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表现自己?

如题所述

对孩子来说,敢于表现自己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不少父母都会这么鼓励孩子:不管做的、回答的好不好,只要敢于表现自己就可以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父母说自己的孩子胆小怕生,怎样才能让孩子落落大方敢于表现自己呢?父母要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孩子能力不够,不敢表现自己

个案一:宁宁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岁时才会蹦出几个字,岁半才能说简单的句子。上幼儿园后,大部分孩子都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而宁宁却依然只能说短句。特别是当老师提问宁宁时,宁宁即使站起来,也还是低着头,嘴巴紧紧闭着,无论如何都不开口回答。有时候,他想跟小朋友交流,却发现很难用语言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渐渐地,宁宁就习惯了只听不说。

分析:其实,宁宁不愿意发言、跟小朋友交往只做倾听者的原因与其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有关,对于这样的孩子,千万不能强迫他表达自己的想法,重点在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让他找回自信。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尝试以下对策:

多与孩子沟通。许多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语言沟通,尤其是许多老人带孩子,老人本身话不多,表达也常常不规范,使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说话,当孩子想与父母说话的时候,无论你多忙或者他的问题有多幼稚,都要认真倾听,并认真回答。孩子说话,父母要多附和,让他体会到表达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利用读故事来丰富孩子的词语,当然,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阅读,因为,故事中的语言准确而精炼,在一定的故事情节中,孩子会非常容易理解这些词语。只有词语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才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慢慢找回自信心。2帮孩子克服自卑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孩子敢于表现自己就是让他充满自信。父母要多给孩子鼓励,因为,自卑而胆小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和表扬。父母可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选择容易完成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从而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失败了也不要轻易批评,更不能嘲笑,而是应该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当孩子因为得到赞赏兴奋不已时,父母可顺水推舟,鼓励他在别人面前勇于表现自己。

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一般而言,父母都比较了解自己的孩子,有时候,孩子的话还没有说完或者他还没有开口讲话,父母就能从孩子的表情或者动作中明白了他的想法,于是,就迅速帮他完成他想表达的事情。这样做反而让孩子失去表达的机会,非常不利于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与同伴一起玩耍的时候,孩子就不得不尝试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因此,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儿,对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孩子过于内向,不敢表现自己

个案二:岁的星星非常胆小,一旦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想让她与客人打招呼,而她早吓得不知跑到哪个角落里去了,怎么让她出来她都不愿意。在幼儿园里,只要老师让她上台表演她就羞得满脸通红,两只小手不停地揉搓着衣服边,即使知道答案,也回答不上来,会唱的儿歌也忘得一干二净。

分析:其实,表现欲是随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而产生的,并且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发展,是一种情感反应,孩子越高兴,表现欲就会越强烈。一般来说,内向的孩子不太愿意表现自己。其实,这些不敢表现自己的孩子并非不喜欢赞美声,只是他在面对他人目光时会觉得不安,这种不安完全占据了他的内心,以致于使他无法思考其他问题。那么,该如何引导天生内向的孩子呢?

1扩大孩子的交际范围。一般来说,交际能力强的孩子敢于表现自己,因此,父母要有意扩大孩子的交际范围,让他经常面对陌生的人与环境,逐渐减轻不安心理。例如,带孩子散步的时候,停下来跟友善的陌生人聊几句;在公园里,鼓励孩子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买东西的时候甚至可以让孩子帮忙付钱;经常带着孩子到同事、亲戚家串门儿;节假日,全家人去旅游,让孩子置身于游客潮中……随着见识的增长,孩子自然会敢于表现自己。

2对孩子要多加鼓励。孩子不敢表现自己的原因还可能是缺乏自信心,担心无法获得赞赏。因此,找出孩子的特长并由此树立其自信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可以通过孩子擅长的唱歌、跳舞、数数儿、背诵古诗、讲故事、画画儿等形式挖掘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先创造机会让他在家人面前展示,并加以热情鼓励,当孩子因为得到赞赏兴奋不已时,父母可以趁机说:“你唱的这么好,小朋友们肯定都喜欢听!”“邻居还以为我们家有只百灵鸟呢,下次唱给大家听吧!”即使孩子一时还不能痛快接受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提议,至少心里会留下印象。

3给孩子创造表演的机会。带孩子走出小家,鼓励他迎着陌生人的目光勇敢地展示自己,不妨先从孩子较为熟悉的环境入手。亲友聚会是个不错的选择,面对熟识的人,孩子会比较放松。例如,父母可以看准时机,轻声对孩子说:“今天是姥姥的生日,如果为姥姥唱首歌,她一定特别高兴。”甚至可以来点儿“物质奖励”:“如果今天你能为大家唱一首歌,商店里的毛毛熊也一定愿意到我们家来跟你学唱歌!”要注意的是,此时父母的声音一定要小,不要当众大声宣布,要给孩子留有余地,众人期盼的目光或是善意的笑声都有可能加重孩子的排斥心理。如果孩子还是拒绝,父母不要再施加压力,同时,为了减轻孩子的负面情绪,还可以给他一个微笑或拥抱,或找出别的理由对孩子进行肯定,例如,可以这么对孩子说:“今天来的小朋友中,你的吃相最好啊!”

孩子能力还不错,就是太低调

个案三:岁的文文各方面发展都不错,但从来不在人多的场合表现自己。在幼儿园,文文从来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更不主动上台表演。妈妈为此很着急,总是说:“你其实能力挺强的,为什么不去表现自己呢?你看人家婷婷,都得了好几个第一呢!”而文文总是不冷不热地回答:“我会,但我就是不想表现自己!”

分析: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父母过于强求,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些孩子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愿意为迎合他人去表现自己。在上述个案中,文文觉得在人多的场合表现自己是为了满足妈妈的虚荣心,因此,文文不愿意表现自己。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保持耐心和关怀,在此过程中,最忌讳的是缺乏耐心并且总将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导致孩子更加逆反。

1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强迫孩子当众表演。父母应该有这样的心态:孩子应该学会展现自己,而不是炫耀自己。所以,当孩子会、但不愿意当众表现的时候,不妨尊重孩子的想法。这种情况恰恰说明孩子已经不需要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获得自信心了。如果强迫孩子表现,久而久之,他或者会在“威逼”中感到委屈,或者会因为害怕产生消极情绪,或者变得特别逆反。

2耐心与孩子谈论展现自我的意义。对于大些的孩子,他已经具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父母与其强迫孩子表现自己,不如以开放的心态与他谈论一下展现自我的意义。让孩子明白,人不需要为了炫耀而表演,但是,展现自我也是争取荣誉的一种方式。在适当的场合,每个人应该努力去表现自己,使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同,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父母的尊重会让孩子明白,真正的自我展现是怎样的。

当然,孩子不爱表现时,父母要先分析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07
引导孩子主动说话,讲有意义的语言
在人际关系交往中,语言占据了很重要的角色。是我们思想交流的媒介。人们通过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及需求。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需要语言。语言不仅仅是我们表达意愿的工具,同时他与我们的思维紧密相连,是思维的载体。
很多小朋友会出现讲话晚的现象,造成小孩说话晚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态度、以及智力等。面对此现象家长应该重视同时做到早干预早治疗,抓住最佳时机正确引导。面对小朋友说话晚时首先我们要肯定宝宝,宝宝的讲话欲望是很重要的因素,同时要给予宝宝足够的等待时间,不要等宝宝还没有说出来就帮宝宝说完他想要表达的需求,很多宝妈过于疼爱宝宝很快的满足宝宝的一切需求。同时,要给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建立宝宝的模仿意识,宝宝的最好的言语引导者最先的引导者都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宝宝会模仿爸爸妈妈的言语以及动作。对于宝宝说话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语速,引导宝宝表达的时候要尽量单字引导,正确的口型慢慢的说出,让宝宝进行仿说,在宝宝有言语模仿或者语言表达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鼓励和奖励,这样不断会使宝宝增强语言表达的欲望。
在引导宝宝说话的时候要记得引导宝宝讲有意义的语言,要有一个视觉提示,不要头脑中想到什么词语就引导宝宝说什么词语,宝宝的联想能力还是跟年龄阶段有一定的联系的。引导的方式要尽量做到夸张、有趣、对于宝宝形象记忆高于抽象记忆,有趣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宝宝的记忆同时还能够提高宝宝的兴趣。不断的夸赞会让宝宝更加愿意配合。同时宝宝的表达跟自身的口肌能力也是有一定的关联,不一样的言语需要不同的控制能力以及气息,家长在家中要注意宝宝的食物不要过软。家长如果始终让孩子吃细软的食品,孩子咀嚼肌得不到锻炼,就会拒绝吃需要费力嚼的食物;而咽部得不到锻炼,有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嘴里含着东西不咽,有的孩子则一吃粗糙的东西就恶心想吐。所以对于宝宝的食物硬度应由软-硬,逐渐促进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口肌能力得到加强宝宝的控制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一点对于宝宝的语言发育也很重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