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夕,满清和大英政府的不同反应

如题所述

11月3日(道光十九年九月廿八),英国商船“皇家萨克逊”号要去具结,不具结就不能做生意啊,大老远的来,就是为了赚钱嘛,具结就具结吧。
义律一看急了,怎么这么没组织没纪律呢,欠收拾啊! 于是,义律派兵船“窝拉疑”号和“华伦”号,阻拦“皇家萨克逊”号。“窝拉疑”号还向“皇家萨克逊”号开了一炮。“皇家萨克逊”号没办法,只好乖乖地往回走了。
“皇家萨克逊”认怂了,按说事情应该就过去。可就在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正率领水师船队巡逻,听见炮声就急忙前来查看。这个举动可把英船“窝拉疑”号吓着了,它立刻开炮。于是,穿鼻海战就打起来了。
英船“窝拉疑”号为什么开炮呢?因为关天培的船上挂着一面红旗。这红旗是水师提督出巡的“仪帜”,但在英国兵船看来,这就是开战的意思。西方近代海军的规则:无事挂白旗,开战挂红旗。清朝水师挂着红旗开过来了,这是宣战啊。咋办,打呗!
结果呢?还是说不清楚,因为双方都说自己神勇无敌,大获全胜。
双方已经是剑拔弩张,擦枪走火的局面,更大战争的阴云已经慢慢笼罩向广州的上空。但是道光皇帝和林则徐却并不这样认为。
早在1839年4月(道光十九年三月)间,道光皇帝收到两江总督陶澍病危请辞的奏折,命林则徐改任两江总督。林则徐当时正忙于禁烟,不能赴任。对林则徐在广州纠缠不清的夷务,道光皇帝多少有些不悦,他于1839年12月(道光十九年十一月)指示林则徐,“即将英吉利贸易停止”,而且这个一向吝啬抠搜的皇上还大方地表示,断绝贸易就是损失一点小钱而已,“区区税银,何足道哉!”在道光皇帝的眼里,大清幅员辽阔,政务万端,小小广州一隅,几个黄毛蓝眼的英夷的事情算得上什么分量。
到1840年1月5日(道光十九年腊月初一),林则徐迟迟不能赴任两江总督,道光皇帝干脆改任林则徐为两广总督,并依例解除林则徐钦差大臣的差事,调任原两广总督邓廷桢为两江总督。道光皇帝看来,广州禁烟的事情已经基本结束,林则徐一直走不开只是善后未完而已。
林则徐在广州虽然做了加固海防,建造炮台,招募水勇等准备,但在他的意识里,并不认为大规模的战争会来临。他先后给皇帝的奏折里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未奉该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奕,虚张声势”、“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小小英吉利岛国,弹丸之地,而且相隔万里重洋,它如何和我大清泱泱天朝上国开战?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总之,没事没事,能有多大。穿鼻海战后,中英双方大大小小发生多次冲突。据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一书的说法是,“由此至1840年6月下旬英国远征军开到,在9个多月的时间内,据林则徐奏折,广东沿海共发生战事7起”。加上前面的九龙海战和穿鼻海战,应该是大小冲突9起。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报告都是大获全胜。
林则徐的战报让道光皇帝兴奋不已。1840年1月2日(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廿八),道光皇帝的谕旨到了林则徐的手中。道光的命令是:停止对英贸易,驱逐英国船只,不必取具甘结,不必强令交出人犯。总之,不和英国玩了。
其实,在林则徐的想法里,种种做法只是为了迫使义律具结,给大清一个承诺。有了承诺,中英通商便可继续进行。几个月来,所谓具结啦、交凶啦、搜查鸦片啦,都是为了在禁烟的前提下,恢复中英的正常贸易。可是,道光皇帝的一纸谕令,林则徐的努力就全部白费了。1840年1月5日(道光十九年腊月初一),也就是道光皇帝改任林则徐为两广总督的那一天,林则徐只能遵从道光的旨意,宣布正式封闭黄埔港,完全断绝中英贸易。

港口一封,贸易一断,似乎立刻河清海晏,一派太平。而在英国方面,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召开会议,经过讨论后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去中国。
1840年2月20日,英国政府任命海军少将乔治·懿律和现任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战争的准备已经做好,只等议会最后的授权。
乔治·懿律(George Elliot)是查理·义律(Charles Elliot)的堂兄。面对这两个Elliot,大清史书里天才地将他们分别翻译成懿律和义律,以示区别。英国派一对堂兄弟来祸害中国,这历史读起来真的很有趣。

1840年4月,英国议会经过多日激烈的辩论,最后以271票赞成,262票反对的微弱多数,通过对华用兵的决议案。
决议案一通过,英国就开始调兵遣将,组建英国对华远征军。英国远征军舰队分两路,一路由英国远征军海军司令伯麦率领,从印度赶赴中国。另一路由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兼全权代表懿律率领,从南非等地驶望中国。

1840年6月底(道光二十年五月下旬),英国对华远征军,也可以成为英国侵华军,全部在中国广州海域集结完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鸦片战争前夕,满清和大英政府的不同反应
双方已经是剑拔弩张,擦枪走火的局面,更大战争的阴云已经慢慢笼罩向广州的上空。但是道光皇帝和林则徐却并不这样认为。早在1839年4月(道光十九年三月)间,道光皇帝收到两江总督陶澍病危请辞的奏折,命林则徐改任两江总督。林则徐当时正忙于禁烟,不能赴任。对林则徐在广州纠缠不清的夷务,道光皇帝多少有...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的对比
1、政治上:中国是腐朽的封建统治,英国是完善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2、经济上:中国仍以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本遏制;英国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升,并积极开辟殖民地,拓展海外市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3、外交上:中国是闭关锁国;英国积极开辟殖民地,发展海路,建立各种...

如何从鸦片战争看出清朝与英国的社会性质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不同?
鸦片战争过程中,清朝与英国的差距特别大,清朝也看到了自己的落后无力。所以才有很多人是寻仇改变。那个时候英国是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清政府闭关锁国已经非常的腐朽落后了,差距一目了然。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

圆明园是谁烧的?
一、火烧圆明园之前的谈判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开放港口,与中国进行通商。而彼时的满清政府仍然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他们在北京通州与英法联军进行了外交谈判,可就在这谈判的过程中,清政府派人将对方的39名谈判代表给关在圆明园并严刑拷打。这39人中的幸存者称这次...

1840年的鸦片战争,如果清政府和英国死磕到底,最终结局会如何呢?_百 ...
鸦片战争,是全球历程进入近现代化以来,传统农业经济体系维持的大清朝廷,与工业革命打造的大英帝国之间的一场较量。后世国人一致指责满清道光朝廷的软弱无能,但若是清政府下定决心倾尽国力与英国死磕到底,最终结局会如何?清朝由于上百年的海禁和极端的闭关锁国,根本没有能抵抗英国舰队的水军,面对英军舰...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鸦片战争(中英)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大门自此被打开。中国开始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朝在东亚实力
其余的朝鲜、越南、泰国、缅甸、不丹、尼泊尔、琉球等国家,都属于清朝藩属国。菲律宾、马六甲等南洋诸国以沉沦西方殖民近300年,不属于独立国家。日本尚且处于德川幕府锁国令之下,无力也无意于中国开战。当有外部竞争和威胁时。不论是否愿意,都会与之产生竞争,从而变相的推动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最...

清政府为什么让鸦片进入国内?鸦片战争之前西洋商人是怎么做生意的?
1840),英国凭恃其坚船利炮,对大清国发起了一次军事进攻,这便是鸦片战争。大清国大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当初马戛尔尼使团未能现实的目标,全都变本加厉在《南京条约》中实现了。后世称赞乾隆皇帝维护了贸易主权的人,不知有没有想过,正是乾隆的颟顸自大埋下了子孙丧权辱国的祸根。

乾隆时期,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哪个更强大?
要是比财力军力,那个时候应该是清更强。因为那时候还没工业革命呢,他们没有特别先进的武器,火枪不见得就比弓箭好使。但那时候英国的国力是处在一个急速攀升的过程中,而中国是处在衰退之中。相当于如果把国力坐y轴,时间为x轴做图像的话。清的y值大于英国的y。然而对两函数求导,此时的清导数是...

英国人是怎么看待鸦片战争的
这体现了中英双方的“务实”行为,双方很“现实主义”,民众要挣一点钱,而英军需要食物、情报,二者一拍即合。普通的英国士兵或指挥官如何看待第一次鸦片战争?士兵不太考虑战争是否合法。他们多数人没想到清军会那么弱,同时非常震撼一些满人士兵的顽强抵抗,描述的语气五花八门,有人轻松,也有人看到,...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