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圣施威降大圣》课文全解

如题所述

1.新课导读

 

正值王母寿辰,七仙女奉命摘桃,来到桃园,惊动了正在酣睡的孙悟空。经过盘问仙女,孙悟空得知王母要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惟独没他。孙悟空这才看透玉帝的欺骗阴谋,火冒三丈,先是大闹蟠桃宴,自个儿开怀痛饮,还将所有仙酒仙菜席卷一空,装进乾坤袋,准备带回花果山。哪知酒醉迷糊,撞进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将专供玉帝服用的金丹吃了个干净,这才返回花果山,与众猴孙大开仙酒会。

 

这段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一个小片段,那下面我们再来学一段孙悟空的其他故事。

2.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小说的特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小说中的孙悟空形象。

 

【过程方法】通过反复阅读,学习叙述故事的方法,品味文中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培养正确的文学作品鉴赏时的情感。

 

字词知识

 

1.音形识记

 

掣棒(chè) 金箍棒(ɡū) 大鹚老(cí) 嗛(xiǎn) 青鹞(yào)

 

鹭鸶(lù sī)老鹳(ɡuàn)鳜鱼(ɡuì)鲂鱼(fánɡ) 撺(cuān)

 

木木樗樗(chū)愕然(è) 蓼汀(liǎo tīnɡ) 幌一幌(huǎnɡ)

 

鸨鸟(bǎo) 翎毛(línɡ) 淬(cuì)


 

5.词语释义

 

只情:尽情。

 

弄喧:弄玄虚,耍花招。

 

愕然:形容吃惊。

 

告病:称说有病。

 

良愿:心愿,愿望。

 

 6.作者作品

吴承恩(1501—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著。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八十一难的故事,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西游记》不仅内容大大丰富,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更加鲜活、丰满,想象更加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文题背景

 

【文题解说】

 

本文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是“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课文在编排时只选取了标题的后半部分。该标题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写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仅25岁的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19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12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直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

3.教材解读

疑难探究

 

1.《西游记》中塑造的美猴王的美好形象可谓深入人心,然而从该选段来看,大圣虽然有七十二般变化,最终还是被众位神仙“围绕”,选段是不是表现不出大圣的那种美好形象来?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这里我们暂且抛开《西游记》整部作品以及作品塑造的美猴王形象,单纯从这个选段来看,孙大圣与众位神仙进行了多次打斗,众位神仙神通广大,人员众多,法器非凡,然而孙大圣能多次逃脱,这也足见孙大圣的不凡,特别是面对众位神仙的围追堵截,孙大圣无所畏惧,敢于同权威作斗争,其精神可嘉。故事的结尾虽然写到,孙大圣被众位神仙“围绕”,但这并不影响选段中对孙大圣这位英雄形象的塑造,从中我们也能很好地感受到他的聪明、机智与勇敢,他仍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美猴王。

 

写作借鉴

 

1.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课文所选部分主要是记叙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过程,其中孙悟空的多般变身,以及二郎神的随之变化,写得曲折详细,故事充满了趣味,很能吸引读者。同时这场打斗经过,写得既紧张又诙谐。而孙悟空的不屈不挠,反应敏捷迅速,在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分,真正塑造出了一个美猴王的形象。

2.想象丰富,充满神奇色彩。

 

文中写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多次外形变化,都是作者巧妙想象的成果。一会儿天上,一会儿水中;一会儿变成麻雀,一会儿变成海鹤,等等,这多般变化,非一般作者所为,从中也可见作者的想象之神奇,生活阅历之丰富。而且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把读者带到神仙世界,并给以美的享受。

 

3.语言优美,对事物的描摹惟妙惟肖。

 

课文部分出现了大量的动物,作者对这些动物的描摹可谓真实、生动,哪怕是对动物细节的描绘也做到了刻画逼真,穷形尽相。比如写大圣变作鱼儿,而二郎神变作水禽时,文中写道:“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既描绘了它的毛片,又描绘了头顶,还描绘了腿,其中有外形,有颜色。再就是一些动词运用准确,表现力极强。作者根据不同动物的动作,采用不同的动词,如写大圣变条水蛇时,文中用“游近岸,钻入草中”,一个“游”,一个“钻”形象地写出了此时水蛇的动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小圣施威降大圣读后感300字
《小圣施威降大圣》 的课文全解是:在孙大圣与真君正在打斗激烈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的同伴猴子已经被惊散了,觉得心慌慌的,他把他的武器收拾好准备回家,这时候,真君走上前来拦着他不让他走。可是大圣不想打斗了,他想回家。准备跑到洞口的时候,他看见了几个厉害的人物也在拦着他,于是他更慌了,...

求小圣施威降大圣原文翻译
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 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 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起。真 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 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 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 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 众挡住道:“泼猴!...

《小圣施威降大圣》课文全解
这里我们暂且抛开《西游记》整部作品以及作品塑造的美猴王形象,单纯从这个选段来看,孙大圣与众位神仙进行了多次打斗,众位神仙神通广大,人员众多,法器非凡,然而孙大圣能多次逃脱,这也足见孙大圣的不凡,特别是面对众位神仙的围追堵截,孙大圣无所畏惧,敢于同权威作斗争,其精神可嘉。故事的结尾虽然...

求西游记第6回的白话文~~~20分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接到王母娘娘的邀请,就和大徒弟惠岸行者,一起来赴蟠桃嘉会。菩萨和惠岸行者到了宝阁瑶池,见荒荒凉凉,场面混乱,虽然有几个天仙,却都没有就座,都在那儿议论着什么,就和大家见过面,问发生了什么事。大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菩...

赏析西游记第六回
1、《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众神押其回上界。玉帝传旨处死。2、赏析:孙悟空与二郎神的会战一直让人们津津乐道,入了无数传说,吴承恩更是把这场战役写得风生水起...

《小圣施威降大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
大圣与真君正斗时,大圣见形势不妙逃走了。他与真君千变万化作战,最后一纵身不见了。大正在灌江口变成真君,真君却追来了,他们且行且战,最后把大圣围绕不提。

七年级的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 请问: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
孙悟空和二郎神交手。二人武艺高强,一时难分胜负。但二郎神的手下天兵天将却把孙悟空的猴子都捉去了。孙悟空心急想走。于是施展变化。但二郎神有神眼,孙悟空的变化都被他看破。太上老君在天庭打下金刚圈,二郎神又放出哮天犬。两下夹击,把孙悟空打倒,捉住。

小圣施威降大圣主要内容
小圣施威降大圣主要讲内容如下: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

西游记第六回主要内容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一日见老树桃熟大半便吃尽了园中大桃。王母娘娘开蟠桃会,悟空闻说后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的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闻说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孙悟空。悟空打退众天神。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四大天王,被战败。观音又推荐荐二郎神。二郎...

《西游记》分回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众神押其回上界。玉帝传旨处死。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