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而,以,于五大虚词的用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1、之:代词:我见相如,必辱之(代“相如”)《廉颇蔺相入列传》;助词: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耳矣!《三国志》,宋和罪之有?《墨子》;连词:皇父之二子四焉.《左传》这里之的用法同“和”.
2.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
⑵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①并自为其名.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①妻跪问其故.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②云?(其往:其后,将来)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3.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4.以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而.例:
⑴有好事者船认入.
3、把,拿,用.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5.于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其,而,以,于五大虚词的用法
1、之:代词:我见相如,必辱之(代“相如”)《廉颇蔺相入列传》;助词: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耳矣!《三国志》,宋和罪之有?《墨子》;连词:皇父之二子四焉.《左传》这里之的用法同“和”.2.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①其子曰:“不筑,必...

虚词"以,之,而,与,为,且,其,因,于"用法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六)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虚词"以,之,而,与,为,且,其,因,于"用法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如: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二)...

初一、二“之,其,而,则,乃,以,于”用法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

18个虚词
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1、而 (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2、何 (1)副词,用...

文言文中查找(而、其、以、与、则、之)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
、【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

整理文言文虚词以而其的用法
1. 文言虚词"之""其""以""而""于"的意义和用法 一、之 意义:“之”作文言虚词时,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或调整音节的意义。用法:作结构助词时,“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音节助词时,“之”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 二、以 意义:“以”作文言虚词时...

归类 之于而乃其以6个虚词的用法,词性 词义 例句.
01.【而】(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②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为离衡。(《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可依此判断。2)表顺承(承接),今译为...

论语十则中各种虚词解释{而,其,之,以,于}
表并列关系 死“而”:表顺接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0、子贡问越:“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以:用来 之:代词,指“言”11、子越:“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其:那 于:介词,表对象 ...

文言虚词“之、其、而、矣、于、乃、则”用法、异义、例句(例句要是初...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