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有:
1.清朝腐败,贪污军款。
清末,满族中央政权的衰弱,汉族官僚李鸿章等人纷纷崛起,清政府落后的专制体制,由此产生的腐败政治,在军队中也形成不良风气,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曲意取宠,一味迎合,追逐个人利益。
2.装备劣势,火炮原本质量就不行,火炮,战舰节速都比不过日本。
清军以劣势兵力(清军3000吨以上军舰两艘,3000吨以下军舰10艘,日军3000吨以上军舰8艘,3000吨以下军舰4艘)迎击日军。
3.日本准备充分。
日本破译了中国的电码,对北洋水师的行动了如指掌.并且在战前多次演练,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和战术,而北洋水师则是仓促应战.
清朝时,中国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旗、军旗,最初的海军军旗设计来自于阿斯本-李泰国舰队时期由李泰国所设计的三角黄底青龙旗,后被北洋海军沿用。1880年代改为正方形。
《北洋海军章程》颁布后,遂正式成为最早的具有近代化意义的中国海军军旗。后来的大清帝国国旗也是沿用此图案。
黄底青龙旗为羽纱质地,底呈正黄色,用羽纱镶嵌青色五爪飞龙,龙头向上,分为大小四号:头号横长1丈5尺6寸,宽1丈6寸5分;二号横长1丈3尺9寸,宽9尺5寸;三号横长1丈1尺5寸,宽7尺6寸;四号横长9尺6寸,宽6尺三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洋水师
原因:
1、削减经费
1891年,在户部尚书,即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主张下,严禁北洋水师再添加新的“舰、炮、军火。”李鸿章只能通过在天津的兵工厂,给北洋水师生产炮弹。 经费的大幅度削减,令北洋水师举步维艰。
战舰无法更新,原有战舰“……济远火炮尚未齐备,经远、来远尚缺尾部主炮,定、镇两巨舰,应添快炮六尊,威远前膛旧炮,不甚灵动……” 同时北洋水师也买不了新的战舰。而日军在甲午战争前“以国赌运”,购买了大量新式战舰,中日海军力量的对比也发生了逆转。
2、党派争斗
清朝后期,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言官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北洋洋务派关系日益恶化。帝党打击淮系的主要手段还包括点对点打击淮系文武大员。
3、腐败原因
北洋海军部分继承了晚清军队落后的制度和习气,水师后勤管理腐败。甲午战争时,绥军和巩军由淮军将领戴宗骞统领,戴宗骞首先是不顾丁汝昌的反对,执意组成机动队,对数万登陆日军进行突击,结果却像飞蛾扑火,无济于事。
其次是关于炮台的位置和守军人数的安排,戴宗骞和丁汝昌也意见不同,刘含芳对此评价二人关系:“彼此均有意见,遇事多不面商”。
4、战略军备
在整个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没有明确和日本联合舰队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战略,未制定出战略计划,日本海军则制定了明确的作战预案,是以夺取制海权为中心的海军制胜的方案。从而使联合舰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导致北洋水师战略上陷于被动。
而在海军军备,战前日本联合舰队从总吨位、火炮配置、水兵数量、航速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过了北洋水师。
5、技术
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缺乏带反后座装置的速射炮,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北洋海军另一个技术缺陷是缺乏与日本联合舰队抗衡的快速巡洋舰。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向不利,难以协同作战。
由于战前两年清财政困难,停止进口枪炮舰船,北洋水师弹药储备严重不足。还有弹药不足、炮弹击中敌舰而不爆炸、所用炮弹“不合式”的情况。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
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因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始重建,1909年合并为巡洋舰队。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因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有:
清朝腐败,贪污军款
清末,满族中央政权的衰弱,汉族官僚李鸿章等人纷纷崛起,清政府落后的专制体制,由此产生的腐败政治,在军队中也形成不良风气,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曲意取宠,一味迎合,追逐个人利益。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兴局厂、北洋水师就是李鸿章的个人资本,当时的《北洋水师军章程》有规定,总兵以下各官,皆中年住船,不建衙,不建公馆。提督丁汝昌则在海军公所所在地刘公岛盖铺屋,出租给各将领住,夜间住船者,一船有半。而作为最高统帅李鸿章,也对这种视军纪为儿戏的举动睁只眼闭只眼,直到对日宣战前一日,他才急召丁汝昌带官兵住船
装备劣势,火炮原本质量就不行,火炮,战舰节速都比不过日本
清军以劣势兵力(清军3000吨以上军舰两艘,3000吨以下军舰10艘,日军3000吨以上军舰8艘,3000吨以下军舰4艘)迎击日军。受限于军舰制造时的技术条件,北洋军舰有效射击距离不超过3000米,而装备了新式测距仪的日本军舰吉野,有效射程可以达到5000米。日军还装备了新式的速射炮。
日本准备充分
日本破译了中国的电码,对北洋水师的行动了如指掌.并且在战前多次演练,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和战术,而北洋水师则是仓促应战.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洋水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1、削减经费。锅炉问题,北洋水师的军舰舰龄较久,在甲午战争前夕,大部分军舰的锅炉已经到了报废年限。1893年丁汝昌多次申请更换锅炉,但是局限于户部的政令,此事基本不具有可性。“锅炉汽管本皆旧朽,经此震动,多有渗漏”则是对于“靖远”舰当时的描述。三是炮弹问题,北洋水师所使用的炮弹,多是天津机械局生产的实心弹,多有尺寸不合格,无法使用的。
战舰无法更新,原有战舰“……济远火炮尚未齐备,经远、来远尚缺尾部主炮,定、镇两巨舰,应添快炮六尊,威远前膛旧炮,不甚灵动。同时北洋水师也买不了新的战舰。而日军在甲午战争前“以国赌运”,购买了大量新式战舰,中日海军力量的对比也发生了逆转。
2、党派争斗清朝后期,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言官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北洋洋务派关系日益恶化。作为翁同龢的门生,光绪皇帝深受其思想熏陶,深以清流言官的意见为是。光绪皇帝认为李鸿章胆小怯懦,认为其在对日作战上过于谨慎。
于是1894年7月16日,光绪皇帝下旨,申饬李鸿章,令其将北洋的全部军队送上前线,准备作战。“将布置进兵一切事宜……若顾虑不前,行事拖沓,循致贻误战机,定惟该大臣是问!
3、腐败原因。北洋海军部分继承了晚清军队落后的制度和习气,水师后勤管理腐败。
扩展资料: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因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始重建,1909年合并为巡洋舰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水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一 削减经费。1888年,晚清政府觉得已经可以一劳永逸,不知道海军是一个要持续投入、持续发展的军种。在户部尚书,即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主张下,严禁北洋水师再添加新的“舰、炮、军火。”李鸿章只能通过在天津的兵工厂,给北洋水师生产炮弹。
二 党派争斗。清朝后期,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言官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北洋洋务派关系日益恶化。作为翁同龢的门生,光绪皇帝深受其思想熏陶,深以清流言官的意见为是。光绪皇帝认为李鸿章胆小怯懦,认为其在对日作战上过于谨慎。于是1894年7月16日,光绪皇帝下旨,申饬李鸿章,令其将北洋的全部军队送上前线,准备作战。
三 腐败原因。 北洋海军部分继承了晚清军队落后的制度和习气,水师后勤管理腐败,福建人把持着整个舰队日常职能,甚至在战斗中,管带还在岸上嫖妓。
四 战略军备。 清朝身居文武要职的人,不知道如何使用花费无数白银建成的舰队。北洋海军成军后,清廷便以为“自守有余”,停止了继续外购战舰的海军经费。在整个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没有明确和日本联合舰队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战略,未制定出战略计划,日本海军则制定了明确的作战预案,是以夺取制海权为中心的海军制胜的方案。
从而使联合舰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导致北洋水师战略上陷于被动。而在海军军备,战前日本联合舰队从总吨位、火炮配置、水兵数量、航速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过了北洋水师。
五 技术。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缺乏带反后座装置的速射炮,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据统计:150毫米口径速射炮每分钟可5发至6发,而同口径之刚性炮架的后装炮每分钟才1发。而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大量速射炮,达150多门,日本舰队充分发挥了速射炮的威力。
北洋海军另一个技术缺陷是缺乏与日本联合舰队抗衡的快速巡洋舰。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向不利,难以协同作战。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中国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东亚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国、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
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也因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三大原因造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原因二:舰船上的假公济私 在清朝腐朽统治中建立起来的北洋水师,军风受到严重侵蚀。当时,北洋军舰实行“责任承包制”,各船管带把下发的经费挪用到别处,只顾个人的贪图享乐,平时根本不去维修、保养舰船,甚至还参与走私,大小舰船也不作水战训练。让北洋水师一直引以为傲的定远、镇远...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有:1.清朝腐败,贪污军款。清末,满族中央政权的衰弱,汉族官僚李鸿章等人纷纷崛起,清政府落后的专制体制,由此产生的腐败政治,在军队中也形成不良风气,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曲意取宠,一味迎合,追逐个人利益。2.装备劣势,火炮原本质量就不行,火炮,战舰节速都比不过日本。...
大清GDP世界第一,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水师,为什么还是全军覆没了?
第五个原因就是技术落后问题。当时在黄海大战中,北洋海军缺乏一个速射炮,这是一个最知名的缺陷。如果在战争中技术落后了,那么就证明在这场战争中你处于被动的局面。而处于被动的局面就意味着你就要挨打。所以北洋海军由于这五个原因的缘故才导致在战争中失败,导致全军覆没的。
中国近代史上的北洋水师号称当时亚洲最强的舰队,却全军覆没了,分析原 ...
北洋海军另一个技术缺陷是缺 乏与日本联合舰队抗衡的快速巡洋舰。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 向不利,难以协同作战。北洋水师备战不足。所缺乏穿甲 爆 破 弹 (也就是所谓的开 花 弹 )一直被 存放在旅顺、威海基地的弹药库里。还有 弹 药 不足 、炮 弹 击 中敌舰...
海军实力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却在甲午海战中输得那么惨,原因为何?
六、清末政府的问题:清末的政府已经千疮百孔,清政府已经无力控制国家,权力均被大臣们掌控,导致国家的各个方面均出现了大问题,经济上国库亏空,外交上软弱无能,一心只想和谈。种种原因导致没有重视海军的发展和建设,从而使得北洋水师出现各种问题。所以综上6个原因,导致北洋水师在大东沟海战中遭受...
为什么北洋舰队最后全军覆没?
李鸿章自1888年建立北洋舰队以来,北洋舰队拥有舰船50余艘,官兵4000余人,雄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大舰队,成为大清帝国的骄傲。但为什么强大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一再击败,最后全军覆没呢?北洋舰队 第一,实力不济。虽然北洋水师成立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大舰队,实力要高于日本。但...
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为什么会全军覆没?
令人生畏的北洋水师为什么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难道是清政府腐败,战舰的炮弹填满了沙子?后来有学者分析在整个战争期间,北洋舰队没有制定明确的战略作战计划,错失了战争良机,导致日本舰队获得了战争主动权,让北洋舰队陷于被动,另外技术上的缺陷也是战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人则认为,是慈禧太后为修建...
谁能客观的说下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为什么失败?、
第三,消极防御思想使清军深受其害,并且是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罪魁祸首。黄海大东沟海战损失两艘主力舰之后,避战保船成为李鸿章的主虑,致使日军入侵山东之后,能在海陆两方夹击,北洋舰队成了日军的活靶子。第四,军事装备的差距也是清军屡屡受挫的重要原因。洋务运动几十年白手起家积攒下来的军事底子,在...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是在哪一次战役中?
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经过黄海海战、威海卫海战等战役,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收场。北洋水师的战败的原因 原因一、制度劣势。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实行君主立宪,经济改革,学习西方科技,重视教育,走上工业化道路。而大清仍然...
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
二、内部不团结。朝中的主战派与洋务派是水火不容,两者矛盾重重,主战派以清流派为主,清流派处处为难洋务派,而北洋水师是听从于洋务派,打起仗来,洋务派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左思右想,生怕被清流派捉住痛脚,这对清军是很不利的。同样,各级的将领也十分不配合,打仗时不要说默契,连调动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