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的论据

这是一场辩论赛的题目,我是反方,特提问求救

心理学中有一个试验,是瑞典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做的,用于评价一个儿童是否形成了完善的道德意识。
他让儿童听两段故事,第一段故事中,男孩在家里恶作剧,故意打碎了一个杯子,第二段故事中,男孩帮妈妈做家务,却不留神打翻了托盘,15个被子全都碎了。之后心理学家让儿童判断那个小孩更恶劣。
研究表明,道德意识发展完全的孩子,才会判断前者恶劣,在心理学上,这种根据动机来对行为进行判断,是道德意识成熟的表现。
试试看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关于辩题“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还是动机”的论据
提出:“评价行为善与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他引用《伦理学概论》、《行为科学理论基础》等著述,指出:(1)善与恶是道德领域范畴的,而非用法律标准来衡量。所谓“善“就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的有益的行为;“恶“则就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行为。由引可见,文中所...

请给点“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的论据以及康德、董仲舒这...
从动机上来看,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其动机是善的,他冒着危险与歹徒谈判,是为了解救孩子,这一点基本上是明显的(当然,或许他还有其他目的)。从效果上看,孩子却仍被杀害了。但是孩子的死亡与他有必然的关系么?他面对的是一个疯狂而丧失理智的歹徒,没有人敢预料歹徒在什么时候会把孩子杀死,即使是专...

善恶评判是靠动机还是结果?
首先,从行为善恶的区分标准上看,论理学告诉我们,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行为为善行,反之为恶行,这本身就是一个结果判断,那么无疑结果是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 第二,从结果和动机的本质区别上看,我们知道结果是确定的。当推出的动机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相符时,它已经偏离了我们评价的对象——行为,...

大学生辩论赛,求100个辩题
逆境有利人才成长\/逆境不利人才成长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人为自己活着快乐\/人为别人活着快乐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儒家...

荀子的性恶论的论证方式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⑤,人性所固有的理(天命、天理、自然道德律)便是道德或善恶的标准。其次,人生而有情欲,人的身体与心灵或小体与大体,都各有其本然的情欲。依此,如果人的全部情欲都来指向善,都会发而自然中节,本身不会有任何过与不及,则当谓人性全然是善的,或是全善的,同时也当把人实际所行为的...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即:“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没有邪恶的本质。性善论主旨在于人生来是善良的,后天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可以直接决定人的好坏。性善论是战国时期荀子的主张即:“人之初,性本恶”,荀子认为人一生下来便具有了恶的本质,有善也有恶,即使是...

...无性。我是性本恶的,求一些有理的论据,仅今天,过期不误
如果想提升主题的话,我想LZ对善恶的内涵与外延最好能作个说明,这样在辩论的时候不至与标准或逻辑产生混乱,因为善恶的标准是我们人类的标准,具有时空差异性,或许我们认为的善并非真的善,而是客观的恶也说不定。举例来说,我们一直认为利他主义是一种善,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在食物困难时期,相反的...

康德的道德哲学
”[5](第226页)既然情感本身都不能够一致,它又如何能够提供判别善恶的唯一标准呢?因此,仅仅将道德感这一概念提供给我们是不够的,关切不能够使我们的意志成为善良意志。换而言之,关切并不能决定行为的道德价值。其实, “关切”一词我们仍然可以作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对对象的关切,这就包括...

庄子所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是什么意思?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字面意思是:偶尔做好事不能得到好名声,偶尔做坏事也不会马上受到刑罚。在这里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获得一个结果的原因是因为长期的积累,是为后面的“缘督以为经”,做为论据的,这里不是在讨论善恶的问题。“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浅评《为什么说“小善似大恶,大善似无情”?》
善的对立面是不善,而非反义词恶,恶其实是不善的一部分,但一个人不善却不能说他就是作恶,这里有区别。二真正的善是什么?前面已经说到,善恶没有绝对标准,不过是意识在现实中的投射,若我们心里对所谓的善有了执念,恶也便越来越清晰,对于恶便有了无明的恐惧。而真正的善,应该是没有任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