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三字是谁题的?
据分析,当为:大公报创办人,同时又“博阅而能文”的【英敛之】老先生!【英敛之】,1866年生人,满族,家境贫寒,自学成才。博阅而能文,能读法文,思想开明。1902年靠各方努力,在天津创办中文报纸《大公报》,抨击时弊。以白话文著文,直击慈禧、袁世凯等人的行状和政策,并举办赈灾活动,因而广受读者...
《大公报》三字是谁题的?
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首次出版,其创办人是英敛之(同时也是辅仁大学倡议者之一,属清末保皇党)。英敛之在创刊号上发表《〈大公报〉序》,说明报纸取大公一名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英敛之主持《大公报》十年,政治上主张君主立...
吴鼎昌入主《大公报》
1924年,吴鼎昌寻找他的老朋友张季鸾和胡政之,提出了创办新闻机构的设想。他计划投资5万,设立一家独立的商业日报,即《大公报》,以及一份周刊和一家通讯社,强调不与政治势力拉关系,也不接纳外部投资。然而,由于张季鸾的《中华新报》经营不善倒闭,他被调任陇海铁路会办,这个计划暂时搁置。次年,1925...
大公报名字的来由
《大公报》以「忘我之为大」的「大」字,和「无私之为公」的「公」字作为报名,这是一个响当当的报名,因此以「大公」为名的报纸特别多,历史上一共有七个,包括「五四」前后在湖南长沙出版的那一家,毛主席曾为长沙的这家《大公报》写过文章。但坚持下来的只有目前在香港出版的这一家。《大公报》...
英敛之的傲骨为大公
1905年,天津《大公报》因宣传抵制美货,触怒了这个地方最高长官。袁通过天津巡警总局,以“有碍邦交,妨害和平”的罪名,下令禁邮禁阅《大公报》。消息传来,《大公报》随即刊出该报创办人兼总经理英敛之亲撰“启事”,文中称,“抵制美约一事……敝报当仁岂能独让?故随诸君子之后,亦尽国民一分...
李准的文化生活
固其所书天津《大公报》刊头“大公报”三字及所篆其祖父李逢春之墓盖“仙李蟠根”等及碑联,亦均足以说明其纯厚之气质。民国25年(即1936年)卒于天津,终年66岁(在出生地柑子,后人修建了李准公墓,成为邻水有名的历史文化遗产)。著有《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于1980年1月...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早期杰出报人,《大公报》创办者英敛之在一篇题为《说报》的文章中,从另一个角度指出现代报纸具有七个特征,同时也阐明了现代报纸的社会功能: 1. 现代报纸不同于“史记百家”。史记百家所载皆前代之遗闻,以往之故事,且篇幅浩繁,文辞高古,非文人学士不能遍观。而“报纸则文酌今古之宜,赏为雅俗所共,浅深各...
补充中国最早经营台湾事略(朱希祖文)
案Com-mander似宜译为高文德,与高文律音不能密合,且《明史》自举人名,非称其官名,若举其官名司令长官,而其上文加以渠帅二字,是不词矣,此可疑者三也。姚君又言:“著《航海记》之庞德高,为一船长,曾亲历台湾澎湖诸役,故其所记,可以补《明史》之不足,该书载荷帅被擒时之窘状甚详。”庞德高既为船长,则...
沈从文与大公报目录
《大公报》作为一份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报纸,其来龙去脉中,沈从文的身影多次出现,尤其是在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中,他发挥了关键作用,被赋予了"报尾巴"的美誉,体现了他对报纸文化的独特贡献。沈从文的国学素养和对文学的热爱在《文学副刊》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三次入京的经历,为这份期刊注入了新的活力...
帮我介绍一下《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时的时代背景。
——1945年9月,毛泽东同志给《大公报》题词:“为人民服务”。 ——1953年,《为人民服务》正式成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kkkllii23 2008-03-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