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张之洞的初衷是为中国精神寻求物质保护,使中国可以居高临下使用西方的技术而毫无羞愧感,既然西方文化只能屈居于“实用”的末等地位,那中国就可以威严的,而不是乞讨的将西方的技术借用过来。和倭仁一样,他认为,在最基本的文化价值领域,中国仍然是远在西方之上的。
想从两个方面来看这句话:一是为什么会有这句话,二是这句话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
产生这句话的原因是满清统治者的统治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延续下去了。由于战争和军事的失败,他们很有可能将无法自主主宰中国,更严重的是还有被外力所颠覆的可能。这种情况下,满清统治者必然要做出反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他们第一步反应的行动纲领和宣言。即在对国家和社会制度进行尽可能小的改动下,至少拥有可以和列强匹敌的军事力量,以让满清统治者可以像过去那样继续统治下去。就是说过去的封建纲常是怎么样,未来就还是怎么样。以前怎么吃着火锅唱着歌,今后还是那样吃着火锅唱着歌,最多最多就是原来坐马车,今后坐火车。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清帝国和西方列强的矛盾实际上是封建主义落后农业国和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矛盾,这是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一整个的差距。那个时候清帝国应该做的,其实是跑步迈入工业文明、跑步进入资本主义,而不是这样的小改。
这句话当时都没有起作用,所以到今天更加意义不大了。中国开放到今天,我们应该更深入谈的是“如何辩证地处理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这种问题。当然,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也出来了,就是对西方的舶来品进行扬弃,择其善者不仅从之还发扬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为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本,哪个人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为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本,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然张之洞的初衷是为中国精神寻求物质保护,使中国可以居高临下使用西方的技术而毫无羞愧感,既然西方文化只能屈居于“实用”的末等地位,那中国就可以威严的,而不是乞讨的将西方的技术借用过来。和倭仁一样,他认为,在最基本的文化价值领域...
为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本,谁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什么,中华文化的根源。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年提出“以学为体”,强调中国的常规教学是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基础;“西学东渐”是一种提倡采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冯桂芬首先作出了“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完整表述。洋务派的指导...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谁提出的
冯桂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这一思想成为清末洋务派的指导原则。它主张以中国的伦理学说和经史之学为基础,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应用其中。冯桂芬最初提出了这一理念,后来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中学”是指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包括三纲八目,如明德、新民、...
()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说。
D.张之洞 正确答案:D
19世纪末什么上首次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19世纪末的万国公报上,首次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亦称“中体西用”。这一思想成为清末洋务派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由冯桂芬首次提出,并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的是以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经典学问为根基,同时积极吸收和利用西方的科技知识和管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谁提出的?
是严复提出来的。这里的“体”即本体,此处所指是制度,“用”指现象,此处指西方的科学技术。甲午战争前后,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旨进行详细阐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严复发表了《论事变之亟》、《原理》、《救亡决论》等文章,明确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谁提出来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思想最早由冯桂芬提出。冯桂芬在1861年的《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观点。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所以...
古代哪位人物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
张之洞主张:“中学为身,西方为用”,以维护中华文明的根基。尽管张之洞的本意是为了中国的灵魂寻找一种物质上的保护性,让中国可以在没有任何耻辱的情况下利用西方科技,因为西方的文明只会沦为“实用”的最底层,那么中国就可以堂堂正正的从国外学习技术。与胡志明相同,他也相信,在最根本的文化价值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谁提出的?
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相关信息:“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亲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
最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是
冯桂芬。最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是冯桂芬。在1861年,冯桂芬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观点,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处理为“本”“辅”的主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