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例子?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相关典故故事是纸上谈兵。

赵括的纸上谈兵使赵军在长平之战中被坑杀40万,而且使赵国最终失去了争夺霸主的机会。从而论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故事内容: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员大将名叫赵奢,他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儿子名叫赵括,他小时候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头头是道,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也不说他好。

赵括的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很担忧地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事,儿子虽然熟读兵法,但是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将来若是率军打仗,恐怕会遭到惨败。”后来有一次,秦国派白起为将,统率百万雄兵讨伐赵国。

赵国命大将廉颇,也率四十万大军在长平阻击秦军。廉颇知道秦军人马众多,粮草运输困难,不利久战。他命令赵军凭险固守,以便让秦兵不战自退。秦赵两国军队在长平相峙许久,仍然不能有所突破,白起无计可施,眼看粮草接济不上,急得六神无主。

于是,有将士献计让他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根本不怕廉颇,最怕的是赵括。赵王不知是计,立即命赵括为将,代替廉颇。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但赵王坚持。

赵括到了前线,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地任用军官,用书上所学的理论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结果因为不变通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军四十余万全部被俘,后被白起设计坑杀。赵国元气大伤,不久被秦将王翦灭掉。

扩展资料:

一、相关人物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二、成语质疑

战国时没纸,作史记时纸未广泛应用,这就很明显,这个成语不可能是战国时的,也不可能是司马迁所作。

纸上谈兵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唐宋,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书生用兵,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连《东周列国志》也没有这个说法。

关于所谓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应该是《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这是评价赵括为纸上谈兵,评价是否正确不提,但这显然不能说这个成语源自赵括。

至于该观点的发明,大概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功劳了,这本书是明确把该成语的出处定义在长平之战的,依据说不定就是《上下五千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纸上谈兵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4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大量奴隶,开赴牧野迎战。商军的兵力远超周军,但匆忙成军,士气和战力低落,加上奴隶阵前倒戈,商军大败。 后来,《逸周书·世俘》上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一次,他阅读了《逸周书·世俘》一篇,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世俘》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世俘》中的这个记载,才说了这段话。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如果读什么书时,都照搬课本上的东西,不懂得灵活变通,那么就像这句话说的,还不如不读书。然而,结合商纣的历史战功和当时的客观情况(《世俘》称共18w人在牧野之战中阵亡),《世俘》所记载的情况可能比较接近事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19
1没有对欧几里得几何是的怀疑,哪来的非欧几何?
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当时国际上有论文说自花授粉系不可能杂交
其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科学界里很多
第3个回答  2010-08-04
赵括纸上谈兵,中白起之圈套,尽丧二十万赵兵
第4个回答  2010-08-04
马谡失街亭

请大家举一个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生活常识的例子
直到我们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向下看,发现根本没法看到长城,据实反应后,语文课本才取缔了《长城砖》。可见书中所说未必就代表真理和正确,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更要学会独立思考。示例二:温水煮青蛙 书上说用温水慢慢煮,青蛙因为慢慢接受了水温的升高,最后会被煮死。但是有人做过生物...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详细的例子,快!!!
这个例子揭示了,无论何时,都不能完全依赖书本知识,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提出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正是对这种思想的深刻阐述。它倡导读者在面对权威著作时保持独立思考,勇于质疑,这样才能避免像赵括那样成为书本的奴隶,而应成为灵活运用知识的智者。《孟子》...

历史上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例子
具体举例:《尚书·武成》一篇中:“受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阅读了《尚书·武成》,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认为...

举一个“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例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相关典故故事是纸上谈兵。赵括的纸上谈兵使赵军在长平之战中被坑杀40万,而且使赵国最终失去了争夺霸主的机会。从而论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故事内容: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员大将名叫赵奢,他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儿子名叫赵括,他...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详细的例子,快!!!
赵括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

举例证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纸上谈兵:赵括,只知道搬兵书上的东西,结果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白起活埋。。。还有就是马谡,三国演义里有他的故事

历史上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例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处: 出自《孟子.尽心下》 释义: 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渊源: 商朝最后一个“君王”纣王的首都在朝歌(今河南淇县)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实际例子
正史中的闲笔往往是很有趣味的,但切不可当真。像上面所举的例子,除了有为帝王粉饰和开脱等原因之外,也有一些是古人对一些自己不能解释的现象的穿凿附会和故弄玄虚。这些东西在封建社会的典籍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因而如果食古不化,全盘接受,只能是以讹传讹。相比较而言,太史公的笔法还是属于...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意思,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原文翻译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人,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

对尽信书,则不如不如无《书》的感悟 !写一百字 到两百字。。。要发 ...
只要抓住文章主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