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塞腰鼓》一文的问题.1、作者以“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一句话独立成段,请分析句中几个词语的作用.2、文章是怎样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前的情况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作者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 1、作者以“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一句话独立成段,请分析句中几个词语的作用. 2、文章是怎样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前的情况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作者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4、结尾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有什么深刻含义? 5、全文多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写是否重复啰嗦?说说你的理解. K莫离0475 语文 2014-11-07 优质解答 下载作业帮App,拍照秒答 《安塞腰鼓》阅读练习(含答案) (一)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①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便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而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3、“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似乎”可否去掉? 为什么? 4、“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画波浪线的两个比喻句分别表现了后生们怎样的美? ① ; ② 6、“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些内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作用是什么? 7、如何理解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 (一)附答案: 1、突出后生茂腾腾的形象,将他们的形象鲜明地推出舞台.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动静相衬,更衬托出后生的飒爽英姿,人和鼓的沉稳正是为下文的火爆场面蓄势. 3、不可以.'似乎'表猜测语气.去掉后,就成了肯定没响过的意思,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不能去掉. 4、单独成段是要引人注意,强调人和鼓由静而动的转变. 5、①表现了他们的朴实美和沉静美;②表现了他们的力量美和豪放美. 6、比喻,拟比,突出腰鼓骤响时的声,行,光彩和力量. 7、前:写腰鼓捶响时给冰冷,宁静,困倦的世界带来了光,热,色彩和力量,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后:生命的力量是伟大的,不可阻挡的,一往无前的. (二)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 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用什么修辞方法?分别写出了后生们的什么特点?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3.上述句子改为“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可以吗?为什么? 4.文中为什么要写“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二)附答案: 1.比喻.朴实沉静和力量豪放的特点. 2.排比和比喻.铺陈展示安塞腰鼓骤响时的声、形、光彩和力量. 3.不可以.原句用倒装手法强调了喻体,改后比原句平淡. 4.动静相称,对比鲜明,人和鼓的沉静为下文的火烈蓄势. (三)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发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A处)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B处)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C处)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D处)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快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第7自然段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宣泄年轻热烈的生命激情,营造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舞蹈阵势. 2.将“亢奋”、“飞溅”、“燥热”三个词分别填入文中第8自然段的空格处. 3.将下列句子的朗读重音,用“△”标出.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快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4.文章以“热闹”开头,最后又归之为“静”,这样的结构安排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几句是文章层次和作者感情发展的语言标志,请在文中用“ ”将这几个句子标出. 6.选出说法不恰当的一项.( ) A.本文是对陕北人生命活力的颂歌,是对黄土高原厚重内蕴的礼赞. B.文章运用铿锵有力的短句和大量的排比,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和一泻千里的气势,表现了安塞腰鼓的神韵.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是对上文“大彻大悟”的诠释. D.“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两句,用对偶的手法表现安塞腰鼓使人产生的联想. 7.“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是从原文中抽出的一段话,应放回何处才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在下面相应序号的括号内打“√” A处( ) B处( ) C处( ) D处( ) (三)附答案: 1.比喻 排比 壮阔 豪放 火烈 2.燥热 飞溅 亢奋 3.有力 疾速 大起大落 4.反衬安塞腰鼓的气势和震撼力 5.“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6.D 7.B处 (四) (1)但是: (2)看!—— (3)一捶起来就 , ,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是急促的鼓点;( ),是飞扬的流苏;( ),是蹦跳的脚步;( ),是闪射的瞳仁;( ),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4)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5)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6)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7)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8)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客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动! (9)好一个安塞腰鼓! (10)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11)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现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12)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1.给选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意思. 第一层:( 段至 段) . 第二层:( 段至 段) . 2.将“忘情了”、“没命了”、“发狠了”三个短语填人文中横线上,依次是 ,为什么这样排列? 3.文中括号中依次填的短语是 、 、 、 、 . 4.品味下列语句的意义. (1)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3)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5.第三段从 方面写安塞腰鼓,突出其情景和场面的 . 6.第四段主要用了 的修辞,突出了安塞腰鼓的 . (四)附答案: 1.第一层:(1-9)宏伟的场面.第二层:(10—12)雄壮的声响. 2.次序略 渲染击鼓后生疯狂程度逐步加深. 3.略. 4.(1)突出了安塞腰鼓热烈奔放.(2)突出了腰鼓场面的宏伟,捶击的有力.(3)突出了腰鼓声的雄壮振奋人心. 5.鼓点、流苏、脚步、瞳仁、风姿;壮阔、豪放、热烈. 6.排比;壮阔、豪放、热烈,富有生命激情. (五) (1)好一个安塞腰鼓! (2)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 , ,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3)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4)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5)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6)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7)每一令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现止. (8)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9)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10)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11)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12)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13)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14)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第1—6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第二段中空缺处应填的短语是 3.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分别强调的意思是什么? 4.第二段中画线的短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5.第7—12段主要写 . 6.第7段中“叹为观止”原意是 ,这里指 . 7.第10段“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中的“不存任何隐秘”怎样理解? 8.读第12-14段,哪些语句写出了“静寂”的程度? 9.“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是写静吗?为什么? (五)附答案: 1.击鼓后生. 2.略. 3.击鼓力量大,速度快,动作幅度大. 4.不能;反衬出这片神奇厚土生养的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的强健有力. 5.绮丽的舞姿. 6.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舞姿给人强烈的美的享受. 7.尽情渲泄内心的情感. 8.出奇地、对她十分陌生、像来到另—个星球. 9.不是,以动衬静,写出了世界的寂静和高原的旷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