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到底哪一种方言“差一票”成为国语

如题所述

那是不正确的说法
读音统一大会在1913年(民国2年)2月15日开幕,实到44人,来自江苏的吴敬恒得29票当选议长,王照仅得5票任副议长。以一省一票的原则,会议逐一审定了6500个字(另加600俗字、新字)的“国音”。当时为了记录定下来的“国音”,临时采用了一套注音符号系统。字音确定以后,下一个任务是核定音素,并且确定一套字母系统来表示音素。按照黎锦熙先生的记述,会议进行到这个地步出席者日渐稀少,但是对于“字母”问题几乎打起架来。当时字母提案颇多,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案:(1)偏旁派,仿照日本片假名,用音近之汉字,取其偏旁为字母;(2)符号派,主张另外制定一套符号系统;(3)罗马字母派。与会者多日争论僵持不下,结果浙江代表许寿裳等人以及与会的教育部职员周树人(鲁迅)提议,就使用在审定国音期间使用的“临时符号”为注音符号(《国语周刊》刊头上的符号就是这种“注音符号”)。这套符号是章炳麟所创,借用了古代篆字的形状,与前述三派无关,可称为“简单汉字派”。这套“注音字母”在大陆一直用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时,至今台湾和部分海外华人依然在使用。

国音统一会议不是一个团结的大会,也算不上胜利的大会,但终于在5月22日闭幕,比预期的会期推迟了一周,由于会议期间争吵激烈,会议的议长吴敬恒在4月22日辞职,接任的王照也在5月7日后请了病假,临时由直隶的王璞主持会议。当时对于浊音和入声尤为激烈,江苏代表汪荣宝夸张地说:“南人若无浊音及入声,便过不得日子。”同样是江苏的代表、会议议长吴敬恒也语出惊人:“浊音字甚雄壮,乃中国之元气。德文浊音字多,故其国强;我国官话不用浊音,故弱”。会议过程中,对有争议的字音,以一省一票原则的多数票决定“国音”,所以说在审定的这么多汉字中,也许有一些是“差一票”通过的,但不存在某一个方言整体差一票被定为国语的情形。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这次会议审定的汉字读音被后人称之为“老国音”,是这次国音统一会议“一省一票”制度下人造的南北方言的混合物,其实没有真正推行开来。
从以上国音统一大会的过程来看,所谓粤语或者、陕西话、洛阳话“差一票”成为国语只是个民间传说,属于urban legends。顺便说,美国人中也流传着一个类似的urban legend,说当时美国独立时国会投票德语就差一票成为美国的官方语言,德国人也自豪地常常提起,但同样是没有根据的民间传说。
附录:出席1913年“读音统一大会”80人名单
(资料来源:《国语周刊》1934年4月14日第133期,原文个别字迹不清以X代替)
江苏17人:吴敬恒(稚晖)、陈懋治(仲平)、汪荣宝(衮甫)、顾实(铁僧)、华南奎、陆尔奎(炜士)、邢岛(瘦山)、杨曾诰(焕之)、董瑞椿(懋堂)、王X(云轩)、白振民(振民)、朱炎(炎之)、谢冰(仁冰)、胡雨人(郁人)、黄中疆(适园)、伍达(博纯)、朱孔彰(仲我,安徽代表)
浙江9人:胡以鲁(仰曾)、杜亚泉(伧父)、汪怡安(一厂)、马裕藻(幼渔)、钱稻孙(稻孙)、朱希祖(遇先)、刘X善(敬之)、许寿裳(季芾)、杨X(洁臣)、陈溶(子英)。
直隶8人:王照(小航)、王璞(蕴山)、马体乾(子良)、张x(仲苏)、王修德(新邦)、王仪型(式文,号希崎)、陈恩荣(哲甫)。
湖南4人:舒之鎏(贻上)、周明珂(芷佩)、李维藩(麓石)、陈遂意(文会)。
福建4人:卢戅章(X机)、蔡璋(子英)、林志煊、陈宗藩(莼衷)
广东4人:郑藻裳、罗赞勋(世芳)、陈廷骥、杨耀焜(华侨代表)
湖北3人:严正炜(彤甫)、陈曾(孝通)、李哲明(惺侨)。
四川3人:廖平(季平)、蒋言诗(志吾)、王锡恩(捷三,藏代表)
广西3人:汪鸾翔(巩庵)、蒙启谟(警民)、朱资生。
山东2人:张重光(绍宜)、隋延瑞(辑五)。
山西2人:杜曜箕(星南)、兰承荣(向青)
河南2人:陈云路(子怡)、李元敷(午樵)。
陕西2人:李良材(桐轩)、高树基(培支)
甘肃2人:水梓(楚琴)、杨汉公(X泽)
安徽2人:洪逵(菱龄)、程良楷(子箴)
江西2人:高X南(瀚九)、徐秀钧。
奉天2人:李维桢(子栋)、张德纯(子文,回代表)。
吉林2人:乌泽声(谪生)、王树声(宇清)。
黑龙江2人:赵仲仁、刘澍田。
云南1人:夏瑞庚(小琅)。
贵州1人:姚华(茫父)
新疆1人:蒋举清
蒙古1人:汪海清(子瑞)
籍贯不明者1人:孙鸿哲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2
坊间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年民国建立之初,粤语一票之差成为国语(普通话)。而且有鼻子有眼地说,当时在国会内订立国语时,要求粤语成为中国国语的呼声相当高。当时广东籍议员掌握了过半数议席,粤语成为国语理应不成问题;惟孙中山虑及中国之统一问题,逐一向议员游说以汉语北方话作为国语。最终粤语以一票之差(一说为三票)败北,汉语北方话成为民国国语。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02
感觉没有这个投票。

差一票成为普通话的是什么?
粤语。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之初,粤语一票之差成为国语(普通话)。而且有鼻子有眼地说,当时在国会内订立国语时,要求粤语成为中国国语的呼声相当高。当时广东籍议员掌握了过半数议席,粤语成为国语理应不成问题。惟孙中山虑及中国之统一问题,逐一向议员游说以汉语北方话...

民国初年,哪种方言“差一票”就成为国语?
据传说是广东话,也就是粤语,广东人都说当初粤语以一票之差最终落选国语“大赛”。也就是说,如果当年粤语能多努力一把的话,我们现在要普及的就不是北方方言为主的普通话了。想一想这个“假设”如果成真了,还真是够让人害怕的。至少,北方人会有一半以上“南式”普通话不及格的人吧。但追溯当年国...

差一票成为普通话的是?
差一票成为普通话的是粤语。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之初,粤语一票之差成为国语(普通话)。而且有鼻子有眼地说,当时在国会内订立国语时,要求粤语成为中国国语的呼声相当高。当时广东籍议员掌握了过半数议席,粤语成为国语理应不成问题。科学规范、标准统一的普通话 1956年2月...

民国初年,到底哪一种方言“差一票”成为国语
从以上国音统一大会的过程来看,所谓粤语或者、陕西话、洛阳话“差一票”成为国语只是个民间传说,属于urban legends。顺便说,美国人中也流传着一个类似的urban legend,说当时美国独立时国会投票德语就差一票成为美国的官方语言,德国人也自豪地常常提起,但同样是没有根据的民间传说。附录:出席1913年“读...

民国初年是否做过国语的选举,结果是北京话赢了那种话一票呢?谁知道这个...
只是一个是民国1912年投票,粤语一票之差败给北京话,最终选北京话为国语;另一次是195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投票,最终北京话以一票险胜西南官话(成都话)成为普通话。所以两个都是真实的。这也是为什么台湾人和大陆人没有语言沟通困难的原因。因为说的“普通话”都是基于北京地区方言的。

差一票成为普通话的是?
粤语曾经差点成为普通话。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认为在辛亥革命成功、民国成立的初期,粤语在评选为国家语言时,仅仅因为一票之差而未能当选。据说当时国会议员中广东籍的代表占据了多数席位,因此粤语似乎很有机会成为国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普通话的科学规范和标准是在1956年2月6日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

民国初年,到底哪一种方言“差一票”成为国语
读音统一大会在1913年(民国2年)2月15日开幕,实到44人,来自江苏的吴敬恒得29票当选议长,王照仅得5票任副议长。会议逐一审定了6500个字(另加600俗字、新字)的“国音”。当时为了记录定下来的“国音”,临时采用了一套注音符号系统。字音确定以后,下一个任务是核定音素,并且确定一套字母系统来...

民国初年,到底哪一种方言差一票差点成为国
差一票”通过的,但不存在某一个方言整体差一票被定为国语的情形。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后人称之为“老国音”。从以上国音统一大会的过程来看,所谓粤语或者洛阳话或者陕西话“差一票”差点成为国语只是个民间传说。

到底是哪一种方言当初“差一票”成为国语
不存在的!“国语”的形成并未投票!1913年,民国召开读音统一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音”。当时,北京话已有成为全国通用语的趋势。因此并没有经历传说中的投票,与会者都同意以京音为基础,经过一定的修改才能作为“国音”。而国音是针对几千个汉字的读音,而不是某一地区语言。

历史 想了解一下之前民国的时候是不是有过粤语差点成了国语的情况?
据说,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首届国会中有人提议奉广州话为国语;当时来自广东的国会议员刚好过半数,通过这一法案似乎不成问题。不过,身为广东人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了顾全革命大局,劝说粤籍议员放弃以粤语为国语。结果,北京话以一票之差压倒广州话成为国语,至今仍让一些广州人遗憾不已。西汉元鼎六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