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求翻译

必不能断之狱,不必在情理外也。愈在情理中,乃愈不能明。
门人吴生冠贤,为安定令时,余自西域从军还,宿其署中,闻有幼男幼女,皆十六七岁,并呼冤于舆前。幼男曰:此我童养之妇,父母亡,欲弃我别嫁。幼女曰:我故其胞妹,父母亡,欲占我为妻。问其姓犹能记,问其乡里,则父母皆流丐,朝朝转徙,已不记为何处人也。问同丐者,则曰:是到此甫数日,即父母并亡,未知其始末,但闻其以兄妹称,然小家童养媳与夫亦例称兄妹,无以别也。有老吏请曰:是事如捉风捕影,杳无实证,又不可刑求,断离断合,皆难保不误,然断离而误,不过误破婚姻,其失小;断合而误,则误乱人伦,其失大矣。盍断离乎?推研再四,无可处分,竟从老吏之言。
因忆姚安公官刑部时,织造海保,方籍没官,以三步军守其宅。宅凡数百间,夜深风雪,三人坚扃外户,同就暖于邃密寝室中。篝灯共饮,沉醉以后,偶剔灯灭,三人暗中相触击,因而互殴,殴至半夜,各困掊卧,至曙则一人死焉。其二人,一曰戴符,一曰七十五,伤亦深重,幸不死耳。鞫讯时并云共殴致死,论抵无怨,至是夜昏黑之中,觉其扭者即相扭,觉有殴者即还殴,不知谁扭我,谁殴我,亦不知我所扭为谁,所殴为谁,其伤之重轻,与某伤为某殴,非惟二人不能知,即起死者问之,亦断不能知也。既一命不必二抵,任官随意指一人,无不可者。如必研讯为某人,即三木严求,亦不过妄供耳。竟无如之何,相持月余,会戴符病死,藉以结案。
姚安公尝曰:此事坐罪起衅者,亦可以成狱,然考其情词,起衅者实不知,虽锻炼而求,更不如随意指也。迄今反覆追思,究不得一推鞫法,刑官岂易为哉。

一定不能决断的案件,并不一定出于情理之外。越在情理之中,越不能判明。
我的学生吴冠贤,做安定县令时,我从西域从军回来,住在他的衙门里,听说有少男少女,都十六七岁,一齐在轿前喊冤。少男说:这是我的童养媳,(我的)父母亡故,她想抛弃我另嫁他人。少女说:我其实是他的胞妹,父母亡故,他想霸占我为妻。问他们姓氏都能记得,问他们的籍贯,却说父母都是流离的乞丐,每天迁移,已经记不清楚是哪里人。问和他们一齐乞讨的人,却说:到这里刚刚几天,父母就死了,不知道他们的前因后果,只听他们以兄妹相称,但小户家庭的童养媳和丈夫也往往称兄妹,没法分辨。有一个年长的吏员建议说:这件事好像捕风捉影,丝毫没有切实的证据,又不能通过刑罚来判断,不管判决分开还是判决结合,都难免没有错误,但是判决让他们分开的错误,不过是错误的拆散了他们的婚姻,这过失小一些;判决让他们结合的错误,却是错误的破坏了人伦,这个过失就大了。为什么不判决他们分开呢?(吴冠贤)再三推敲研究,没有可以判决的依据,终于听从了吏员的建议。
由此想起了姚安公在刑部任职时,织造(官名)海保(人名),正被抄家,派三个士兵看守他的家。他的房子有数百间,深夜风雪大作,三人从外关闭门窗,在深宅大院的寝室中取暖。挑灯一起饮酒,喝醉以后,偶然将灯剔灭,三人在黑暗中互相碰撞,进而互相殴打,打到半夜,各自困倦仆卧(掊通“踣”,仆倒),到了天明却发现其中一人死亡。其余二人,一个叫戴符,一个叫七十五,也受了重伤,侥幸没死。审问时(鞫:审问犯人)都说一起打架导致死亡,判决偿命也没有怨言(论:判决;抵:抵命)。至于那天夜里黑暗之中,只觉得有揪扭的就相互揪扭,有殴打的就还手殴打,也不知道谁揪扭我,谁殴打我,也不知道我揪扭的是谁,我殴打的是谁,伤的轻重和谁的伤是谁所殴打,不光这两人不能知晓,就算死者复生问他,也一定不能知道。既然一条命不必有两条命来偿,任凭官吏随便指出一人(抵命),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一定要研究审讯出是哪一个,即使用三木之刑严加审讯(三木:一种解释是指夹棍,由三根木头做成,又叫“拶”,夹住人的十指用力拉,其痛无比,俗称“三木之刑”;另一种解释指枷、镣、钮三种刑具),也不过是胡乱供述而已。竟然无可奈何,持续了一个多月,正好戴符病死,借此才结了案。
姚安公曾经说:这件事判决挑起事端的人有罪,也可以结案,但考察他们的情况和供词,实在不知道谁是挑起事端的人,虽然施加刑罚审问,还不如随便判决一人。至今反复回忆,终究想不出一个推问审讯的办法,刑狱的官哪里是好当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求翻译
至今反复回忆,终究想不出一个推问审讯的办法,刑狱的官哪里是好当的!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 如是我闻一(4)翻译
又曾主持西河沿一宅,那里卖杂柴草的比比皆是,因此又怕有火,每屋储水瓮,半夜执铃柝巡视,犹如在永光寺时,不胜其劳。更曾主持过虎坊桥东一宅,与我只隔数家,看那屋宇幽邃,又怀疑有狐魅,先请僧人诵经放焰火,敲鼓即即者数日,说是用来超度鬼魂,又请道士设坛,召将(道士请来除贼的神)...

古文翻译,,
观此二事,知人心微暧,鬼神皆得而窥。虽贤者一念之私,亦不免于责备。相在尔室,其信然乎?【《阅微草堂笔记》简介】《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写成的笔记小说。原本有五种,即《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

阅微草堂笔记翻译译文是什么?
《阅微草堂笔记》翻译如下:文章是用来阐释道理的,儒家之人都可以通过文章来抒发感情。那么所谓的大道难道真的是讳莫如深、高深莫测、秘密不传,就像佛家的心印,道家的口诀一样吗!万事本来如此的道理,就是大道了。所以道在天地之间,好像水银泻地,颗颗圆润;好像千江有水千江月,处处皆见。大到治国...

初中课内文言文阅微草堂笔记
原文: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原文: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4. 阅微草堂笔记翻译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

《阅微草堂笔记》翻译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译文
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该书二十四卷,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滦阳续录》六卷及《姑妄听之》四卷,共有故事则四千余则,内容大体不出劝善惩恶。它有...

求《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绿锦袱包》现代文翻译与注解
我只能翻译,典故之类的没有办法。网上也没找到白话文版。大概翻译一下吧。曾经听我母亲讲过:外祖父家经常在晚上看到一个东西,在房子前面跳来跳去,一见到有人来就很快躲起来不见了。趁着月光从窗户的缝隙中偷偷看它,穿着一个非常绿的衫子,外形笨重得像一只鳖一样的东西,只能看见手足,却看不...

翻译《阅微草堂笔记。卷七 。如是我闻一(5)》中的句子,如下↓↓↓...
一天,他在路上拾得别人丢失的二百两银子,便把钱袋藏在干草中,坐等丢钱的人。王希圣做善事应受好报,却安身知命,不受人报,所以神灵代为报答他,

如是我闻什么意思?
词目 如是我闻 发音 rú shì wǒ wén 释义 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 引用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二(别录之二) ...乐国名诸波罗蜜聚凡有七名第一卷先出优波离问受戒法第二卷始方有 如是我闻 次第别品乃有三十而复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