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里石头上的文字`求证一段历史

我老婆的祖先在古代当官的``什么官就不知道了`
听老辈说是被人陷害`让皇上杀了`最后有人帮他平反
皇上又大葬`金胳膊金腿还和一些玉器陪葬`光坟上两个石狮子就有十米高
但后来全都被人盗走
坟里有两块石头`一块上有文字`另一块是一种带槽的`负责盖住带文字的石头
石头上的文字大多都是老体字`不太能看懂`只翻译出第一句
“赐进士及第光禄大夫。北胱固尹戊年九月五日六十四岁”
都是老体字。其中尹字上面还有一个广字头`不知道翻译的对不对
下字还提到文学阁大学士还有龙颜之类的`其他的都看不懂了
就这点线索,谁能把全文都译出来?

浪费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类似的故事---你老婆姓不姓-----夏---要是就这个人合适了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州,贵溪(今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谥文愍。以才隽居首揆,天下重其书。贞珉法锦,视若拱璧。正、行亦遒美,但肥过而滞,老过而稚耳。榜署书尤可观。

嘉靖二年(1523),出按皇庄,力主归还侵民之产,禁止勋戚受献庄田,颇得帝赞许。

九年,以赞四郊礼兼所撰青词最当明世宗意,授四品服,许凡事直陈。

十五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阁预机务。十七年为内阁首辅。十八年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

二十一年七月革职闲住。他为人颇自负,遭忌于张孚敬、严嵩等,严嵩入阁后,尽去夏言亲党。

后因世宗微觉严嵩横恣,于二十四年九月复以夏言入阁,居嵩之上。因斥退严嵩之党,遭嵩忌恨。

二十五年,陕西总督曾锐上疏请复河套,夏言大力支持,世宗初亦曾默许。后世宗中途变计,责夏言强君胁众,并以夏言不着所赐道士服为不逊。严嵩窥夏言已失帝宠,遂藉复河套事劾夏言专恣。

世宗于二十七年正月夺夏言俸,命以尚书致仕。嵩又乘势讦夏言怨望,以激帝怒,十月夏言被杀。卒年六十七。隆庆初,复故官,谥文敏,赐祭葬。

夏言故里

在鹰潭3555.4平方公里的版图上,自古以来官位最高的,当数贵溪籍(今属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夏言。在明代,夏言官至朝廷首辅,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然而,这位让当地人长期景仰的首辅却遭到严嵩的迫害,最后客死他乡。

不少连当地史志都未曾记载的传奇故事

夏言身世

夏言墓地达百座

明代嘉靖26年,朝中有一官吏曾铣,面对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3万骑兵进犯,遂决定收复河套地区,夏言极力支持,嘉靖帝也表示同意。可没想,这成了严嵩向嘉靖帝进谗言的机会,严嵩散布收复河套之举是祸根的谣言,并拉笼嘉靖帝的亲信说服嘉靖帝。不辨是非曲直的嘉靖帝随后降旨夺去夏言官衔,只保留尚书身份。

挤走了夏言,严嵩仍不罢休,在宫中放出谣言称夏言离朝时愤愤不平,大骂嘉靖帝出尔反尔。谣言传到嘉靖帝耳朵里,嘉靖帝甚为恼怒。事有凑巧,嘉靖二十七年九月,俺答汗率军进扰宣府,直逼北京,嘉靖帝疑心这定是夏言、曾铣提出收复河套招来的报复,遂将曾铣打下监狱。曾经支持夏言、曾铣的官员或贬官,或夺俸,或廷杖,还要将夏言收监审理。

夏言带着几个家人,一路上匆匆行走了一个多月,从山东乘船至江苏丹阳。可一帮官差赶到丹阳,把夏言打入囚车。当押解到离北京东36里的通州时,夏言听说曾铣被杀,痛哭道:“唉,这次恐要死在严嵩手里!”遂央求解差借来纸墨,向嘉靖帝表明自己的冤情。

在通州住下的第二天天明,夏言刚刚洗漱完毕,就接到嘉靖帝就地斩首的圣旨。好不容易挨到午时,夏言面朝南面跪下,磕了3个响头,刚站起身就被斩首了。

夏言死后,嘉靖帝慢慢后悔起来。上清镇桂洲村第一小组67岁的夏龙太对记者说,嘉靖帝有后悔之意时,命人将夏言之首称了一称,发现有5斤4两,遂命人用金子铸成5斤4两重夏言的头,置备100副棺材,其中只有1副装有夏言金首,分于全国各地100处埋葬,葬后还将所有送葬者杀死。因此,截至目前,上清镇甚至贵溪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买菜砍肉都没有5斤4两的概念,也很忌讳5斤4两的说法,如果遇到5斤4两时,人们都会非常自觉地要么以5斤3两成交,要么以5斤半成交。

直到很久后,后人才在上饶市郊发现夏言墓的真实所在地。

严嵩嫉妒害老乡

严嵩是江西分宜人,也是夏言向嘉靖帝举荐的才子,可是他为何要加害同赴京城为官的老乡、恩人夏言呢?这还要从夏言的少年时代说起。

夏龙太介绍说,当年嘉靖帝下江南游玩到了贵溪,正好有一天饿得难受,而此时少年夏言恰好路过要去给家人送饭,便将给家人吃的饭菜给了嘉靖帝。后来嘉靖帝问夏言名字,答曰夏言。

时间一晃过了整整20年,全国普遍歉收。嘉靖帝问臣子:“今年收成如何?”臣答:“今年不行,就看下年。”一听“下年”,嘉靖帝立马回忆起曾有个送饭少年叫夏言,跟“下年”音非常相像。经过打听,原来夏言就是当朝知府夏鼎的儿子,遂提出要见夏言。夏言到廷后,嘉靖帝下了龙座牵住夏言的手,龙颜大悦,并对夏言大为赞赏了一番。之后,嘉靖帝命夏言见了自己只要一只手作揖,表明所牵之手与皇上齐高。可哪知,这反而成了祸害。

有一年春节,已成为礼部右侍郎的严嵩在家喝得高兴,十分得意。这时,严的妻子看不下去,告知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称严嵩当上了礼部右侍郎还须双手作揖,而礼部左侍郎夏言只要一只手作揖。听到这话,严嵩脸上的得意笑容瞬间即逝,顿时心生嫉妒之意。于是,严嵩想方设法压制夏言的政治前途。

嘉靖二十年,明朝河套地区被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所占据,经常兴兵骚扰边郡,双方连年战事不息,劳民伤财。嘉靖帝问群臣如何是好,严嵩力奏不和,而夏言却陈词和好为宜。嘉靖帝无法裁定,宣布退朝。

严嵩恼羞成怒,回到家中与儿子世蕃密谋,买通嘉靖帝宠信的道士,散布谣言说俺答汗使臣晚上潜入夏府买通夏言。嘉靖帝信以为真,次日将俺答汗使臣逐出京城。一月后,嘉靖帝又把夏言罢了首辅职务。

夏言辞职后回到家乡贵溪泥阳镇桂洲村,而严嵩仍然偷偷监视夏言的行踪。严嵩对风水比较在行,意识到桂洲村的地形属于鲤鱼上滩型,是一个好地形,于是建议村民把鲤鱼上滩型的地形改变一番,把河道由向南改为向北,因而动用大量劳力,然后到皇帝面前禀报夏言欲利用权势招兵买马改河道。结果,皇帝真的派兵下来,而当时,泥阳镇一年一度的漾会正在举办,很多百姓都到街上卖木棍、铁器等,于是差使回去禀报夏言果真要带兵起义,害得皇帝要拿夏言人头是问。

蜈蚣害鸡有天意?

在上清镇桂洲村采访时,当地村民都对夏言的功绩赞不绝口,但也有不少村民,包括夏龙太在内都认为夏言遭严嵩的迫害是天意。

夏龙太说,桂洲村村头仙人山上有个庙堂。当年,庙里人养了一只大雄鸡,而山上还有一只大蜈蚣,每天雄鸡和蜈蚣都要打上一架。有一天,老和尚要出远门,告知徒弟自己不知多久才能回来,便交代徒弟:雄鸡和蜈蚣迟早会互相斗死,因此要徒弟在雄鸡死后必须在鸡头上斩上一刀,埋葬在下山路的右边,而蜈蚣则埋在下山路的左边。结果徒弟忘了斩上一刀,而且位置埋反了,导致雄鸡和蜈蚣都转世,一直斗到京城。这雄鸡就是投胎的夏言,而蜈蚣则是严嵩。

夏龙太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无从得到考究,但熊长胜在他所写的历史故事里却写道,夏言小时候看戏都是独脚站立着看的,头还喜欢往侧边或后面察看,所表现的动作确实跟鸡差不多。而1482年,也就是说夏言出生那年,确实就是农历鸡年。

夏言嫡系后人不多

在桂洲村,姓夏的村民不少,但真正属于夏言的嫡系却只有13人。

在夏言的故居桂洲村46号,目前住着7户人家26口人,但大多都是杂姓老人。后厢位置是一套分成三格的破房,目前住着吴仙思一家。吴仙思告诉记者,他的房子事实上应该叫桂洲村桂洲47号,但门牌已经破旧不堪了,因为住在那里的人家都很穷,也就没人去管门牌号的事。夏家祖屋经历的年代已经无从确认,但他知道,这3格破房子还是他的祖辈从夏家买来的公房,至于住了多少代,无人知晓。

到目前为止,算得上夏言嫡系后裔的人,只有夏国太3兄弟一共13口人。夏国太3兄弟目前单独在村子里造了房子,看上去房子也有不少年头。夏国太的妻子说,夏国太的两个弟弟都在外务工,夏国太也经常不在家里,如果一直呆在家里,日子可能过得更艰难。

夏言官爵:

赐进士及第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纂修《大明会典》总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21
“赐进士及第光禄大夫,他的功名:是赐进士及第,说明他考得相当好,是二甲(一甲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光禄大夫,这可是从一品(从隋唐到清朝都有这个官位,后面也会有设为二品的,是文官是的高级官员)的高官,是大夫的首领,朝廷的九卿,很多是从光禄大夫提拔上去的。不过这位仁兄死时就是光禄大夫了。应该是死于庚戊年九月初五,死时六十四岁,北胱固这个年号没有听过,可能是你传达错误。提到的文学阁(确定是文学阁吗?还是文渊,或是文觉阁?)大学士,可能是同僚,送副挽联衰悼一下的意思,没具体看到,不敢下定论。
既是他们家庭祖先,应该有名字,官当到这么大,历史上会有资料的。查族谱去,这种人,族谱是不会落下的。

参考资料: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0-22
翻译是不行,但我认为 你的翻译不正确。
“北胱固尹”应该是你翻译上的错误,句我了解,那应该是当时的帝号和年号,你自己在察看一下吧。
第3个回答  2009-10-21
拍照上传

墓里石头上的文字`求证一段历史
皇上又大葬`金胳膊金腿还和一些玉器陪葬`光坟上两个石狮子就有十米高但后来全都被人盗走坟里有两块石头`一块上有文字`另一块是一种带槽的`负责盖住带文字的石头石头上的文字大多都是老体字`不太能看懂`只翻译出第一句“赐进士及第光禄大夫。北胱固尹戊年九月五日六十四岁”都是老体字。其中尹字上面还有一...

请问石头上的写的什么字?是什么书法?哪朝代滴?
一般把可有文字的石头叫做碑,南北朝时期的楷书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其代表就是佛教的造像题记与民间的墓志铭,这类书法被统称为“魏碑”,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学习楷书的人多要临摹魏碑O(∩_∩)O~

石头上的字是什么意思
石头上的字在古代是一种很常见的文字表达方式。这些字可能是在石头上刻划的,也可能是在石块上刻制的。在古代,这种文字表达方式主要用于农历记录、人物纪念、墓志铭等方面。由于石头上的字有着不易磨灭、保存时间长、历史价值高等优点,因此被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广泛运用。如今,我们可以从石头上的字中...

高陵发现一块带字的石头,这是不是曹操的墓志?
在曹操高陵出土石堆中,有学者发现了一块奇特的残碑石,残碑石上出现五个完整的隶书文字,被专家们认为其是曹操陵墓内的墓志铭。至于此事是否为真?五个隶书文字又会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我来为您揭秘:2007年左右,在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附近,当地考古部门正在进行一场紧张的科学发掘...

古人为什么要在石头上刻字?
碑的发展演变历史漫长,秦朝称为“刻石”,汉朝以后称为“碑”。如秦朝有《泰山刻石》,汉朝有《张迁碑》。后来形式、用途增多,出现了碣石、摩崖石刻、墓志、造像记、石经等。碑,简单说就是一块刻有字的大石头。早期的碑上并不刻字,只是一块长方体的大石头被立于宫前用以观测日影,或立于寺庙...

刻在石头上的世界:画像石述说的古代中国的生活和思想目录
探索古代中国的丰富历史和智慧,让我们通过画像石这独特媒介,一步步揭开历史的面纱。首先,我们从第一章开始,了解画像石的定义与起源,它是一种以石为载体的艺术形式,记录着古人的生活与思想。第二章,走进坟墓中的夫妇画像,它们见证了古人对于生死、婚姻的深深情感和寄托。接着,我们来到第三章,石刻...

石头上的历史——说说陕北汉画像石
石头上的历史——说说陕北汉画像石 埋藏在陕北黑暗的黄土深层近两千年的汉画像石,在1920年左右,第一次被老镢头刨出了地面,终于,人们见到了不为世人欣赏的艺术奇珍。 其实,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叫汉画像石,

泰州古墓肉身不腐之谜
一般来说,墓葬当中的钱币是人们判断墓主人身份和所处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可是,这一回大家看见出土的钱币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四个大字:太平通宝。(宋代太平通宝)这可真是太奇怪了,太平通宝不是北宋年间流通的货币吗?可是这处墓葬明明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啊……看着斑驳的字迹,现场的考古人员们开始产生了疑问。最终...

武则天墓之谜
干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细说起来,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惟一敢废黜正统,戴上皇帝帽子的女人,只有武则天一人。她66岁时掀翻了李唐龙案,宫门外高悬起武周的旗帜,硬是当了15年皇帝,死后又敢在自己墓前竖起黑色的无字碑,一生功过任凭后人评说。唐高宗李治风流倜傥、病塌上草就遗诏,...

实在人在石头上刻实字下文是?
可能实在人长期受压抑,有感而发才刻的字,大多数实在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与别人的感情沟通不畅,容易被别人误解,内心苦闷,找不到可以发泄的东西,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生活的价值,实在人也有实在人的优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