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双方的战略思考非常值得参考。
其中,有的战略构思奇特,令人拍案叫绝。
安禄山的抉择:进军路线
尽管安禄山准备了很久,其势力也已很大。但总体实力上,仍然弱于大唐。
因此,如何利用造反的突然性,为自己谋取尽可能多的战略优势,成了安禄山集团战略考量的方向。
当时,何千年提出了一个方案。
以这个方案,安禄山集团将雄踞河北、河东、朔方,大唐统治中心关中将陷入包围,潼关将失去作用;而江淮动摇,大唐将失去财赋重心,根本动摇。
这个方略着眼点是好的,但兵力分散,可行性应打个问号。
因此,安禄山放弃了这个方案,改为集中主力,自河北直扑中原。
安禄山的方案早期效果非常好,仅仅33天,即攻取洛阳,天下震动。
可是,由于未能夺取两翼,尤其未能夺取山西高原,叛军势头虽猛,却变成了“一字长蛇”。
这就给了大唐机会。
大唐的抉择:放弃全胜之势
很快,叛军在初期的胜利大进军后,就遇到了麻烦。
进攻上,叛军西阻于潼关,南阻于南阳、雍丘,顿于坚城。
而郭子仪、李光弼从山西杀出,连续取胜,威胁叛军老巢范阳。
因此,郭子仪、李光弼提出了他们的战略企图。
潼关坚守,郭子仪等人先倾覆叛军巢穴。由于叛军家属皆在范阳,一旦攻取范阳,叛军将大乱!到时,再四面合击,可以一举平叛!
遗憾的是,唐玄宗未采纳,强逼哥舒翰出潼关作战,结果全军覆没,长安不保!
李泌奇谋
长安失守后,叛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可是,叛军的问题开始爆发:
1、所得财物,皆运到范阳。(这不是取天下之人该做的)
2、内乱。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
大唐利用喘息之机,征调西北边兵来援,形势复振。
此时,李泌提出了一个“全胜之策”。
安史之乱唐军和叛军的战略水平是不是都不怎么样呢?
遗憾的是,唐玄宗未采纳,强逼哥舒翰出潼关作战,结果全军覆没,长安不保!李泌奇谋 长安失守后,叛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可是,叛军的问题开始爆发:1、所得财物,皆运到范阳。(这不是取天下之人该做的)2、内乱。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大唐利用喘息之机,征调西北边兵来援,形势复振。此时,...
安史之乱唐军和叛军的战略水平怎么样?如何理解?
唐朝平叛军的战斗力、实力是高于叛军的。仔细梳理一下就会发现,在双方的君主(首领)与大臣不捣乱,不起负面作用的几次交战里, 唐朝平叛军都打败了叛军。在双方的君主与大臣不捣乱,不起负面作用的几次交战里,唐朝官军郭子仪大破安史叛军高秀岩;九门之战,唐军击败史思明; 嘉山之战,史思明还调来...
用了近八年才平定安史之乱,那唐军和叛军谁的实力强?
总之,按唐朝的实力,安史之乱原本不会打这么久,但由于唐朝内部李隆基、李亨之争,李亨对其子李豫的猜忌;由于唐朝没有完整的战略和统筹,至使唐军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取胜之机,而且到最后也没有彻底解决安史叛军,并导致了河朔三镇的割据和事实上的独立。至于安史叛军,在安禄山死后更没有整体的战略,其...
安史之乱叛军实力优于唐军的原因
在战争初期,叛军还是挺有凝聚力的。安禄山在东北经营十几年,东北军团的将领都是他一手提拔培养,士卒都是他一手招募训练,全军眼中只有大帅没有朝廷。安禄山在指挥作战上并没有特别杰出的表现,但在练兵方面有超一流能力。唐人所著《安禄山事迹》就说安禄山“躬自抚慰,曲宣威惠”,手下士卒“莫不乐输...
安史之乱后期,大唐朝廷和叛军到底是怎么了?
没有任命一位统帅,结果被叛军以弱胜强,轻松获胜。“安史之乱”被平息之后,叛军犯下的错误已经随之烟消云散,但朝廷的失误却影响深远:1,被朝廷招降的叛军将领始终怀有疑惧,从而不放过任何扩充实力的机会以求自保;2,节度使军队在联合作战中的指挥权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安史之乱中,唐军兵力远胜叛军,为何平叛仍用了八年?
再者,唐肃宗也是个多疑的人。本来眼看就要胜利在望了,就因为唐肃宗的多疑,他害怕前去平叛的将领又会变成下一个安禄山。所以他自己心怀鬼胎,就另外又派了人,去监视一众节度使的行动。唐军本来就军心不稳,还搞出这个名堂。叛军史思明也不是吃素的,一看到唐军这个样子,此时不杀更待何时?所以他亲自...
安史之乱中,唐军兵力远胜叛军,为何平叛仍用了八年?
而且唐朝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很和平的,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朝廷对军事也没有那么上心,这就造成了打仗的时候无人可用。当时得到造反的消息是唐玄宗才开始派兵,但虽然有军队,但这些士兵很长时间没有作战,而且平时也疏于锻炼,所以都是花架子,战斗力根本不行。唐玄宗当时年纪也大了,对于处理朝中政事也力...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最后是如何平定的?
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的平定主要有三个方面:叛军内部不和、唐王朝尽调边疆精锐平叛还有分化叛军,依靠这三个办法,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只不过,自此之后,唐王朝实力大减,盛世不再,唐朝进入到了藩镇林立的中期。首先,叛军内部不和,导致实力大减 安史之乱的叛军曾有数次内部倾轧,使得内部动荡不安...
唐军兵力在安史之乱中比叛军多,为什么还用了八年平叛?
史思明死后,史朝义自立为帝。可史朝义的作战水平可比他老爹差得太远,再加上他的威望不够,直接导致叛军的战斗力一泻千里。这一次,唐军总算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展开一场对叛军的大反扑。公元763年,走投无路的史朝义自缢身亡,安史之乱这才终于画上了句号。三、战乱影响 虽然安史之乱最终以唐军的...
唐朝的轰然崩塌:五万胡兵叛军大破六十万唐军
手中的刀非但不肯再为己所用,反倒砍向了自身,大唐陷入窘迫处境自然半点也不足为奇了。 二、国之将亡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由于唐军战力低弱,远非安禄山麾下胡兵对手,因此接连大败,叛军一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李隆基以名将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前往洛阳抵御叛军。封常清急急拼凑了六万兵马,但比起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