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如何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如题所述

1.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们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一主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我们今天面对的世界,同过去相比确实已经并还在继续发生许多重大的变化,不稳定、不可测因素增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这些新的挑战主要是:

(一)在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并且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的倾向还远没有消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还远没有成为普遍的行为。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有的大国一意孤行地奉行单边主义,追求建立单极世界。国际舆论指出,有的大国谋求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实质就是要以自己的理论和价值观重整世界。

(二)南北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主导地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现象还很普遍,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中受惠。贫富悬殊愈来愈大。据美林证券公司和盖普·杨公司发表的《2002年度世界财富报告》,尽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但是全球财富继续向少数富人集中,各国百万富翁又增加了21万人,人数达到710万人,他们拥有的财富高达26万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的《2002年度最不发达国家报告》披露,全球最贫穷的49个国家的人民经济状况继续恶化。每天生活费用不到1美元的人数已经达到3.07亿人,到2015年会增加到4.2亿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力发展报告》,最富有国家与最贫穷国家收入之间的差距在1920年是35比1,1975年是45比1,1992年是75比1,2001年是100比1。科技特别是信息发展上的差距造成的"数字鸿沟"同样令人担忧。

(三)影响和平与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新的紧张因素。传统安全威胁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国际军事力量对比失衡加剧,某些国家大幅增加军费,积极扩军备战,强化军事同盟,动辄进行军事干涉,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威胁增大。二是由民族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与此同时,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多,出现了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作为一大国际公害,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的危害空前加大。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并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个事件的发生及此后美国发动的全球范围的反恐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围绕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既合作又斗争的组合。

但是,综合判断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国际形势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总的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仍可以保持,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第一,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的根本因素。

第二,各种国际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中国、俄罗斯、欧盟都承认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但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加紧推行独霸全球的战略,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经济一体化势头强劲,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欧、日都积极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在军事和科技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实力和优势,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复兴,重振大国地位;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和作用稳步上升,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当然,多极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但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和一种价值观念,不可能是"单极的"。一两个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和少数大国瓜分势力范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社会繁荣进步是有益的。它使世界各大力量彼此之间逐渐形成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的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这种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世界潮流之下,当前大国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集中力量发展以高新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依然是各大国的政策取向。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回避不了的世界发展大趋势。全球性科技革命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之多的共同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广阔的生产力发展前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防不开科学。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反全球化运动主要是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社会分化加剧,损害了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等负面影响表示不满和抗议。它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并促使全球化朝着更公正、合理、透明的方向发展。

第四,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崛起,和平力量还在继续增长,联合图强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人鼓舞的一个例子就是,2002年7月9日,非洲联盟第一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非的德班召开,标志着非洲联盟正式开始运转。这是广大非洲国家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世纪的挑战、通过联合自强推进一体化进程和实现非洲复兴的战略举措。非洲联盟首任主席、南非总统姆贝基强调,非洲联盟的首要任务是实现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之间的团结、稳定与通力合作,建立有效机制加快非洲大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非洲大陆的集体行动以及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其次是发展非洲国家之间各个层次的新型伙伴关系,动员各个国家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实现非洲大陆的繁荣富强。与非统组织相比,非洲联盟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政治性机构,而是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洲性政治实体,肩负着促进非洲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使命。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一直是积极防御。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制定的。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发生重大变化,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否则我军就难以在未来防卫作战中取胜,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会缺乏科学的依据和现实针对性。一九九○年十二月,全军军事工作会议指出:“积极防御这个方针应该说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要完整准确地理解,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同时,随着形势的变化,还应实事求是地继承和发展。”经过几年的酝酿,一九九三年初,军委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指导上实行重大调整,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这就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抓住了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正确解决了我军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问题。实践证明,军委作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非常及时和完全正确的。
1.立足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已成为战争的主要样式。从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来看,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主要是信息化局部战争。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军委制定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提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要从应付一般条件下的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军队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都要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指导和统揽,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战略方针的需要,都要为确保这一方针的顺利实现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深入贯彻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指导上,应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着重解决好从重点准备全面战争转向重点准备局部战争军事战略转移中现实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军事战略的重心是时刻抗击敌人大规模入侵,立足于打一场全面战争。全面战争立足于国土纵深歼敌,立足于把战争拖向持久,立足经过战争初期的战略防御才能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而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则立足于边境浅近纵深、空中和海上求胜;立足于战争初期就以自卫反击的形式,采取有限规模的战略性攻势作战;立足于尽量减避免战争的扩大升级,减少对国家大局的影响。由此可见,如果仍然沿用全面战争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必然会偏离战争形态的演变轨迹,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失败。因此,必须着眼于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全面战争思维模式,深入研究并尽快提出符合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的编制体制、作战理论、训练方法等现实问题。
二是积极探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面临的局部战争具有多样性。但是,今后对我国国家安全威胁最大的而且是最难应付的将是信息化局部战争。发生在20世纪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发生在21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带有浓厚信息化色彩的局部战争表明,信息化局部战争突然性更大,战争节奏更快,战场透明度更高,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更强,以及战争的间接交战空间更大和直接交战空间更小等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和研究打赢未来战争方面,要针对信息化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战法。
三是着眼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加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我国面临的局部战争诱因和类型多种多样,其发生的方式、方向、规模等都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从诱发战争的因素看,既可能起因于领土、海洋权益争端,也可能起因于其他利益矛盾,还可能起因于民族宗教矛盾的激化,等等。从作战对手看,既可能是现代军事强国,也可能是实力相当或总体实力不及我国的对手;从爆发的方式看,既可能爆发在矛盾突然激化且预有准备的方向,也可能爆发在出乎预料的方向;从发生的地域看,即可能发生在本土一定纵深内,也可能发生在边境附近地区;从发生的类型看,即可能是单独的陆、海、空战,也可能是多兵种联合作战。要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就必须在军事战略指导上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要在做好重点方向准备的同时,做好多方向准备;要加快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驾驭现代战争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有加快国防和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力度,逐步形成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体制和编制;要根据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重点研制最迫切需要的武器装备,拥有自己的“杀手锏”,提高制敌的手段和能力。
2.坚持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深刻地指出,战争伟力之最浓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坚持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进行战争,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建设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实行野战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把武装斗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和各条战线各种形式的斗争结合起来,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正是在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人民军队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坚持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是符合中国的实际。新时期军事战略,是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之上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维护国家利益,因而能够赢得国内外大多数人的拥护。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强大的“三结合”武装力量,具有深厚的人民战争潜力和持久作战的社会基础,富有人民战争的传统和经验,因此,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人民战争。当代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影响,使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在未来信息局部战争中,以往举国迎敌、全民参战的形式面临挑战;二是作战力量从单纯的人力量对抗,发展为技术密集的精兵对抗;三是作战空间和战场范围相对狭小,利用广阔国土分散耗敌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四是作战节奏的速战速决,使以战略上持久作战扭转战局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
3.注重遏制战争和推迟战争
注重遏制战争的爆发,是我国军事战略重要指导原则。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人民解放军灵活运用各种军事手段,同政治、经济、外交等斗争密切配合,改善中国的战略环境,减少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努力遏制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爆发,使国家建设免遭战争的冲击。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对发展核武器采取极为克制的态度。中国从不参加核军备竞赛,也从不在国外部署核武器。中国保持有限的核反击力量,是为了遏制他国对中国可能的核攻击。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遏制和推迟战争,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要正确处理好防御与进攻的关系。积极防御,不是单纯的防御,而是攻势防御,是攻守结合的防御。在战略指导上,既要坚持战略上的防御和后发制人,又要重视在战役战斗上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和先机制敌;既要有持久作战的准备,更要力争在战役战斗上快速反应、速战速决,特别是应付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在具备了战略速决条件下,就要力争战略上的速决。在防御形式上,既要坚持后发制人,又要坚持灵活性与主动性的有机统一。“后发”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争取政治上、外交上的主动权。“制人”就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显示出自卫还击的决心和能力。中国既不会主动惹事,但也不会临事示弱。一旦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遭到侵犯,中国将毫不犹豫地坚持正义的自卫战争,消灭一切来犯之敌。第二,正确处理好军事与政治的关系。军事工作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军事战略受政治、外交等因素的制约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为此,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政治上考虑和处理军事问题,并使军事战略必须跟整个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战略密切协调。我党我军在正确处理军事与政治的关系上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体现为军事斗争要严守自卫立场,充分准备,慎重初战,有理、有利、有节地行动。第二,正确处理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的关系。遏制战争,就是在和平时期,利用威慑力量,从军事上和政治上设法制止或推迟战争的爆发。解决如何准备打和如何打,以及解决如何有效地遏制战争与打赢现代战争,是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要解决的两大历史课题。一方面,要立足充分准备,立足打得赢。这既是军事战略的出发点和目标,又是有效遏制战争的最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要坚持人民战争的优良传统,把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常规作战力量与有限的核打击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运用多种手段,力争遏制战争爆发。在运用各种军事威慑手段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政治、经济、外交、宣传等斗争手段,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如何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一直是积极防御。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制定的。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发生重大变化,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否则我军就难以在未来防卫作战中取胜,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会缺乏科学的依据和现实针对性。一九九○年...

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如何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防卫主要还是要有自己的军事威慑力量。但军事的发展要再经济的基础上,所以和平发展才是当今的主题。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其中,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保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人类才有可能集中力量求发展;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和根本途径,只有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更加有力地反对霸权主义,消除诱发战争的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离不开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

对我国国防安全的认识
一、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同时应当看到,天下并不太平,冷战结束后,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国际社会单边主义与多极化的矛盾加深,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有所抬头,台湾形势错综复杂,斗争依然尖锐。在这样的形势下,没有强大的国防,我们就不可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

谈谈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我国当前面临哪些问题
3、维护国内社会安全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许多经济社会问题相互叠加,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相互交织,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传导,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攻势,我国面临的反渗透、反分裂、反颠覆斗争尖锐复杂。

大学军事理论课学习心得,2000字左右
二、国防建设副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两者协调发展。三、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五、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行为。我坚持我国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自力更生地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和发展武器装备,立足于自己的力量保障国家安全。中国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

军事理论心得体会范文汇集
二、国防建设副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两者协调发展。三、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五、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行为。我坚持我国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自力更生地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和发展武器装备,立足于自己的力量保障国家安全。中国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根本目的,应该是...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2、坚持一个总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邓小平同志始终不渝地坚持毛泽东同志为我军确立的党指挥枪的原则,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强调枪杆子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使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可靠的组织保证。3、遵循一个总方针:服从国家建设大局,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适应党和...

如何建设中国国防建设
一、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筹划,推动各项建设有机衔接、有序发展。三、积极...

二战后美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什么战争
回答:冷战!! 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的新特点 [内容提要]当代美国的全球战略,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其强烈的霸权主义色彩。冷战后美国的霸权主义既继承了老牌霸权主义的传统,又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冷战后的美国霸权主义是更具全球扩张性的霸权;是“硬权力”与“软权力”相结合的霸权;是以强大实力为支撑的制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