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如题所述

浅谈文学教学内容与中专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这一现状,论述了文学教学内容与中专生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认为语文教材体现了明显的人文特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中职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本文还阐述了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如何对中专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来说,既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又突出了语文教材当中的文学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文学教学内容 中专生 人文素养 培养

一、文学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文学教学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它等同于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又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学习活动内容。而从狭义来说,文学教学内容,指的就是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体现在文体上,就是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这四大类文学作品。本文所要论述的文学教学内容,是取其狭义概念而言。
文学最根本的性质是审美。对中国而言,文学的审美与教化是密不可分的。这两者的结合,从中国文学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存在着。我们看看孔子与他儿子的一段对话,就能明白文学的教化作用在中国第一位大教育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论语·季氏》中记载,有一天孔子在庭院中遇到儿子孔鲤,问他:“学《诗》乎?”孔鲤老实回答:“未也。”孔子马上说:“不学《诗》,无以言。”结果怎样呢,孔鲤马上乖乖地退回去学《诗》。中国历代不管是文论家,还是作家、诗人,都非常注重文学的教化作用。《文心雕龙》主张“道沿圣以明道,圣因道而垂文”,白居易宣扬“可讽放佚君、可诲贪暴臣、可感悍妇仁、可劝薄夫敦”,鲁迅主张“为人生”做小说,都对文学的教化作用足够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即使是在一切由政治挂帅的时期,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也并没有销声匿迹。2000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的中学语文新教材,依据新大纲的基本精神,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在课文中的比例。同样,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分量也越来越重。2009年1月,国家教育部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大纲》,在语文教学时数的安排上,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中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文学作品的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遗憾的是,一些语文教师却忽视了文学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个别中职学校甚至把语文课当作选修课来对待。在中职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生源状况却更为复杂的当下,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文学教学内容在培养中专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对中专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使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家长让孩子念高中、进大学的情结依然存在。虽然国家大力扶持中职教育,宣传力度也不断加大,但社会对中职教育仍有偏见,因此普高热的热度一直延续着。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各级各类普通高中一遍遍过滤后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相当一部分综合素质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也就很自然地把中专生与后进生划上等号。
每一位从事中职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绝大多数的中专生不仅在学习上有很多的不足,而且其中一部分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与心理、人格、情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据对某市5所中专学校1600名在校学生的调查,其中有22.7%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倾向。近年一些从事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人士发现,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中专生违法犯罪的案例也屡屡见诸报刊、电视。虽然中专生身上种种的不足和缺陷成因复杂,但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是学生忽视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忽略了自身的品德修养。
然而,许多中职学校,在叫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压缩文化课学时,认为语文课可上可不上,这在一些学校被认为是正常的,更有人认为是超前的。孰不知能力固然重要,就业更重要,但培养一个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人却是重中之重,是根本。正所谓“基础打得牢,房才修得高”,培养一个人也是如此。
培养中专生人文素养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经常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以及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气息中得到熏陶。再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一些艺术名流来校开讲座,在校园内放映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经典影片;让学生到社会上参与公益活动,关心弱者,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行之有效的做法。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立足于自己手中的教材,坚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聚宝盆。而可惜的是我们许多人恰恰忽视了这个既省财力又省物力,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上潜力无穷、威力十足的宝贝。
三、中职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突出特点
毋庸置疑,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科目,就是语文。这门课既是主课,又是基础课,在中职学校所有的公共基础课中,它占的时间最长,内容最多,而且它本身就具有很多人文因素。因此,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知识、增进人文修养的一个很有利的途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什么是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来说,既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又突出了语文教材当中的文学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的重要作用。【关键词】: 文学教学内容...

文学教育指的是什么意思?
文学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拓展人们的思维、丰富情感世界,增强自我修养和道德观念。良好的文学教育不仅能够在审美层面培养学生,更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如理解社会文化,尊重他人,关注环境保护等方面。文学教育是开阔视野和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学作品中包含丰富的文...

人文教育专业介绍
人文教育专业是一门以传授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教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主要涉及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人文学科的基本方法和人文学科的基本技能。人文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人文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

“文学”在提高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明确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个人素养,完善自身的人文情怀。教师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利用汉语言文学知识特点,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探索。使学生能够...

[试论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人文素养,是指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除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之外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人文素养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品质。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因语文课程本身的人文性特征而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师的特殊要求。 我们认为,语文...

小学生人文素养内容
小学生人文素养内容如下:1、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

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1】 摘要:当代大学生人文知识欠缺问题非常明显,古代文学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是通过传授人文知识奠定人文素质基础;二挖掘人文意蕴加强人文心理素质;三完善主体人格提升人文精神内涵。 关键词:古代文学 创新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 高校要发...

语文课程标准的人文素养是什么?
1.优化课堂人文环境是基础。优化人文环境就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互动,每个人对阅读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语文课程的工...

人文素质是什么课程?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教育活动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