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历史题目,爱好者进来

一年365天,又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如此周而复始,连续不断。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种历法最早是由谁发明的?又是如何发明的?它的发明对后世历法有何影响?
尽量简洁,最好把回答的是哪个问题写清楚~~~~

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智慧的中国人在经年的劳作中发明了历法和节气。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字叫万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时候,因为太阳晒得太热,坐在树荫下休息。突然,地上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回家之后,他就用了几天几夜设计出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的不测,也使他很苦恼。万年听说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人类根据太阳,月球及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顺应大自然与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则,从而形成了历法。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农历。其中的阴阳合历一直沿到今天。为甚么农历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今天看来,当时历法的产生,是中国古人为了掌握农务的时候(简称农时),长期观察天文运行的结果。中国的农历之所以被称为阴阳合历,是因为它不仅有阳历的成份,又有阴历的成份。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终结,所以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阳历实用方便。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常常被中国人视为骄傲。

汉族地区使用的农历又称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阳定年周期。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将太阳年划分为24个节气,第1、3、……23等奇数为"节",第2、4、……24为"气",或"中气"。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约隔每四年增加一个月,增加到没有中气的月后面,如2004年2月只有一个节"惊蛰",没有气,将闰月增加到2月后为闰2月。每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太阳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农历可按如下方式推断: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成一直线的那天,为每个月的开始,称为(朔日)初一。一年中日最长的一天为夏至,日最短为冬至,根据这两点将一年24等分,得到24节气。通常,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春节)所在的月,为正月。春节在公历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间。

从古代起,每个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时,以冬至月为正月,按干支记年法是第一个月,即"子"月;商朝改正朔,推后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后一月,汉朝定立太初历,以后每朝虽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间不再改变,始终以正月为新年,但"子"月仍然维持在11月。

每位皇帝即位时,要改年号纪年,有时兴之所至随时改年号,但从明朝开始,皇帝在位时不再改年号,但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改,这种纪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14年"就是"光绪元年",因为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可是干支纪年始终维持,除了清代的康熙,没有一位皇帝在位超过60年,所以只要说某皇帝年号和干支,年代就相当清楚,如"光绪乙亥"就是同治14年或光绪元年或1875年,同治在位期间没有过乙亥年。

中国其他民族有自己的节日,如苗族四月八,壮族三月三,白族三月街等,都是以中国农历为依据。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等都是以农历为依据。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公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4
我国历法渊源甚远。《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等记载。虽然《尚书》乃后人所托,井不足以证明当时已认识到每个回归年长度为366天,但是对于农事活动来说,“年”是最重要的周期。这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

所谓“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是何意义呢?我国历法自秦汉以前至清末,共有100多种,都是“阴阳合历”,它的历年取回归年(365.2425 日),历月则取朔望月(29.5306日),由于这两数值都不是整数,历法家在制历时把这两个周期协调起来,使得每月初一为朔,每历年中的节气要符合实际气候以利生产。在春秋时期的历法已经协调得相当成功,并定出了置闰月的规则。《左传》记载了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4年)正月辛亥和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1年)二月己丑两次“日南至”(冬至),由此可算出在这133年间有49个闰月,即19年7闰月。如以每年12个月计算,19年7闰共235个朔望月,共6939.69日;而19个回归年等于6939.60日,两数十分接近。这称为“十九年七闰法”。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根据即来源于此。

我国历法采用干支记法。东汉以前只以记日,建武三十年(54)以后,始以记年。至于干支记日法,来源甚久。夏代可能已产生天干记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来记日。夏代后期的几个帝王使用“孔甲”、“胤甲”、“履癸”等名号,可以为证。在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发掘的殷墟卜辞甲骨文,已使用干支记日法。有一块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的牛胛骨,上面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很可能是当时为计算日数所使用的干支表。根据考证,比较确切地知道:我国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曾发生一次日食。我国的干支记日法至迟从这年起,一直延续从未间断。

殷代称十日为一旬,六十为一周。甲骨文中还有“今日”、“今夕”等词;称一旬以内的未来日为“翌”,一旬以外的未来日为“来”,过去的日为“昔”。可见当时对于日子先后的概念已很明确。此外,对每天的各个不同时刻,也有专门称呼。如“旦”即指清晨;“夕”,指晚上;“明”,指黎明;“中日”,指中午;“是日”,指下午;“昏”,指黄昏。同时又用“大采”表示“朝”,“小采”表示“夕”。这样,当时不但有记日法,还有粗略的记时法。

见于史书的记时法,有《汉书·艺文志》中的“甲夜”名称。魏晋时则有“甲夜、乙夜、雨夜、丁夜、戊夜”的区分,这和后世的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相似。不过记夜用十干,而推论节气和日月交食都用十二支。这是因为古代把一日分为百刻,所以用十干比较方便,后来把一日分为十二辰,则以用十二支来表示十二时辰较为方便。又因为每一时辰为两小时,所以有子初、子正、丑初、丑正等的称号了。

我国历法中重视“朔”。西周初年可能还是以胐(阴历初三)为月首。在当时的国君每月初一(朔)要到庙里设祭,叫做“告朔”。但朔这天月亮不可见,需要根据“胐日”逆推。可是到了西周,已经能定出“朔”这一天了。《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据考证,这是记述周幽王六年(公元前775年)十月初一日发生的日食,也是我国明确记载“朔日”发生的最早一次日食。

我国历法对于岁首和历元,也很重视。岁首即“历年”的第一个月份。周历以建子仲冬之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季冬之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孟春之月为岁首。秦用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为岁首。

历元,是历法中描述天象发生的起算时间;冬至作为一年的开始,朔旦作为一月的开始,夜半作为一天的开始。甲子日又是干支记日周期的起始。古人治历的基本观念,首先注重历元,一定要以甲子那天恰好是夜半、朔旦、冬至作为起算的开始。除了这些标准之外,还要求“日月合壁,五星联珠”。这样,这个更理想的历元称为“上元”。

“日月合壁”本来是日月同升的意思,古人以为这种天象不容易遇到,是祥瑞之兆。后来推广,只要日、月同一宫(和十二次中的“每一次”差不多,30°”)或对照(日、月在相对位置),都叫做“合壁”。到了清代,钦天监改为只以“合朔”为限,即在夏历每月初一日,都叫“合壁”了。

“五星联珠”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大行星同时并见于一方的意思。古人也以为这是不易遇到的天象。后世推广,以五星各居一宫互相邻接便称为“联珠”。清代钦天监则以五星经度相距45°便算“联珠”了。要实现这个“甲子、夜半、朔里、冬至”和“日月合壁,五星联珠”的理想,古代历法家致力于观测星象。为了推算冬至、朔里在同一天,就要在白天用圭表测太阳影子,夜间观测中星(即过子午线的星);为了推算日月合壁而发现了日、月交食的成因,知道了日、月在“朔”相交便发生日食,在“望”相交而发生月食。又为了推算“五星联珠”注意五星运行情况,因而知道了五星见、伏周期和顺、逆行现象。这样不断地观测和推算,我国历法就逐渐发展起来。
第2个回答  2006-10-14
计年各国都有各国的不同历法,我国的农历(阴历),藏历,俄国的俄历。还有国际上通用的公历,即我们常说的阳历。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成果,经过很多人的改进而成的,所以是谁发明的,还是无从查证。我国的农历对农业的耕作有很大的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10-14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影响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发展。

一道历史题,历史爱好者、历史帝进,谁帮我解答?
1.因为曹徽在公元243年就死了,而司马懿专权在公元249年,刘禅根本就没听说曹徽打司马懿,刘禅怀疑自己穿越了,要么就是自己疯了,所以很害怕,就把曹徽宰了。当时刘禅正在看一本叫“午马分时”的古书,看的高兴之时,顺口一说:“好,午马分时”,所以曹徽就被五马分尸了。2。其实.司马懿非常喜欢曹...

历史爱好者请进来分析,关于秦桧的问题~
1.秦桧杀岳飞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如果秦桧是为大宋子民那么就先要知道(1)岳飞是否忠臣?(当然这个答案不容置疑)如果是,那么秦桧能够为天下百姓为什么就不能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劝说与自己同殿称臣的人,难道岳飞(一个以为大宋百姓生命比皇帝金牌还重的人)不明白战与和的利弊?难道秦桧说出真...

想问下广大的历史爱好者,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有趣但讽刺的事件(或人物...
褒国有个叫褒姒的美女,长的美若天仙,如花似玉,能歌善舞,于是褒国人将她献给了周幽王。周幽王见了褒姒,非常喜爱,封她为妃,十分宠爱她,凡事都依着她。可是褒姒自打进了王宫,整天绷着个脸,像别人欠她五百万。周幽王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就当作看耍猴,笑点太高,还是笑穴被封印了,搞不...

历史爱好者请进来分析,关于秦桧的问题
对于第一点:秦桧与岳飞,相当于当时的鸽派与鹰派,在政治上,他们是属于对立面的,有了争斗之心;其次,在他主政期间,秦桧之流无恶不作,对于百姓而言,是在外进攻的侵略者可恶,还是在内残害自己同胞的奸臣更能引起他们的怨恨?而这时岳飞已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却再遭秦桧暗算;再次就算边疆和平...

各位历史爱好者,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义和团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
因为义和团运动是一次由农民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义和团的英勇行为,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粉碎了其瓜分中国的计划;同时还间接打击了反动卖国的清政府;最后,义和团运动促使民族觉醒,对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

请教三国爱好者,我有一道三国问题,请进来看看
在假设上述为真实事件的前提下作如下浮浅分析:问题一:刘禅目光短浅,不能审时度势,只记得曾与魏势不两立,处死曹徽;问题二:司马懿不计前嫌、用重金赎回曹徽残缺不全的尸体,并厚葬,是为了笼络收买人心;问题三:由问题二的答案就否定了问题三。

历史高手进
虽然他一心想在音乐方面有所创新,希望对音乐爱好者能有所启发,但效果却不佳,除了少数几个学者对他倍加赞誉外,并未产生什么大的反响。 征文获奖 卢梭自从离开华伦夫人以后,开始自谋生活,先后当过家庭教师、书记员、秘书等。同时也广交了各方面的人士,尤其是他结识了大哲学家狄德罗。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志向,...

历史爱好者来回答 周朝封建 册命礼和册命权有分别吗 切勿误人子弟_百度...
册命是西周至春秋时周王任命官员的制度,而册命权就是周王才有的权力。册命礼则是周王任命﹑训诫﹑和赏赐的册命书﹐由主管作册﹐内史﹑尹氏当庭宣读﹐受命者在左必有傧相在其右﹐导引受命者入门于中庭﹐面向北﹐受命後﹐要稽首以答扬天子休﹐归而铸之彝器。现保留在《尚书‧周书》和西周铜器...

历史爱好者们,你们认识汉武帝和魏孝文帝谁的功劳更大一些?
两者都不是一个档次的,当然是汉武帝。汉唐乃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无论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军事上,制度创新上,国际影响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天朝盛世,万国来朝,历史上只有汉唐了。汉武帝作为汉朝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功高至伟。他在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败匈奴,解决外患,未定...

几道高中历史选择题 高手来
高二文科生打个酱油 6A非亲缘而是地缘 B商帮是明清时期的,中国就算闭关锁国也未彻底中断贸易,仍有大量茶叶,瓷器流向世界,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不就是因为在与中国的贸易中一直亏本么,通过广州十三行一直在进行贸易 12我碰上这种题也苦手啊,问老师也问不出所以然了,主要这两个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