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流沿革
柳子戏是五峰西南部与鹤峰东部盛行已久的一种地方戏曲。是从杨花柳戏发展衍变而来。而杨花柳戏是鄂西民间历史上“闹元宵”时候的一种小戏曲,约形成于明朝末年。据清《长乐县志》(今五峰县)记载,其声腔“杨花柳”始于原四川梁山调,是一种以“大筒”伴奏的弦歌。可能是因某些戏剧内容的关系,“杨花柳”在当地被借作隐喻“风流”、“轻佻”的特种贬义词。先辈艺人为给剧种避讳,便按方言习惯将“杨花柳”一词取“柳”字加名词后辍“子”得“柳子”一词加以变通,作为剧种新称,柳子戏之名即由此而得。
前述杨花柳传入五峰西南与鹤峰东部一带农村,不久即为当地专为“还傩愿”(禳灾之后敬谢傩神的迷信活动)司仪并兼演戏的一种半职业团体名为“傩愿坛”的搬演,称其为柳子戏。他们原演之戏称傩愿戏,极为原始。此后,柳子戏长期与这种傩愿戏同台共班,其面貌遂逐渐发生变化。
清康熙后期,时在全国已属相当发达的几大戏曲声腔艺术在今五峰鹤峰一带(古容美司治)逐日兴起,据《容美纪游》一书所述:康熙四十二年(一七O三年),容美司(包括今之鹤峰与五峰的大部分地区)宣抚使(“土司”)田舜年就已组成了戏班子教戏。有男女演员,唱吴腔、楚腔、秦腔、演《桃花扇》……另唱苏腔。“即在全楚,亦称上驷”。这说明在当时容美司戏曲艺术已经相当兴旺发达了。又据《长乐县志》载:田舜年之子田旻如承袭容美“土司”之职后,犹有“令女优演《桃花扇》传奇”之举。而且五鹤民间至今犹有田旻如某年(有说是雍正十年)为元宵看戏与冶大雄(后奕陵镇总兵)大生龃龉,后遭报复的故事。田旻如当“土司”的时期是从康熙四十七年(一七O八年)到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由此推断,前举戏班在容美司持续活动的时间至少在二十年以上,如此兴盛持久的戏曲活动,不仅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也推动了柳子戏的发展和变革。
当时的“傩愿坛”由于受艺术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直接搬用所见的吴、楚、秦、苏等大地方剧种的声腔艺术。但在这些戏曲艺术的影响和启示下,编创了一大批适合本地演出的表现悲欢离合、人情世故的大本头戏(艺人俗称“一家之戏”)。这些剧目为形成柳子戏的基本风格奠定了基础;在角色行当上将生角分成了老生和小生,将旦角分成了老旦、苦旦(相当“青衣”)、摇旦(相当“花旦”),而且增加了净角;在戏剧语言声腔上吸收了“唱引”、“念白”等艺术手段。但因为雍正末年,清政府为容美司“改土归流”事对容美用兵征讨,加之土司内部纠纷,以致经济萧条、民生不安,因而使柳子戏的变革和发展遭到了阻滞。
清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容美司分置为鹤峰州、长乐县后,由于地方政治局面渐趋稳定,农村经济开始恢复。遂有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的移民和商人、工匠大批深入,他们为五、鹤民间带来了文化交流。据老艺人说,清乾隆、嘉庆年间,五、鹤一带就有唱“南北路”的皮影戏常年活动。同时,还有一些皮影艺人和外来的小商、工匠参与了当地“傩愿坛”演戏。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的推动,加上艺人们的努力创造,柳子戏又从皮影戏中移植了一些历史题材的剧目,而且相应地吸收了“北路”唱腔。这一时期,戏班子虽然依附在“傩愿坛”内,但实际上已是独立的演出团体。其活动范围也大大突破了“还傩愿”的局限。演出场所也由农家堂舍扩大到了集镇舞台。据《长乐县志》载,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起,五峰城镇各大庙就兴建了戏台,仅湾潭一地就建了两座。据清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年)《鹤峰州志》载:当时“各庙神诞……届期醵金作会或演戏”已成“风俗”。由此亦可见乾隆、嘉庆两朝柳子戏活动兴旺情况的一斑。
据老艺人回忆迫溯,大约一八八五年以后,始有唱“南北路”的南剧(群众俗称“大戏”)班子由湖南进入五、鹤。由于南剧班子长期在农村巡回演出,并常被有钱人请去“酬神、还愿”,使柳子戏艺人得到了与它直接进行艺术交流的好机会。在这种条件下,大约于一八九O年前后,柳子戏的声腔艺术得到了一次大的变革。从那时起,五峰的湾潭、鹤峰的五里、走马等地就相继出现了所谓“新杨花柳”腔(又曰“新柳子腔”)。它具体包括名为【同观调】(又说【铜官调】)、【狗思羊】(又说【狗撕羊】或【狗狮羊】)、【丑角板】和名曰一流【杨花柳】、二流【杨花柳】、【八字词】的一些的曲牌。这种新腔,在曲调上虽基本上还是“老杨花柳”的旋律,但却改掉了原来唱成半衬字的尾腔,形成了初具板式的上下句。在唱法上,除丑角无变化外,生、旦两行皆由原来用真声平腔变成了真假声结合,乐句尾部用假声翻高腔。
五、鹤一带的柳子戏由于长期处在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环境中,而且历来又无职业班社,加上在三十年代又有艺人遭当地反动团练残害。所以,在解放前的一个长时期内并没有得到继续发展。柳子戏的声腔一直在沿着以【同观调】、【丑角板】(即【八字调】)等“杨花柳”腔为主,以【北路】腔为辅,有时还夹以【打锣板】的路子流传至今。
(二)流行情况
柳子戏在湖北现主要集中于五峰县西南部湾潭镇与鹤峰县东部五里、走马镇一带。业余戏班有十余个,演员达一百五十余人。主要分布在农村村组和小集镇。多于冬春农闲和逢年过节在附近农村演出,远及湖南边地。五峰业余柳子戏剧团在文化革命前也多次参加县级会演。历史上,长阳、宜都、来凤、咸丰等县也有足迹。各地农民,喜闻乐见。今之五、鹤农村,成人多知“杨花柳”。
(三)主要剧目
柳子戏的传统剧目,据粗略统计,有近百个。按其来源可分四个方面:
1、原始的杨花柳戏保留剧目。如:《扫地挂画》、《王木匠打嫁妆》、《姚癞子讨亲》、《蠢子回门》、《王大娘补缸》、《赶子上川》、《王容卖货》、《胡氏观灯》、《秀英洗裙》等生活小喜剧,艺人称之为“哈哈戏”。
2、根据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编创的剧目,如:《双蝴蝶》(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孝感天姬》(董永与七仙女故事)、《大采桑》(张四姐与崔文瑞故事)、《曹安杀子》(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打金银》、《谢文清耕田》(《解带封官》)、《二仙传道》(刘海戏蟾故事)、《打仓救主》、《打芦花》、《丁贵讲书》、《培花得报》(秋翁与花仙故事)、《陈光齐试妻》、《大经堂》、《小经堂》、《阴功报》、《围花楼》、《紫金杯》、《兰桥会》、《三星庆寿》、《手巾记》、《偷梁换柱》……等。这类剧目多表现悲欢离合,人情世故,艺人称之为“一家之戏”。
3、由南剧、皮影戏等剧种中移植改编过来的剧目,如:《仁贵回窑》、《樊梨花闹营》、《芦花河》(樊梨花斩子)、《金光阵》(樊梨花产子)、《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白马关》(“杨文广招亲”)、《铡包勉》、《斩庞洪》、《杀郭槐》、《铡驸马》(“陈士美不认前妻”)、《南天带》……等 。这类戏主要表现历史题材,艺人俗称“一国之戏”。
4、由傩愿戏吸收来的剧目,如:《拷打小桃》、《拷打龙女》等。
综上所述,柳子戏的传统剧目题材主要是侧重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些剧目虽然在内容上多是精华与糟粕混杂,但主要思想倾向很明显是反对封建压迫,追求个性解放;反对贪富欺贫,主张惩恶扬善;反对权奸枉法,向往清明政治,基本上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所以一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四)艺术特点
柳子戏,演出形式比较灵活,有台可演,无台也行,农家堂屋晒场皆能作戏。只需卸门搭矮台,以便群众观看;挂被单作底幕,以示活动区域。人物上下皆左出右进,场次变换随演唱表明。尽管演出往往一人数角,通宵达旦,但因同场人物不多,戏班队伍精干,故亦不显慌乱。对此,艺人中素有“七紧八松九快活”之说。
柳子戏在表演艺术上具有一定特色。生、旦两行虽有近似南剧的一些表演程序,但演来却更真实细腻,接近生活。丑角表演生动活泼,特具山野风味,由于多扮聪明机警、热情善良、诙谐风趣的劳动人民,故向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赞赏。净角在戏中一般只演“山大王”,表演粗放豪爽,戏装别具一格,头盔仅插雉毛一根,靠旗只用三面。旦角过去“踩跷”,现已废。
五峰西南部以湾潭为中心,包括毗邻鹤峰边地,在唱腔上则比较夹杂,“杨花柳”与“北路”常用于一戏,但亦有基本分工,艺人谓之“武不唱‘同观’(调),文不唱‘北路’”。但剧目题材比较多样,戏路也较广,且有武场和袍带戏,表演上生活气息较浓,有些武功还是用的民间技艺。如打“靠棍”、“翻”、“十样景跟头”等。故而更富山野特色。
总起来看,柳子戏在唱、做功夫和锣鼓演奏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且有一些体现各项艺术特点的代表性剧目。艺人中所谓“唱死的《芦花》(《打芦花》)、打(指打锣鼓)死的《劈棺》(《大劈棺》)、做死的《兰桥》(《兰桥会》)”就是这一情况的总结。
(五)音乐曲调
柳子戏的唱腔,主要部分是属梁山调声腔系统的“杨花柳”音乐,通称“柳子腔”。在结构上兼有“板式变化”和“曲牌连接”两种形式。其曲牌有【同观调】、【正官调】、【八字调】【狗思羊】、【蚵蚂赶调】、【月调】、(又称【团圆板】)、【阴调】(又称【幽冥调】)、【佛句子】等。其中【正官调】又有“哀子”、“导板”、“一流”(又称“十字韵”)、“二流”、“抽二板”、“垛板”、“幺板”等板式唱腔,是生、旦主腔,表现力强,长于叙事、抒情。多配大段唱词演唱,乐句尾腔一律翻高八度唱“窄声”。【蚵蚂赶调】、【狗思羊】同属“宫调”式,基调活泼、明快,多用于人物问答或者表现热烈场面。【八字调】有两支旋律不同的曲牌,基调诙谐、风趣,是丑角专腔。分别为“宫”调式和“征”调式。【月调】旋律优美、欢畅,属“宫”调式,多用于喜庆场面。【阴调】旋律激越,属“宫”调式,多用于表现人物悲痛至极的情感。【佛句子】基调悠扬,属于天宫神仙一类人物的专腔,为“征”调式。
柳子腔的曲牌大都是上下句音乐。板式共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无板无眼”三种。运用时除【正官调】的几种板腔常连用于一段唱词之中外,一般均是一支曲配一段词。但【正官调】“二流”与【蚵蚂赶调】或与【八字调】却常以“集曲”形式由不同角色各用单句或双句反复对唱并配以固定的伴奏曲,形成唱腔与唱腔、唱腔与伴奏在旋律上特殊的调式交替。柳子腔在唱法上生、旦都是真假声结合,丑角为大嗓平腔。【幺板】分只唱半句词唱完全句词两种情况。
柳子戏的唱腔,除“杨花柳”(柳子腔)外,另有属皮黄戏声腔系统的【北路】,亦分“导板”、“一流”、“二流”等板式。基调激昂,专用于净角或武场,伴奏用京胡(俗称“小筒”)。【北路】之外,还有许多来至民歌、花鼓的小调,乐曲一般都较明朗、欢快,多用于表现喜剧场面。五、鹤边界业余艺人有时还在戏中夹用傩愿戏唱腔,称之为【打锣板】,是击节式徒歌。据说是在无乐器伴奏或唱累了的情况下才用。
柳子戏音乐除上述唱腔曲牌外,还有几支丝弦曲牌,艺人们称之为“冷台”曲子,如:【杨花柳】、【狗思羊】、【青丝柳】、【观音扫店】、【蚂蚁上树】、【大起板】、【柳青娘】、【半边月】、【大开门】、【小开门】、【扯丝调】、【节节高】等,一律用“大筒”演奏,为各式人物表演时所必不可少。
柳子戏的伴奏乐器,管弦方面主要是“大筒”。它与二胡相比,琴杆粗而短,琴筒大而长,拉出的声音比较浑厚。演奏时,在定弦(2—6)的情况下,却以食指按在(4—i)音位切把。这样上下滑动按弦演奏,尤显“杨花柳”的特殊风味。特别是以两把大筒筒定正反弦(艺人称为“南北调”)合奏,更丰富了音乐旋律的色彩。除“大筒筒”之外,伴奏乐器尚有京胡、唢呐、笛子、琵琶等。打击乐器方面有土制大锣、勾锣(小锣)、头钹、二钹、棋子鼓(小堂鼓)和柘子(又叫“磕子”,是一种竹制的梆子)。演奏时以梆(柘子)代板。一套复拍节奏的锣鼓经很具鄂西山区民间艺术特色。 源流沿革
堂戏,是五峰县西北部的一种地方戏曲,因仅限农舍堂中演出而得名。唱堂戏,角色表演主要是踩“升子底”,近似于扭花鼓子,所以又称之为“踩堂戏”。(“踩”即用人表演的意思)。
堂戏是兼唱“杨花柳”大筒子腔和“太和调”皮簧腔两种声腔的地方小剧种。
“杨花柳”主要用于表演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它的唱腔简单,伴奏仅大筒子胡琴一把。凡用“杨花柳”演唱的三小戏艺人称之为杨花柳戏或花戏。
关于它的源流,相传始于明代由四川经巴东传入五峰,距今大约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从文字资料看,仅在清咸丰二年(1852年)《长乐县志》(五峰县旧称长乐)卷之十二“风俗志”上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正月十五,……是夜,张灯演花鼓戏,曰闹元宵。……演戏多唱杨花柳戏,其音节出于四川梁山县(今梁平县,笔者注),又曰梁山调。”
现在,五峰县西北部流传的花戏却无“梁山调”和“花鼓戏”的叫法。但是,唱花戏必须唱“杨花柳”,同时,当地群众所沿袭的以戏闹元宵的风俗亦无变更,所以,《县志》中所提供的关于“杨花柳”的源流情况是可信的。
“太和调”原系皮影戏音乐。对于它的源流尚无据可考。但就五峰县西北部一带民间艺人介绍的情况看,皮影戏于清嘉庆甲子(1804年)年间就已盛行。当时,花戏艺人见皮影戏能演唱广阔的社会内容,戏多见大本头,唱腔也较为丰富。所以,艺人觉得“杨花柳”音乐简单,难于唱大本头,不过瘾。为了满足群众看大戏的要求,花戏艺人便将皮影戏音乐(太和调)直接搬过来人表演国家之戏,群众称之为正戏。
在吸收“太和调”之后,堂戏的音乐唱腔就丰富多了。戏文也就有了“花戏”、“正戏”的区别。一般来讲,花戏(三小戏)只用“杨花柳”演唱,正戏(国家、朝廷之戏)以“太和调”为主兼有“杨花柳”唱腔。但囿于鄂西五峰县西北部地区山大人稀,文化落后,交通不便,加之堂戏仅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上演,致使堂戏音乐的发展一直处于滞留状态,至今,依然十分原始。
流行情况
堂戏曾流行于五峰各地,以西北部为主要活动区域。在五峰历来没有职业堂戏戏班。每值春节,那些各村各寨的业余班子,受农家各户邀请,逐户演出堂戏,贺新年闹元宵。戏班除了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可以活动,其余时间仍务农耕。县境东部,由于地势开阔,系南来北往要道,另从外地传进了一些其它形式的民间艺术,因此,堂戏在此地就逐渐被淘汰。而西北部地势险峻,山峦重叠,交通不便,使这个为当地民俗—闹元宵服务的剧种,未被其它民间艺术形式更替。
主要剧目
堂戏有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两个方面的剧目,特别是歌颂忠臣良将,伸张大义灭亲,追求个性解放以及婚姻自由等内容的传统剧目有所偏重。
以“杨花柳”为主腔音乐的花戏:有《滚花灯》、《南山捡子》、《磨房产子》、《艾舅子挎包》、《王容卖货》,《马宗讨封》、《丁瘌子讨亲》、《秀英洗裙》、《蠢子回门》等。
以“太和调”为主腔音乐兼有“杨花柳”唱腔的正戏:有《四将争亲》、《辕门斩子》、《陈士美不认前妻》、《杀四门》、《走马荐葛》、《徐庶过江》、《唐僧出世》、《明王天子游夏国》、《夏举人上京求名》、《生死牌》、《正德殍封》、《董永招亲》、《平贵回窑》以及现代戏《三世仇》、《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冷妈妈坐水牢》、《张士发帮工》、《铁牛进山》等。
艺术特点
堂戏历来不在露天演出,舞台布置也比较简单。只需在农舍堂中用门板搭起戏台(也有不搭台的),挂上一块被单大小的布作底幕,右侧放上一张桌子(拉胡琴、击乐),即可演出。戏开场前先由一个小旦登场用说白伴以“冷台”音乐,向东、南、西、北四方“送字”(福、禄、寿、喜)或“送雀雀”(赶瘟神)或“挂画”(摇钱树,聚宝盆之类的画),以表示向东家恭贺、取吉利。接着由一个小丑登台用快板说“十二月”。艺人称“送字”之类的表演为“定台”。“定台”毕,便演出花戏或正戏。戏无正规台本,多为熟悉小说或民间故事情节者派角说戏。唱词有五言、七言、十言偶句的四句头和长段体,其声韵、说自全用方言土语。服装便衫所代,画妆也毫无讲究,演出不分场次,只要不违背其主要情节可随意“薅”词,以撩逗观众追求效果。因此,剧本冗长,“水词”成堆,一出戏就是一夜。
音乐曲调
堂戏以唱“太和调”为主,“杨花柳”为辅。“太和调”原系皮影戏音乐,吸收到堂戏里以后,加以改造,成了堂戏的主腔。唱腔主要有“南路”、“北路”(一流、二流)。“南路”多用于忠臣文官。“北路”多用于武将、奸臣。
“杨花柳”唱腔仅存一支,分为生、旦、丑腔,行腔都差不多。它的旋律明快、活泼,近似民歌,具有山乡风味。曲尾音落“5”,它一般用作花戏或者正戏中的下层人物唱腔。另外,还有几支丝弦曲牌只作“冷台”音乐。丝弦用大筒胡琴一把,击乐用土钹一幅,土锣一面,勾锣一个,堂鼓一柄。
傩 愿 戏
傩(nuo)愿戏是五峰中西部曾经流行的一种古老剧种,与原始巫教、巫术的关系极为密切。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傩愿戏是为迎傩神驱疫消灾、酬谢傩神还愿而唱的戏。由巫教歌舞发展而来,堪称戏剧的活化石。
1949年以前,五峰中西部有一种巫教班子,是专为“还傩愿”司仪兼演戏的半职业团体,称为“傩愿坛”。在酬神还愿的仪式中,分为请土地神、扫台、开山、参门、安营扎寨、点兵祭将、立标、勾愿等八出。艺人们头戴面具,边歌边舞、歌腔原始、动作粗犷。
傩愿戏是“还傩愿”活动的附属物。其主腔为击节式徒歌,除人声帮腔、吹打间奏外,不伴丝弦,艺人们谓之“打锣板”。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表演较为油腻。
傩愿戏主要剧目有《姜女寻夫》、《姜女下池》、《姜女晒衣》、《雪山放羊》、《拷打龙女》、《拷打小桃》、《毛货郎卖货》、《柳毅传书》、《槐荫会》等。
上世纪80年代,在湾潭、采花、红渔坪等地的“傩愿坛”老艺人还有汪祖海、阎先举、吴锡云、陈敬月、李美堂等。
五峰民歌第四节 地方戏曲
在五峰县西北部,堂戏是一种地方戏曲,因仅限农舍堂中演出而得名。唱堂戏的角色表演主要是踩“升子底”,近似于扭花鼓子,又称之为“踩堂戏”。堂戏是兼唱“杨花柳”大筒子腔和“太和调”皮簧腔两种声腔的地方小剧种。关于它的源流,相传始于明代由四川经巴东传入五峰,距今大约已有近三百年历史。
五峰民歌的第四节 地方戏曲
柳子戏是五峰西南部与鹤峰东部盛行已久的一种地方戏曲。是从杨花柳戏发展衍变而来。而杨花柳戏是鄂西民间历史上“闹元宵”时候的一种小戏曲,约形成于明朝末年。据清《长乐县志》(今五峰县)记载,其声腔“杨花柳”始于原四川梁山调,是一种以“大筒”伴奏的弦歌。可能是因某些戏剧内容的关系,“杨花柳”在当地被借...
五峰民族文化
传统音乐(7项):五峰打溜子;五峰薅草锣鼓;五峰民歌(湾潭民歌、采花山歌);五峰民间吹打乐;民间宗教音乐;劳动号子;渔洋关坐丧。传统舞蹈(9项):五峰土家族撒叶儿嗬;湾潭地花鼓;五峰花鼓子;民间宗教舞蹈;五峰土家板凳龙;渔洋关滚灯舞;五峰肉连响;五峰打丧;五峰九子鞭。传统戏曲(4项)...
五峰民歌特点
五峰民歌的调式丰富,以徵、羽两个调式为主要特色,体现了古老的徵羽乐风。这种乐风反映了五峰与周边地区共有的“血缘”关系和巴楚文化的融合性。五峰民歌的音乐方言与其他地区的民歌风格迥异,部分民歌调式存在“非商非羽”的现象,体现了调式的不确定性。这些独特的音乐元素,使得五峰民歌在世界艺术宝库中...
五峰民歌的主要歌手简介
五峰著名歌手,“湾潭三姐”之一。20世纪80年代被评为五峰首批优秀民间艺人。杜元香嗓子条件好,唱歌柔和自然,记忆力惊人,传唱的民歌数量大。特别擅长演唱多段分节民歌,会说很多婚嫁酒令,可连唱几天几夜,不炒现饭。杜元香成名略后于万戌姐,但在民歌演唱方面的造诣和民间文艺传承方面的贡献与万戌...
五峰民歌的特点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成就了五峰民歌的独特风格,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现出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五峰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主要有时政歌、劳动歌、情歌、红事(婚嫁)歌、白事(丧葬)歌、历史传说歌、长篇叙事歌、生活风情歌、儿歌童谣等。他们“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不仅...
五峰民歌第三节 五峰唐祭
五峰唐祭,源自周朝,成形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隋的中断,在唐代复兴,至宋代成熟。在明末清初,经过汉人传入土家聚居地五峰,与土家文化融合,成为地方传统。在清康熙至民国年间,五峰唐祭盛行,后在1949年随社会变革转入沉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一传统的祭祀礼仪在五峰的农户中重新活跃起来。唐祭分为...
湖北省的传统戏剧有哪些?
1、楚剧 楚剧,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1926年改称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黄冈、荆州、成宁、宜昌、黄石七...
东文西武南腔北调什么意思
南腔北调 ( nán qiāng běi diào )解 释 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出 处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口音不纯 示 例 这个说话~的人,不适合当解说员。反义词 字正腔圆 歇后...
你喜欢的东北二人转有哪些?
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走场类曲艺、地方戏,是广泛流传于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的戏曲形式,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风柳、春歌、半班戏、双条边曲等。二人转融合了东北秧歌、民间说唱莲花落、戏曲、东北民歌、笑话、杂耍等曲艺形式,大约有300年的历史。说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