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与罗马⑦ | 西方对“东方专制”的误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0

编者按:

西方政治学者是近年才承认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才承认中国于秦汉时期就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国家”,早于欧洲1800年。“现代国家”意味着要拥有一套非血缘、依法理、科层明确、权责清晰的理性化官僚体系。

与秦汉同时是罗马。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最大规模政治体。欧洲史上的大规模政治体,无不以罗马为精神象征。

秦汉与罗马作为两个都建立在农业 社会 之上的超大规模政治体,都需要处理土地兼并和小农破产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权与军阀的关系、本土文化与外来宗教的关系。但两者的结果完全不一样。罗马之后再无罗马,只有多个信仰基督教的蛮族封建王国。而秦汉之后却继续兴起了融合胡汉的隋唐大一统王朝。

相似的基础,相似的挑战,不同的路径,不同的结果。本文希望通过对秦汉和罗马两个古老文明的对比分析,增进人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促进文明互鉴,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实践。

吕思勉说,“秦汉之世,实古今转变之大关键也”。对此转变,誉者赞为“从封建到郡县的进步”,毁者谤为“东方专制主义的开始”。

“东方专制主义”这一概念最初由亚里士多德定义,指君主对人民就像主人对奴隶,拥有随意处置的无限权力,不需遵循任何法律。但那时希腊罗马眼里的东方,仅限于埃及波斯;中世纪欧洲眼里的东方,仅限于蒙古沙俄,对“东方之东”的中国,几乎毫无认知。

欧洲两派大师对中国认识的争论

欧洲最初了解中国,是通过明清来华传教士们带回的信息,形成了短暂的“中国热”。凡尔赛宫的舞会上法王穿着中国服装;塞纳河边民众争看皮影戏;淑女养金鱼,命妇乘轿子。由此激起了两派大师的争论。一派是以伏尔泰为首的“崇华派”。他想“托华改制”,给自己取笔名叫“孔庙大主持”;莱布尼茨认为中国的“科举取士”类似柏拉图的“哲学王治国”;魁奈认为“中国的制度建立于明智和确定不移的法律之上,皇帝也要审慎遵守。”另一派是孟德斯鸠为首的“贬华派”,把中国塑造成东方专制的典型。同样是君主统治,西方人可以叫“君主制”(monarchy),而中国人只能叫“专制”(despotism)。孟德斯鸠还把中国和鞑靼帝国同归一类“东方专制”进行批判。他说,即便是西方的“君主暴政”,也要远胜于“东方专制”。再后来,黑格尔发明了 历史 从东方开始到西方结束的 历史 观,东方天然是落后、停滞、奴役;西方天然是进步、自由、文明。这些大师们,除了从传教士那儿道听途说,没人去过中国,没人看得懂中文,没人研究过中国 历史 ,甚至没分清有多少种“东方文明”。大师们对中国政制的一知半解,却被不少中国人自己当真了。

除了“东方专制”这条脉络,大师们对中国的误判还有很多。比如马克斯·韦伯。他说中国是“家产官僚制”,说官僚们都是君主家臣,说中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财政体系,说读书人科考做官是对“官职俸禄”的投资,期待成为“包税人”。这不符合基本史实。从汉代开始,财政就分为国家财政(大司农)和皇家财政(少府),皇帝从不用私钱支付俸禄,官僚也不是皇帝家臣。从秦朝开始,征税都是由县乡两级的基层税吏完成,“包税人”从不曾在大一统王朝时代存在过。韦伯描述的场景倒完全是罗马皇帝与家臣、与军队、与包税人的关系。对这类误判,中国史学家们想讲也没处讲,因为西方很少认真倾听过中国。现代化始终以西方为中心,中国一直处于被改造被教育的边缘。今日西方之所以聚焦中国,只是由于我们工业化的成功使他们回头看看而已。

梁启超的挣扎

我们不能跟在西方中心主义后面认识自身。中国近代以来,许多改革者都在“西方自由”与“东方专制”间挣扎。如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先后写了《拟讨专制体檄》与《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一边说“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号召人民“破坏而齑粉之”;一边又承认,中国的科举制和郡县制也有皇帝与平民联手从门阀世家、诸侯藩镇手里夺取治权的积极一面,与欧洲贵族封建 历史 完全不同。之后,他访问美国,当听到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扩充海军演讲中谈到“彼中国者老朽垂死,欧洲列强当共尽势力于东亚大陆,而美国亦可同时扩其版图”时,他彻夜不眠“怵怵焉累日,三复之而不能去”。几年后又写了一篇《开明专制论》,说中国古代的“专制”也有“开明”之处,儒家重民本,类似于沃尔夫与霍布斯;法家重国本,类似于博丹与马基雅维利。梁启超的自我矛盾,反映了中国许多知识分子一方面想借西方文明改造自身,一方面又对西方丛林法则无法认同的痛苦心路。

两汉与罗马独特价值的差异

秦汉与罗马,两条不同的文明道路,各有高峰低谷。我们不能用别人的高峰来比自己的低谷,也不能用自己的高峰去比别人的低谷。我们应当从高峰中体会到彼此的优点,从低谷中体会到彼此的缺陷,再寻找各自改进之途。中国 历史 远非完美无缺,否则就不会在近代遭遇惨败。

罗马之独特价值,在于相信有限的冲突能创造活力。罗马史家林托特说,“这个 社会 允许其最能干的公民以广阔空间实现自我、成就伟大。这个 社会 所接受的是:界限之内,有活力的冲突可能富有创造性”。罗马之失不在于冲突,而在于冲突失去了界限,又没有“一体”来予以调节,最终导致大分裂。“冲突政治”最要命的就是团结需要外敌。西方史学家们认为,罗马政制一旦排除了外敌,达到一种无人能及的优势和统治地位时,一切平衡的因素都开始越过应有的“界限”而开始崩裂。罗马之衰落,从击败迦太基成为霸主后就开始了。

两汉的独特价值,在于一体与多元并存。一体保证凝聚,多元保证活力。难在同时保持一体与多元。当一体完全压倒了多元,就开始僵化。当多元完全压倒了一体,就开始分裂。秦亡于“法家压倒一切”,西汉亡于“儒家压倒一切”,东汉亡于上下层同时分裂。如何同时驾驭“一体”与“多元”,是中国政治的永恒课题。

在真实的世界里,没有一种政治制度,能仅仅依靠制度本身得以成功。制度发挥好坏,取决于运行制度的人。因此每一种制度的真正生命力,在于是否能源源不断培育出既能维护根本价值观,又能填补其缺陷的人。今天,在于是否能培育出既能拥抱世界多元,又能坚持自身一体的青年一代。

中国不是唯一的古老文明。其他古老文明也挣扎在“现代化”和“重新审视自己”的痛苦中。然而,他们必将完成现代化,也必将开始讲述被现代化一时遮蔽的古老价值。中国如能与西方完成文明对话,就会为所有古老文明互融互鉴开辟出一条近路。

东方和西方,都站在自己的 历史 遗产上,谁都不可能推倒重来。但我们依然可以商量着来。

此文为潘岳同志为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比较”一书的序言)

秦汉与罗马⑦ | 西方对“东方专制”的误解
吕思勉说,“秦汉之世,实古今转变之大关键也”。对此转变,誉者赞为“从封建到郡县的进步”,毁者谤为“东方专制主义的开始”。“东方专制主义”这一概念最初由亚里士多德定义,指君主对人民就像主人对奴隶,拥有随意处置的无限权力,不需遵循任何法律。但那时希腊罗马眼里的东方,仅限于埃及波斯;中世...

秦汉郡县制与罗马行省制异同
都是加强中央集权,职能不同。1、都是加强中央集权。秦汉郡县制与罗马行省制相同点:都是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用的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行省制的长官都是由皇帝任命不可世袭。2、职能不同。秦汉郡县制与罗马行省制的不同点:行省制下的诸侯为王族、功臣等人,郡县制的长官为官僚;行省制的长官是...

我感觉罗马帝国更像秦汉后的中国,罗马灭亡后的欧洲更像先秦时期的中国...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罗马和秦汉一样是大一统国家,而罗马灭亡后是蛮族国家列国争雄,与春秋战国类似。这个问题很有深度。我个人认为其中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民族问题,先秦各国民族同根同源,必定走向统一,并将统一延续下去;而罗马是一个民族征服周边民族,本身存在分裂因素,最终又被多个蛮族所毁灭,...

秦汉军队碰到罗马帝国军队,到底哪一方会获胜?
其实我觉得应该是中国会赢的。因为在秦汉帝国的时候中国就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而且军事力量不单单是军队数量的对比,还是和军事装备以及士兵的战斗素质等等做一个综合的比较。我觉得中国会赢是因为有很大的一点,在罗马帝国兴起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了。因为秦汉之前是战国时期那个时间段,...

秦汉郡县制和罗马行省制的异同
形成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血缘关系残余不同。1、相同点。秦汉郡县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时期,而罗马行省制诞生于共和时期,公元前130年前后已建立9个行省,二者形成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2、不同点。秦汉郡县制较为彻底铲除氏族血缘关系残余,罗马行省制存在氏族血缘关系残余。

古罗马时期和秦汉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哪个更高
古罗马伪造的!生产力建立在农业上,古罗马那个地方贫瘠得要死,根本不会产生所谓的文明,欧洲人也是厉害,没有第一产业的农业就发明了第三产业的商业,直接跳过了工业!古代的农业建立在河流旁,越大的河流和平原,文明就越发达,欧洲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你知道生产结构吧?当农业能养活更多的人的时候...

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
中国秦汉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农耕文明,虽然也有对外战争,但目的是为了维护农耕地区的稳定。古罗马帝国是以战争为手段驱动的商业文明,对外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掠夺财富和奴隶。

古罗马和秦汉中国:风马牛不相及乎内容简介
《古罗马与秦汉中国:方术的相似与差异》探讨了古罗马与秦汉中国在方术文化上的相似与区别。在古罗马时期,各种方术盛行,而罗马皇帝与基督教对这些方术的限制与禁止,为理解中国方术提供了视角。中国方术,尤其是方术中的巫术,被统治者所信奉与惧怕。汉代的巫蛊之祸与法律禁止左道,与古罗马的做法有类似...

中外文明同时空:秦汉VS罗马目录
序一 序二 专家导言公元前221-591年,秦汉与罗马各自展现其独特的文明魅力:政治篇:秦朝的中央集权与罗马的共和国制度对比,如秦始皇与第二次布匿战争、秦朝的灭亡与阿育王的转变。制度篇:秦汉的专制与郡县制与罗马的三权分立,如秦始皇的皇权与托勒密王朝的马其顿统治。经济方面,秦汉的社会经济变迁与...

中外文明同时空:秦汉VS罗马内容简介
这部作品《中外文明同时空:秦汉VS罗马(公元前221年-公元589年)》以弘扬全球优秀文明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中国5000年文明史与罗马文明的并行发展历程。它通过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梳理,揭示了秦汉时期中国社会的繁荣与罗马帝国的兴衰,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轨迹和独特魅力。同时,它也揭示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