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者”的心灵史——读《战争与和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1825年俄历12月,一群贵族军官领导3000士兵聚集在彼得堡参政院广场。这些军官和士兵曾经作为“正教的军队”、“欧洲的宪兵”,打败过拿破仑、占领过巴黎,帮全欧洲的“正统君主”们保住了皇冠,遏制了法国大革命的“邪恶影响"。然而现在,他们却要发动革命了!他们要推翻沙皇、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

起义最终失败了,遭到了沙皇的血腥镇压,这就是史称的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 的初衷,就是要探寻这些贵族军官是如何从打败拿破仑的帝国英雄转变为革命者的 。

他最终写成了一部卷轶浩繁的史诗巨著,反映了1812年战争前后广阔的历史与生活画卷。然而作为贯穿这部小说之主线的,还是一群贵族青年的心灵史。通过这条主线,应该说,一定程度上解答了他作为写作初衷的那个问题。

这群贵族青年的特点就是“不合时宜”。当时俄罗斯的贵族社会可以说达至极盛 。书中尽情描写了贵族们的“幸福生活” ——惊人的财富,众多的农奴,生活就是数不清的沙龙、舞会、打猎。相互之间以法语交谈,在谈笑风生中争风吃醋、争权夺利,把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生活把玩在股掌之间……

然而这群贵族青年,托尔斯泰笔下的主人公们,却与贵族社会的“俗套”格格不入,不愿沉溺于这种“幸福”生活。他们有的同情法国大革命自由民主的理想,苦苦探索改良社会的道路、追寻人生的意义;有的冷眼旁观贵族社会的种种丑态,却有着一颗火热的心,想要革新政治、驰骋沙场,用实干来建功立业;有的信仰虔诚、俭朴苦修,像天使般善良;有的纯洁、热烈、真诚,像一团烈火一样给人带来光明……

这群“不合时宜”的人在1812年战争的历史巨浪中,经历了生、离、死、别,体验了毁灭与成长,看清了贵族社会的真相,理解了俄罗斯广阔土地上人民的朴素与伟大,也了解了敌人——拿破仑的军队和法国的人民。这一切都驱使他们的心灵向其合乎逻辑的归宿——十二月党人——走去。

正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人间往往如此,一个家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在其烈火烹油的极盛时代,总是会出现那么一些“不合时宜”的人。他们与这“盛世”格格不入,他们敏感的心灵已经洞察到这“盛世”背后的黑暗与隐忧,预感到盛极而衰的必然趋势。然而这些人注定是痛苦的,因为他们既被这“盛世”不喜,被庸众所反对、所误解,又由于走得太领先而往往没有历史机会去亲自实现破旧立新的伟业,从而成为悲剧性的人物。《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德烈等正是这样的人物,《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何尝不是这样的人物?

然而这些人物的悲剧命运,却又往往能引起文学艺术家们极大的同情,通过其生花妙笔转化为鲜活的文艺形象,使他们虽死犹生,长久地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思考。

随波逐流、平庸地幸福着,还是做一个深刻的“不合时宜”者,与命运和时势做悲壮的搏斗?不同的人当然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然而无论如何,后者的人生要比前者精彩及有意义得多。而人类也正是在后者的奋斗中,一点一点蹒跚前行……

附记1:《战争与和平》的真结局

在《战争与和平》的“尾声”中,托尔斯泰交代了主要人物的结局,他们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过起了平静幸福的生活。然而在“尾声”的最后,皮埃尔回到庄园,说起了他正在从事的事业:他成为了十二月党人的领导者之一,正在谋划着大的行动……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历史上十二月党人真实的结局是什么呢?史载:5位著名的领袖被沙皇处以绞刑;数百位骨干被流放西伯利亚……这就是皮埃尔等人所面临的命运!托尔斯泰在尾声中所描述的平静生活只是假象, 他所没有写出的流放甚至绞刑才是他笔下人物的真结局 。然而皮埃尔等人却不会逃避这样的结局,更不会为这样的结局懊悔。因为这正是他们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考验、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后所自觉选择的道路。

顺便说一句,在尾声中娜塔莎成为了一个典范的贤妻良母,个人觉得颇不符合其性格。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有着不羁的灵魂的女子会甘于平静地相夫教子(托尔斯泰在写这部小说时,似乎对婚姻、对女性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而在写《安娜.卡列妮娜》时认识就深刻多了)。但是若是皮埃尔被流放、被处刑,她应该会义无反顾地与丈夫一同赴难,这倒是颇符合她的性格的。

附记2: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有大段大段对历史哲学的阐述,这些部分根本不像是小说,倒像是哲学著作。也只有像托氏这样的大文豪才敢这样犯小说之大忌,在小说中直抒胸臆、大谈哲学。

由于有《战争与和平》整部小说鲜明的人物与史诗般的情节为基础,这些历史哲学的阐述才显得不那么枯燥乏味,反而为热爱思考的人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认识这段历史背后的规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很有我国道家“自然无为”的味道。他认为,历史本身有其自然运行的规律,绝不是人们的主观行动所能任意改变的。历史上一些所谓“伟人”,只是因为(往往还是不自觉地)顺应了历史的自然趋势,而凑巧成为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人物。而如果这些“伟人”不自量力,自以为有经天纬地、改变历史的大能,想要强行变更历史的趋势,那就只能沦为跳梁小丑(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明白历史暂时的趋势不利于自己,但是为了民族、人民、人类的远大利益而坚持奋斗——这样的人是虽败犹荣的!托尔斯泰这里所指的主要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大有为”的那些“伟人”)。拿破仑就是托尔斯泰所认为的这类“伟人”的典型,在小说中托尔斯泰狠狠讽刺了他。托尔斯泰认为真正伟大的人物,是有“无为”智慧的人,即自觉顺应历史的趋势,不去妄加干涉的人。小说中他所着力描写的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就是这样的伟大人物。

附记3:托尔斯泰描写战争的大手笔

《战争与和平》中战争自然是重头戏。而托尔斯泰描写战争的确有着大手笔,百年之后读来仍觉精彩、震撼,值得后来者效仿。

个人认为小说中最精彩的、可称为典范的是对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描写。奥斯特里茨战役史称“三皇之战”(奥地利皇帝、沙皇和拿破仑都亲临前线指挥),是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胜利之一,也是当时欧洲规模最宏大的战役之一。

对这场战役,托尔斯泰几乎没有上帝视角的宏观描述,而是通过众多不同人物的视点,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这场战役。通过安德烈作为库图佐夫副官的视点,既反映了战前指挥部中的谋划、分歧,又通过他对战线的巡视,反映了整个部队的部署形势和敌我态势的总体变化。而通过尼古拉、杰尼索夫等中下层军官的视点,又反映了骑兵、步兵、炮兵各部队从军官到士兵在战役全过程中的百态。这样,就像一部跟随多个人物拍摄的纪录片一样,通过多个人物的视点,把整场战役从指挥部到基层士兵各个层次的全貌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更难能可贵的是,托尔斯泰并不只是客观展示战役的全貌,他还通过人物在战役中的行为、心理、遭遇,将对战役的描写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对人物心灵成长的反映完美融合在一起,做到了史诗性与文学性兼备,使《战争与和平》不愧为伟大的小说。

“不合时宜者”的心灵史——读《战争与和平》
这群“不合时宜”的人在1812年战争的历史巨浪中,经历了生、离、死、别,体验了毁灭与成长,看清了贵族社会的真相,理解了俄罗斯广阔土地上人民的朴素与伟大,也了解了敌人——拿破仑的军队和法国的人民。这一切都驱使他们的心灵向其合乎逻辑的归宿——十二月党人——走去。 正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人间往往如此,一...

战争与和平的作品鉴赏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中,在表达对战争的不满的同时,从人物的刻画和人物的命运上,描写了对人道主义的赞扬;而作为虔诚的说教者,他又强烈地宣传“不要用暴力和邪恶抗争”和“道德上的自我改善”等博爱主张。《战争与和平》虽然描写的不是农民生活,但是在描写战争与主人公安德烈之外,作者也塑造了很多其他的...

作家莫言推荐的16本经典高分文学作品
《史记》作者:司马迁 莫言点评:我们读《史记》,何尝不是在读司马迁的心灵史。司马迁一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奇。他是童心活泼的大作家。他笔下那些成功的人物都有出奇之处,都有行为奇怪、超出常人之处。《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尼古拉耶推奇托尔斯泰 莫言点评:是真正的历史小说,真正的战争小说,真正地展...

鲁迅的小说,散文的艺术特色
《野草》是一部象征主义的艺术精品,其中最具艺术特色的是运用象征方法而创造的各种形象。鲁迅的回忆散文收于《朝花夕拾》集中。部分散文较多地继承了传统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现状的某些不满之情。鲁迅小说的艺术特...

书单丨超过瘾的5部大部头小说,假期打发时间的佳选!
01 《生活与命运》以9.4分的高分位居榜首,梁文道将其评为“最想为读者推荐的一本书”。该书在全球各大媒体上被推荐,被誉为“当代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最伟大的俄语小说”。它描绘了斯大林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是一部全面展示一个时代的画像和心灵史,以及极权体制下复杂多面生活的...

推荐您最受益的育子书籍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可以反映时代的文学作品有那些
;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丰富了当代战争文学的人物画廊”;柳建伟的《英雄时代》“以开阔的视野、宏大的结构,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宗璞的《东藏记》“抒写了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表现了学人志士的铮铮风骨和凛然气节”。

跪求《浅谈鲁迅文章的创造性》!!!老师让我们写啊
却不仅是他一个人对鲁迅的批评,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就连鲁迅的崇拜者也觉得没有一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史诗性作品好象真是一个缺陷,所以他们千方百计进行辩护,说鲁迅本有写长篇的打算,只是因为后来忙于写杂文进行战斗才没有写,而钱钟书则认为鲁迅不适合写长篇,《阿Q正传》写得长了点,都就已经不太好...

生活与命运的内容简介
1980年,该书在被封锁二十年后历经坎坷首度出版,引起巨大轰动。关于斯大林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比《生活与命运》更为全面的描写:它是一整个时代的画像和心灵史,极权体制下复杂多面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20世纪最黑暗的一段历史的深刻反思。一如《战争与和平》,《生活与命运》围绕一个家族在时代...

适合大学生读的文学作品?
《子夜》,《倪焕之》,《金粉世家》、《啼笑姻缘》,《京华烟云》,《沉沦》,《背影》,《缘缘堂随笔》,《四世同堂》,《往事》,《上海屋檐下》,《边城》,《雅舍小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南行记》,《莎菲女士的日记》,《梅雨之夕》,《雷雨》,《围城》,...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