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扩招高校扩招的背景(内因)及直接诱因
(一)高校扩招的背景(内因)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促成高校扩招政策出台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能仅仅从单一的方面解释,因此,下面就影响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社会发展背景作具体分析。
一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必然趋势。高等教育的扩展,是由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决定的,因为教育行为本身有自己特有的动力,有自身发展的逻辑,大众化就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结果。
二是经济制约的结果。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受经济发展制约的,规模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平衡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在1999年以前,政府严格控制大学的招生数量,高校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所以那时高校扩招势在必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的比例发生了如下变化,演变为以高文化素质劳动力比重的迅速提高为特征,第三产业也将逐渐增加智力密集型经济和高素质劳动力的比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模必须适应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劳动力比例转变的需要,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是人口因素:人口众多是我国的一大特色,穷国办大教育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给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给高等教育造成很大的压力。人口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尽管我国一直在扩大招生规模,但仍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迫切要求。
四是政治因素: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许多国家政府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我国政府也把科教兴国作为政府的头等大事。1999年一开春,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科技部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相继出台,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家相关部门和领域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应战姿态,另一方面也从客观上促成了国人对强国经济、科技领先、基础教育、人才关键的共识氛围。而1999年6月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则把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作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任务。
(二)高校扩招的直接诱因
高校扩招政策的形成背景其中关键的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很不景气,社会就业压力相当大。在这一经济背景下,出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与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至少这是最为直接的动因),高校扩招政策适时启动。1999年6月16日,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这样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人数达到153万。1999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
可以说,高校扩招政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当时社会背景的必然,而1998年的金融危机给了这一政策一个产生的契机。这一时机出台这一政策,既解决了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也解决了当时的经济就业问题。
二、高校扩招政策的成就与问题
(一)高校扩招政策的成就
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日益增加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人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扩招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它使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
1、大众教育代替精英教育
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到了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2006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达到540万。同时,高校扩招给了农村孩子、特别是困难群体子女更多上学机会,使知识改变他们命运的愿望得以实现。大学扩招从5%的毛入学率,一下超过了15%,后来又超过了20%,再在是23%。我们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才用了五六年时间,西方国家一般要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2、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投资消费
扩招以来,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进而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高校扩招,大幅提高了高中的升学率,缓解了巨大的就业压力,积极有效地发挥了高等教育对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总之,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使成千上万的城乡青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为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家庭提供发展提高、改善生活的平台,而且对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高校扩招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进,这一政策也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1、我国的经济水平还是比较低的,高校规模的过快扩大超过了经济的承受能力。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过快,而受国家经济水平的限制,教育资金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高校校舍、食堂、教室、实验室等设施跟不上。同时,高校面临硬件设施过不去,软件设施也跟不上的境地,特别是教师数量的增长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这就使教师质量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些从而导致教育水准的下降,影响了高等教育协调发展。2、高校扩招与人才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随着扩招的大学生毕业进入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日益凸显,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虽然高校扩招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但是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高校扩招使大学生的供给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在需求没有同比例增加的情况下,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工资水平下降。扩招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后,降低就业标准,造成“文凭贬值”,就业市场学历“门槛”提高,大学生就业选择下移,已经成为了既成的现实,而且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
三、对我国高校扩展规模政策的若干建议
反思过去扩招的十二年得失,在今后的高校招生过程中,我国高校扩招规模政策的重点在于调整思路和目标,谨慎决策。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从我国五十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高校扩招的决策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常常缺乏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从而导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轨迹呈现出一些波动。所以,我们要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避免高校规模的大起大落。制定高校扩展政策要全面考虑供需要求,并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国际形式的变化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走综合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的发展既受到外部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同时还受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它的发展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在处理好高等教育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高等教育增长与政治影响的关系的同时,应努力协调好高等教育发展的数量、质量、结构与效益四者之间的关系。数量增长是首要因素,它不一定会带来质量的下降,只要我们在扩充数量的同时,避免泡沫式数量增长,注意教育质量的提高。结构要合理,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发挥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现有高校校舍、食堂、教室、实验室等设施的潜力,利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力量,积极发展职业技术学校、民办高校和其他办学形式,进一步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和困难补助等配套政策措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走稳定、协调、健康的综合发展之路。
(三)要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
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高层次人才的地方,高校质量主要是指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因此,高校必须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把培养人才和毕业生就业有效结合起来,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就业需求为导向,做好自己的定位,树立以人为本的多元的质量管理观,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打破传统的高校内部的相对封闭的、不注重外界环境变化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四)要善于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
考察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历程发现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不同的国家,由于不同的国情和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和特点,且国外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的转变一般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而且都受到政治、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在考察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时候,也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经验的同时,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四、结论
实践证明,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使我们用10余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的历程,有力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成倍提高,也使我国在未来国际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中抢占了先机;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但我们还要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引导和调控手段,使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能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民共享更加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和更加平等的高等教育机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