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啊?

如题所述

乐高:智力发令枪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HzJXB7dhopG3ibfgjw20g

提取码: njh9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3
乐高课程侧重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乐高针对孩子年龄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课程主题和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具,
乐高教育产品旨在激发学生天性好学的潜能,使老师有机会在课堂上扮演顾问的角色,指导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方向,而不仅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结论,搭建一个作品。你会发现,孩子会开心的告诉你这堂课我搭建了什么,这个是桥、那个是升降机等等,而这其中的原理,是在家里玩乐高时没有专人引导,也没有人可以系统的完成教学的。
乐高教育以全面发展孩子的技能为目标,有利于孩子的逻辑思维的提高,数学、物理、编程、预测和分析能力等,也许你会发现某一天,很多孩子头疼的物理、数学等,在你的孩子身上却显得特别的轻松,在乐高的课程中,用好玩生动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传统的应试教学,让学习更加有趣,孩子更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乐高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学习的过程是比较愉快的,学习和玩耍一起
第2个回答  2018-03-12

什么才是乐高课?

乐高课其实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对“用乐高上的课”的简称,同理可推钢琴课、跆拳道课。

不同的是我们所说的钢琴课并不限定钢琴的品牌,而跆拳道课也无从追溯正统。但是乐高课可以,上过的家长或多或少都对乐高的品牌有所了解。

乐高源自丹麦,创始于1932年。乐高起初做玩具,到1980年后开始向幼儿园、中小学及校外活动中心提供专业的教学解决方案。

乐高机器人课和在家玩乐高区别在哪儿?

①器材不同

我们平时广告看到的、商场见到的、天猫淘宝逛的,都是乐高玩具。都需根据搭建图纸进行搭建。

而乐高教育使用专门的乐高教具,包含独特的乐高配件,如齿轮、涡轮、平梁、EV3机器人等,更具有教育性。乐高机器人教具不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只能通过专门的经销代理商购买到。

②侧重不同

乐高玩具强调更多的是“玩得开心”,乐高教育除了“玩的开心”外还注重“玩得明白”。

乐高玩具代表的是快乐,是无限的想象和创意。玩具主题以建筑、交通工具、场景为主。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精细动作、空间想象能力及创意。

而乐高教育有系统的课程体系,课程主题以物理知识、机械知识、简单编程为主。

小朋友需在老师引导下,了解相关生活常识、物理知识后,再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搭建任务。乐高教育还有专业的国际、国内比赛,检验学习成果的同时可作为升学背书。

一句话概括:乐高教育强调玩中学,重点还是学。

③环境不同

乐高机器人课堂不是像在家里单独拼搭,而是一个团队一起动手搭建,孩子们之间有学习和互动的过程,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学习他人的好习惯,接受自己的失败,加强抗压抗挫能力。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1980年成立于丹麦,隶属于乐高集团
1986年与麻省理工正式开始合作,研发机器人及其相关课程
1998年推出乐高教育第一代机器人,推出 4个月即销售出 8万套成为乐高教育明星产品
2006年在中国开设第一家乐高活动中心
2010年与中国教育部签订“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合作协议
2013年推出乐高教育第三代机器人 EV3
乐高教育隶属于乐高集团,1980年成立于丹麦,为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具有挑战性、趣味

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工具和教学解决方案。[1-5]
乐高教育的独特学习理念、教学指导、小组作业、教师培训、安全环保的学具、趣味性的比赛方式,使孩子们发挥出天生的创意力和想象力,培养团队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帮助他们从容应对 21世纪所带来的新挑战。
乐高教育学习方案根据不同年龄(3-16岁)特点设计,涉及学科内容包括科学、技术、数学、设计、社会学等,既适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作为课外活动和技能培训内容。乐高教育相信只需给予适当的引导,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乐高活动中心,是一个提供让孩子展现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学习乐趣与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开放空间,从而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循序渐进地从接触世界到探索世界,逐步全方位了解世界。乐高活动中心为3-16岁的孩子提供全球同步、由剑桥、麻省理工等世界顶级院校与乐高教育联合开发的课程;教具则由乐高教育为课程独家定制。乐高教育教具仅在乐高活动中心有售。
第4个回答  2014-06-16
乐高是孩子启蒙、开发智力的一件很重要的道具.大部分的小朋友对积木都很感兴趣追答

乐赢国际科技中心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实践动手能力等。孩子得到了开心,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多好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