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家文化小故事

关于儒家文化小故事

孔子幼年丧父,跟随母亲生活,家境贫困。但鲁人好礼的习俗很早就影
响着他,他“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宾。”到了十五岁的时候,他立志
向学,曾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什么、向谁学、怎样学,都不得
而知。《论语》记他的话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发愤忘食,乐
以忘忧。”“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
者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多闻,择其善者而从
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话不能确指为何时所说,
但孔子这种博学、好闻、审思、明辨的精神是自早年就已养成,这可能是没
有疑问的。相传孔子“见于郯子而学之”,并告诉人说:“天子失官,学在
四夷”①;又相传孔子曾礼于老聃②、访乐于苌弘③。
孔子二十岁左右,作过季氏的委吏,看管仓库,计算账目。又作过乘田,
管理畜牧,这都属于家臣一类的小官。孟子说:“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
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④。
孔子博学的名声大起来,有人愿意把子弟送来,做他的门徒。后来他曾
说,我到三十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个主意了,这就是所谓“三十而
立”。也就在孔子三十岁左右,他有了第一批弟子,其中包括后来著名的弟
子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只比孔子小九岁的子路也属于第一批
的门徒。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