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的浅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在我们当代教育理念里,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教师作为主导。这种理念是有科学的依据的,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教授,也关心他们内在的需求。

那么,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到底蕴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又将如何去行动,以体现这些精神?

学生为主体的话,意味着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切行动要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去进行。

它主要体现在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是有发展潜能的人,相信他们通过教育能够成长起来;第二点则是我们要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第三点则是我们在对待学生时要公平,公正,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第四点则是,我们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要达成以上目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必须时时考虑孩子,考虑到他们的需要和需求。不管是备课,还是上课都要以孩子的所需和接受度作为中心目标去规划去落实。

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呢?可以通过研究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去发现孩子们所处的年龄层次及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和学生交流谈心,以了解他们心里的疑惑;可以通过和他们的家长联系,交流学生的相关情况;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来衡量他们的所思所想。

教师作为主导的话,意味着他们是教育的引导者 ,指导者,而不是中心者。

这要求他们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设置情景,创造气氛等行为,来为孩子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平台与机会。

对此 ,教师应该先端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理解他们,方能明白教育的意义,从而转变行动。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当中,教师就是整个教育的中心点。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不管学生到底能不能接受的了。

这种教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灌输式教育。也就是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把知识点“倒进”学生的脑袋里面,让他们自行消化。至于他们最终能不能理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而在我们新的教育观念当中,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求我们在做教育时,必须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心理接受能力,并且根据这些规律来进行教育。如此更加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二个区别则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当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拥有者,而学生只是一个接收者。他们的关系不对等,学生心中存在的更多是对教师的“畏惧”与“疏离感”。离开了学校后他们二者就成了“断离”的关系。

而在新教育理念中,学生和老师是友好,和谐的关系。教师关爱学生 ,学生尊敬老师。除了课本知识点的学习外还学习教师的行为举止。如此,教学相长下他们共同成长。

一个教育理念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起来 ,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最先来源于人们社会实践中真实存在的矛盾与创造性的研究和发现,然后基于国家从宏观上了解的学生现状,把握的发展趋势,升华成了国家意识,最后具体的行动则“布置”到了教育实践者手中。

教师们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实践者,他们应该深刻体会每一个先进教育理念的内涵,并且在自己的行动当中把它们凸显出来,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高的发展。

如何理解“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总的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备课、课堂、课堂管理等各个方面。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如何理解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1、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经验的获得,还是智力、能力的发展,教师都既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既不能把知识生...

对于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是学习成长中的主体,教师是帮其成长的助手。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设计者及组织者,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数学教学内容严谨抽象,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

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的浅析。
这种教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灌输式教育。也就是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把知识点“倒进”学生的脑袋里面,让他们自行消化。至于他们最终能不能理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而在我们新的教育观念当中,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求我们在做教育时,必须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心理接受能力,并且根据这些规律来进...

对“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怎么理解?
1. “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质量就是生命”,这四句话是学校教育中常提到的原则,其核心在于强调“质量是生命”。2. “质量是生命”意味着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前对学校的评价主要基于教学质量。3. “教学质量”通常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

怎样理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
一、对教师的主导性的理解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所谓导就是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体现在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教会学生合理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就像一句谚语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是这个道理。这在具体教学中,就需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意思?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代教育思想。过去,传统教育思想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无论是在学识教育方面,还是在德性教育方面,都是如此。总是老师教,学生听、学,甚至要求不走样。其结果,是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创造性思维和...

如何理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
教师为主导,是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主要由教师设计和决定。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且要“言传”,也要“身教”,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要靠教师引导,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负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主体是主导下的主体。

如何理解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
1、更新理念,转变角色。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

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为补充,共同推动教学过程的高效进行。教师通过提供指导、激励和反馈,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则进一步证明了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性。这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互动关系,构成了教学活动的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