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我国文化对于人性的假设是怎样的?

简答我国文化对于人性的假设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儿童呢。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08
自变量X视为非随机变量; 当自变量x取某特定值时,对应的y值服从正态分布,且这些正态分布对于不同的x值是等方差的; 建立的回归方程实际上是自变量x取值与随机变量y的均值之间的关系式。

中国传统的人性假设有什么?
中国传统人性假设:性善论(孟子):人性本善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人之所以会“为不善”,除了外在的环境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由于个人对自身内在因有的善的规定性缺乏主动的内求与反省。孟子认为,善端需要不断培养才能启发人的“良知”,使人为“善”而不为“恶”,也就是说,只有重视人...

简答我国文化对于人性的假设是怎样的?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联系中国实际谈谈你对人性假设的理解
7. 在文化历史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对人性有善恶两种假设,现代化不应完全摒弃传统文化。8. 社会组织方面,改革开放前的“单位”制体制未能实现集体主义精神,不利于风险承担和个体自主。9. 理想的市场和行政组织应结合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特点,实现个人与公共利益的统一。10. 国企改...

人性假设的含义是什么谁来帮我分析一下
传统观点(X理论):雇员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等.新观点(Y理论):雇员天生勤奋,能够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在X理论的驱使下,管理人员往往存在着一个极端:领导管理人员可能是“严厉的”、“强硬的”,他们指挥人们行为的方法是(常常被伪装起来的)强迫...

联系中国实际谈谈你对人性假设的理解
(一)在文化历史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儒家文化的历史,儒家对人性的假设有“性善论”和“性恶论”。新中国的建立和现代化的任务在文化意义上正在于逐步变革这种场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甚至全盘西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否定儒家精神。任何创新都无法抛弃或割裂传统,即令创造历史的人们在...

中国民本思想对队人性的假设是什么
二、对人性假设理论的评价 1、中国历史上有(人)性本善和性本恶的争论,两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性善论难以解释小孩长大之后为什么会去干坏事;性恶论难以解释为非作歹的人为什么能弃恶从善。2、个人善的行为或恶的行为都是后天形成的,不是先天本性造成的。善行的外因包括家庭的道德熏陶和社会的道德...

什么是人性假设?如何看待各种人性假设?
关于人性的假设有许多不同观点,其中代表性的有:经济人假设(X理论)、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和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经济人假设(X理论)认为,人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积极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四个特点。人必然是自利的,且不是孤立的。追逐个人利益...

人性假设的含义是什么
人性是复杂的,绝不可简单地用性善或性恶来解释, 也不能只用X理论(经济人)或Y理论(社会人)来解释。 与中国古代的人性可塑论相近,西方管理学家沙因提出“复杂人”假设,认为以往的人性假设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只适合一定的时代和一定的人。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不同的条件动机亦不同。1970年,美国管理学家莫尔斯...

人性假设是指什么?
人性假设理论是指对人类本质的一种假设,对于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人性假设理论中,X理论和Y理论是两种常见的假设。X理论认为人类的本质是自私的,人们的行为都是出于自我利益的追求。这种假设认为人们只会在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或获得回报时才会参与某种行动。因此,X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

中西方人性假设理论有何异同?怎么样产生的?为什么?
1. 人性的本质:西方人性假设理论认为人性本恶,即人类天生具有自私、贪婪、懒惰等特性,这些特性需要被约束和规范。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假设理论则认为人性本善,即人类天生具有仁爱、勤劳、善良等特性,这些特性需要被发扬和传承。2. 人的自我实现:西方人性假设理论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认为每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