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将效忠曹操?

都说曹操多疑,是奸雄!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文官武将效忠他呢?比如张辽、张颌、徐晃、典韦、李典、乐进等

很简单,天时与地利,再稍稍有点人和。
天时,董卓、李傕郭汜乱政,诸侯并起,天下陷入莫大的动荡之中。
地利,曹操在这乱世崛起,割据一方土地,治下本就是人才济济之地,“自古颍川多名士”,由此可见一般,远非江水以南等地可比。
并且曹操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名义上就远胜其他人一筹,再颁布唯才是举的法令,更吸引了很多有才能的人。
以上大多说的是文官,至于武将,我们可以算一下,其中光曹操的宗族之人就有多少?
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四人可说是宗族之人中的翘楚,而李典乐进也是在曹操起事时就在左近招纳的。
不过,张辽张郃等名将的投降,这却是说明了曹操的人格魅力。
最值得说的是,前期的曹操,肯采纳群下意见,而且本身也极为果断,这一点就不是袁绍之辈能比的了,如果袁绍不是那么优柔寡断,恐怕也就不会有魏武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6
设身处地想一下,要是我也会投向曹操,为什么呢?
1,安全。曹操打仗失败少,胜利多。
2,待遇好,服从曹操就等于服从朝廷,官职肯定要比其他诸侯高很多。
3.名字好听。曹操是丞相,他招揽人才也完全是用汉朝天子的名义招揽的,服从曹操。就等于在中央任职,服从别人,只能成为地方一吏。就好像公安部副部长和县长的区别。
4,机会多。曹操是很能听取意见建议的。只要跟着他,不缺施展才华的机会。
至于武将这种人,曹操大都是亲自从行伍之间提拔起来的。
第一:重用亲人.夯实基础。曹操陈留起事,宗族亲友,故旧多有从者.这些人构成了曹操集团最初的核心,是曹操最靠得住的心腹.因此,曹操自始至终都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对于这些人,不管是功有大成,还是举措失宜,曹操均信任不疑.这些人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夏侯敦,夏侯渊.夏侯敦官至伏波将军,夏侯渊官至护军将军,封博昌亭侯,曹操让其独领西北军事,屡建奇功.曹仁,曹洪皆曹操从弟,曹仁官至车骑将军,假节,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曹洪,历战有功,官至都护将军.曹休,曹真都是曹操族氏,曹操对曹休"见待如子",官至中领军,负责保卫曹操工作.曹真,官至征蜀将军.
第二:大胆用降,量功必赏.曹操属下屡建奇功的武将,有不少是其主人失败后投降曹操的.曹操对这些人尤其注意待之以诚实,授以实权,使其消除疑虑,尽力国事.例如张辽,曹操破吕布后受到张辽的辱骂,曹操不仅没杀张辽,反而"亲解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张辽受了感动,愿意归降.归曹后,成为曹操的一员上将,官至征东将军,受命拥重兵坐镇东南.从而成就了张辽小儿闻名夜不敢哭之威名.张郃,本袁绍部下,谋不为用,降曹,曹操以韩信归汉形容之,夏候渊死后,曹操遗命他为西方主帅.文聘,本刘表大将,降曹后官至讨逆将军,封延寿亭侯.庞德,本马超部将,曹操素闻庞德骁勇,拜立义将军.文官中,贾诩曾经屡次为张绣献计大败曹军,几乎使曹操丢了性命.归降后曹操不计其过大用之,可见曹操用人之胆大,胸怀之广阔!
第三:灵活用人,破格提拔.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不管是别人推荐的还是自己发现的,只要看准就给以重用,建功即提拔.如乐进,本为曹操帐下史,后提拔到折冲将军.于禁本为鲍信部从,归曹后提拔至左将军.韩信有言:"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曹操拔于禁,乐进于行伍之间,实乃揽韩非,商鞅之术的表现.
第四:征召并举,爱才如命.曹操最大的愿望是天下的人才为自己所用。曹操罗致文官谋臣常用的办法是征,召,拜,辟.征;征聘,召:招募.拜:据礼授官.辟:对已有相当地位的人的征召.曹操身居汉相,不仅能在自己的区内征召人才,而且还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在对立诸方征召官吏.这些被征召来的人在建立,维护,巩固曹魏政权方面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钟繇.王朗等就是半路出家罗致而来的人才,后来都成了公铺大臣.
曹操长于罗致人才,也非常爱惜人才.淯水祭典韦,曹操"再拜,痛哭,昏绝于地"."易州祭郭嘉.曹操"哭倒于地曰:奉孝死,乃天灭吾也!'',曹操对关羽.赵云等敌将虽然得不到但也是很爱惜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和赵云长坂坡救主就是曹操爱惜人才造就的!
有人说曹操也有妒忌妒人才,滥杀人才的一面.例如,曹操杀掉了孔融,杨修等人.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他们的被杀,不是因为他们的人才而被杀,而是因为政治因素被杀.具体的说,孔融被杀,是因为他是拥汉派,而杨修被杀,因为他在曹氏政权交接问题上参于过深,对曹操权力交接的总体考虑构成了威胁. 相对于刘备的仁义待人,孙权的用人不疑.曹操广开贤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选贤任能的人才观更是古今一绝!
第2个回答  2010-03-26
帝王多疑是正常的 成吉思汗比曹操还多疑人家也不叫奸雄啊(奸雄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其实刘备才是奸雄呢)
有气度就能留住人
大方对金钱不吝啬,贪图利的人就会归附(刘邦集团的成因)
礼贤下士, 有气节的就会归附(项羽集团的成因)
破格任人,不看门第。卑下的人才就会真心拥护你(成吉思汗集团的成因)

聪明的领导都会树榜样 ,来引导手下往哪边走
凡是忠诚,有气节的的就是敌方的人也礼遇(关羽,张辽,庞德等等)
自己方的更不用说了 (典韦,就连他的马他都大祭(征张绣时)作秀的何等)
而不忠诚的,背叛的即使投靠多半也没好下场
谁都不是傻子
你有发展潜力,跟着你是光明的
即使他死了,他也知道自己后代也会有荫蔽
曹操是疑人但他也信人(比如信张辽不反)

总之一个曹操有气量,不吝啬,礼贤下士,破格任用人才,敢重用人人才怎么不死心的跟他呢(你可以对照曹操的实例去看)
第3个回答  2010-03-18
曹操采纳荀彧的建议,奉天子以令诸侯,有着正义的大旗!古代很多文人 名士因为有儒家的熏染,都有忠君思想!
第4个回答  2010-03-15
挟天子以令诸侯,所谓的“正义”在他一方。

《三国演义》曹操有很多大败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将军死心追随?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形成的威慑力。曹操入朝为汉室丞相,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了许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这些举措奠定了曹操的威信。三、建功立业的宏大目标,形成的感召力。曹操的志向远大,建功立业,统一天下。他在《观沧海》一诗中写到:“东临碣...

曹操生性多疑狡诈,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死心跟随?
第三条就是曹操用人很有智慧的,他笼络人心的水平几乎无人能比,比如北争乌桓,西征张绣,都是以笼络人心为上策的,所以,收了很多降将,比如张辽等等,开始时候曹操比较薄弱的,在曹操这里的文臣武将,都想给自己找退路,就跟袁绍书信,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得了这些书信,这些人吓坏了,可曹操一封信...

三国演义中曹操生性多疑,大将为什么对他还都比较信任?
曹操虽然生性比较多疑,但首先他对自己手下的将领都是特别的偏爱,能够做到赏罚分明。其次就是曹操这个人对手下的人一向都是比较的大方,所以在后世也有很多人称曹操为“曹老板”,最后就是因为曹操这个人确实是特别的有才能,最起码在当时的几个军阀当中,曹操应该算是能够脱颖而出的。曹操的多...

都知道曹操生性多疑,那为何还有很多的大将都忠心于他?
第一点是,遇到乱世,多疑并不是缺点。军人,诡辩也历来流传着战争本来就很残酷的说法。人们为了生存千方百计,各方面的势力为了争夺天下,阴谋越来越频繁。曹操前、豪进、董卓的人都太缺乏自信,疑心重重,以致于兵败,曹操在有这么多先兆的教训的情况下,自然变得更加可疑。在乱世中,这不能被认为是缺...

《三国演义》曹操有很多大败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将军死心追随?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外群星璀璨的星云里最耀眼夺目的一颗之一,也是争议较大的英雄形象。曹操作为三国中曹魏集团的领军人物,其最大的特点是“唯才是举,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这是曹操虽败仗不断,仍拥有众多粉丝——众多将军追随的真正原因之一。01,曹操从行刺乱国贼子董卓开始,一下子声名鹊起...

为什么有那么多将士愿为曹操效力?
因为,曹操他在相府中对自己的百姓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的,当然对自己的将领也很不错,他知道节省国家的钱财,他的营帐那是缝缝补补,他用的虽说被子都很便宜,但是,这别字冬暖夏凉,很好;你可能会问那他的夫人为什么那么漂亮,其实那些首饰,曹操从不买给她们,都是她们自己买,就连曹操的床都十分...

《三国演义》曹操有很多大败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将军死心追随呢?
完成大一统,导致“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兵败之后,曹操仍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战合肥,逐马超,据关中,平定河西、陇右诸地,巩固了北方统一。古语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失败,那会有成功,怎么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身边还有那么多谋士将才呢?
曹操身边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才,不是偶然现象,至少有一下几点原因:首先,曹操善于发掘人才。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中,就有乐进、于禁两位是曹操从行伍中发掘出来的。其次,曹操吸引人才的方式与众不同。我们知道,东汉时举荐人才的方式是“孝廉制”,要求德才兼备;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更重视一个人的德行...

曹操本来就是一代枭雄,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的人洗白曹操?
首先不是说洗白曹操,这是现在很多人喜欢他的一个事实。并且对于我们来说了解曹操并不仅仅从三国演义上面去了解他,因为从这里你只能了解一个片面的他。像有的人就从正史以及三国志上面知道曹操是一个真正的枭雄,被他那种丰富的人物形象打动了,最后成为了他的小粉丝。其次是因为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

为什么感觉《三国演义》中大量的人才投奔了曹操,而不是所谓的皇叔刘备呢...
皇权统治者希望是忠君、节烈的典范多多出现。以歌颂、标榜刘备复汉,传于民间,也是有原因的。历史上东晋南迁,五代十国乱世及南宋在杭州,皇权偏安,上层都有复土还国的政治意愿,刘备、诸葛亮伐魏,自然被拿出来做了慰藉、励志的样板。上意宣于下,民间相关评话演义围绕三国正非,就多了起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