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我也知道这个问题有点难哦
但是很想知道 生活中我比较儒弱那种 争强好胜是在所难免的 大部分时候我给人很贴心温柔的印象
但是发现好人很难做 想换个强硬点的性格吧 至少不再那么软弱吧

让我有领悟就给分!!!骗人是猪 不行就沉底吧..
我哪骂人了...

1、每年定一个有挑战性的习惯

每年设立几个必须完成的年度目标,然后花上一段时间去全力挑战一下,可以是3个月或100天。或成功,或失败,但每一个习惯的坚持都对自己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和影响。

2、练字

每天花上时间平心静气地写上几篇字,坚持2、3个月后,效果跟冥想、静坐类似。最初的收获是通过写字能静心,减少焦虑。

当坚持1、2年之后,字会慢慢变得好看,能让你多一点自信。

3、坚持运动

有运动习惯的人,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会不一样。而且运动会上瘾,帮助改变很多坏的生活习惯,已经看到不止一个人在培养慢跑和健身习惯的过程中把烟戒掉。

为了每天运动,必须调节工作生活节奏,改掉拖延性加班和拖沓生活。长此以往会变得更开朗,更自信,更有意志力与活力。

良好性格的特点:

1、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

2、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广阔的胸怀,不以自我为中心。

3、富有同情心,能经常想到别人,不一时冲动感情用事。

4、遇事能客观冷静地分析,正确理智地进行处理和判断,不固执己见,不主观。

5、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没有依赖性,勇于克服困难,善于解决矛盾。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9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否性格是与生俱来、终生不变的呢?其实不然。

在了解性格之前有必要了解人格。人格在心理学上有时叫个性,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因此人格就表现在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行为能力、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一般地讲,人的形成与生物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从好的方面讲,人对现实的态度包括热爱生活、对荣誉的追求、对友谊和爱情的忠诚、对他人的礼让关怀和帮助、对邪恶的仇恨等等;人对现实的行为方式比如举止端庄、态度温和、情感豪放、谈吐幽默等。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结合就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性格。在性格这个问题上,恩格斯曾说,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么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在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对现实的态度,怎么做说明人是怎么追求的,反映了人对现实的行为方式。性格从本质上表现了人的特征,而气质就好像是给人格打上了一种色彩、一个标记。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方面的特点,赋予性格光泽。同样是热爱劳动的人,可是气质不同的人表现就不同:有的人表现为动作迅速,但粗糙一些,这可能是胆汁质的人;有的人很细致,便动作缓慢,可能是粘液质的人。气质和性格就这样构成了人格。

性格可以雕塑

有人谈到性格就说它与遗传因素有关系,说生就的脾气,长就的命,改不了了,其实不尽然。英国有个心理学家叫爱森科,他在人格理论方面主张人格纬度,纬度的一个极端是外向,另一个极端是内向,所以在纬度之间就有许多等次。他认为极端内向和极端外向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是综合性的,或者偏内向些,或者偏外向些。爱森科的人格纬度理论的产生对心理学界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认为人格是可以在纬度上移动的。

近年来,日本学者长谷川洋三则认为,通过行为可改变性格。这就给我们的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我们要培养人们尤其是儿童良好的行为,以此帮助他们改变性格上的弱点;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性格,孩子幼小时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黄金时期。

性格是童年期慢慢塑造出来的,心理学家做过“情感剥夺实验”:把一同生下的小猴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铁笼子里,用奶喂养,什么也没有;另一组给它们用长毛绒做了个假妈妈,吃完奶它们可以在假妈妈身上玩。实验结果表明:小猴子慢慢长大后,没有假妈妈的这一组胆子比较小,反应暴躁,不合群,与人不好接近;有假妈妈的这一组正好相反,不胆小,合群,与人容易接近。这说明在婴幼时期特别是儿童时期剥夺了母爱就会使他们的性格扭曲,造成不好的行为和个性的表现。情感剥夺实验说明在婴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心理环境的抚育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很重要的。

其次,家庭中父母及其他成员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比如,一位母亲是强迫症患者,她有一对双胞胎,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总是马上就给他们洗脸,洗脚,都洗完,放在床上,不许下地,不让他们和邻居小孩子接触。她有洁癖,怕脏。强迫症是在完美性人格的基础上产生的,完美性人格在医学心理学中就是强迫性人格。这种人格的缺陷表现在爱思考、多疑、办事很守规矩,平常担心的时候多,放心的时候少,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办事求完美。所以这种性格如果再受到一些心理刺激,就很容易诱发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如果从小用这种方式培养孩子很可能导致孩子将来也成为强迫症患者。

性格定型后也非一成不变

60年代后有一种理论——“预限理论”,认为刺激超过了预限的值以后就可以使人的性格发生变化。孩子先天的个性、素质只是奠定了基础,孩子以后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和以后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比如,一个孩子很胆小,不愿与人交往,后来的工作环境是在军队里,这是个集体,需要他与人交往,需要参加许多集体活动,甚至残酷的斗争,这样的环境就会使他变得坚强、开朗、豁达。又如一个很开朗的人,很爱笑的人,到了一个严密封锁的环境中,不许他和别人相处,最后,他也可能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所以环境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同样也影响着性格的形成。生活、环境、时间都是改变性格的最好的雕塑师。

每个人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自己要不断反省,不断完善,应该有追求良好性格目标的努力。良好的人格有几个特点:一是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广阔的胸怀,不以自我为中心;三是富有同情心,能经常想到别人,不一时冲动感情用事;四是遇事能客观冷静地分析,正确理智地进行处理和判断,不固执己见,不主观;五是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没有依赖性,勇于克服困难,善于解决矛盾。当然,这些是很完善的性格特征,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我们一生中追求和完善的一个目标去努力,这样就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康起来,还能使自己充满魅力,有利于将不利的情况变为有利。健康的人格是人生成功之路的垫脚石,可以说,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你就获得了一生事业成功的财富。

具备上述几点完善性格的人可能外向型的人多一点。不过,内向型的人也不必气馁,因为性格可以锻炼,您不妨从打招呼开始,见面点点头,问个好,日久天长以后人们也会觉得某某变了,她和人说话了,这样受到鼓励以后,她可能也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信心和能力。不必把自己性格内向或外向作为一个包袱,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有所长也有所短,只要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短处,你就可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不同的性格可闪耀不同的光芒

性格和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和事业的成就。不同性格气质的人都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比如俄国的普希金,据心理学家分析,他是一个胆汁型特征的人,克雷洛夫具有粘液质特征,果戈里具有抑郁型特征,他们都成为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在文学领域里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于气质,希布格拉里很早有一个古典分法,即将其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这种分法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延用。

希布格拉里的学说与后来的巴甫洛夫高级神经学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胆汁质相当于巴甫洛夫的兴奋型,多血质相当于活泼型,粘液质相当于安静型,抑郁质相当于懦弱型。胆汁质表现为精力旺盛,态度直率,易激动,有时暴躁。这类人是由于神经活动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因此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平衡。其工作特点是带有周期性,能够以极大的热情去工作,克服困难,但一旦失去信心,有时会灰心丧气。巴甫洛夫说,如果这种类型的人没有这种平衡,只要他迷恋上一种事情,便会将自己的精力和资财挥霍无度,以致最后竭尽所能,消耗过度,直到真正感到忍无可忍之前才会善罢干休。多血质的人有很高的灵活性,善于交际,很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在集体生活中容易处事,朝气蓬勃。巴甫洛夫说,多血质类的代表热忱,多是具有显著工作效率的活动家,但是他们持久兴备只停留在感兴趣的事上,如果对这个事业没有兴趣,他们就会感到无聊,在与兴趣不符合的时候,很难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多血质的人往往智慧敏锐,对新事物敏感,能从事多样化、多变的工作,他们的成绩也是显著的。粘液质的人最适合从事有条理、持久性的工作,其缺点是不够灵活,有明显的惰性。由于不够灵活,故在集中注意力或转移注意力到别的事情的时候就需要时间。惰性使他们的创造性差,比较守旧。巴甫洛夫说,这种人是安祥的,是平衡的、坚定的、顽强的实际工作者。由于其神经过程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惰性,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埋头苦干,不为无关的事情分心。优点是细心、谨慎、感受能力强,在友好团结的集体中能和人融洽相处。所以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是不同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某个领域里的好的活动家。

性格不同的人一直是文学家描述的对象。文学家抓住了最生动、最本质、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来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和泼辣的王熙凤;《水浒》中有勇无谋的鲁达;巴金的《家》中犹柔寡断的大少爷……这些个性各异的人物因其性格的特异性在文学作品中闪耀着各自的光芒,散发着不同的魅力。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1-22
您的“人的性格能不能被改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因为除了您之外,好多人也都在为自己的性格缺陷,而苦恼、而困惑,都在为改变自己而不懈地努力,可又苦于屡战屡败、解脱无门。今天,我们就一起由浅入深地探讨一下“人的性格之谜“,以求找到“人的性格能不能被改变?”这个问题的答案,使更多的朋友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为了方便您阅读,我在每一小节前,加上了小标题。

习惯就是人格

若要解开“性格之谜”,我们就必须对于人的性格有一些了解。所谓人的性格,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一整套习惯,包括情感或情绪习惯,以及思维习惯。比如,有的人就习惯于发怒、有的人习惯于忧愁,这就是情感习惯;有的人习惯于多疑、有的人习惯于幻想,这就是思维习惯。我们平常,就是凭借着这些情感和思维习惯,来判断别人的性格。比如,对于多疑的人,我们会说:“他这个人,太偏激、太幼稚”对于易怒的人,我们又会说:“他呀,性格不好、脾气不好。”

其实,我们偶尔都会有发火或多疑的时候,但是,别人不会单凭着一个人的偶然表现,来对一个人下断言,只有某种情绪、情感或思维,屡次出现,成了这个人的特征、成了这个人一贯的表现和习惯,人们才会把它和一个人的性格联系在一起。所以,只有那些成了“习惯”的情感和思维,才能把它归之于人的性格。

只有核心人格是独特的

一个人在一生中,会形成很多习惯,或者说,人的习惯和性格会形成很多侧面,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占优势、起决定作用的习惯和人格。心理学把这种独特、占优势、起决定作用的人格,称做“主人格”或“核心人格”。象“大智若愚”、“含而不露”、“多愁善感”、“脆弱”、“乐观”、“忧郁”、“内向”或者“外向”,都是我们用来描述主人格或核心人格的词汇。当提起某人,我们首先联想到的有关他或她的特征,就是我们隐约感到的那个人的主人格。当我们谈到一个人的性格的时候,就是指这个人的主人格或核心人格。只有主人格,才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能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的人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的性格。当我们评论某人“有性格”或“没性格”的时候,指的就是一个人的核心人格是否突出。

性格反应都是自动完成

人的性格具有很多特征,了解了它们,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的性格。人的性格的第一大特征,就是自动性、或者说本能性。意思是说,凡是性格性的东西,不需要记忆、指挥、或者控制,只要有相应的环境或刺激出现,就一定会自动出现相应的情绪和思维反应。记住,是“自动出现”。比如,有一种“奴婢型人格”,由于有强烈的劣等感的情感与思维习惯,不管见了谁,心里面马上就会自动想到:“她一定讨厌我,我不如他,我必须低着头。”这些反应在见面的一瞬间,就已经形成了,尽管实际上这点时间根本就不够她进行现实的比较与判断。这些反应往往与现实环境不相称。虽然有时候她也会反省一下,甚至能够发现自己的感觉和判断是不符合现实的。但是,下次,她见到别人的时候,她还是会迅即做出习惯了的自动反应。这,就是人格的自动性特征。由性格决定的反应,就是自动的、本能的、不受理智和意志控制的。

人的性格相对恒定

除了性格反应的“自动性”特征外,性格的第二大特征,就是性格反应的“恒定性”。意思是说,与性格相对应的情感与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就基本上长期保持恒定不变。比如,您可能有一位非常熟悉、非常要好的中学同学,在二十年后突然不期而遇,表面上,你发现他发生了很大变化、似乎感觉很陌生,可是如果真的有一天,你与他饮酒畅谈,您会发现,这位同窗好友,骨子里根本没有变化,只是服饰变了、地位变了,面具多了而已。当你把他的服饰、地位和面具统统剥光之后,你才会意识到:“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性格还是那个性格、人依旧还是那个人”。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到了性格的第二大特征,就是性格不随时间而明显改变,性格在一定时间限度内,是“恒定”不变的。

那么,人的性格为什么具备“自动性”和“恒定性”的特征呢?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断言,这些特征肯定对人的生存有好处,否则,这些特征就无法通过自然法则保留至今。那么,这些特征对人有什么好处呢?若想为这些问题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我们不得不追根溯源,去探寻人格形成和发展之谜。

生命的头5年——性格形成的关键

关于人的性格,心理学界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就是人的性格,是在遗传基础上,在童年期由生存的人际环境塑造出来的,这个人格塑造和形成过程,从出生的时候开始,至5岁左右基本完成。确切地说,到了5岁左右,人格塑造已经基本上完成了80%,或者说到了5岁,一个人的人格已经基本定型,其余部分,要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进一步补充和塑造。而且,5岁以后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已经无关大局了。也许,您现在才意识到,早在童年,我们的性格和与之紧密相连的命运,就已经基本确定了。

性格——父母性格的拷贝

我们知道了性格形成的时间——生命的头5年,接着,我们想知道的就是,在这生命早期的5年中,性格塑造和形成的具体过程,是怎样进行的。有些人一定会想,那些性格变态或扭曲的人,在童年一定经受过重大精神创伤或打击,给这些人的记忆和性格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判断,有一部分是对的,即情感体验的记忆或烙印,就是一个人形成一定情感或思维习惯的基础。一个人对于环境或周围世界的看法,取决于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和作用方式。但是,某种性格的形成,往往不一定具有那么多戏剧性。它往往是一点一滴、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慢慢地形成。比如,一个易怒的人,不是先天就容易或喜欢生气,而是从小就与一个爱生气、爱发脾气的亲人在一起生活,天天生活在生气的环境里,天长日久,慢慢地,也就模仿或学会了生气易怒的习惯。为此,我们可以算一笔帐。假如有一个特别爱生气、发脾气的母亲。平均每天当着孩子的面发一次脾气,5年就是1800次,试问,哪个孩子在多达1800次的熏陶和影响下,会学不会发怒呢?更何况,儿童的头5年,是学习情绪反应和思维方式的最佳年龄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给您一个5岁以内的孩子,您可以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随心所欲地制造出各种心理怪物来。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生命的头5年,之所以对于性格的形成和塑造那么重要,就是因为头5年孩子对于双亲特别依赖、因而,也特别容易受影响。所以,孩子的性格基础,是在生命的头5年,由赋予孩子生命、其后又养育孩子的双亲,一手缔造的。这种缔造,是在与孩子长期共同生活的几万小时内、在孩子对于性格塑造最敏感的时期完成的。谁抚养孩子、谁和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谁就是孩子性格的缔造和决定者。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果人从小与野兽生活在一起,那么,野兽,就成了孩子性格的缔造者,他的性格,也就具备了野兽的特征。这方面,并不缺乏实例。比如,印度的“狼孩”,由于自幼长期与狼生活在一起,导致“狼孩”无论在情绪、思维,还是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备了狼的特征,即具备了所谓的‘狼性“。所以,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狼孩”是人,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狼孩”是狼。我们有理由推断,一个孩子的性格,就是父母性格的拷贝和缩影。 性格改变的惰性,来自改变者自身

出于自恋,人的性格一旦确立,就会恒定不变,自动发挥作用。人们就会本能地对其加以保护和肯定。因为再不完善的性格,也会被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固定的适应环境的模式,有总比什么都没有安全。大家一定要牢记,再糟糕的性格,也对人有某种好处。所以,人们会围绕着从小形成的性格,建立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的人生哲学体系,并且,象保护生命一样,坚定不移地保护自己的人格,无论那些人格在外人看起来,是多么的扭曲、低效。比如,多疑的人信奉的是“怀疑一切”;具有负罪感的人相信“因果报应”。这种体系一旦建立,就会有相应的模式与之配套。比如,“肛欲期人格”,非常守时、守约,办事循规蹈矩;“口欲型人格”贪得无厌、为所欲为。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人格体系和人生哲学,为自己相应人格的合理性,寻找很多理由。于是,我们就会发现,围绕着一个人的人格大厦,还修筑了许多辅助设施,有“保安处”负责保卫自己性格的存在、有“律师处”负责为自己的人格辩护,甚至还有食堂和动力车间,为自己的人格补充能量。所以,如果一个人的人格被触动或需要进行改变的话,是必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与本能的自动性和恒定性相抵触、必然会遇到本能的全面抵抗。因为人们对于改变性格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遭到进攻,危险!”所以,阻力是强烈的,而且,是步步为营的。这种阻力的关键来源,就在于人本身抗拒改变的本能,和面对改变的不安全感。所以,我们应该记住,无论我们在理智上多么愿意改变自己,我们的潜意识,还是会本能地做出各种阻抗。人性,就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就是拒绝改变和革新的。每当我们提出一个改变的理由的时候,脑子里马上会有一百个反对的理由等在那里。所有的改变,都是在一定压力下,被迫做出的选择。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据此得到一个初步观点:“改变人的性格,是一件非常难于达到的目标”,因为它会遭到来自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人性的强烈抵抗和反对。 性格改变——错过佳期的努力 除了我们内在的抵抗之外,人格难于改变的第二个原因在于:“错过了人格改变的最佳期”。大家都知道,学习体操,是有一定年龄限制的,超过了一定年龄,韧带的柔韧性差,就无法进行高难度的体操动作了,也就失去了练习体操的机会了;同样,人格也是在5岁之前最容易塑造,过了这个年龄段,因为很多情感的“神经反射弧“已经固定,改变起来,将难上加难。有些持有极端观点的心理学家,甚至干脆断言:“人的性格不可改变,那些所谓人格发生了变化的人,也是因为他的人格,原本就具备了可变性。”

根据以上两点分析,我们可以推断,“一个人的性格,从根本上是很难改变的,人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出有限的调整”。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心理医生,我比较认同这种观点。

年龄和潜力是性格改变的资本

性格难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经过艰苦努力,还是可以发生积极变化的。性格的改变受以下因素制约:首先,是年龄制约。性格的可塑性,与年龄成反比例。年纪越大,越难改变。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性格改变的年龄上限,大概在42-47岁。但是,这不是绝对的,极个别人在70余岁的时候,还可以做出一些性格调整。性格改变的第二个制约因素是,最初的性格是否具备改变的潜力。衡量性格改变潜力的指标,有以下三方面:一、对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是否有批判和排斥力——即是否“自我失谐”;二、对于改变自己的性格,是否具有足够的精神能量——即是否拥有足够的“力必多”;三、对于性格改变的承受力——即是否具备一定强度的自我功能。 生活和时间是性格的最佳雕塑师

在年龄适宜、具备一定的改变潜力的情况下,性格的改变自然会发生。性格发生改变的核心机制,就是“在寻求改变的内在驱动力之下,通过环境刺激、或者生活经历塑造人格。换句话说,性格的改变,是生活经历塑造出来的,生活和时间,是性格的雕塑师。这还可以分为自然经历、心理治疗经历、宗教体验等几方面。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自然生活经历与体验。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经历。生活经历,还可以被分为日常体验和超常体验。所谓超常体验,就是强度超常的、接近人的忍受极限的体验,比如频死感或死亡体验、极度冷热、孤独、饥饿、危险体验等等。有一少部分人,就是在极度超常的生活体验的刺激下,改变了人格、改变了生活态度、改变了人生观。日常体验,就是普通人每天的自然体验。日常生活的体验,对于性格的塑造效果,必须天长日久,才能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人的性格的变化,就是一个经历和时间的函数。心理治疗经历和宗教体验,只是人的性格改变的小插曲,是性格改变的催化剂。在理论上,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应该能够促进人的性格的改变。但是,无论心理治疗还是宗教体验,都不是人的性格能否改变的关键。最关键的,是人本身的改变潜力、改变欲望和改变能力。 “彻底改变人格”——徒劳无益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性格改变的限度、性格改变的途径。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所谓的“改变性格”,是要改变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我想把我的性格全部改变”,“我想洗脑”。其实,世界上没有最好或最坏的性格,每种人格,都有其独特的适应性。没有任何一种人格需要被彻底改变。我们想要改变的,只是矛盾、不适应、于己于人不利的那部分人格特征。我们不是要重建人格,我们是要修改、重新搭配和组合人格。只要一个人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足以证明,他人格中的大部分,是健康和适应的。“彻底改变人格”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 改变性格的三大要点

改变的要点有三,首先是,在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暂时接受自己的性格缺陷。自责和自卑不会给自己带来丝毫益处。况且,性格缺陷不是自己的错,它是父母亲的杰作,我们只是命运的承受者和改变着。 完全接受了自己之后,就是冷静的分析自己性格的所长所短,尽可能扬长避短。

第三点就是学会等待和寻找机会,所谓等待,就是充分意识到,“改变是一个时间函数”,有时侯,听其自然,就是最佳的改变方式。所谓机会包括超常的生活经历、心理治疗、等外界的帮助。机会总是出现在准备好了的人面前。

索长海朋友,我觉得,生活中没有绝对好的人格,也没有绝对的希望。无论喜欢与否,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每种性格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也伴随着与性格相应的希望和可能。我们无法选择父母赋予我们什么样的性格,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在有限的人格限度内,寻找适合自己人格的希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19-02-19
性格,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秉性,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总体反映。它的形成与完善,受着社会大环境和周围小环境的制约。良好的性格可以为人凭添魅力和风采。青年时期是塑造和优化性格的关键时期,可根据以下5个原则着手进行塑造和锻炼。
1.循序渐进原则。莎士比亚说:“金字塔是用一块块石头堆砌而成的。”优良性格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同样,不良性格的克服也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是一种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这种稳定性特点决定了性格的形成和转化只能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一个一向心急火燎、办事急躁、快手快脚的人,要他一下子变得稳重镇定、泰然自如,那是很困难的。同样,一个心胸狭窄、性格暴躁的人,要他马上变得雍容大度、豁达宽容,也是办不到的。因此,无论是克服不良性格也好,还是塑造优良性格也好,都必须坚持循序渐进、从大处着眼小处做起的原则。
2.渐变转化原则。人的情绪是性格的特征指标之一,它对性格的形成和转化具有诱导感染作用。比如,一个性格暴躁、个性很强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培养安定平静、从容不迫的情绪,使自己经常保持心平气和的心境,以促进暴躁性格的渐变转化。一个人如果能经常地消除烦恼、愤怒、急躁等不良情绪,对克服急躁易怒的不良性格肯定是有好处的。积极性的情绪鼓励愈经常愈持久,对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培养也就愈有利。
3.以新代旧原则。一种不良性格形成后,要改变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办法之一就是从改变习惯入手,用新的习惯来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习惯是性格形成的基础,一个人性格中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就是一种已经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性格,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反之亦然。因此,培养新的良好习惯去取代旧的不良习惯,对于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是很有帮助的。比如,你向来好胜逞强,办任何事情都不甘示弱,因此而经常使自己惴惴不安、精神紧张。为此,你就要放弃做一个“强人”、“超人“的企图,中止以眼前胜败来衡量成绩的习惯,而培养起从大处着眼、从长处看问题的习惯。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以新的良好习惯去取代旧的不良习惯,那么优良的性格就能逐步形成并巩固下来。
4.积累性原则。一个人的性格,一般都可以表现为临时性和稳定性两种不同状态。稳定性状态始终存在于个人的性格特征之中,而临时性状态仅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环境和过程之中,一旦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它便不复存在。比如勇敢,在有些人身上即表现为一种稳定性性格,不论什么情况,他都是勇敢的;而在有些人身上则仅为一种临时性状态,即他只是在某地某时某事上才表现出勇敢。当然,临时性状态是不巩固的,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它就会消失。但这并不是说,临时性状态和稳定性状态是互不相容,不能转化的。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把临时性状态作为培养良好性格的起点,并使这种状态始终保持下来,积累起来,使之逐步成为稳定性状态,那么,就能达到优化性格的目的。
5.自我修养原则。性格优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人自我修养水平不断提高和强化的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为此,你必须要以坚强的意志,进行持久不懈的自我修养。要学会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要善于抑制旧习,克服不良欲望。
第4个回答  2019-12-09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否性格是与生俱来、终生不变的呢?其实不然。
在了解性格之前有必要了解人格。人格在心理学上有时叫个性,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因此人格就表现在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行为能力、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一般地讲,人的形成与生物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从好的方面讲,人对现实的态度包括热爱生活、对荣誉的追求、对友谊和爱情的忠诚、对他人的礼让关怀和帮助、对邪恶的仇恨等等;人对现实的行为方式比如举止端庄、态度温和、情感豪放、谈吐幽默等。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结合就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性格。在性格这个问题上,恩格斯曾说,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么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在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对现实的态度,怎么做说明人是怎么追求的,反映了人对现实的行为方式。性格从本质上表现了人的特征,而气质就好像是给人格打上了一种色彩、一个标记。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方面的特点,赋予性格光泽。同样是热爱劳动的人,可是气质不同的人表现就不同:有的人表现为动作迅速,但粗糙一些,这可能是胆汁质的人;有的人很细致,便动作缓慢,可能是粘液质的人。气质和性格就这样构成了人格。

怎样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以下是一些生活小习惯,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生活:1. 坚持每天写日记:通过记录每天的事件和感受,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2. 每日锻炼身体: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还能增强自信和自我控制力,从而积极影响性格和生活方式。3. 不断学习新技能:探索自己的潜力,提升...

怎么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呢?
1. 提早起床。早起可以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让人更加清醒和充实。这可以改变懒散的性格,提高做事效率。2. 运动锻炼。经常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也可以改善情绪,培养耐力和毅力。这可以变得更加健康积极。3. 阅读学习。多阅读有益书籍和学习新知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人生与工作经验。这可以变得更加开明...

怎么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我感觉生活中很多 小习惯都可以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生活1、学习一项新技能,学习一项新技能可以帮助一个人增强自己的自信和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经验。可以尝试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一种新的手艺等。坚持每天阅读: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思考方式,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如何去改变性格
11.专注搞钱 兄弟们,认真搞钱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卡里有钱了,走路都带风,减少求人的机会,又怎么还会性格软弱。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改变自己的行为,是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心理素质的。 如果你内向而又软弱,那么就从改变白己的行为开始! 1 评论 分享 举报 为...

怎么样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有一些生活小习惯可以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生活,以下是一些例子:1. 早起:每天早起可以让人更有精神,更有时间安排自己生活,从而提高效率和自律性。2. 运动:运动可以让人更健康,更有活力,更自信,同时也可以培养毅力和耐力。3. 阅读:阅读可以开阔人的眼界,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同时...

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我认为,生活小习惯可以慢慢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生活。以下是我总结出的几个小习惯:1. 坚持每天写日记。写日记可以帮助我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思考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优点。这样可以慢慢地改善自己的性格和生活,变得更加自信、成熟和积极。2. 坚持每天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可以帮助我保持...

怎么改变一个人性格
1. 养成早起习惯:每天早起可以帮助人们充满活力地开始新的一天,为日常生活留出更多时间,提高效率和自律性。2. 坚持运动:定期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还能增强自信心,培养毅力和耐力,提升生活质量。3. 阅读广泛:阅读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思考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方式。...

有哪些好习惯可以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可以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生活的小习惯有:1、每天坚持晨跑。首先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其次,可以使性格变得更坚强,更有毅力。散步 2、每天读书 每天可以抽出时间读书半小时或者一小时,有时间也可以延长一点时间读书,可以使人丰富自己的头脑,还可以让人变得更有气质,更豁达,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怎样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生活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生活小习惯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以下是一些可以慢慢地改变一个人性格或生活的生活小习惯:1、饮食规律:保持饮食规律可以增加身体健康,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心情和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2、健身运动:坚持健身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加自信心,并帮助减轻压力和...

怎样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以下是一些生活小习惯,可以慢慢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生活:1. 每天写日记:写日记可以帮助人们记录下每天的事情和感受,从而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2. 每天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同时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改变性格和生活方式。3. 学习新技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