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的教案

如题所述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严格说是一篇驳论文,从文学体裁的角度来看是一篇杂文初中学生对于议论文接触得并不多,尤其又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无论是作品内容、背景还是作品的语言表达都让现代学生感到陌生因此,这是一篇教学难度较大的文章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简单议论文,对议论文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但驳论文在教科书中还是首次接触到,大部分学生对于驳论文的知识和驳论方法的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篇文章语言犀利尖锐,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读起来富有鼓动性;学生对于新文体、在生活中能用到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求知欲;这阶段的学生喜欢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学会运用
2.通过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语言训练,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这篇杂文所选用的论据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方式
2.认识和揣摩富于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体会鲁迅的语言艺术
3.掌握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如下:教学内容:本文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童梦园儿童乐园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曾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2、分两步:先直接反驳,再间接反驳。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现在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3、作者对如何考察自信力的有无,指出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喻。4、“总”写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如下: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加深有关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熟读课文,掌握内容;初步了解驳论文的一般知识;理解作者分析批驳的思路和内容;体会作者尖锐、犀利的杂文语言风格。过程和方法,利用文本,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相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驳论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及本文的驳论万法。2朗读虽味,体会尖锐展利、.富有战头性的语真特点。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力。(二)过程和方法:精读课文,学会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学会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如下: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灵活运用成语 2、了解文章体裁,明确驳论文的批驳方式,进一步深入理解议论文的写作体式。3、理解全文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体悟作者对中国“脊梁”式人民的赞美,对反动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憎恶之情。4、提升爱国主义情感,做积极向上的人。重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等奖?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等奖如下: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文章所表现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2、过程与方法 (1) 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2)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3)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3...

中国人失掉自信吗说课稿
一、背景介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发表于1934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夜。作者鲁迅先生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中国民众失去自信力的担忧和痛心。本文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举例如下——知识与技能 1. 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过程与方法 1.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2.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3.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板书设计
是的,鲁迅就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的战士。(投影鲁迅像)1936年他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伟大人格的深深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微课教案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1.基础知识 ⑴了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熟读课文,对文中的一些句、段的深层含义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