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必看,学佛的几种常见的误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6-15
1、【关于对“宗”的理解】
我们经常被问及:你是修什么宗的?此问题不甚严谨,让人无法准确回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关于对佛教对“宗”这一概念的界定。
佛教中的教学、修行体系有三方面:教、道、果(也称“因道果”、“基道果”或“境行果”)。教(境)即教理、基础、理论、见地、世界观;道(行)为实践道路、修行方法,果为修行的结果。通俗的说,形成一个宗需有一套完整独立的世界观、方法论(教),依此理论形成一套修行体系(道),并按此体系统摄出结果(果)。如医生看病,首先依照自己的医学理论知识对病人进行病因判断,然后根据病因的不同开出不同的药方,结果则有可能治好病也有可能治不好病。
佛教体系诞生至今,符合上述理论形成的只有四个宗,即:大乘的中观、唯识,小乘的一切有部、经量部。四个宗形成于大乘佛教的发展晚期。小乘所有部派的思想都可归纳为一切有部或经量部的思想,换而言之小乘佛教体系中只有这两个部派建立了完整的境行果;而大乘佛教发展出两个宗派(唯识、中宗),亦形成了两套世界观、两套方法论,从而获得结果。这才为佛教真正对宗的理解及严格界定。
另外,佛教还从理论上安立八个宗派(即慈恩八宗):我法俱有宗、有法无我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胜义皆空宗、应理圆实宗八种。这八宗也可以统摄在上述“四宗”之中。
而我们常说的“汉地八宗”或“十宗”(禅、净、律、密、性、相、台、贤等)不是一个概念。这种说法,是对宗这个法相的泛化,属于泛指俗称。
那汉传佛教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我们来了解下其发展历史。
a 佛教传入中国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9年),汉明帝夜梦一金人,身上有日光环绕,飘飘荡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大殿前。帝于次日上朝将此梦诉于众大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回禀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空中,全身环绕着日光,您梦见的大概是佛。汉明帝对傅毅的话很感兴趣,遂请使者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途中遇到天竺两位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遂请二人来中国。于是二人以白马驮着经书和佛像一同回到洛阳,开始翻译部分佛经(相传翻译的第一部经书为《四十二章经》)。汉明帝即命在首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此为普遍认可佛教传入中国的标志事件。
b 格义佛学
佛教刚传入中国,不可避免接受中国既有文化影响。沿用汉地儒道文化的词语、概念,翻译解释佛经,被称作“格义”。汉末六朝,中国兴盛儒家经学和玄学,佛教自然受到其深刻影响。关于汉传佛教对“宗”这个概念的崭新运用,则和儒家的学术传统有关。
c 儒家经文学两派之争
汉初,儒家经学研究,开始形成两派。即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
古文学派: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就属于古文学派。
今文学派: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康有为,则是今文学家。
d 汉传佛教宗派概念形成
儒家两派经文学互相斗争中,经师们也各自形推崇的各自的传承、风格及方法,往往专门研究某一部典籍——即所谓的师门家法。这种做学风规范被引入到佛教之中,便形成汉传佛教的“宗”的内涵。如提倡坐禅的,称之为“禅宗”、弘扬净土三经的为“净土宗”、弘扬《华严经》的为华严宗、讲《三论》的为三论宗……所以,这个语境下的“宗”,已与佛教中的“宗”的概念不再一致。
e 利弊
这种说法,有利有弊。
好处是适应汉地风土,传播方便;不好的是这种说法,不再包含“教、道、果”的修学体系,概念有失片面,不利于人们对佛教教育体系有整体把握。
藏、汉两地的佛教都属大乘佛法,严格来说,无论在哪座寺庙出家、跟哪个师父修学,您不属中观思想就是唯识思想。思想,是教的部分、是理论、是见地,是基础,是所有佛弟子都要学习,无论禅净律密任何一宗都需了解的部分。
再比如,藏传佛教的各派(藏传佛教由于没有受儒家学风影响,故而遵守佛教法相,称派不称宗),其之间的差别,根本讲是与最后的决择见有关系。整个藏传佛教中除了觉囊派外,都以中观思想为根本核心见地。但是到了最后阶段有不同。如格鲁派以中观应乘为根本见地;宁玛派也属中观见,但更多持中观自续见。根据不同见地再衍生出更多细微的见地和修行方式。
这些细微的分别,涉及到极其深入的理论末端和修行实践,一般的在家居士和初学者,还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我们学的是基础见地和思想——如我们现在学的《三宝概论》,是各宗各派共通的基础知识,还未涉及到理论末梢的分争。所以没必要一开始就刻意标榜自己学红教还是黄教等——因为咱还是在开始的共同基础阶段啊。
因此,“禅净律密,你学哪一宗?”的问法并不严谨,在回答类似问题时应称“我正在学中观思想”或“我正在学习唯识经论”。

2、【关于密宗】
在大乘佛教的度化区域,念法佛门、秘密修行、参禅打坐等,都属于修行方式,其背后的思想体系不是中观、就是唯识。密宗也只是修行方式不一样。所以,严格来说密宗应该称为密道,因为它是在中观和唯识的思想基础之上秘密的修行法门,因此,把“密宗”称为“密道”更为合适。

3、【关于修行】
在佛教中,修行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修行,可以说是通过各种手段修正心、行;而狭义的修行,也就是真正意义的修行,是指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
a 戒定慧
广义的角度来说,佛教修行体系统摄为三大类,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戒、定、慧。从通俗的角度,勉强可以这么说: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通俗的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广义上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b 闻思修
从具体学习的手段来讲,又可以分为闻(听闻)、思(思考)、修(修行),三者依然是次第的关系。
我们在生活中常说自己在修行、或说某某是修行人,但在了解地道建立(修行层次)之后,就清楚明白普通凡夫是不能达到修行这个阶段的,只能闻(听闻)思(思考),凡夫阶段的“修”主要指“闻思”,即闻所生慧、思所生慧。在闻思的同时,辅助以“定”的准备训练——通常人们所做的坐禅、打坐、念经、磕大头等,皆不是真正的“定”,而是“定”阶段的预备阶段、前行,所以称为加行(等同于学前班)。
c 真正的“修行”
初地菩萨(圣位菩萨)之后的二地菩萨才是真正的修道位阶段,亦就是说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修行是二地菩萨的事。虽然鼓励大家打坐和做一些仪式上的行持,但仍需强调做这些的目的是使内心专注、调服散慢、方便闻思——即为闻思做准备。经过深入闻思之后,当人们可以任运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才算进入第一个阶段——资粮位,标志着真正踏入佛教的门槛,此阶段对佛教的学习要更为精进,辅助打坐观想等手段。
再经过长期的学习,当在定中可以思维空性时,则进入第二阶段——加行位(仍是凡夫阶段,但已非常厉害,历史上记载,比如阿底峡尊者的老师金洲大师才是加行位。
因此,千万不要自居自傲、动辄标榜自己是“修行人”,应该知道,我们现在还早得很,只是学前班的准备阶段而已。

4、【关于“无分别”】
当下很多学佛的朋友,喜欢说“无分别”“无分别”。佛教一定不是所谓的“无分别”。
智慧分为两种,一种为法住智(思别的智慧),指观察诸法之因果缘起之智,从阿含经开始,包括禅宗早期一直至今,它都强调思维思辩的过程,是修行必经之路;二为涅槃智(无分别智),指悟入诸法生灭无常、法性空寂之智(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是修行状态和结果。初地菩萨亲见空性——亲见诸法平等的本质,才真正有无分别智。而一直要到成佛时,消灭主客二元对立的差别,这才真正的无分别。
在初地菩萨之前不可能现见空性,此阶段只能踏踏实实弄清楚法住智,将逻辑思维阶段先过关。光依靠世俗智慧不能获得解脱,但若没有世俗智慧更不可能解脱。所以《阿含经》上说:“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
理性是阶段性的工具而不是最终目的。但是若想跳过这个阶段直接进入无分别状态,则很容易堕入反智、自欺欺人。

5、【关于“信”佛】
佛教首先是一门是思想系体非常缜密完备的哲学(如唯识,其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功能作用分析得极为细微,以至于被西方称为佛教心理学);其次,哲学思辨之后还有实践,这才涉及到宗教的部分。不仅明白道理还需实践体验,这才是宗教,而非混沌不清让人上来就即信佛。
佛教思想中,把“信”分为两方种。
一为自然信,天生而来的宿世因缘福报所致,就是莫名其妙信佛。生活中可以见到这类朋友,再比如佛教国家、藏区等,生来就信。但自然信会退转,不坚固。
二为胜(殊胜、超越)解(理解、了解)信。就是通过闻思修,逐步深入佛法,对佛教义理清晰认知,然后信服。这样的信仰,则是坚固的,也是不迷信的。

6、【关于“念”佛】
“念”的法相概念是“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念佛的意思是:熟知佛的功德、佛的形象、佛的内涵,清晰了知,明记不忘。但是我们往往把有口无心的念诵佛号当成“念佛”,这其实也是误解。这是“念佛号”,不是真正的“念佛”。
当然,念佛号有很大的功德,能结甚深佛缘,也非常好——但是需要知道,这是方便法、是过渡手段,不能把念诵佛号当成学佛的最高手段、甚至当成是学佛的全部内容,这就不合适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对佛教的误解,持这样认知的也不在少数,故加以说明。
无论跟随哪一派别,我们都必须系统、次第的学习,深入思辩,才不会陷入混沌糊涂、支零半爪的状况。我们应该踏实系统的闻思学习,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在座咱们诸位,还是应该主要通过闻思,获得智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15
建议你看看学佛网

初学者必看,学佛的几种常见的误区
当下很多学佛的朋友,喜欢说“无分别”“无分别”。佛教一定不是所谓的“无分别”。智慧分为两种,一种为法住智(思别的智慧),指观察诸法之因果缘起之智,从阿含经开始,包括禅宗早期一直至今,它都强调思维思辩的过程,是修行必经之路;二为涅槃智(无分别智),指悟入诸法生灭无常、法性空寂之智(舍离主观、客观之相,...

初学者对于佛学的两点疑问
1、有因必有果,这是常见的一种错误认识。根据佛法,实际是叫做“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也就是说,单纯有因,并不一定生成结果,还需要有“缘”的辅助参加,通俗所认为的因果报应,其实在佛法中叫做“因缘果报”,因是主要原因,缘是相关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而后才可以成为果。也就是...

我是初学者佛法者 学佛能让我得到一份净心 我每天早晚读些咒语、经文...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首先要明白修学要因地制宜,讲究善巧方便,不要给家人和周围的人带来不方便,不愉快,这是一个原则。家人越反对,你越不讲求善巧方便对着干,那么家人就会越来越对佛法没有信心,甚至诋毁佛法,这都是不好的。像你这种情况,可以讲究点小技巧。比如家人暂时不愿看到你诵经持咒...

日常法师说初学佛四种弊病
初学佛者怎样入门 ——发菩提心,学三大尊 一、树立正信 学佛的过程是“信、解、行、证”。学佛的首要大事,就是要有“正信”。“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有了正信,才能有正解;有了正解,才能有正行;有了正行,才能有正证。信、解、行、证,四满成佛,也可以说,“信满成佛”。因为正信是正解、正行、正证的...

如何供奉佛经 学佛必看
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2.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将见亵慢之罪。3.不可以口水沾...

刚学佛时,总出现魔境;仿佛看到一个僧人在上一个很长的阶梯,僧人转头却...
第一;初发心学佛,其心勇猛精进,魔生恐惧心,前来扰乱。相必结果是成功的让你生起恐惧之心,这就阻碍了你前进的脚步和精进的速度。破解之法:一切如幻---幻影幻象幻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在“幻”上用功。深入经典学习。信解受持依法修行,无所畏惧。推荐《楞严经》,直驱自心,不走弯路...

佛教。听到一位师兄说自己学佛没有法门,选法门是分别心,这种观点对吗...
初学佛者,这样说,说明他还没有入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犹如病人吃药,各类药都针对不同的病症,法门亦如是,针对的是我们不同的根性、不同的毛病。修行,修的是心性而已。哪种法门适合自己,或者说,自己喜欢哪个法门,就一门深入,这样修行上道快。如果对于成就者,说没有法门,哪是因为他已经没有...

有人说念佛不要有所求,但是妄心一起不就让乱了吗?我理解错了吗?哪位...
阿弥陀佛!师兄,有求无求皆是一个因缘阶段上的法。我们初入佛门,是很难无求的。可以求佛菩萨加被我们,令我们逐渐地开启智慧,清净心显现,入真正的解脱路。慢慢的,你的智慧开启,世间的种种迷惑颠倒能逐渐看破,并且慢慢放下。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有求的心、执着的心也会慢慢放下来的,因为我们...

我是一个佛家的初学者,为什么我刚开始学佛,肚子总是觉得涨,而且睡眠不...
这个很正常,我们初学佛,每每都想多了解,多精进,想法念头是好的,但要循序渐进。如果出现一些事情就联系到学佛的效果,是攀缘了,修学修行时候认真,睡觉就好好睡,不要睡觉还在想念佛,这不就是攀缘么,随缘,一心一意做每件事。善哉!

我是一个学佛的初学者,我原来的心境很喜欢。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怕别人知道...
首先恭喜你,你能学佛,是你的福报。先要了解五戒。因为佛教最终修成正果全因这五戒:杀盗淫妄酒。佛教讲述的是三世佛,即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过去,已经过去了,无论是好是坏,应当结束。当下就该发愿:断恶修善。因果轮回的规律不只发生在将来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现世就会得到与之相应的果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