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为什么来到秦国?他在哪些方面作出了变革?

如题所述

先大致的介绍一下商鞅的个人履历以及当时的大环境大背景。商鞅并不姓商,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大家都了解周朝分封天下,所以卫国国君是周朝国姓-姬姓公孙氏,往上推几百年和周天子都是一个老祖宗。本来该称呼为公孙鞅,那又为什么能成为大名鼎鼎的商鞅呢?难道说连本姓都不要了?其实并不是,商鞅之所以被历史记载成商鞅,是因为商鞅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秦公感念他的贡献将秦国的商於之地赐给他并且封他为秦国商君,所以后世多称呼他为商君。
好些人也纳闷,既然纳闷有才能为什么不报效母国呢?干嘛眼巴巴的跑去秦国呢?商鞅的母国卫国在春秋时期也是显赫一时,但是国君骄奢淫逸,所以国土慢慢就被周边的诸侯国蚕食,到了商鞅的时候卫国估计也就就有几个乡镇大小,要人扣没人口,要土地没有土地,君王也不贤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商鞅就背着自己的小行囊离开故土,去了魏国。天下诸侯国太多了,为嘛单去魏国呢?其实这个和他自身的学习专业有关,出身法家的商鞅受魏国李俚、吴起的变法影响所以第一站就到了魏国。时值春秋战国的交替之际,魏文侯率先变法,魏国经过发展在当时有极大的影响力,商鞅也许就看到了魏国国力强大有统一天下的资格,所以就来到了魏国,运气也不错,成为了魏国国相公叔痤的客卿,在魏国担任中庶子的职位。慧眼识英才的公叔痤病重期间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志大才疏的魏惠王完全不当做一回事儿,籍籍无名的商鞅又怎能引起他的注意。所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果断的离开了魏国,这个时候邻国的秦国秦孝公向天下发布求贤令,所以商鞅就奔向了秦国的怀抱。
初临秦地一路走来,相比于强大富饶的魏国,秦国只能用山穷水尽来形容。本来还有些家底儿的秦国,由于秦献公连年征战已经彻底枯竭了,秦国屏障也被魏国拿走了,无论怎么看秦国都不像是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商鞅和秦孝公的会面也颇多曲折,商鞅先后用王道之术和霸道之术试探秦孝公的底细,均不为采纳,在第三次地处富国强兵的策略时相谈甚欢,详谈数日仍不觉得丝毫疲倦,贤臣遇明主将遇良才,珠联璧合的两个年轻人在秦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大业。自古以来变法就是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变法的路途困难且艰辛,在秦国这里也是一样,秦孝公刚提出变法之时拦路虎就跑出来了。以秦国甘龙、杜挚为代表的老贵族就接力反对商鞅变法,秦国想变法图强没问题,可是不能割我们的肉,把属于我们的蛋糕分给别人了,这谁能接受得了。所以自古以来打土豪分田地都不是简单的事儿。国内贵族反对的声音虽然被秦孝公压了下去,但是也为后来的旧贵族造反埋下了隐患。变法就是这样,你不杀我我就杀你,打打杀杀的。
商鞅变法最重要的一点是为广大民众截取利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是首先得取信于民,得让大家相信颁布的法令是真的,不然就是一纸空文,所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徙木立信”的故事就诞生了。商鞅在那些方面做了变革呢?
商鞅在秦国先后进行两次变法。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如下:改革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建立二十等爵制 、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亲绿、推行小家庭制 等改革方略。总的来说就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刺激小农经济的发展要让以种地为荣,抑制商业,削弱贵族的特权大家一体同仁,大家互相监督一人犯错大家同罪有点儿株连的味道,军队建立明确的晋升制度能者上庸者下,就是告诉大家一点儿想吃肉就得好好干活。等第一次变法进行六年后秦国面貌焕然一新。秦国国都也由原来的栎阳迁到了咸阳。在此时商鞅又开始了第二次变法大业,主要内容如下: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初为赋 、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 、执行分户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等改革方略。
第二次变法内容影响就比较深远了,其中允许土地买卖等于是承认了土地私有制这一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管理为后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由内到外对秦国进行了大输血,在土地军队制度,以及思想文化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予民众生活的目标让人民觉得生活有奔头,不在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在法令的施行也有原来的刑不上大夫,变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最熟悉的就是秦孝公太子犯法,商鞅按法令处罚了教导太子的两位师傅。十年后秦国民众都适应了新法,出现了“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整个秦国欣欣向荣,一派繁荣的局面。
商鞅对秦国的贡献还不单单是变法,还收复了被魏国夺走的和河西之地,在国际上也恢复了秦国在秦穆公时期的江湖地位,春秋五霸不是说着玩儿的,整个战国慢慢形成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经过变法商鞅在秦国民众的心里已经达到了神圣的地步,但是也深深地为就贵族痛恨,于是在秦孝公病重期间,旧贵族夺取国家权力至商鞅于死地,后来商鞅被车裂示众,人不错就是下场太惨了。幸亏继任国君英明并未废除商君之法,秦国继续在商君之法的加持下轰轰烈烈的前行着。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商鞅为什么来到秦国?他在哪些方面作出了变革?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由内到外对秦国进行了大输血,在土地军队制度,以及思想文化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予民众生活的目标让人民觉得生活有奔头,不在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在法令的施行也有原来的刑不上大夫,变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最熟悉的就是秦孝公太子犯法,商鞅按法令处罚了教导太子的两位师傅。...

商鞅为什么去秦国呢?
第一,秦国是距离魏国比较近的国家,两国接壤,所以商鞅想要偷渡到秦国要比去其他国家方便得多。第二,秦国跟魏国之间的仇怨从未化解过。魏国到现在还占领着秦国五百多里的河西之地。所以这是报复魏国不用其才的好机会。第三,秦国此刻尚且还比较弱小,但是有强大的基础和潜力。这正是商鞅最想前往的国家...

商鞅在哪些方面对秦国进行了改革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 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 (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

商鞅为什么去秦国??
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商鞅三见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种君主之策。只有霸道得到秦王的赞许,并成为秦国强盛的根基。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春秋战国时的知识分子都有周游的习惯,也就是现在的求职,因为他们都有一套治国方针,所以游说各国的君主,希望能采纳他们的,以治国...

商鞅为什么要在秦国进行他变法的策略是什么?这才是商鞅高明之处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商鞅变法的过程以及商鞅为什么来到秦国
商鞅,本姓卫,因是卫国皇室之后,又称公孙鞅。后因变法有功被秦孝公封在“商”地,才被称为“商鞅”、“商君”。商鞅自幼研读法家刑名之学,学成之后,来到当时的强国魏国,试图大展雄才。魏国丞相公叔痤很赏识他,任命他为自己的家臣。但还没有来得及向魏惠王荐举商鞅,公叔痤就一病不起。这时,魏惠王来探病,...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商鞅知道秦孝公是个聪明人,就从魏国来到秦国。秦孝公对商鞅的聪明才智印象深刻,任命商鞅为左书的领袖,在秦国推行变法运动。商鞅变法是一场彻底的社会改革运动。为了让人们相信他的决心和信心,商鞅在整个秦国开展了一场旨在树立诚信形象的活动。这就是造树取信的故事。为了取信于民,商鞅让人在南门...

战国时期一身才学的商鞅为什么会跑到偏远贫穷的秦国实行变法?
商鞅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魏国,当时的魏国是当时变法改革的中心,大批人才来到魏国学习,寻找做官的机会。而商鞅自年少时就胸怀抱负而刻苦读书。当时他所在的魏国中,李悝是一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推崇的是法家的刑名之学,还在魏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使魏国的力量曾一度强于其他诸侯国。---\/我是图片\/...

商鞅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秦国的
首先,商鞅是卫国人,叫卫鞅,族姓公孙,也叫公孙鞅。由于卫君的昏庸而不受重用,于是来到魏国,但只是在丞相公叔座手下担任文案,虽然公叔座向魏王推荐了商鞅,但是魏王也没有任用她,正好秦穆公即位,颁发求贤令,商鞅于是进入秦国,通过秦穆公的臣子景监面见秦穆公,然后被重用,开始变法。商鞅,...

为秦国强盛奠定“巨石”的商鞅,当初是为何从魏国来到秦国的?
这就吸引了许多主张变革而又在中原各国被旧势力排斥的有识之土纷纷入秦,谋求发展;商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商鞅出身于卫国没落贵族,原名卫鞅。后来因功受封于商於,号为商君,遂以商鞅为名。卫是春秋时期个重要的国家,为中原贸易中心之一,文化艺术也比较发达。商鞅的前辈,早期法家、军事家的代表之一吴起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