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析一下当时的环境。
公元262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下令让钟会、邓艾等人伐蜀,很快就于次年灭掉了占据蜀中四十余年的蜀汉政权。在伐蜀前,司马昭与群臣的商略中就明确表示:“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然而,灭吴的愿望却等到十几年后才于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方才实现。
那么为什么会延迟到十几年以后才实现呢?
第一是因为司马氏个人问题
根据司马昭本人的安排,他是打算在灭了蜀国后休息几年后就马上攻打孙吴的,然而司马昭本人却在公元265年就病死了,很显然灭掉孙吴的计划不可能在由司马昭来继续执行了。司马昭的后继者司马炎在当年的十二月逼迫魏帝禅让,在结束了曹魏的王朝生命的同时又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晋朝。
尽管通过高平陵之变、镇压淮南三判等斗争,在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的经营之后,司马氏的实力已经可以取代曹魏政权了。
是刚刚成为司马家家主的司马炎自己本身的地位并不稳固,以及篡位之后怎么处理前朝曹魏政权遗留下来的反对势力。巩固自身的地位,分配、协调好功臣们之间的利用和矛盾等问题,都是司马炎现在需要解决的。
因此,从司马家本身的角度上来说,司马炎在内部矛盾没有完全解决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出兵伐吴的。(毕竟汉人不像匈奴人一样没有矛盾是跟别人打仗解决不了的)
第二就是军事、经济实力有限,还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消化蜀国)
在灭蜀战争中除了兵员有损失以外还需要大量的士兵来维持蜀中的安定,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抽出大量的兵力来攻打孙吴。而这时的羊祜还在和陆抗进行长期的对峙,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优势可言,加上江淮沿江是孙吴政权的核心地带有重兵把手,对于司马家而言,经过数次战乱的淮南之地,不经过长时间的安抚与恢复是很难有能力直接进攻孙吴政权的核心所在地的。
除了士兵的数量有限之外,军械粮草等军备也不充分。
在羊祜甫一上任时,荆州“军无百日之粮”,经过数年的发展才有了一定的积蓄。而在上游,从灭蜀到王濬开始担任益州刺史这几年的时间,主要在稳定统治,并没有做大规模灭吴准备,直至王濬上任“乃作大船连舫”,此后又过了几年才能有充足的战船以供伐吴之用。
此外,水旱灾害、尤其是水灾不断,一方面使得粮食收成大减,税收、军粮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还要采取赈灾措施,消耗钱财。此外,还不时出现蝗灾、风灾、雹灾等灾害,频繁的自然灾害不仅使晋廷遭受了人力与财力的损失,而且给其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使其难以安心伐吴。这些军事、经济上的短板,使司马家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来发展、弥补,以取得对吴的绝对优势。
第三就是边疆的动乱
从泰始六年开始,秃发树机能在西北边疆起兵,很快就出现了“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击叛虏于万斛堆,力战死之”的糟糕情况,此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由于树机能军队的勇猛,加上晋军战斗力的低下,晋军“比年屡败”,树机能之乱日益成为司马炎的心腹大患,“每虑斯难,忘寝与食”,而司马炎更是明确表示其威胁“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
在司马炎看来,伐吴较之于平树机能之乱显然并不那么迫切。所以,在杨欣败死西北之后,晋武帝十分忧虑地发出了“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的感叹,当马隆毛遂自荐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司马炎毫不理会,满足了马隆的一切兵员、军资要求,出征后马隆久无消息
有人认为可能已经败死,而当马隆派出的使者带来利好的消息时,司马炎难以克制地“抚掌欢笑”,诘问群臣“若从诸卿言,是无秦凉矣”。这一方面显示了司马炎对于自己识人之能的欣喜,另一方面也确实对于西北地区战事转好而由衷高兴。
事实上,除了秃发树机能之乱,北部边境还有匈奴与鲜卑的动乱。数处连年的动乱,对于晋廷的打击极大,使得晋武帝甚至不得不任用贾充、卫瓘这样的近臣、宠臣去出镇边疆,此外,这期间竟有三位刺史先后战死。频繁的战事与动荡消耗了晋廷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牵制了司马炎的注意力,所以,直到并州胡奋坐镇御虏、鲜卑屡为马循所败、东北由于卫瓘的努力而取得粗安局面、匈奴拔亦虚、独雍等部先后“归化”、马隆基本平定秃发树机能,晋朝的东北、北部、西北边疆均有了一个基本安定的局面时,司马炎才决定大举出师伐吴。
第四是朝中的大臣不支持
从司马炎表露出伐吴的意向,到大军灭吴,晋廷内部一直有一股强大的反对势力。他们以贾充、荀勖、冯紞为首,对于羊祜、张华、王濬等人的伐吴主张百般阻挠。
据《晋书·贾充传》,贾充“本无南伐之谋,固谏不见用”,在伐吴前还上表表示反对,甚至大军所向披靡、即将灭吴时还从前线进表,认为“吴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要求召还诸军,“以为后图”,甚至还要腰斩张华。
荀勖同样与贾充持相同观点,反对伐吴。在王濬表请伐吴时,“勖与贾充固谏不可”,贾充从前线上表请求罢兵时,荀勖也立即上奏附和。
至于冯紞,则向来与贾充、荀勖亲善,对二人阿谀奉承,与之沆瀣一气,司马炎初谋伐吴时,“紞与贾充、荀勖同共苦谏不可”。
那么,他们为何要对伐吴百般阻挠呢?难道他们看不到晋对吴优势在一天天加大,灭吴只是时间问题吗?我想应该不是的,作为久居高位、富有政治经验的他们未必看不出晋灭吴之必然性,他们所以阻挠伐吴,其实从前文贾充给司马炎的奏表中就能看得很明白,“虽腰斩张华,不足以谢天下”,这样露骨的表达,体现了他们就是为了与张华、羊祜(后来是杜预)、王濬等主战派对立,不想让政治对手在伐吴战争中取得大功,进而威胁自己的政治地位。
事实上,在伐吴战争之后,杜预等其他出镇一方的武将,由于不会对朝中的局势有大的影响,加之其与司马氏的姻亲关系,所以反对派并没有大力打压。而主战派的核心人物、朝中重臣张华则一方面由于在立储问题上违背了武帝的意思而中意于齐王攸,更由于冯紞在司马炎面前的谮言,失去了武帝的信任,“终帝之世,以列侯朝见”,基本上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地位。
用《晋书·杜预传》里杜预给武帝上的表中的话来说,那些反对的人只是由于“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故守之也”,其实,不独伐吴,其它任何事情,朝中都很难达成一致意见,“自顷朝廷事无大小,异意锋起,虽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虑后难,故轻相同异也。”
朝中重臣的意见长期不能统一,反对者贾充等人的势力又非常大,晋武帝绝不可能忽略不理,使得伐吴的时间一拖再拖,直到最后,武帝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令贾充为前线总指挥,一方面给予高位但又并不能干预到各路军队主将的实际战略决策,另一方面也将贾充调出中朝,缓解朝中主战派张华等人的压力。同时,在伐吴胜利以后,不仅没有深责反对派贾充、荀勖等人,反而是让这些人“无谋而并蒙重赏”。这些折中之举虽是司马炎对于朝中党争的平衡与无奈,但却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灭吴过程中贾充等人虽有异议,但并未影响胜利,灭吴后也没有出现大的动荡局面。
可见,长期的党争使得司马炎在没有协调好彼此关系之前,是不可能大胆做出伐吴决策的。
除了上述几个显见的原因之外,心理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百年以来,北方政权或者蜀中政权对江东政权的战争并没有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尤其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以下荆州之威而惨败于赤壁、一代枭雄刘备挟上游之势却大败于猇亭,这些失败的教训,不能不使北军心有余悸,即便是同时占据江北和蜀中,客观上已经对东吴形成了包围之势,司马炎也仍需慎重考虑伐吴之事。
第五是蜀中的局势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之后,并不是说蜀中的局势就立即归于平静,相反,这一地区却发生了持续的动乱。首先,担任灭蜀总指挥任务的钟会出于对于邓艾等人立功的嫉妒以及自身野心的膨胀,在灭蜀后不久,就诬陷邓艾谋反,消灭了邓艾的势力之后便举兵谋反,企图达到其“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的目的。虽然,钟会的反叛由于士兵的不配合等原因而失败,但是,动乱造成的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的,“会既死,蜀中众军钞略,死丧狼藉,数日乃集”,大量的平民及官吏为乱兵所害,这其中甚至包括后主太子刘璿,足见动荡之甚。
其次,司马氏灭蜀依靠的是强大的武力,蜀中必然有人不服从新政权的统治,或者至少是心理上不愿意立即接受其统治,对其抱有迟疑态度。比如,统蜀汉南中事务的安南将军、建宁太守霍弋在听闻成都不守的消息后就没有立即投降,而说:“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即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像霍弋这样的将领还有守巴东地区的罗宪,也是没有立即投降或者逃窜,而是谨守城池,等待消息。他们都是对新政权持观望与迟疑态度,像这样的军民绝不在少数,可以说,蜀中的局势是极为微妙的,新政权的统治基础是相当脆弱的。为此,司马昭下令将许多以前入蜀的、原籍非蜀中的军民三万余家连同后主一起迁往洛阳,一方面控制这些人,防止其留在蜀中发生状况,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本地人占有蜀中统治权的愿望,从而达到稳定蜀中的目的。
但是,不愿服从新政权的统治、长期与中原的隔阂以及本地民族、人群的复杂性等其它相关原因,使得蜀中并没有就此安定下来。在接下来的数年里,蜀中状况频发,动荡不断,民变、兵变不绝于书。
“(泰始)四年,故中军士王富,有罪逃匿,密结亡命刑徒,得数百人,自称诸葛都护,起临邛,转侵江原。”“七年,汶山守兵吕臣等杀其督将以叛。”而泰始八年的一次动乱尤为激烈,先是“汶山白马胡恣纵,掠诸种”,接着益州刺史皇甫晏在征讨的过程中为属下张弘等人所杀,“其众抄掠百姓”,杀死官民不少,经历了不短时间才被王濬平定。
即便是在王濬出任益州刺史之后,蜀中仍然发生了咸宁三年(公元277年)犍为民陈瑞妖言聚众、咸宁四年汉中郡吏袭祚等谋杀太守姜宗以叛的事情。
政治、民族、宗教等因素交织而造成的持续动荡,折射出了蜀中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显示了晋廷在当地的统治并不能算是完全稳固,如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缓和社会矛盾,不要说顺流灭吴,就连巩固在蜀中的统治都十分困难。所以,晋廷一面花了很大的精力笼络蜀汉故官,令其忠诚于晋室,一面派出王濬这样的干将大力镇压反抗,在蜀中粗安之后,才有了王濬顺流而下灭吴的举动。
第六是孙吴还有些许实力
占据江东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孙氏政权绝非一个不堪一击的软柿子。从其自身的纵向发展来看,自孙氏立足江东以来,江南得到了长足的开发,其经济等各方面实力绝非百年前所能相比。横向与蜀汉相比较来看,孙吴的实力也远在其上,仅从最直观的土地、人口等数据来看,孙吴灭亡时有“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而蜀汉则只有益州一州,“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综合来看,东吴的各项指标是蜀汉的二倍强。而且,与蜀汉地形复杂、便于突袭不同,孙吴政权据有长江数千里防线,一旦有事,可迅速组织抵抗,司马氏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
在魏伐蜀的消息传到江东之后,孙吴政权立即采取了一些军事行动试图救援,尽管这些军事行动并没有挽救蜀汉灭亡的命运,但是,它其实是起到了扩大防区、保卫东吴政权的作用,这使得魏军已经失去了“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战略优势,而且魏军“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所以即便没有出现钟会之乱,魏军也很难就灭蜀之势一举灭吴。
在此后的十几年中,司马炎屡有灭吴的想法,却等了足足十五年才出兵灭吴。除了上面分析的其政权自身以及蜀中局势的阻力之外,对手的并不弱小,也是一大原因。孙吴政权在这期间虽经历了孙休病死、孙皓暴虐等状况,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并没有呈现出全面衰弱、不堪一击的状态。从整体的军事行动上来看,它仍在不停主动进攻北方;从武将能臣上来看,丁奉、陆抗等干将仍统领军队数年;从兵力上来看,它尚有数十万甲兵;从军资、装备上来看,即便是到吴亡时,仍有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而这其中,两场战役尤其能够体现出东吴的军事实力绝不可小觑。
一个是晋吴在交州地区的争夺。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五月,由于吴交州刺史孙谞的贪暴,郡吏吕兴杀之投降司马氏,从这时起,晋吴就交州、主要是交趾地区的归属展开了长达八年的争夺。期间,晋军从南中派兵,曾一度获胜,占据优势,但最终为吴将陶璜等人所败,吴军“禽杀晋所置守将,九真、日南皆还属”。这一场拉锯战的具体过程比较复杂,这里不想多谈,只从战役的大体进程与结果来看,晋军那时在西南地区、孙吴的侧翼并没有优势可言,以至于损兵折将,不能抓住从侧翼、后方威胁吴国的机会。
如果说交州之争是因为晋军路途遥远,鞭长莫及,不能集中兵力与吴军作战而导致失败的话,那么步阐降晋之战的失利则更能够说明晋军对吴在前线也没有太大优势。公元272年(吴凤凰元年,晋泰始八年)九月,吴西陵督步阐据城降晋,围绕着救阐与攻阐之间,晋吴双方有了一场激烈的交锋。晋军以羊祜、杨肇、徐胤分别从江陵、西陵、建平三个方向援救步阐,从地理位置来看,陆抗至少面临着西、北两个方向的压力,腹背受敌,陆抗在安排留虑、朱琬抵御徐胤的同时,亲率大军对抗杨肇,就在两军对垒时,吴将朱乔、俞赞还投降了杨肇。即便是面对这样有利的局面,晋军仍旧未能击败吴军、救回步阐,反而被陆抗杀得“大破败”,“伤死者相属”,最终步阐城破身亡,羊祜等将领被晋武帝贬官处理。步阐所处的西陵,可以说是长江三峡的东峡口,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若晋军得了此地,则可作为顺流东下进攻吴国的跳板和基地,防止出现军队被扼在三峡之内,不得施展的局面,甚至可以就势东下,对吴国形成致命打击。这一地区,对于晋吴双方来说都极为关键。可以说,双方都是全力相搏,而晋败吴胜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晋军在此时、此地,并没有明显优势,只是与吴军形成对峙的均势局面,显然,灭吴的时机显然还并不成熟。
而数年之后,吴主孙皓之暴虐所造成的后果已十分严重,国力大衰,吴国“上流诸军,无有戒备,名将皆死,幼少当任”,伐吴的时机到这时才完全成熟。
所以在蜀汉灭亡之后,孙吴由于各种原因又存在了十几年。
为什么蜀汉被魏灭亡之后,吴国还能独自坚持十多年?
在魏伐蜀的消息传到江东之后,孙吴政权立即采取了一些军事行动试图救援,尽管这些军事行动并没有挽救蜀汉灭亡的命运,但是,它其实是起到了扩大防区、保卫东吴政权的作用,这使得魏军已经失去了“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战略优势,而且魏军“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所以即便没有出现钟会之乱,魏军也很难就灭蜀之...
吴国是因为什么原因,才能在魏国灭亡以后坚持15年之久?
第一,因为西晋没有时间对付吴国。司马懿作为三国最后的胜利者,在高平陵之变后,彻底的掌握了曹魏政权,成为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权人,后来司马昭还一举灭了蜀汉政权,让他们的实力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只不过后来司马昭死了,要不然下一个目标估计就是吴国了,后来司马懿的后人也不装了,直接逼迫曹魏政权的傀...
曾经魏国灭亡以后,吴国还能坚持15年的原因是为什么?
第一,因为西晋没有时间对付吴国。司马懿作为三国最后的胜利者,在高平陵之变后,彻底的掌握了曹魏政权,成为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权人,后来司马昭还一举灭了蜀汉政权,让他们的实力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只不过后来司马昭死了,要不然下一个目标估计就是吴国了,后来司马懿的后人也不装了,直接逼迫曹魏政权的傀...
蜀汉灭亡就剩下东吴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所以,吴国能在蜀汉灭亡后,又多撑了十几年时间,并不是孙皓有多厉害。关键是西晋内部党争不断。从开国就开始党争,有志者想干点正经事儿,是真的难。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1031173028706325\/answer\/4509536830 新浪微博 微信扫一...
魏国灭亡以后,为什么吴国还能坚持15年?
魏国灭亡了以后,吴国还能再坚持15年。这主要从魏国灭亡以后的局势来看,魏国是被司马懿给夺权的,后来司马懿后人彻底推翻魏国,建立西晋,这个时候他们没空理会吴国,要抓紧时间稳固自己的力量,所以吴国多存在了十几年。第一,因为西晋没有时间对付吴国。司马懿作为三国最后的胜利者,在高平陵之变后,...
魏国灭亡以后,为什么吴国还能坚持15年?
魏国灭亡以后,为什么吴国还能坚持15年?吴国能坚持15年,原因如下:第一,魏国吞并蜀国以后,需要巩固被占领的蜀国地区,安抚蜀国的君臣百姓,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动新的战争。第二,吴蜀两国连年征战,国力空虚,虽然在声望上足以使吴国震恐,但是已经是强弩之末,轻易发动战争就会落得东晋时期前秦付坚淝水...
孤立无援的东吴为什么在蜀国灭亡之后坚持抵抗十七年?
总而言之,东吴能够在蜀汉灭亡之后仍然能苟延残喘十多年之久,在于他的地利、人才,又和魏晋当政者司马家的情况,当时的时势密不可分。当这些有利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力逐渐削弱之后,吴国的统治者有没有抓住时机,创造新的有力的条件。东吴的灭亡,虽然没有来得那么快,不过也仅仅只是个时间...
司马昭灭蜀之后,为何东吴还能坚持抵抗十七年之久?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是都知道的。在蜀汉灭亡之后,天下的大势已经决定了下来。没有蜀汉在西面的援助,魏国的实力大增,而后来的晋国的实力也是有增无减,吴国相对处于劣势。然而,陷入如此不利状况下的东吴仍然能坚持下来十多年之久,这其中的原因肯定很多,以下依据相关资料,简要分析。首先东吴拥有长江...
蜀国灭亡后,为什么吴国还能支撑那么多年?
三国时期,蜀国于公元263年被魏国灭亡,然而时隔十七年,吴国才被打败,结束了三国纷争的局面。东吴在蜀汉灭亡之后独自面对强大的魏国,竟然还能支撑十七年之久,而且当时吴国内部还有纷争,如果没有内乱,说不定还会更加长久,是否翻盘也未可知,不得不说吴国的实力确实是非常强大了。那么,为什么吴国会有这...
蜀汉被曹魏灭亡后,东吴因为谁的坐镇支撑了17年?
而曹魏则是这三国之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君主多为明君圣主,野心与能力皆存。而东吴既不是正统的国家,又实非强大之邦,是在这三国之中最易灭亡的。然而为何最终在蜀汉灭亡之后,它却能够坚持存在17年呢?要说起吴国在蜀汉灭亡之后,支撑了17年的缘故,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陆抗,字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