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到底识不识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鲁智深在渭州(今甘肃平凉)打死镇关西郑屠之后,带上细软急忙忙出逃(细软跑),跑了半个多月,到了代州雁门县。进城之后,一群人挤在十字路口看榜,鲁智深也过去凑热闹,他不识字,只能听人读榜,这竟是通缉他的悬赏告示。幸好,他救过的金老头把他拽走,否则就出事了。可是到了圆寂前,这个不识字的鲁智深居然亲手写了一篇颂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那么问题来了,他究竟识不识字?

我们再看看其他几处描写。鲁智深在五台山时,有次溜下山,在镇上闲逛,听到响声,闻声而去,是一家铁匠铺,旁边是家客栈,“间壁一家,门上写着‘父子客店’。”此后,鲁智深被驱逐下山,因为禅杖戒刀未打好,还到这店里住了几日。此处作者只是借着鲁智深的视角指出这家店的名字,不能说明鲁智深识字。

下山时,智真长老送了他四句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则止。”这是口授耳听,并不一定要识字才能记住。

鲁智深不是消停的人,大闹五台山后,又去大闹桃花村,下了桃花山,又去火烧瓦罐寺。书中是这么说鲁智深看到瓦罐寺的情景的:“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鲁智深没有念出来,和上面“父子客店”的例子一样,也不能说明鲁智深识字。

反面的例证来了。攻打辽国后,宋江和鲁智深去参见智真长老,长老写了四句偈语给鲁智深:“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注意,这次不是口授,是手写。鲁智深读了几遍,藏于身边。这分明是说鲁智深有阅读能力。

这是怎么回事?为何同一人物出现这样的大的前后矛盾?这其实涉及《水浒传》的成书问题。大家都知道120回的《红楼梦》不是一个人写成的,但知道《水浒传》也不是一个人写成的就不多了。《水浒传》原本到招安就止住了,招安之后的故事都是续作。因此招安之后的两个故事中(智真长老第二次送偈语,鲁智深圆寂),鲁智深明明确确会读写,而招安之前的故事中则相反。不过鲁智深围观悬赏告示的那一段故事有些不符合逻辑,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谈,这个生硬的故事是为了衔接鲁智深从渭州跑出来到五台山做和尚。

有学者认为“父子客店”、“瓦罐寺”都说明鲁智深识字,否则他的眼中不可能出现这几个字,我上面说了,这只是小说叙事的一种手法,只能通过鲁智深的视角来描述事务。该学者还认为第一次听智真长老的偈语也表明鲁智深识字,否则记不住偈语,更谈不上领悟,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六祖慧能就不识字,却能领会佛经,鲁智深即使没这样的慧根,记住区区浅显的十六个字应该问题不大吧?

我认为在原本中,作者把鲁智深刻画成一个不识字的莽夫,但在续作中,似乎没照顾到这个问题,所以产生了这种矛盾。

鲁智深明明不识字,为何坐化前又能写出一篇颂子?
因为鲁智深虽然不识字,但是圆寂之前为了写下感悟自己这一生的颂子,特意去找六和寺方丈学习,认识了这些字下来。鲁智深可谓是《水浒传》里的真好汉,宛如一个活佛转世,罗汉下凡,他先是三拳打死镇关西,踏上逃亡之路,随后剃度去五台山出家,但是因为不习惯生活做和尚后来大闹五台山,最后上了梁山做土匪。

为什么鲁智深明明不识字,坐化前又能独立写出一篇颂子?
一、自学成才《水浒传》中对鲁智深的设定是大字不识一个,可是这并不代表着鲁智深不会去学习识字。至少在当和尚期间,他还是很听智真长老的话的。当和尚就难免要念经,鲁智深虽然喝酒又吃肉,可是念经这种基本工作如果他都不执行的话,肯定说不过去。虽然文中没有表现出来,可是猜测一下还是很有道理的。

武松林冲帮鲁智深写偈语假坐化,宋江发明一个马脚,想出了一条毒计_百 ...
鲁智深是不识字的,他拳打镇关西以后的流亡途中,差点吃了不识字的年夜亏:“鲁提辖正行之间,却见一簇人围住了十字街口看榜。鲁达瞥见挨满,也钻正在人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世人读道……”世人围不雅的,就是通缉鲁智深的赏格通告,若是不是金老夫一把将他抱住扯开,他能够就要被...

名著《水浒传》中有什么明显逻辑错误吗?
从这两处来看,鲁智深明显是识字的,有人或许会说,这是作者借用鲁智深的视角,想读者传达出来的情景,鲁智深并没有读出来,不能完全说明他识字,这样说也行,可到了后面梁山攻打辽国后,鲁智深跟宋江一起去拜见智真长老时,智真长老给鲁智深写了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识字吗?
早期当军官的时候肯定不识字,否则看到通缉令怎么可能还傻站着?鲁智深只是不学四书五经这些东西,人可不傻。后期当和尚了,应该是学着识字了。而且鲁智深跟武松关系好,武松是识字的,平时教鲁智深识字是很可能的。

打死郑屠时,鲁智深不识字,为什么坐化前会写偈语?
鲁智深前期不认字,这是作者交代过的事。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人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代州雁门县依奉太原府指挥使司……支给赏钱一千贯文。”——《水浒传》鲁智深杀了郑屠后,逃亡江湖,来到了代州雁门县。在这里,...

鲁智深明明不识字,为何坐化前又能独立写出一篇颂子?
但是鲁智深不这么想,索性后来听了赵员外的话,出家做了和尚,以此逃避官司,但是做和尚的日子不好过,让一个爱喝酒、爱吃肉的人吃斋念佛,等于折磨,所以后来爆发了“大闹五台山”,自己只好被送到了东京大相国寺。来到大相国寺认识了这辈子自己施舍过最大的帮助的人“林冲”,...

鲁智深不认识字,为何又能提笔写出颂子?
这段文字非常清楚地说明了鲁智深的文化程度:“鲁达却不识字”,也就是说鲁智深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既然不识字,自然也就不可能写字,这是毫无疑问的常识。不过,到了征讨方腊之战结束,鲁智深与武松来到杭州六和寺及随后圆寂时,原本是文盲的鲁智深突然变得非常有文化,不仅能即兴创作出一篇颂子,...

鲁智深不认识字,为何又能提笔写出颂子?
4. 在逃至代州雁门县时,鲁智深得到赵员外的帮助,上五台山出家,得法号“智深”。5. 《水浒传》第三回描述鲁智深不识字,却听到众人读榜上内容,提及捕捉他的赏金。6. 尽管是个文盲,鲁智深却在征讨方腊后,在杭州六和寺创作并写下颂子,显示了他突然具备的文化水平。7. 《水浒传》现有版本包括...

鲁智深到底识不识字?
”那么问题来了,他究竟识不识字?我们再看看其他几处描写。鲁智深在五台山时,有次溜下山,在镇上闲逛,听到响声,闻声而去,是一家铁匠铺,旁边是家客栈,“间壁一家,门上写着‘父子客店’。”此后,鲁智深被驱逐下山,因为禅杖戒刀未打好,还到这店里住了几日。此处作者只是借着鲁智深的视角...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