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壮族,白族,苗族各有什么节目,急求

如题所述

  一、傣族:
  1、浴佛节(傣语“栓兰”),又名“泼水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浴佛节一般在大傣历六月举行,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浴佛节这一天要用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后来逐步发展到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入夏节(傣语“豪洼”),又称“关门节”,源于古印度佛教徒的雨季安居习俗,随南传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出夏节(傣语“昂洼”),又称“开门节”,与“入夏节”相对应。
  2、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
  戛伴光舞:“戛伴光”就是大家围着鼓转圈跳舞的意思,它是傣族民众最普及最盛行的集体舞,它不限地点时间,几十人几百人均可围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起舞,节日时通宵达旦欢舞不息。
  双面鼓舞:傣语叫“光邦”、“光两”、“光双腊”、“光宏”、“光勐央”等,流传于傣族聚居地区,是傣族最古老的一种鼓舞。
  鱼舞:傣语叫“戛巴”。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县,解放后才逐渐流传到其它地区。
  大鹏鸟舞:傣语叫“戛伦”。是傣族人民在盛大的节日里跳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一带。
  鹭鸶舞:傣语叫“戛央”、“戛洛央”。是青年人在喜庆佳节时跳的集体舞蹈。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芒市、盈江一带。
花环舞:傣语叫“戛洞”,是青年人的集体舞蹈。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如今只在盛大的节日时才跳,已变成一种有组织的舞蹈表演。
  “戛朵”:亦称“烦朵”,是一种道具舞。此舞过去在盛大的宗教节日才跳,至今仅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孟连县一带。
  依拉贺舞:也称“烦依贺”。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
  蝴蝶舞:傣语称“戛吆”。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
  戛喃燕:意思是“小公主或小姐的舞蹈。”过去只在宗教节日或土司结婚、继位时才跳,主要流行于临沧市的沧源县。以唱为主,内容有唱结婚、爱情及十二个月的生产劳动等。舞时男的在前打拳,女的手持扇子或手巾,动作与戛伴光舞相似。
  二、壮族
  三月三是广西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最隆重的节日,2014年确定为广西传统习惯节日并放假两天。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
  陇端节, 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
  吃立节,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
  娅拜节: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
  壮年在壮语中叫"将也益",而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这也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 ( 驼 ) 的原因。
  唐代,壮族先民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刚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这舞蹈流传至今。在汉族戏剧的影响下,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民间说唱曲艺“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于靖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壮剧”,是在马隘土戏的基础上,受邑剧影响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戏曲形式,伴奏乐器除本民族的马骨胡、葫芦胡外,还采用了邑剧的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以及龙州县新发掘出的天琴弹拨乐器。
  三、白族:
  白族民间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有赛马、荡秋千、耍麒麟、泼泥赐福、跳花盆、跳山羊等 。
  荡秋千:白族山区森林密布,藤条纵横林间,农民与山民平时采荞伐木,砍柴取暖,常于藤条蔓枝过手,练就荡藤攀索的本领,极喜爱荡秋千的活动。每年春节,山区,常在大榕树下捆绑篾索以成秋千;坝区,则在宽敞的坝坪立起三四丈高的杆架绑扎秋千。最精彩的莫过于青年男女双双同荡,这时常赢来围观群众的戏耍逗趣。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
  剑川骡马会
  本主节
  蝴蝶会
  火把节
  茈碧湖歌会
  海西海歌
  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
  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
  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
  四、苗族
  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偏月(牛月或丑
  黔北苗族花山节
  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华夏称为三月三街节)。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华夏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芈姓屈氏),亦称屈原节、歌师节。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华夏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活动)。9月(狗月或戌 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异,还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独具特色的节日,诸如花山节等
  在苗族,青年男女的自娱性集体歌舞多被称为“踩堂”,但由于“踩堂”舞蹈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所以如今“踩堂”这一传统名称已基本被人们改称为“芦笙舞”了。但为了体现不同地区“芦笙舞”的差异和特色,人们只好又在“芦笙舞”前冠以地区名称加以区分。因此,就出现了“广西融水芦笙舞”、“贵州黔东南芦笙舞”、“贵州花溪芦笙舞”等众多的“芦笙舞”形式。男吹芦笙,女作舞,是苗、侗民族的传统习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傣族,壮族,白族,苗族各有什么节目,急求
1. 节日:傣族的泼水节(浴佛节),源于古印度,后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现已成为傣族的传统习俗。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举行,对应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人们用清水为佛像洗尘,然后相互泼水以示祝福。2. 舞蹈:傣族舞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包括孔雀舞、象脚鼓舞等。戛伴光舞是傣族最普及的集体舞,...

傣族,白族,苗族,壮族各自什么节目,急急……
傣族泼水节 白族三月街 苗族踩山花节 壮族三月三

各名族的风俗传统节目
1、阿昌族:采茶 2、白族: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保安族:羊皮袄、保安刀 4、布朗族:弹唱 5、布依族: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朝鲜族:跳板、长鼓舞 7、达斡尔族:剪纸,打曲棍球 8、傣族:孔雀舞、竹筒饭,泼水节 9、德昂族:象脚鼓舞 10、侗族: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

苗族.白族.彝族.土家族.傣族.侗族.哈尼族.的民风民俗民居节日是...
苗族:苗年(相当与春节),白族:火把节,彝族:歌节,土家族:过赶节,傣族:泼水节,侗族:侗年,哈尼族:十月节。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

回族、苗族、白族、壮族、傣族有什么特色饮食和特色工艺品
小黑药炖鸡。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来了贵客,他们都会炖制出香喷喷的小黑药鸡让客人品尝。特色工艺: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3、白族 特色饮食:乳扇:是著名特产。做法是用羊奶放在锅中,点上酸水(或明矾),使之...

瑶族,苗族,傣族,白族,彝族,藏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傣族: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白族: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

少数民族的节日日Ɯ
习俗:弹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节:一月三日,习俗: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纳西族 米拉会\/棒棒会:五月十五日,习俗:赛马、农具交易会 祭天:节期不定,习俗:祈年求丰,消灾除邪 骡马大会:三月七月,习俗:牲畜交易 三朵节:二月初八,习俗:赛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会:七...

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饮食、工艺品
跳神法会 藏历除夕 迪庆 跳神节目 赛马会 五月初五 中甸草场 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成道日 十月二十五日 端阳节 五月初五 迪庆 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布依族 牛王节 四月八日 罗平、富源 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傣族 泼水节 版纳、德宏 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采花节 景谷 采...

瑶族,苗族,傣族,白族,彝族,藏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瑶族、苗族、傣族、白族、彝族和藏族都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以下是这些民族的传统节日介绍:1. 瑶族:瑶族的主要节日有“三月三”、“五月五”、“八月十六”、“冬至节”等传统节日。其中,“三月三”是瑶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展开盛大的庆祝活动,例如跳广场舞、打...

云南各族都有什么传统节日?
1. 对歌:对歌是云南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庆祝方式,也是青年男女交流感情、寻觅伴侣的途径。如苗族、瑶族、布依族、拉祜族、哈尼族、白族、藏族等都有各自的对歌习俗。2. 哭婚:哭婚是壮族、彝族、哈尼族、藏族等民族的传统婚姻风俗。通常在婚礼前几天或当天,由新娘的母亲和女眷陪伴新娘哭泣,表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