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可以言说的道,并非真正的、恒常不变的道,恒常的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以用文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终极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解释
它们虽然名称不一样,可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它们互相缠绕,来回切换,无限延伸。这种“玄”之又“玄”的形态是我们认知天下万物、认知道的无上法门,也是道生天下万物的神妙之门。三、注释:(1)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第三个道:世界运行的规则、规律,世界的真理真相。第二个道:描述,解读,...
谁对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解释最佳?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理解:道是一种规律、能量、物质等等的混合体,然而我们对规律、能量、物质的认识不断变化。如果我们把到今天为止的所有的认...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赏析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用了三个道字来解说道,这个道字第一个和第三个是同一个道就是大道的道,第二个道字是言道的道,这句话可以这样说,大道如果可以用言语道出,那就是非通常的大道,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因为道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到,可是他又无处不在。“...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译文,自解
意思是说:可以说出来的道理,并不是恒久不变的,是经常变化的。可以命名的道理(事物),名字也不是恒久不变的,是经常变化的。(可能是受易经思想的影响吧,不过老子本身周朝末年的人,易经比老子要早,老子受易经的启发也说不定)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个人更倾向的断句方式是 无,...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译:天道啊,能讲,但讲出来,似乎又不是要说的那个东西。给它个定义,又感觉不能概括,只能说明它...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和解释内容
“道”与“名”,也就是规律与概念,都是来自于对具体客观事物的抽象,只不过称呼不一样罢了,一个叫做“概念”,一个叫做“规律”,但它们又都是属于对事物的抽象思维。抽象规律和概念,是一门非常深奥玄妙的学问,是对客观事物和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进行的思维。只有在不断逐层深入地抽象和概括的...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译文: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
读经笔记《道德经》 第一章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可以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经常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也不是经常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
道德经第一章的意思
这一理论强调"常有"与"观其徼"的关系,"有"是原始的存在形式,而"无"则是理解和把握"有"的途径。万物的"有"不仅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更需要借助于整体之道来认识其内在的规律。因此,道德经第一章的核心思想是,"道"是形而上的学问,它涵盖了对万物本质的深刻理解,是各种学说理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