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如题所述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教师较熟悉的,也是多年来教学中一贯重视的。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怎样制定?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落实?这是我以前在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困难,在教学中落实起来更是困难,以前很少接触过,又没有实践过,更没有可借鉴的范本,有时勉强制定了三维目标,也想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来。但一到课堂上,就又变成了一讲到底,回到老的模式上去了,三维目标并未能落实。教学过程与制定的教学目标脱节,拟定的教学目标只是纸上谈兵,这是教学中普遍的现象。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是教学目标制定得不全面或不明确、不合理有关,又与本人没能真正理解三维目标及其意义有关。经过培训及自身的思考与实践,对三维目标的设计认识如下:一、根据教学内容,细化"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以前备课的时候一般依据《课程标准》与“教参”的要求制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但《课程标准》和“教参”的要求通常指的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终结性学习要求或是一课内容的目标,而不是一课时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因此,教师备课时应根据本课时所授内容,分析其在一个学习单元中的地位,在一课教学内容中的作用。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特点、课型等因素,再将相应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分解、细化。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一课时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二、转变教学理念,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制定上,由于以前没有经历过,也没有什么可借鉴的,为此,很多教师感到棘手,"过程与方法"目标往往制定得大而空。常见的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学生进行分组实践,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的精神";"通过交流讨论,实践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等,从这样的目标中既看不出这节课的课题和内容,也无学科特色。从目标的定位来看,这个目标是以前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中的能力目标,一节课要培养学生这么多的能力,既不现实,也难以突出重点。不同的课突出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关键是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方法等。本节课可拟定如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出设置背景的方法。为达成目标教学中可设置几个小任务,让学生通过练习设置不同的背景颜色,掌握演示页背景设置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又能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学生进行了初步练习后,可让学生的分组实践,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来达成。三、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新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一般说来,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教"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时是显性的,易于操作,如教学内容与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有联系,教师会写出"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等;有时是隐性的,不易于操作,这样教师会写成"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归纳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等,这样的目标没有针对性。再者,怎样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怎样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这不是情感目标制定就一蹴而就了,关键还是落实,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从学习的内容中,从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本节课内容,我们在前面一节已学习了演示文稿的初步设计,因此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不只是要学会合理设置演示页背景,还要养成良好的文件管理的习惯,所以,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出设置背景的方法。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三个维度目标有机统一的关系,重视让学生主动经历学习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有序、有度、有用的基础知识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辩证地看待它们的主次关系在经常发生着转化。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学,制约着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是教与学矛盾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教师的教,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当然,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学生的学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和起决定的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教师的教会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独立意识较差,自控能力较弱,认识能力较低,生活经验较少,知识水平有限,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不知、不能,或知之甚少、能之甚少的时候,教师的教应该是起决定作用的;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一、以人为本,学会尊重学生1.了解学生,让学生当主人。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设身处地地体察学生的思想感情,努力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培养自己"非中心化"的能力,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某一言行的看法和态度,以便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2.要热爱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需要关心爱护,需要温暖帮助。爱学生就要做到关心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指导学生。了解的内容: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而且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不仅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而且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等。俄国著名文学教育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3.了解学生知识面,就是说要“找准教学的起点”既不要过高估计学生知识深度和广度,更不能低估学生,频繁设计一些学生已经知道、理解的问题,这样可能浪费教学时间,同时,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已经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能够了解什么,需要学习什么,以便在上课时及时作出引导和调整。既要让优秀学生学习有深度,又要让一般学生学习有进度,直面班级中的各类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内在需求。后进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因为他们常常受到别人的冷淡甚至歧视,渴望得到尊重和信任,后进生的脾气一般比较倔强,而其内心往往脆弱、敏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和谐相处,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作学困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他们思想上的问题适时、恰当地予以解决。学困生违纪、犯错误的频率比较高,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也较普遍,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工作方法,遇事三思而后行,能主动对学生赔礼道歉,或不失时机地先表扬后指出不足。但是,作为老师,对于优等生的表扬也应该是有些分寸的。第一,对优等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可以防止他们因受表扬过度,而产生骄傲心理。第二,如果对某个优等生表扬过度,或太频繁,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嫉妒,班里的学生就会孤立他,有时候其他孩子还会联手欺负他,这样就会对这些优等生产生负面的影响,产生心理压力。所以,对优等生的表扬要适度,更要注意方法。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优等生也有缺点,对他们的缺点,我们也应该及时指出,不能因为他们是优等生而放过。只有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错误,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二、巧妙教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由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决定,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精神饱满,自然一堂课的效果就好;反之,学生上课时精神不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不牢。对于不同的学情,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加以调整。第一:利用学生积极学情,充分传授知识。积极学情,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学习态度、机灵的提问答问、主动的寻难设疑、新颖的解题思路,幽默的语言等。对于这样的课堂积极学情,教师应充分加以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巧妙引导课堂,消除消极学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由于知识面狭窄或对知识一知半解而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有科学性、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教师应当积极直面,处之泰然,在课堂上尽力转化这种教学氛围。第三:注重反馈,反思教学。课后,教师应该思考课堂上传授了什么给学生,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了多少,自己在讲课中哪些地方引导得好,学生理解透彻;哪些知识没有讲清讲透讲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同时,要注意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调整方向,为下一步更好教学作准备。切实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研水平。1.和谐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接受学习仍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要与探究学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无论是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解,还是再现教科书的内容,或者参与探究,都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要求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以唤起、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节奏和谐、相互适应。2.和谐课堂教学还要协调好个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个体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通过交流、沟通更好地促进个体反思、分享各自的知识与经验从而促进个体的更好发展。和谐的课堂教学应该整合两种学习方式,并善于在两种学习方式之间进行自然的转换与交替,使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总之,在这个复杂的时代,独生子女尤为普遍,要想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必须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关爱与教育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生物教学中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常见的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学生进行分组实践,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的精神";"通过交流讨论,实践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等,从这样的目标中既看不出这节课的课题和内容,也无学科特色。从目标的定位来看,这个目标是以前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中的能力目标...

初一生物教学计划
1、认真钻研生物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好导学案,抓好教学落实,每学完一章进行测试,每节课有练习并及时抽查登记反馈调整。 2、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讲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并应用课堂教学媒体及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按大纲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学科知识,培养能力,促...

生物教师课程教学计划五篇
精心设计#工作计划# 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 热点 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

高三生物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抓好二轮专题复习,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三轮作好模拟训练,增加高考经验,争取2006年取得优异成绩。三.具体措施 1.备课中对每节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材料的选择,怎样呈...

高中生物教学计划范文
五、加强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 加强实验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重要特色。教学中要注意针对操作技能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设计制作实验等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在定量实验中,要特别重视相关技能的养成和提高,重视定量实验对于学生科学素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认真钻研组织开展探...

高三生物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积极学习和贯彻学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和执行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积极实践新课程课改,切实加强和改革课堂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为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作出努力。 二、工作目标: 1. 提高生物学科高考平均分,力争同类学校上游。 2. 提高本组教师的科研水平,本工作学期相关人员完成相应的课题结题工...

教师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学生个体差异是有普遍性的,教师要从个体差异出发,为学生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等因素,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比如,对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

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应多元化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1)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所识得的知识的每一个过程,激发学生呈现的体验的多样性及创造精神。让学生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具体的经历每个环节的...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计划
理念,抓住新内容,努力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的变化中、从考纲中,了解高考改革的趋势,在平时教学中紧扣思维的开放性、答题的个性化、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化这个素质化命题这一核心内容来培养和训练学生。 2.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由于在历届高考试题中,分值较高的是“...

高三年级生物教案设计
1.高三年级生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结构与功能观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 2.通过归纳与概括,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意义。 3.基于对细胞分化事实的理解,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感受生命的奥秘,形成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胞分化的概念、原因及意义。 难点:细胞分化的原因及意义。 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