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是:“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当仁不让”意思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
扩展资料:
当仁不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人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强烈的正义感。“仁”,在孔子的言论里是经常出现的,可说它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有一次孔子在回答学生子张时说:“做到恭、宽、信、敏、惠等五点,就是做到了仁。”
孔子认为: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惰之心叫敏,没有苛刻之心叫惠。孔子还指出,没有仁德,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如若一个人承当了“仁”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去做,不可有一点谦让的心。即使老师在自己的面前,也不必同他谦让。
成语“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原句是
原句是:“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孔子说:“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意思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
当仁不让出自哪里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拼音][dāng rén bù ràng][释义]意思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成语典故]“仁”,可以说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究竟何谓‘仁’?”孔子回答说:“做到恭、...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原句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成语“当仁不让”的典故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孔子在给学生讲学时提出...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朱熹作过一个注释:“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 所以“当仁不让于师”,应该解释为: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当仁...
当仁不让出自哪句话
当仁不让出自哪句话:《论语·卫灵公》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介绍如下: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
子曰 当仁 不让于师 翻译
也决不能迁就退让。”一、原文:春秋 孔子与其弟子《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二、引证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三、示例:吴组缃 《山洪》二九:“他以一种当仁不让的神气立刻接受了委托,兴奋的跳着去了。”...
当仁不让 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谈论"当仁不让"这个成语时,它源自《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当仁不让于师"。这个短语的核心含义是,在涉及仁义之事时,即使面对的是老师这样的权威,也应该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因此,"当仁不让"被引申为遇到应当做的事情时,应该积极主动去承担,而不是选择退缩或谦让。它与"义不容...
秦时明月中引用的儒家经典有那些
1. 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2.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出自《论语·阳货篇》,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
当仁不让的意思是什么?
“当仁不让于师”: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当仁不让的意思是什么?
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孔子说:“寻求真理的时候,凡是不合乎仁的,必须据理力争,就是有老师在面前,也决不能迁就退让。”【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