与道德的伪善。剧情围绕着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展开,这个家庭的成员包括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其中,大儿子荒淫无度,小...

曹禺的戏剧作品对我国文化史影响深远吗?
在素质教育的观念变革与创新中,我们不能忽视曹禺(1910-1995)这位我国戏剧界的重要代表。作为近代戏剧史上的大师,曹禺在戏剧艺术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卓越贡献,堪称戏剧史上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者,其作品的影响力首屈一指,无人能够替代。他的代表作如《雷雨》、《日出》、《原野》、《蜕变》、《...

曹禺话剧代表作
曹禺,原名万家宝,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品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雷雨》是曹禺的首部话剧作品,也是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基石。该剧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冲突和纠葛,揭示了封建家庭的腐朽和罪恶,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剧中人物...

曹禺剧作论内容简介
该书以曹禺创作个性、现实主义以及民族大众化为核心,通过深入分析、论述和评价其剧作,重新评估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地位。作者指出,曹禺的《雷雨》、《日出》等剧作是中国话剧文学走向成熟的象征,对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和曹禺研究有着重要贡献。该书于1984年荣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

论述曹禺戏剧创作中的诗化意蕴及其哲理内涵?
曹禺的剧作,在这一意义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的作品,特别是《雷雨》、《日出》、《北京人》等代表作,以精湛的艺术形象,展现了黑暗社会的深重苦难,在情节结构的匠心、人物塑造的独到、舞台语言的功力诸方面,都达到了戏剧艺术的高峰,形成了精巧、丰富、浓烈、明丽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话剧文学的巨著,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