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中国历史(之四):为什么中国思想家“死绝了”

如题所述

创造中国历史(之四):为什么中国思想家“死绝了”
——不“走极端”,就没有“思想家”
——中国的“思想家”早就“绝种”了
——因为自从“独尊儒术”之后
——儒家的“中庸”即成为了灭绝中国思想家的历史之“牢”
——中国人全都彻底地杜绝了“绝对精神”
——中国人视“走极端”、“偏激”、“质疑天命、大人、圣人”等等为“死亡”的“禁区”
——这实际上就是绝对地杜绝一切的“绝对”精神
——我可以告诉我亲爱的同胞们
——彻底地丧失了“走极端”、“偏激”、“质疑天命、大人、圣人”的绝对精神的勇气
——即是彻底地消灭了中国思想家的最根本的原因
——简言之,不“走极端”,就不可能会有“思想家”
——正是因此,中国人两千多年来没有产生过真正的思想家
——为什么?
——请大家来听我说
黎 鸣
经常在我的博客文章的后面可以看到人们的对于我的如下的批评:
“一个研究哲学的人竟然会是如此地走极端。”;
“黎鸣你太偏激了,怎么能够把中国所有的问题,全都集中地归罪于孔丘和他的儒家一家呢?”;
“思想家还走极端,你能够是思想家吗?”
…………
姑且暂时不说我是不是走极端,或是否思想家,我今天却要谈谈,究竟人类应不应该“走极端”,或者说究竟应该在哪些方面必须“走极端”,而在哪些方面确实不能够走极端。
首先我要告诉我亲爱的同胞们的是,绝对地反对一切的“走极端”,正就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始终产生不了自己的思想家,产生不了自己的哲学家,产生不了自己的科学家,并从而始终都聪明不起来的一个最最关键的问题,而造成这个问题的最最关键的原因,恰恰就是孔丘及其儒家的传统的学说和教育,其中尤其关键的是,不问任何外部和内部,先验(超验)和经验等等种种不同处境的差别,而一味地要求中国人永远都把“中庸”视为自己终生不变的处世、处人和处事的态度和方法。
我们知道,一个人一生就只做三类事情:说话,行事,思考。一般来说,说话与最后形成理论相关联,人类的一切理论都是通过说话的方式,或者以书面说话,也即写作的方式最后形成的;而行事,一般来说,通常都与当下的身体,包括四肢的实践活动相关,而且这种身体或四肢的实践活动,通常都会“立即”形成效果,也就是说,会立即显示出行为的或好或坏的结果;而思考,一般来说,通常都会是行事之后的反思,或对于行事之前以及之后的未来效果的预测。
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理论的构成往往是先验的抽象思维的结果;而反思以及对于未来的预测则往往是超验的设想的结果;只有当下的行为,人们往往来不及思考,通常都会发生许多难以预料的多方面偶然性的“巧遇”,这种“巧遇”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不利的,通常人们都来不及思考,而往往只能诉诸经验。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看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通常都会发生如上所述的先验、经验和超验的三个领域。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讨论在这三个不同的领域之中人们进行思考的不同的情境。
在先验的领域,人们的思维更多地必须依靠抽象的概念,而诸多抽象的概念之间所形成的或许有规律的关系,即可能逐步地形成人们通常所说的“理论”;而在超验的领域,人们的思维更多地可能必须依靠假定的设象的观念,诸多设象的观念之间可能形成的某种人们期望的关系,有可能会形成人们的某种“理想”的境界;只有在实践经验的领域,人们的思考总是会发生诸多难以预料的“矛盾”,并从而形成许多彼此相对的范畴,例如长短、高下、好坏等等。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凡是与实践经验相关的事物的思考,人们通常都不能不保持某种“中庸”的或留有余地的态势,这样一来,才不至于引起发生始不及料的不利的后果,或甚至可能发生不及预料的灾难;然而在先验的领域,仍旧采取“中庸”的态度,就肯定地行不通了,人们往往会发现,凡是所谓的“理论”,几乎都会具有某种趋于“惟一性”的“走极端”的“偏向”,而如果想要不“走极端”,以及无任何“偏向”,则反倒是不可能形成任何的“理论”了;同样,在超验的领域,依然不可能采取“中庸”的态度,人们往往始终都会把某种比较好或甚至最好的发展方向当作是未来的“理想”,而绝对不会把显然不利的甚至“矛盾”的前景当作“理想”。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便立即可以看到,“不走极端”、“无偏向”、“中庸”,通常在实践经验的生活的领域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便容易“莽撞”行事,发生未及预料的坏的后果。但是,在先验的理论抽象的领域,以及在超验的理想设象的领域,如果还仍旧坚持“不走极端”、“无偏向”、“中庸”的态度,结果就将根本不可能形成任何可以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以及任何真正有实践价值的理想,而没有前瞻性的理论和没有真正有实践价值的理想,其实就是丧失了精神的追求——真的追求和美的追求,而丧失了真的追求和美的追求,善,也就同样无所追求。如此无所追求的人们,最终就只能是十足的庸人。
仅仅如上面一般地进行语言的描述,可能大家根本就难以理解。下面,我们不妨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
说到先验的理论,其中必然会包括某些最基本的“真理”,而真理的表述,实际上全都是以“走极端”的也即“绝对”的形式进行描述的。
例如大家熟知的物理科学之中的“物质守恒、能量守恒、质能守恒”的“真理”,其实就是以明显地“走极端”的形式进行表述的。大家一定清楚,在现实的经验的生活之中,事实上物质和能量是明显地不守恒的,说它们守恒,实际上就是一种纯粹走极端的“猜测”、“假说”。对于完全只信守经验观察的人们来说,这绝对是非常“走极端”的说法。可是我们看到,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之中,却正是这些非常“走极端”的“猜测”和“假说”,它们恰恰是奠定了全部物理学基础的最根本性的“真理”。如果否定了“质量守恒、能量守恒,以及质能守恒”,那就将等于完全否定了全部物理学的自然科学。很显然,如果“质量守恒、能量守恒、质能守恒”不能成立,那么,所有物理学之中的最基本的“公式”,就将全都要被推翻。这说明了什么?这不正是说明,如果不允许“走极端”,那么就将绝对不可能形成全部自然科学的“真理”的基础么?如果形成不了所有的“自然科学”的“真理”的基础,那么又怎么能够产生人类的有关自然科学的思想家呢?当然不可能。所以很显然,如果不“走极端”,便不可能会产生真正自然科学的“思想家”。
我们再来举关于人类的社会科学的例子。人类的社会科学的最关键最基础的“真理”是什么呢?不正就是“人人平等”的“假说”么?这个“假说”不也正就是一个完全“走极端”形式的语言的表达么?可是,如果这个“人人平等”的“假说”不被人类公认为社会科学的“真理”的话,那么人类将如何可能形成建立人类国家的社会的“宪法”的基础呢?而如果人类公认“人人平等”是人类社会和国家的最关键最基础的“真理”,那么实际上不正就是承认某种“走极端”的抽象思维的“假说”是正确的么?而非常显然,如果不“走极端”,或不允许“走极端”,能够形成“人人平等”的观念吗?更能够形成“人人平等”的概念吗?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什么叫做“抽象”的思维?所谓“抽象”的思维,恰恰正就指的是某种“走极端”的“绝对化”的甚至“惟一化”的思维。很显然,如果“人人平等”确实是人类社会科学的“真理”的话,那么这个“真理”不正就是“走极端”的抽象思维的产物吗?所以同样很显然,不“走极端”,或不允许“走极端”,便不可能会有社会科学的“真理”,也就不可能会有社会科学的“思想家”。
最后,我们再来举人类的心灵科学或思维科学的例子。人类的思维科学的最关键最基础的“真理”是什么呢?不正就是“逻辑”的真理吗?迄今为止人类关于逻辑的科学,其实质即是人类思维的科学。现在大家在学校里所学习的关于“形式逻辑”的知识,其中最关键最基础的“真理”是什么呢?是关于“0”和“1”的存在性的真理,是关于“与”、“或”、“非”之间关系运算的规律性的“真理”,是关于三段论的进行逻辑推理的“真理”,等等。这些“真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不正是同样“走极端”、“绝对化”的抽象思维的产物么?例如“0”表示无,“1”表示有,这里的“无”和“有”是怎么可能形成的呢?在人类的经验的现实的生活之中,真能遇上具有如此绝对性的“无”和“有”吗?又例如数学之中的《几何学》中的“点”、“线”、“面”,“体”等等,它们不同样也是人类通过“走极端”的、“绝对化”的抽象的思维才最后形成的“概念”么?正是因此,我们同样有理由认为,如果不“走极端”,或不允许“走极端”,那么也同样是根本就不可能产生人类心灵科学或思维科学的“思想家”的。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举出更具体的个人的例子。在20世纪的世界上最具盛名的三位杰出的犹太人,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是分别代表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心灵(精神)科学的“顶尖水平”的三位科学思想家,如果他们的思维不“走极端”,或不允许“走极端”,不具备“绝对精神”的“偏激”的追求,或不允许具备“绝对精神”的“偏激”的追求,那么他们还可能成为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心灵(精神)科学家吗?
大家知道,爱因斯坦的伟大的科学成就首先来自他的“狭义相对论”的成功,而“狭义相对论”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即是宇宙速度的最高极限,也即光速的极限是不变的,甚至无论“光源”的速度如何,也绝对改变不了最终光速的最大极限值,这个极限值就是光在真空中的每秒三十万公里。正是在这种假定的“走极端”的抽象思维的情形之下,爱因斯坦通过最一般的数学的演算,即得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全部科学的结论。此外在他更进一步推广出“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之中,也同样以“走极端”的抽象思维的形式,认定“光线的弯曲”其实质也即是宇宙自身引力空间的弯曲。很显然,如果没有这种“走极端”的抽象思维,爱因斯坦将绝对不可能获得他的所有关于“相对论”的物理科学的伟大的成就。诚如爱因斯坦自己所言,他最喜欢假设自己就是“上帝”,如果“我”是上帝,“我”将如何安排光的速度呢?而“上帝”的思维显然将会是人类永远不可能想象的纯粹“走极端”的“绝对性”的思维。
同样大家知道,马克思的主要的观点是什么?是他的对于人性的阶级性差别的无限夸大的思考,正是因此,他认为人类一切的社会文明历史进化的动力,全都只能是来自人类的“阶级性”的社会物质性的动力,而基本上与人类的精神性的东西没有太大的关系,为什么?因为物质性与精神性,物质性永远是第一的,这正就是马克思所谓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正是上述的带有极大“偏向性”的“走极端”的社会观点,使得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残酷的物质(肉体)性的阶级斗争,也即阶级暴力的革命,才可能真实地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历史的进步,而阶级斗争也正是消灭阶级自身并从而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惟一的途径。大家可以看到,马克思的观点是何等地“走极端”,如果马克思不“走极端”,还能够具有“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社会科学运动的巨大的世界影响吗?很显然,如果没有“走极端”的思维,就将绝对产生不了马克思以及他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巨大的世界历史的潮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的错误,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清楚的。这种错误正就是出现在他的对于人类的“阶级性”的过份极端的认定,其实,在今天看来,人类的共性要远比人类的阶级性更重要,而恰恰正是因为马克思对于人类的“阶级性”的过份地夸大,从而使得他的理论严重地偏离了人类的现实。如此错误的理论必然给社会实践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例子。弗洛伊德的最重要的关于精神分析学的一些概念是什么呢?首先是“潜意识”,而其中又尤其是人们的关于“性”的潜意识,再就是他认为人们的“精神疾病”多半都来自儿童时期的关于“性”的意识的曾经发生过重大伤害的扭曲,为此他更进一步地提出了男孩的“恋母”情节和女孩的“恋父”情节。他推论,正是来自儿童时期的某些受到过伤害的扭曲的潜在的回忆,即所谓的“潜意识”,严重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的精神意识的成长发育,从而才导致了“精神疾病”的发生。这种精神疾病尤其可能发生在人们的青春发育的时期,其中又特别可能是女孩。弗洛伊德为此而创立了某种为人们治愈“精神疾病”的所谓“精神分析法”,这种“方法”借助于语言的暗示、启迪,以促使唤起人们自己的朦胧的“潜意识”,并在“催眠”的情境之中通过自己的语言把它们说出来的方式,从而把郁积在自己身心深处的有害的潜意识能量释放出来,以此而达到医疗人们精神创伤的效果。弗洛伊德甚至索性“走极端”地认为,人类的所谓精神方面的“动力”,实质上就是每一个人的“性动力”,他还命名其为“里比多”。一切人类的方方面面的精神力量的成功,其实质都是这种所谓“里比多”的能量转化的成功。很显然可见,如果不“走极端”,或不允许“走极端”,弗洛伊德他可能成为杰出的“精神分析学”的创始者吗?
除了上面说到的关于“先验领域”的必须“走极端”的例子之外,实际上在关于“超验领域”也同样。例如爱因斯坦的关于物理科学的数学形式的“美”的理想,他的追求各种“力”的统一的理想;例如马克思的关于共产主义的社会的理想;又例如弗洛伊德的关于人类的精神动力的“里比多”的理想,事实上也同样地都显示出了“走极端”的思维的“偏向”。所以总之,通过上述的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心灵科学的例子,尤其20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犹太科学思想家的例子,我们全都可以明确地看到,如果在“先验抽象”的领域,以及在“超验设象”的领域,全都不允许“走极端”,不允许“偏激”,不允许考虑“绝对性”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将显然地看到,产生人类“思想家”的一切的可能性也就将会绝对地消失。一个最明确的结论即是:上述的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永远都不可能产生在中国。而更扩大的结论就非常令中国人悲哀了:一切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心灵科学家,也将同样永远都不可能产生在中国。事实上如何呢?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实际上不正是如此么?其实,何止是思想家,即使最通常的技术发明家、艺术创造家,也同样不可能产生在中国。例如刚刚不久前逝世的美国的“乔布斯”,以及更早的“爱迪生”,还有许多其他真正驰名世界的技术发明家、艺术创造家,他们能够在中国产生吗?根本就不可能。长期以来的中国,基本上就是上述种种“家”们的“不毛之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创造中国历史(之四):为什么中国思想家“死绝了”
首先我要告诉我亲爱的同胞们的是,绝对地反对一切的“走极端”,正就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始终产生不了自己的思想家,产生不了自己的哲学家,产生不了自己的科学家,并从而始终都聪明不起来的一个最最关键的问题,而造成这个问题的最最关键的原因,恰恰就是孔丘及其儒家的传统的学说和教育,其中尤其关键的是,不问任何外...

为何中国历史上自秦朝以后就缺少思想大家?
而现在,中国开始发展工业,对科学技术有了需求,中国的科学技术也开始发展。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那么多思想家,是因为当时诸侯国在相互竞争。因为他们都希望拥有治国战略,能够帮助自己的诸侯国振兴,在诸侯国竞争中获胜。有这样的需求就有这样的发展,所以当时涌现出了那么多思想家。秦朝以后呢?再也没...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像样的哲学家思想家
我们中国人从历史到现在,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很忙,忙于政治,忙于财富,忙于流芳百世,而缺乏对问题的彻底研究,缺乏对很多问题的形成体系。相互嫉妒,相互断链,导致没有传承的,合理的发展路线,反复性太强,自由度严重不足,也许是反抗性,颠覆性精神不足罢。

中国的大思想家是谁?
简单说,中国的大思想家出现在先秦诸子,汉朝的独尊儒家后,中国再没有大思想家了,因为一个思想家的产生要借鉴其他思想,要和其他思想碰撞的。中国的大思想家产生的另一个时期是清朝末年,这要归功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有其他思想的借鉴才有思想家产生的可能。期间的代表人物是魏源。再之后,就是毛泽东了,你也许不知道...

关于鲁迅的问题!急用!答得好加分!
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

...为何多年来,再也没有出一个如孔子、老子等那样的思想家?_百度...
因为先秦时代是人文思想最为开放的时代,当时五国争霸七国争雄,整个中原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因此百家争鸣,无所顾忌,才造就了这么多伟大的思想家。而自秦朝一统天下,而后焚书坑儒独尊儒术,用之来束缚人心,而后的多个朝代也是如此,在国家的支持下,不少教派自是被极力打压,而地位越来越高的儒家却越来...

春秋战国以后,为什么没有再出现大量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因为皇权比较集中导致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最伟大的思想家。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历史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然而,在这2000年里,从来没有像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盛大的时刻。春秋战国时期想通过吞并其他国家和占领其他国家的人民而变得强大。战国末期甚至想吞并所有的诸侯国,以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

中国近代制宪史的启示
固然,由于中国地域巨大、地方差异显著,在交通和交流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中央集权必然有力不能及的地方,从而为地方自治留下了有限的空间,但是,这种有限的自治只是中央恩赐或疏漏的结果,当然谈不上任何意义上的“制度”.虽然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曾提倡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分工,例如,乾隆年间秦蕙田提出:“设官分职,内外相维,...

中国近代制宪史启示
固然,由于中国地域巨大、地方差异显著,在交通和交流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中央集权必然有力不能及的地方,从而为地方自治留下了有限的空间,但是,这种有限的自治只是中央恩赐或疏漏的结果,当然谈不上任何意义上的“制度”.虽然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曾提倡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分工,例如,乾隆年间秦蕙田提出:“设官分职,内外相维,...

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一、农耕经济基础上的思想意识特点 一家一户的小农业生产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大地主们往往把土地租给佃农。小手工业也多半是分散的个体经济。较大的手工业作房多半为统治阶级的享受而生产。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因此几千年来在我国形成了一家一户自我封闭的生产习惯。以土地为枢纽,以家庭...

相似回答