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教师备课要备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备课时,就要把“读”作为一项重点目标来考虑,要重点备“读”。如一篇课文要读几遍,每一遍要用什么方式来读,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读,准备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哪些句段要重点读,应该怎样指导学生朗读等都要备好。教低年级的教师备课还要备范读,如范读哪些语段,怎样读,为什么要范读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三、教师范读引导
语言文字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媒介,蕴藏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内涵等,往往可意会而难以言传,非得通过朗读体会不可。但是,小学生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等,又决定了他们对许多课文的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有困惑、有障碍,所以有时候一篇课文已经讲完,而学生仍旧只是一知半解。于漪老师曾说:“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和感染。教师如能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 趣之以读”、“读之以思”。因此,范读是文本理解的一个重要导航。《一株紫丁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崇敬之情。我在范读时,眉眼舒展,始终带着甜美的微笑。此时,我观察到孩子们的小脸蛋也露出舒心的笑容。当读到最后一句“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时,我提高了音调,脑袋也不经意地随着韵律晃动,脸上的笑容更为灿烂,眼睛也带着笑意。我的感情很快被学生所感应,当孩子们捧起课本朗读时,笑意已在眼中闪烁,崇敬之情已在脸上浮现。总之,老师范读时语感要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老师的朗读技巧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得着。老师要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入景入情”地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扶读”下,就能够把课文朗读得更好。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既能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变成生动的有声语言传递给学生,也能把教师的情感、作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对作品的理解也将更加具体、深入。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
2.1示范引读,以读引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营造一种朗读的气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语段范读。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可采用配音示范朗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 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朗读训练
不重视朗读,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心理状态下去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去感受课文的艺术感染力。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 意识渗透和恰当点拨,同样会影响学生思想的升华。一、朗读训练的功能 (一)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
二、 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文质兼美,可读性极强的不同课例,精心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并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朗读指导
1 要有明确、具体的朗读目标。乱读、滥读不是朗读。一部分教师仅仅把朗读看成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简单过渡。教师缺少给学生朗读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在学生朗读课文时,也没有用心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而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关注度不够,因此更无法指出学生刚才的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中有含义较深的词语,读懂并读好这些词语才能读好整句话。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方法(一)借助动作,方法(二)联系生活实际,方法(三)借助图片,当然,在教学实际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朗读,把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实在实处,落实在每一节课,这样,学生...

教师如何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方法如下:1、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教学的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的“正确”一说,指的就是普通话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由此可见,普通话的基本功训练是正确朗读的前提。汉语拼音的教学在一年级上期就已经...

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最主要的要素是训练内容、方法、训练时间、训练主体(即学生)等。优化训练过程,就是在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优化、调配管理,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合理地安排读的训练,把读书训练因素有效地整合,使学生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获得朗读的技能技巧,从而形成言语能力。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