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如何贯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一直是积极防御。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制定的。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发生重大变化,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否则我军就难以在未来防卫作战中取胜,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会缺乏科学的依据和现实针对性。一九九○年十二月,全军军事工作会议指出:“积极防御这个方针应该说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要完整准确地理解,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同时,随着形势的变化,还应实事求是地继承和发展。”经过几年的酝酿,一九九三年初,军委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指导上实行重大调整,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这就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抓住了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正确解决了我军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问题。实践证明,军委作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非常及时和完全正确的。
  1.立足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已成为战争的主要样式。从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来看,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主要是信息化局部战争。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军委制定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提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要从应付一般条件下的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军队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都要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指导和统揽,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战略方针的需要,都要为确保这一方针的顺利实现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深入贯彻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指导上,应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着重解决好从重点准备全面战争转向重点准备局部战争军事战略转移中现实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军事战略的重心是时刻抗击敌人大规模入侵,立足于打一场全面战争。全面战争立足于国土纵深歼敌,立足于把战争拖向持久,立足经过战争初期的战略防御才能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而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则立足于边境浅近纵深、空中和海上求胜;立足于战争初期就以自卫反击的形式,采取有限规模的战略性攻势作战;立足于尽量减避免战争的扩大升级,减少对国家大局的影响。由此可见,如果仍然沿用全面战争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必然会偏离战争形态的演变轨迹,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失败。因此,必须着眼于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全面战争思维模式,深入研究并尽快提出符合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的编制体制、作战理论、训练方法等现实问题。
  二是积极探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面临的局部战争具有多样性。但是,今后对我国国家安全威胁最大的而且是最难应付的将是信息化局部战争。发生在20世纪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发生在21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带有浓厚信息化色彩的局部战争表明,信息化局部战争突然性更大,战争节奏更快,战场透明度更高,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更强,以及战争的间接交战空间更大和直接交战空间更小等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和研究打赢未来战争方面,要针对信息化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战法。
  三是着眼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加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我国面临的局部战争诱因和类型多种多样,其发生的方式、方向、规模等都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从诱发战争的因素看,既可能起因于领土、海洋权益争端,也可能起因于其他利益矛盾,还可能起因于民族宗教矛盾的激化,等等。从作战对手看,既可能是现代军事强国,也可能是实力相当或总体实力不及我国的对手;从爆发的方式看,既可能爆发在矛盾突然激化且预有准备的方向,也可能爆发在出乎预料的方向;从发生的地域看,即可能发生在本土一定纵深内,也可能发生在边境附近地区;从发生的类型看,即可能是单独的陆、海、空战,也可能是多兵种联合作战。要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就必须在军事战略指导上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要在做好重点方向准备的同时,做好多方向准备;要加快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驾驭现代战争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有加快国防和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力度,逐步形成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体制和编制;要根据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重点研制最迫切需要的武器装备,拥有自己的“杀手锏”,提高制敌的手段和能力。
  2.坚持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深刻地指出,战争伟力之最浓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坚持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进行战争,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建设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实行野战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把武装斗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和各条战线各种形式的斗争结合起来,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正是在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人民军队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坚持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是符合中国的实际。新时期军事战略,是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之上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维护国家利益,因而能够赢得国内外大多数人的拥护。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强大的“三结合”武装力量,具有深厚的人民战争潜力和持久作战的社会基础,富有人民战争的传统和经验,因此,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人民战争。当代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影响,使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在未来信息局部战争中,以往举国迎敌、全民参战的形式面临挑战;二是作战力量从单纯的人力量对抗,发展为技术密集的精兵对抗;三是作战空间和战场范围相对狭小,利用广阔国土分散耗敌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四是作战节奏的速战速决,使以战略上持久作战扭转战局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
  3.注重遏制战争和推迟战争
  注重遏制战争的爆发,是我国军事战略重要指导原则。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人民解放军灵活运用各种军事手段,同政治、经济、外交等斗争密切配合,改善中国的战略环境,减少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努力遏制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爆发,使国家建设免遭战争的冲击。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对发展核武器采取极为克制的态度。中国从不参加核军备竞赛,也从不在国外部署核武器。中国保持有限的核反击力量,是为了遏制他国对中国可能的核攻击。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遏制和推迟战争,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要正确处理好防御与进攻的关系。积极防御,不是单纯的防御,而是攻势防御,是攻守结合的防御。在战略指导上,既要坚持战略上的防御和后发制人,又要重视在战役战斗上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和先机制敌;既要有持久作战的准备,更要力争在战役战斗上快速反应、速战速决,特别是应付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在具备了战略速决条件下,就要力争战略上的速决。在防御形式上,既要坚持后发制人,又要坚持灵活性与主动性的有机统一。“后发”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争取政治上、外交上的主动权。“制人”就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显示出自卫还击的决心和能力。中国既不会主动惹事,但也不会临事示弱。一旦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遭到侵犯,中国将毫不犹豫地坚持正义的自卫战争,消灭一切来犯之敌。第二,正确处理好军事与政治的关系。军事工作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军事战略受政治、外交等因素的制约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为此,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政治上考虑和处理军事问题,并使军事战略必须跟整个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战略密切协调。我党我军在正确处理军事与政治的关系上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体现为军事斗争要严守自卫立场,充分准备,慎重初战,有理、有利、有节地行动。第二,正确处理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的关系。遏制战争,就是在和平时期,利用威慑力量,从军事上和政治上设法制止或推迟战争的爆发。解决如何准备打和如何打,以及解决如何有效地遏制战争与打赢现代战争,是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要解决的两大历史课题。一方面,要立足充分准备,立足打得赢。这既是军事战略的出发点和目标,又是有效遏制战争的最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要坚持人民战争的优良传统,把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常规作战力量与有限的核打击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运用多种手段,力争遏制战争爆发。在运用各种军事威慑手段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政治、经济、外交、宣传等斗争手段,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4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对"积极防御"是这样解释的:"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地打击组成的盾牌。"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毛泽东曾提出过一整套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和原则,创造过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在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防御战,在战役和战斗上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等方针以及许多战斗范例。在已经变化了的新形势下,他认为积极防御便是: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这样,我们便应该不断地加强军事力量,扩大我国国际统一战线的活动,从军事上和政治上来制止或推迟战争的爆发。如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我们则应在初期将敌人进攻阻止在预定设防的地区,稳定战线,打破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迫使敌军同我军进行持久作战,以逐步剥夺敌人在战略上主动权,使我军逐步转入主动,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总之一句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把一切都想在前面 立足于最坏的情况
国虽大 好战比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如何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一九九○年十二月,全军军事工作会议指出:“积极防御这个方针应该说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要完整准确地理解,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同时,随着形势的变化,还应实事求是地继承和发展。”经过几年的酝酿,一九九三年初,军委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指导上实行重大调整,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

中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是什么?
积极防御就是坚守我们的防御,在我们防御的过程中要争取主动、争取有利态势,这叫积极防御。中国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为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

...简述我国是如何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的。
防御就是以近海防御,将侵略者遏制在海外的一个战略方针。我们都知道中国拥有最庞大的中程导弹防御系统,可以在敌航母舰队的攻击范围之外将其击沉。

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什么什么原则
2. 坚持国防自主和创新发展 这个原则注重培育和自主创新军事科技和装备,加强军队战斗力,保证中国军队时刻处于先发制人的优势地位,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该原则包括加强国内军事基础建设以及前沿科学技术的研发,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卫星通信基础设施的集成应用、智能化装备的发展和应用等。...

我国国防的军事战略方针是什么
积极防御。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是一个常抓不懈的过程,需要打牢官兵投身其中的思想基础,有效激发强大精神动力。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着眼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对军事斗争准备、军事战略布局、战略指导原则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明确了军兵种和武警部队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贯彻军事战略方针...

积极防御的军事防御
中国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为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1993年,中央军委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指导上实行重大调整,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这...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如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我们则应在初期将敌人进攻阻止在预定设防的地区,稳定战线,打破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迫使敌军同我军进行持久作战,以逐步剥夺敌人在战略上主动权,使我军逐步转入主动,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领导制定和贯彻这个战略方针,毛泽东花费了大量的心血。1953年2月19日和20日,毛泽东...

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是什么?
5、力争主动,力避被动。6、灵活机动,出敌不意。7、注重夜战近战袭击战,扬长击短。8、勇敢顽强,连续作战。9、我军战略战术基本原则是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10、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优化军事战略布局。根据中国地缘战略环境、面临安全威胁和军队战略任务,构建全局统筹、分区负责,相互...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是什么
我必犯人”。实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坚持以下原则: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军事斗争准备,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战略态势,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坚持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领域斗争密切配合,积极应对国家可能面临的综合安全威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如何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一九九○年十二月,全军军事工作会议指出:“积极防御这个方针应该说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要完整准确地理解,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同时,随着形势的变化,还应实事求是地继承和发展。”经过几年的酝酿,一九九三年初,军委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指导上实行重大调整,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